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鷺虹
(福建省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yī)院,福建 廈門361000)
循證護理對心力衰竭患者康復及滿意度的影響
阮鷺虹
(福建省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yī)院,福建 廈門361000)
目的探索循證護理對心力衰竭患者康復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50例患者,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循證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康復恢復情況和護理滿意率。結果觀察組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復情況和對護理人員的滿意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循證護理對心力衰竭患者效果顯著,不僅可有效促進患者病情的康復,還可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
循證護理;心力衰竭;康復情況;護理滿意度
心力衰竭是病情發(fā)展的最終結果,其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為活動受限、呼吸困難、水腫等,其病死率較高,且預后效果差[1]。本文旨在探索循證護理對心力衰竭患者康復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具體的內(nèi)容可見下文描述。
1.1 基線資料:此次研究對象為我院住院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收治時間均集中在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間,對所有患者進行動態(tài)隨機化分組方式,分別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
觀察組:26例為男性患者,24例為女性患者,年齡35~70歲,平均年齡為(51.47±2.37)歲之間,其中合并29例為合并冠心病患者,21例為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對照組:25例為男性患者,25例為女性患者,年齡34~68歲,平均年齡為(52.67±2.33)歲之間,其中合并28例為合并冠心病患者,22例為合并心肌梗死患者。觀察組心力衰竭患者和對照組心力衰竭患者各項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其可進行相互對比。
表1 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康復情況
表1 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康復情況
組別例數(shù)(n)臨床癥狀改善時間(d)心功能恢復時間(d)住院時間(d)并發(fā)癥發(fā)生率[n(%)]觀察組505.42±2.477.59±2.4711.69±3.661(2.00)對照組508.45±1.4111.36±2.6916.25±2.3615(30.00)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總滿意率對比
1.2 方法:對照組心力衰竭患者的護理方式:采用常規(guī)護理,其中包括入院宣教、用藥護理、健康教育、心理護理以及每日密切觀察患者心功能變化。
觀察組心力衰竭患者的護理方式:采用循證護理,其中主要內(nèi)容包括:①成立循環(huán)小組:小組成員主要由護士長(1名)、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若干名)組成,對小組成員進行循證護理相關知識的培訓,再統(tǒng)一進行考核,只有考核通過的護理人員才可進入臨床。由護理人員組成循證護理小組后,利用最適宜護理研究依據(jù)與患者病情,根據(jù)理論經(jīng)驗來分析常規(guī)護理方案中的不足,再使用計算機查詢心力衰竭相關疾病知識,并根據(jù)每位患者入院時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再結合臨床上常出現(xiàn)的護理問題,從而制定出患者專屬的護理計劃。②制定護理方案:對護理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護理問題進行評估,并對其進行分析,給予相應的處理辦法。將護理問題和分析結果在小組討論會中提出,經(jīng)小組所有成員談論后,得出最終結局方案,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患者專屬護理方案。③實施護理方案:a.對患者進行各項生命體征探查,對于出現(xiàn)異?,F(xiàn)象患者及時報告醫(yī)師,給予相應處理;b.根據(jù)患者不同的心理問題,給予不同的心理疏導,以緩解患者負面情緒為最終目的,提高患者對治療的自信心,且可通過給予患者多方面的關心,使患者感覺到親切感以及安全感,從而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c.運動與飲食護理:可根據(jù)患者的生活習慣和心力衰竭程度制定不同的功能鍛煉,其主要以呼吸鍛煉為主,可為患者選擇有氧運動,如氣功、太極拳等,而飲食方面,應囑咐患者食用高維生素、高蛋白等食物,如新鮮蔬菜、魚、肉、蛋等食物,其叮囑患者禁止吸煙、喝酒,并告知患者吸煙、喝酒對病情影響的危險性;d.藥物管理指導:針對患者的恢復情況,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方式,可根據(jù)患者文化水平、性格特點,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介紹心力衰竭誘發(fā)因素、致病因素、治療方案、病理生理、臨床表現(xiàn)、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以及積極配合治療的重要性,加強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提高自我護理意識。e.生活護理:指導患者健康飲食和功能鍛煉外,還應密切監(jiān)測患者血壓變化和心率變化,囑咐患者保證充足的睡眠質(zhì)量,在外出散步時,應隨身佩戴急救藥物,且對于嚴重心力衰竭無法行走患者,應每日幫助患者按摩肢體和翻身,防止壓瘡的發(fā)生。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的康復情況和對護理人員的滿意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使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康復情況采用t檢驗,總滿意率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代表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之間對比康復情況和總滿意率存在著明顯差異,此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康復情況:兩組心力衰竭患者經(jīng)不同護理后表明,觀察組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復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統(tǒng)計學具有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總滿意率:兩組心力衰竭患者經(jīng)不同護理后表明,觀察組心力衰竭的總滿意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統(tǒng)計學具有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2。
心力衰竭是一類復雜的癥候群,主要是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壓等疾病的最終歸宿,其不僅影響了患者的生活水平,同時其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預后效果較差,而使用正確的護理模式,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2]。
我院為促進患者的恢復,采取了循證護理,其主要優(yōu)勢在于:①組建護理小組,可使患者受到更為專業(yè)的護理,在為患者進行護理的同時,需要求護理人員本身具有較強的護理專業(yè)知識,所以在無形中,不僅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水平,還可使患者體驗到更為優(yōu)質(zhì)的護理[3-4];②在臨床中找出護理問題,并加以分析,且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制定出專屬護理方案,使護理方案更具有針對性,且有效促進患者的恢復[5];③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飲食、功能鍛煉、生活護理、藥物管理指導等護理,可有效緩解患者心臟負荷,可在最大限度上去除患者心力衰竭的誘因,從而可避免心肌缺氧缺血現(xiàn)象的發(fā)生,同時增強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可提高患者自我護理意識,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幫助患者適應健康方式;④在實施護理時,可根據(jù)護理方案逐個進行,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同時通過對患者的飲食護理和運動護理,可促進患者心功能恢復,縮短其住院時間[6-7]。
經(jīng)研究表明,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相比,觀察組患者的康復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同時觀察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統(tǒng)計學具有意義(P<0.05),由此說明,使用循證護理不僅效果顯著,還可促進護患關系。
總而言之,循證護理對心力衰竭患者效果顯著,其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縮短其住院時間,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率,所以其護理方式值得在臨床被廣泛推廣。
[1] 陳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發(fā)心力衰竭應用循證護理的體會[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5(14):107-108.
[2] 馮紅梅.循證護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發(fā)心力衰竭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探討[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10):243-244.
[3] 鄧小琴.循證護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發(fā)心力衰竭護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6):1187-1188.
[4] 姜彩虹.循證護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發(fā)心力衰竭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26):221-222.
[5] 王瑞蕓,謝金平,盧進杰等.循證護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發(fā)心力衰竭護理中的應用及體會[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3,19(14): 2237-2238.
[6] 陳歡.循證護理對老年冠心病并發(fā)心力衰竭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26):146-147.
[7] 張興菊.循證護理在心肌梗死并發(fā)心力衰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5,20(1):146-146.
R473.5
:B
:1671-8194(2017)21-02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