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曉慧
“南風效應”(Warm Wind Effect)源于法國作家拉·封丹寫的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了一個冷風凜冽、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御北風的侵襲,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勝利?!澳巷L效應”給我們的啟示是:“春風化雨”勝于“橫眉冷對”。教師要順應學生的內在需要,采用和風細雨的教育方法,消除學生的緊張對立情緒,創(chuàng)造心理相容條件,讓學生打開心扉,保持良好心境,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實現自我的突破與發(fā)展。
她為什么不跟別人交流
這一學期,我接手了一個新的班級,這要求我要盡快熟悉了解他們,為他們的順利畢業(yè)保駕護航。但開學沒多久,一個女生成功地引起我的注意。她叫孫靜(化名),坐在正對講臺的第一排。因為她的位置比較方便,我會把批改好的作業(yè)放在她的桌上讓她分發(fā)。可是每次當我把作業(yè)放在她的桌上時,她的臉上都會流露出畏難神色,始終沒有觸碰那疊作業(yè)。
九月的杭州,天氣炎熱。體育課結束后,學生頂著一張紅通通的臉走進教室,風扇開到最大,還一個個叫苦連天。但孫靜卻還穿著秋裝校服坐在那里。我不止一次地示意她,把外套脫了吧,別熱壞了,但她漲紅著臉搖搖頭。她,真的不熱嗎?
上課時,有些問題需要小組討論,其他同學熱火朝天地討論著,只有她一個人低著頭,默默地坐著。我多次提醒她加入討論,可還是無動于衷。一旦提問到她,她就會不知所措,如同一只驚弓之鳥。她在課上沒有一點聲音,課下也沒有,連去食堂美美地吃一頓的快樂也不曾擁有。每天,她總是默默地來去,不茍言笑,好似一個多余的人。沒多久,未交作業(yè)記錄本上開始出現她的名字,種種學習狀態(tài)不佳的反饋也直指向她。我真想弄清楚,她到底怎么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孫靜的母親代她向我請病假,我就詢問了一下她的病情。這一問還真不得了,我得知了一個重大信息:她是一個特異體質學生,有先天隱性脊柱骨裂,脊髓栓系。這導致她的后腰有塊皮膚內陷,還有一撮濃密的毛發(fā),嚴重的話還會引起大小便失禁。她的媽媽說這個病需要手術,但考慮孩子現在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只能等到高一暑假去做。
南風效應,讓她重拾自信
學生中會有一群比例不大但比較特殊的群體—特異體質學生。他們或具有過敏體質,或有嚴重疾病,抑或是身體殘疾。進入青春期后,他們生理上的急劇變化,沖擊他們心理的發(fā)展,身心發(fā)展失去平衡,各種心理問題會集中爆發(fā),心理問題的出現概率與嚴重程度也會遠超常人。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找到最適合學生的教育方法,幫助他們正確面對人生,調整心態(tài),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
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學生的心理需求集中體現在安全需求、感情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等層面。孫靜進入青春期后,生理上的急劇變化沖擊著她的心理發(fā)展,生理的缺陷讓她有了外貌障礙和心理陰影,使得她對健康身體的需求遠超其他同學。她覺得自己不夠健康,無法將自己的不幸向他人言說,害怕暴露自己的身體缺陷,從而招致他人的恥笑和異樣的目光。所以即便天氣多么炎熱,她也要把自己包裹嚴實。尤其是進入九年級,面臨班主任等其他學科教師的調換、學習難度的加大與學習進度的加快等問題,她缺乏正確的自我心理調試,極度缺失安全感。
