陸嘉明
63
三施隨風(fēng)而生卸磨殺驢之計。不過,孔明卻早已料定。周郎用心,故以筑壇祭風(fēng)故作玄虛“應(yīng)”之。一旦風(fēng)起,便與事先約定的趙云接應(yīng),飛舟一葉順流直下大笑而歸矣。
時年建安十三年隆冬,按季風(fēng)常態(tài)多刮西北風(fēng)。因曹軍多北人,不習(xí)水戰(zhàn),曹操信納鳳雛先生龐統(tǒng)所獻“連環(huán)計”,使船船相接首尾鐵環(huán)連鎖,上鋪闊板軍馬過之如履平地。
曹操亦大智者也。然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蛇@一“失”可謂大也,慘也,冤也,本躊躇滿志統(tǒng)雄兵百萬勝券在握,哪料得全軍幾近覆沒,甚至差點兒誤了卿卿性命。
不是沒人提醒,實在是這個阿瞞太志得意滿了,某日軍演“西北風(fēng)驟起,各船拽起風(fēng)帆,沖波激浪,穩(wěn)如平地。北軍在船上,踴躍施勇,刺槍使刀。前后左右各軍,旗幡不雜。又有小船五十余只,往來巡警催督。操立于將臺之上,觀看調(diào)練,心中大喜,以為必勝之法”,一味剛愎自用怎會聽人所勸——
操升帳謂眾謀士曰:“若非天命助吾,安得鳳雛妙計?鐵索連舟,果然渡江如履平地?!背剃旁唬骸按赃B鎖,固是平穩(wěn);但彼若用火攻,難以回避。不可不防?!辈俅笮υ唬骸俺讨俚码m有遠慮,卻還有見不到處。”荀攸曰:“仲德之言甚是。丞相何故笑之?”操曰:“凡用火攻,必藉風(fēng)力。方今隆冬之際,但有西風(fēng)北風(fēng),安有東風(fēng)南風(fēng)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燒自己之兵也,吾何懼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時,吾早已提備矣?!敝T將皆拜伏曰:“丞相高見,眾人不及。”
曹操聰明人,焉能不知天象物候?不錯,隆冬之際“但有西風(fēng)北風(fēng),安有東風(fēng)南風(fēng)耶?”殊不知天有不測風(fēng)云,常態(tài)氣象也或有異常變化;兩軍對壘時利弊和勝負(fù)也或有意外反轉(zhuǎn),豈可據(jù)以一“利”而疏于一“弊”?又豈可固執(zhí)常態(tài)而忽視非常之變?既未通透天文地利之識,失算于季風(fēng)之變,又自負(fù)軍事實力以及沾沾自喜于“渡江如履平地”的“鳳雛妙計”,就這樣,一個自作聰明的“大笑”,錯失了一句警醒之言。一聲“大笑”,“遠慮”杳然,距離是那么遠,又那么近;以“何懼”而拒良言,警而未醒的心理距離又何其遙遠!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此之謂也。
曹操“無懼”,倒把隔江觀戰(zhàn)并獲小勝的周郎“懼”著了——
周瑜于山頂看隔江戰(zhàn)船,盡入水寨。瑜顧謂眾將曰:“江北戰(zhàn)船如蘆葦之密,操又多謀,當(dāng)用何計以破之?”眾未及對,忽見曹軍寨中,被風(fēng)吹折中央黃旗,飄入江中。瑜大笑曰:“此不祥之兆也!”正觀之際,忽狂風(fēng)大作,江中波濤拍岸。一陣風(fēng)過,刮起旗角于周瑜臉上拂過。瑜猛然想起一事在心,大叫一聲,往后便倒,口吐鮮血。諸將急救起時,卻早不省人事。
曹操無懼是因風(fēng);周瑜猛省,也因風(fēng)。周郎就此病倒,眾皆驚慌,唯孔明淡然而“笑”。豈不怪也歟?
