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海霞
摘 要 小學期間是學生形成各種習慣的最佳時期,若在這一階段重視對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不僅影響其能力、性格的發(fā)展,還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在小學生學習數學時,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情況下,小學生的數學成績差,主要就是因為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诖?,本文對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習慣進行了簡要的說明。
關鍵詞 小學生 數學 學習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才會提高學習效率,掌握學習方法。好的學習習慣不僅會對學習有一定的幫助,還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當中,發(fā)揮巨大的作用。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經常有家長覺得學生的數學成績不好與老師的教學方式有關,其實不然,成績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學生學習數學的習慣。因此,教師和家長都有義務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的習慣。
1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
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就了解老師上課將要講的內容,并且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將自己的疑問在課堂上提出來,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還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自制力比較差,一般不會自主的進行課程的預習,所以,要想使小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教師就必須對學生進行任務的分配,督促學生進行預習。比如,在每天新課開始前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四點:一是閱讀數學教材,將例題讀通、讀清、讀懂;二是談自己的收獲,對于自己會的題目要做出答案;三是要試著做后面配套的習題;四是提出自己在預習過程中的疑問。
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預習的成果進行檢查,可以先出幾道本課的檢測題,讓學生試做,根據學生作業(yè)的情況,找出問題在哪里,針對問題以及預習中學生的疑點進行知識的講解,這樣才能在錯誤中找到根源,有針對性的進行課程的講解,也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不僅要告訴學生怎么做是正確的,還要對學生出錯的地方進行分析,讓學生明白自己錯在了哪里,避免以后再發(fā)生相同的錯誤。而且,在課堂上,教師對學生預習中出現的錯誤進行糾正,更能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因此,讓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是十分重要的。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
每個孩子都在教室學習,但是每個學生的數學成績卻差距很大,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上課時沒有認真聽講。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比自己在課下進行補課的學習效率更高,因此,學會聽講是一門學問,更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聽講不僅僅是學會聽老師的講課內容,還要學會聽課堂上其他同學的發(fā)言。由于小學生一般在上課時注意力難以集中,培養(yǎng)其養(yǎng)成良好的聽講習慣就有一定的困難,因此,老師可以對班級里的學生進行細化的要求,制定班級的上課制度,首先,在別人發(fā)言時,要求其他學生看著說話的同學;其次,要求學生在聽其他同學講解題的時候,做到眼睛看著題,耳朵聽著題,腦子想著題;最后,要求學生在進行補充時,一定要等上一位同學說完。有了這樣細化的要求,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就可以逐步養(yǎng)成。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小學數學注重的就是數字的加、減、乘、除,一般在考試的數學試卷中,需要計算的題目占的比重比較大,而且,小學生的數學成績不理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自己沒有認真審題,導致整個解題過程全部錯誤。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很有必要加強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老師在學生平時做題的過程中,就要對學生嚴格要求,第一步就是逐字逐句的讀題,了解題目的意思;第二步就是對里面的重點內容進行推敲;第三步就是在前兩步都完成的前提下,開始列計算式子進行計算。還有,在做一些計算題目時,老師可以不必要求學生馬上就進行計算,而是提醒學生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簡便算法,估算一下結果大約等于多少。這樣,既提高了做題的速度,又提高了計算的準確性。通過審題訓練,可以養(yǎng)成認真嚴謹的習慣,引導學生靈活地選擇正確合理的計算方法,提高做題的質量與速度。
4培養(yǎng)自我檢查的習慣
學習如同耕作,不能只講耕耘不講收獲。自查是一種學習效果的反饋,自改則是一種學習能力的反映。只有及時檢查,才能真正的了解到問題的所在,才能第一時間發(fā)現錯誤并進行改正。而且,小學數學中的計算題比較多,如果只是一遍做完而不進行檢查,那么出錯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缺乏良好的檢驗習慣,經常事后后悔,并且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忽視對這種習慣的培養(yǎng)。
針對小學生在做數學題時,自我檢查習慣的缺失,老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進而培養(yǎng)學生自我檢查的能力。第一,在學生的平時作業(yè)中,老師要對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加以提醒;第二,老師應告訴學生不同的檢查方法,讓學生自行挑選一個適合自己的檢查方法,培養(yǎng)學生檢查的主動性;第三,解方程、脫式計算、填空等的檢驗都要經常帶領學生進行回顧,反復強調,加深學生的印象。除此以外,老師還要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檢驗應用題的方法,逐步養(yǎng)成自覺檢查的好習慣。讓學生掌握檢查方法是養(yǎng)成自覺檢查習慣的首要條件。所以,在日常教學中,老師要結合教學內容,把檢查作為學生解答問題的必要步驟,并且長期堅持下去,這樣,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步養(yǎng)成自主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5結束語
小學階段是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一個習慣的形成會伴隨人的一生,好的習慣會使人進步,壞的習慣會使人走入歧途。但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并非一朝一夕,它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因此,我們要高標準、嚴要求的把習慣養(yǎng)成教育貫穿于整個小學教育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課前預習、認真聽講、認真審題、自主檢查的好習慣,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成績,使小學生能夠更好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賀娟.淺談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八),2017:2.
[2] 姚成毅.淺談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7(13):105-106.
[3] 晉莎莎.淺談小學數學學習中的習慣養(yǎng)成[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