班集體不同于自己的家。家里比較安全自在,她從小與家人一起生活,家人足夠了解她,會顧及她的感受,給她安全感,能夠包容、呵護、悅納她,不必遮掩,不必約束,可以快樂地言說,可以自在地行事??墒窃跀凳说陌嗉壚铮挲g的同學不了解她的身體情況,不能理解她的內心感受,不會對她有太多的包容,只是認為她性格孤僻,不好相處。她很自卑,不被認同,久而久之被貼上令人厭惡的標簽;沒有朋友,孤立無援,情感壓抑,情緒焦慮,歸屬與愛的需要得不到滿足;處處謹小慎微,把內心包裹得嚴嚴實實,懼怕讓她的行為遲緩;長時間與人疏離,讓她有了交流障礙;怕說錯話,怕別人不接納,原本靈活的頭腦被禁錮,變得遲鈍呆板……長期缺乏安全感、歸屬感與愛的學生,是不會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更談不上自我實現。
回想幾次的談話,孫靜躲閃的目光,與不停地摳弄手指,我想應該是嚇到她了。結合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我決定采用“南風效應”,開啟她的心靈之窗。
首先,用計接近她,用心了解她。尋找時機或制造機會接近她、了解她。她不敢到辦公室來,那我就到教室、食堂、操場、寢室去,在較為放松的狀態(tài)下跟她聊天,每天都有交流,讓她慢慢降低戒備心和防范意識,有安全感,漸漸走進她的內心世界。知道她喜歡畫畫,我就引導她可以考瓶窯中學的美術特長班,并以此作為努力的目標。除了當面的交流,我還會利用作業(yè)本當作情感交流媒介,每天在她的作業(yè)本上畫個笑臉,寫幾句鼓勵的話,這也不失一種很好的選擇。借助作文材料內容,讓她深刻悟讀并反觀自己,明白敞開心門就能迎接陽光。
其次,用情打動她,用愛溫暖她。安排開朗活潑、愿意幫助她的同學,主動與她交流,陪伴、關心她,并在一些生活細節(jié)上關愛她。比如,在食堂就餐時,看她吃得比較單一,就半開玩笑地說這菜有營養(yǎng),并幫她多打一勺。體育鍛煉時,看她跑得吃力,掉隊了,就伸手拉她一把,陪她一起跑。最主要的是要借用集體活動讓她得到愛,有歸屬感。比如,秋季運動會上,我一直鼓勵全班同學積極參加,不論成敗,只求人生多彩。孫靜報名參加了女子800米比賽,她的這一舉動讓我意外,但也讓我感動。比賽前,我拍著她的肩膀說:“盡力而為就行,我在終點等著你?!彼刂氐攸c了點頭。比賽開始了,我發(fā)動全班同學為她加油鼓勁,在聲聲吶喊中,她逐漸沖向終點。雖然成績不盡如人意,但她依然堅持到了終點。我和幾個女同學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她激動得不知如何是好,“雖敗猶榮”在她身上做了最好的注解。
最后,尊重她,賞識她。不在全班同學面前批評她,給她充分的信任和肯定,放大她的優(yōu)點,多給肯定和鼓勵,當眾表揚她的進步。利用家校聯(lián)合,多跟家長溝通和交流,時刻關注她的動態(tài)。比如,適時家訪和每周電話家訪、親自到她家看一看、及時與她的父母溝通交流,讓她的父母更加關注她,多與她談心,傾聽她的心聲,及時了解她在學校遇到的困難等,并反饋給我。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孫靜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結交了三個好朋友。她有了交流談天的對象,課上不再沉默寡言,愿意舉手回答問題,也會走到小組中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其次,成績進步了。她給自己制定了新的目標。最后,表情豐富,笑容多了,走路抬頭挺胸,有了自信。期末考試結束后,我和其他兩位教師去她家家訪,她笑盈盈地看著我們,忙著給我們斟茶倒水,與我們面對面交流。我心里想:她復活了,徐徐南風吹掉了她自我保護的“盔甲”,打破了她自我封閉的心理狀態(tài),心門已經打開。
愛是教育的根本屬性,也是教育的最有效方式,要讓學生從內心感受到被關愛,他們就會打開心門,情緒融合,精神暢通。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有一定的智慧,合理運用一些心理效應,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也是一種軟實力的體現。“南風效應”因它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可成功開啟學生久閉的心門,吹散他們心中的陰霾,重拾陽光與自信,在愛中健康成長,實現自我。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仁和中學)
責任編輯:孫建輝
sunjh@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