說怪也不怪??酌骱我孕χ??一笑曹操無慮而“無懼”,天助周郎火攻之計成也;二笑周郎“病”出有因,是謂無知天文而多慮也;三笑周郎心計用盡加害于人恰恰是自己金蟬脫殼之時也。
于是,當(dāng)魯肅引孔明來帳中探望都督時,引出了一段明暗交互趣味橫生的對話來——
瑜命請入,教左右扶起,坐于床上??酌髟唬骸斑B日不晤君顏,何期貴體不安!”瑜曰:“人有旦夕禍福,豈能自保?”孔明笑曰:“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又豈能料乎?”瑜聞失色,乃作呻吟之聲??酌髟唬骸岸级叫闹兴朴X煩積否?”瑜曰:“然?!笨酌髟唬骸氨仨氂脹鏊幰越庵!辫ぴ唬骸耙逊鏊?,全然無效?!笨酌髟唬骸绊毾壤砥錃?;氣若順,則呼吸之間,自然痊可?!辫ち峡酌鞅刂湟?,乃以言挑之曰:“欲得順氣,當(dāng)服何藥?”孔明笑曰:“亮有一方,便教都督氣順?!辫ぴ唬骸霸赶壬n教?!笨酌魉骷埞P,屏退左右,密書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
其實,孔明神算,一是“上知天文”,早已料定十一月二十日約三更時分,氣象陡變,必起東南風(fēng),風(fēng)助火勢,曹船連環(huán),恰是火攻之時。然萬萬不可與都督事先報知,一旦說破,“借風(fēng)”之計則也破了,那么亮也命休矣;
二是知人知心,料定周瑜決不能容于己,前連設(shè)二計皆被識破,一以“言”激,一以“霧”助,幸而逃過命劫。此番大功即將告成,豈會放虎歸山留下后患?果不出所料,待得風(fēng)起,“瑜駭然曰:‘此人有奪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測之術(shù)!若留此人,乃東吳禍根也。及早殺卻,免生他日之憂?!?/p>
即遣丁奉、徐盛二將連夜追殺:“休問長短,拿住諸葛亮便行斬首,將首級來請功?!?/p>
三是識其“天”,識其“人”,還得識其“地”,即“下知地利”。為避殺身之禍,并及時趕回江夏與劉備會合,無奈誆過周郎,擇地筑壇作法借風(fēng)。故而事先就與魯肅于臨江南屏山“相度地勢”,待祭壇建成部署停當(dāng),即遣走魯肅,虛以“借”風(fēng)之名,實為脫身之計:“沐浴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發(fā)”,“緩步登壇”,“觀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爐,注水于盂,仰天暗?!薄箫L(fēng)一起,當(dāng)丁、徐二將奉命于水陸兩路緊急追襲時,孔明已被趙云接至船上,“立于船尾大笑”,并已拽起滿帆,“乘順風(fēng)而去”了。
妙棋通盤每每先著一子,不由得周郎不“駭”然,不“大驚”:“此人如此多謀,使我曉夜不安矣!”
64
說起來,孔明和周瑜都是大智者。所不同的是,孔明的智慧,是從寬適的內(nèi)心深處發(fā)出來的一段光輝,照出的是這個亂世的透徹明亮,人世駁雜的清晰表情,以及時勢的變數(shù)和歷史蹣跚的曲折路徑;周瑜的智慧,則是從偏狹的思維胡同透露出來的一段幽明,照出的是這個亂世的紛紜曖昧,人間爭斗的險惡結(jié)局,以及行走險途的憂患和搖曳的復(fù)雜人性。
因而,視野遠近不同,胸襟氣度也不同。
因而,一個是智慧覆蓋形勢大局,心有廣大會通的境界;一個智慧常常不自覺的牽動自己敏感的神經(jīng),心中便無端生出多余的算計,抑或超越暫處平衡的外部世態(tài)而徒生內(nèi)心憂慮和糾結(jié)。
就赤壁一戰(zhàn)而言,孔明堅摯孫劉聯(lián)盟以“應(yīng)”共同抗曹之大局,處近則有遠慮,瀕危唯求無傷大雅,內(nèi)張而外弛,用奇謀卻顯常態(tài)……凡此種種所表現(xiàn)出來的哲學(xué)智慧,一顆執(zhí)著的心便從外部解放了出來,這正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乾坤至道和陰陽之術(shù)啊。
惜乎周瑜雖俱大智卻心憂本土后患而疏于天下大勢,既持摯一顆報恩之心而求勝心切,又持守一己嫉心而失于落落大度。故而為解東吳后患,為寬解自身心結(jié),不除對手心猶不安,要不是魯肅再三勸阻拖延時間,要不是孔明從容應(yīng)招頻出奇謀灑然化解,亮命則休矣,瑜技亦窮矣,赤壁一戰(zhàn)勝負(fù)如何,或如子敬所言:“此乃曹操之福,江東之禍也?!?/p>
好在周瑜斯時明智,視孔明為亦敵亦友,破曹大計乃二者合作共謀,正如后人詩曰“不是孔明施妙計,周郎安得逞才能?”雙方智慧互補同心合力,終建赤壁奇功。
平心而論,周瑜視孔明為“敵”,也即視劉備于東吳后患無窮,確乎慧眼識人有先見之明?!坝选币舱撸瑢崒倮媾c共的權(quán)宜之計;“敵”也者,倒是兩軍對壘的久長之憂。赤壁之戰(zhàn),孫、劉皆為大贏家,然一方徒耗傾國兵力糧草無數(shù),一方卻無損一兵一卒一糧一草,唯憑孔明三寸不爛之舌白白撿了個便宜不說,還乘機連奪數(shù)城,立足甫穩(wěn)即直取西川廣袤大地。血氣賁張為周郎者,何以屢屢失手時處下風(fēng)怎能咽得下這口氣?先足先登為孔明者,又何以如此這般頻出奇招取城掠地寸步不讓?
