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萍
摘要:本文結合教學案例探討了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本文的閱讀教學分為三個階段:讀前活動——預測;讀中活動——在活動中讀;讀后活動——在使用語言中讀,提高交際能力。
關鍵詞:學生主體地位;有效閱讀
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戰(zhàn)場。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們要建構一種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新型教育模式。課程標準強調英語教學要從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閱讀是外語能力的一項重要技能,我們該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呢?本文以《牛津初中英語》(譯林版)7B Unit 4 Reading 的教學為例,從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角度探討如何設計和實施閱讀教學。
閱讀課教學設計案例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牛津初中英語7B Unit 4,該單元主題是finding your way, Reading 部分是A trip to the zoo, 內容涉及動物特性和路線圖。
總體思路 該閱讀課分為三階段,即讀前,讀中和讀后活動。讀前活動旨在通過預測來切入主題,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讀中以活動促進讀,通過略讀,尋讀,細讀等了解文章內容;讀后在語言實踐中,教師創(chuàng)設接近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實踐,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閱讀是學生不斷與文本進行交互過程。
教學過程 Step 1 pre-reading(步驟1讀前活動)旨在通過歌曲,競猜等活動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為課文閱讀做好思維準備。①預備——切入主題。教師用課件呈現(xiàn)各動物房子,然后播放動物聲音或特征讓學生競猜動物。這一活動從學生已有背景出發(fā),利用青少年好奇心強特質,引發(fā)學生積極思維,并引出主題:去動物園旅行。②預測——激活圖示。教師引出主題a trip to the zoo后,讓學生預測文章內容。同時,提煉學生關鍵詞,寫出思維導圖:How to get? Where to go? What to see?
Step 2 while-reading(步驟二閱讀),旨在以活動促進讀,提高閱讀速度,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技巧,同時滲透情感教育,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①略讀。教師設置了What kind of animals can we see in the zoo?這一問題,引導學生瀏覽課文,驗證預測,提升閱讀策略。②尋讀。尋讀是指“為獲得特定的信息而進行的符合辨認過程,不必逐字逐句閱讀,一般都是圍繞問題展開的”。③細讀。細讀是指進一步重點細讀詞語和句子,不僅理解其表層意義,還需了解深層意義。比如,讓學生通過上下文猜測dangerous,Remember they are dangerous. Never go near them.
Step 3 : post-reading(步驟3:閱讀后),閱讀后活動旨在通過語言實踐,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增強記憶與促進遷移,拓展運用所學知識,滲透情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因此,教師要學會設計與文本貼近的情境,給學生創(chuàng)造運用語言的機會。當學完動物特性和路線圖后,筆者設計了角色扮演,讓一名學生扮演小導游,另外六位學生分別扮演六種動物。學生們在合作小組中既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xiàn)了文本內容,又展示了表演才能。
鑒于本課主要是學會用英文指路,筆者又設計了實踐活動:用英文介紹學校,內容包含以下部分:①Where to go?②How to go there?③What is the classroom / swimming pool / playground like? ④What can you do there?活動以小組形式展開,教師先在PPT上展示學校地點,然后發(fā)放圖片給各組,讓學生小組討論介紹classroom /swimming pool /school dining hall / playground 中的一個,要求包括:去哪里,怎樣去,那個地方怎么樣, 在那兒能干什么。
這個活動所用的句式與文章結構類似,此外,介紹學校的任務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符合用語言做事的原則。因此,學生在小組活動時井然有序,語言輸出質量較高。
總結與反思
本節(jié)課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中心,以小組合作為形式,從激讀到感知,從理解到運用,始終圍繞課文主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并引發(fā)了學生有效的課堂生成,構建了一個有效的閱讀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相比,本節(jié)課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突破:
進行限時閱讀訓練 教師在課堂上采取限時閱讀,可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略讀技巧。如果閱讀材料較難,教師可適當延長讀前時間,掃除閱讀障礙。
搭建活動支架 閱讀任務是否順利開展與教師的引導息息相關。在本節(jié)課中,筆者始終注重教師的引導,為學生的每一項閱讀活動盡量搭建支架。筆者在設計任務時遵循由易到難。
采用有效的小組活動 學生在同伴中使用語言可降低語言運用的焦慮性,筆者讓學生在組內交流,進行角色扮演,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熱情,有效的小組活動應分工明確。
創(chuàng)設情景在動態(tài)中學 教師在設計閱讀任務活動時應創(chuàng)設一些情景,情景應層層深入。在語言運用方面,先輸入后輸出,學生始終在情景中學習語言,為了完成特定任務獲得相關學習經驗,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結束語
英語閱讀實效性的提高過程是一個漸進過程。作為英語教師,在閱讀中要把學生看成能動的主體,創(chuàng)設適宜的活動,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從而推動其閱讀能力,提高初中英語閱讀實效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