各為其主,本就無可厚非;各逞其能,必有高下之分。你有你的豪氣,我則有我的清醒;你有定心的底氣,我則有靜觀的對策;你有勇往直前的牛氣,我則有以退為進的后勁;你有永不服輸?shù)闹練?,我則有屈伸自如的靈犀……
英雄對決,各顯身手;智者相遇,棋逢敵手。以動馭靜,可矣;以靜制動,也可矣。兩可之間充滿必然中的偶然,抑或偶然中的必然。然也與否,在天意,也在人為;在時機,也在宿命;在天地的非常變化,也在世道的常態(tài)發(fā)展;在外力無端的懸異,也在智慧非凡的運籌……一一皆在主客觀的融合和富有文化哲學(xué)意味的行跡中,呈現(xiàn)出斑駁陸離的雜色和變幻無窮的光景來。
65
這仍要說到諸葛亮之“應(yīng)”的智慧,以及所表現(xiàn)出來的軍事才能和指揮天才了。
前文所述其上任伊始的博望坡、新野、赤壁三把火,是與強敵曹操“斗智”的故事。
羅氏筆下,有個孔明“三氣周瑜”的交集情節(jié),雖為文學(xué)虛構(gòu)和藝術(shù)渲染,卻也符合情節(jié)推進的邏輯和人物性格的鮮明特征。如電視連續(xù)劇般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驚心,讀來引人入勝、精彩紛呈,頗富審美的感染力。
一氣周公瑾:調(diào)虎離山,避實就虛,敢欺周郎,輕取南郡和荊襄。
曹操赤壁敗歸,周瑜乘勝追擊,欲取南郡以及荊州襄陽諸城,自信“如在掌中”“彈指可得”。
然而,冤家路窄,又逢敵手。時劉備“孤窮一身”,急欲取南郡諸城以為“置足之地”。雙方較量,實力懸殊,你爭我奪,孰勝孰負(fù),勢必是一盤智力的對弈,一場不動干戈卻各不相讓的吊詭角逐。
孔明自知力弱,強取必遭重創(chuàng),故誘使吳、曹兩軍相互廝殺,鷸蚌相爭,非死即傷,自當(dāng)以逸待勞,坐收漁翁之利。
果然吳、曹對陣,幾經(jīng)拼搏廝殺,雙方傷亡慘重,致曹仁敗走,周瑜箭傷。此時孔明乘虛而入,先令趙云輕取南郡,又于星夜連施調(diào)虎離山之計,并用所得兵符分別詐調(diào)荊州、襄陽守軍出城救援,致使張飛、關(guān)羽不費吹灰之力連襲二城據(jù)為己有也。
“幾郡城池?zé)o我分,一場辛苦為誰忙?”周郎啊周郎,身處其境,昔日之志氣、豪氣,瞬即化為今時之怒氣、怨氣,孤駐南郡城下“大叫一聲,金瘡迸裂”“氣傷箭瘡,半晌方蘇”。
周郎啊周郎,心氣不平,定欲起兵“與劉備、諸葛亮共決雌雄,復(fù)奪城池”“若不殺諸葛村夫,怎息我心中怨氣!”
你在那里出生入死,我在這里觀虎斗;你在那里生氣動肝火,我自在這里閑飲任逍遙。
好個諸葛亮!遇到你,英雄氣短,還能怪誰?
二氣周公瑾:錦囊三策,將計就計,敢笑周郎“賠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巧設(shè)美人計,誆劉備入?yún)钦杏H,意欲扣為人質(zhì)換回荊州。前后因緣已在前文一一表述,不再贅述。
可嘆周郎損兵折將無功而返,眼看劉郎抱得美人歸,且又被對方大聲嘲弄,如何不怒?“如何不氣?箭瘡未癒,因怒氣沖激,瘡口迸裂,昏厥于地?!?/p>
好個你,諸葛亮!劍走偏鋒,叫人猝不提防。心安未必理得,即使得理也不讓人,揀了便宜還賣乖,叫誰都難咽這口氣啊。
人的智慧固然寫就了故事的結(jié)局,然而是大丈夫真豪杰,誰個能輕拋自尊淡然處之呢?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