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孝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我們國家的文化基因。本文從“孝文化的淵源”、“為何孝、如何行孝”、“孝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三個方面闡釋了孝之本義。以大量的古今事例,詮釋了“子孫之孝,善莫大焉”蘊含的精髓。由新“二十四孝”提煉出孝敬父母要“外安其身”,“內安其心”的深刻內涵,最后,揭示“孝文化是社會最重要的黏合劑”的真諦。
關鍵詞:古代孝文化;現代孝文化;繼承和弘揚
《詩經·國風·邶風》中有首詩歌《凱風》是2500多年前一位“風人”所作。這首詩歌是七子孝事其繼母,兒子對母親進行歌頌,對自己責備。詩全文構成了一幅有聲有色的淇河衛(wèi)地夏日景色圖畫?!秳P風》代表了《詩經》中贊揚的孝文化。
這是中國文學史中寫母愛最早的一首詩,后來古樂府中的《長歌行》“遠游使心思,游子戀所生?!碧拼辖嫉奈逖怨旁姟队巫右鳌分械摹罢l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也是化用“棘心夭夭,母氏劬勞”這句詩。
由此看來,母愛是每一個母親的天性,母愛是無法磨滅和改變的親情。對母愛進行歌頌,贊美是人類亙古不變的主題,孝文化更是我們不斷提倡的主旋律。
一、孝文化淵源
金文的“孝”字,上邊偏旁是一個“老”,下部是個孩子,托著老人,作服侍狀?!墩f文解字》云:“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善事父母就是在物質上奉養(yǎng)父母。古人用最直觀的文字,向我們傳遞了“孝”的真諦。
儒家文化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在兩千多年之前就倡導“百善孝為先”。這是孝文化最直接的含義。孝的思想源于我國父系社會。最早記錄孝道的是《孝經》。即“孔子為曾子陳孝道也”,成書于2000多年以前?!缎⒔洝ら_宗明義章》中說:“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北Wo自己是孝的開端?!缎⒔洝酚衷疲骸胺蛐ⅲ加谑掠H,中于事君,終于立身?!笔掠H是起點,然后才能事君,最終歸結于立身。最終體現為對國家的忠誠。因此“教民親愛,莫善于孝”。古之圣人、賢人將孝看作是人類道德的根本。
民間傳說《二十四孝》故事,列舉了24位典型的中華古代大孝子。臨沂占了7孝?!巴跸榕P冰求鯉”就是其一。王祥瑯琊人,在天寒地凍的時候,為了給繼母求得鯉魚,把自己衣服脫掉,躺在冰上,他的這一孝行果然感動了天地。然后寒冰自然融化跳出兩條鯉魚,后來繼母的病果然就痊愈了。王祥隱居生活了二十多年,后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從此成為傳世佳話。
臨沂是紅色沂蒙山的精神圣地,是孝文化著名的文化發(fā)源地,“孝悌里”“孝友”“孝河”等以“孝”為地名的地方很多。孝文化在沂蒙地區(qū)可謂根深蒂固、枝繁葉茂。
傳統(tǒng)文化經典《弟子規(guī)》,第一篇是入則孝,里面有一句“冬則溫夏則凊”,也是出自二十四孝故事。
現代漢字“教”字,就由“孝”和“文”組成。
我們認為,所謂孝文化,就是關心關愛父母長輩、尊老敬老的一種文化傳統(tǒng)。孝道是人類道德的最高根本,人類所有的教化,都源于此。
因此,我們把孝文化產生的根源歸結為:中國傳統(tǒng)的孝文化是貫穿古今,并且靠著孝文化來維系家庭,社會,國家的一種和諧關系。“宗圣”曾子,山東臨沂歷史名人。他將儒家的孝道文化進行發(fā)揚,認為“孝”是人類道德的最高點,并把“孝”的內容具體化。認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把對自己父母的孝放在別人父母的身上,偉大的博愛精神,進一步拓展了孔子、曾子“孝”道思想的主張。
多位儒家大師對的“孝”的觀念進行不斷的完善,使“孝”觀念具體化、理論化。《孝經》的產生標志著“孝”文化的形成。
在傳統(tǒng)孝道中,人們推崇的“孝感天地”已成為一種迷信奉養(yǎng)行為,“哭竹生筍”、“割肝救母”等不人道的行為。已經成為孝文化的異化現象。
我們現代的文人對古代文化的深入研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家庭和諧,促進社會文化的前進和發(fā)展,這才是孝道文化的根本,全國老齡辦近年推出新“二十四孝”,表明為傳統(tǒng)文化注入時代精神,才能實現文化更好的傳承。
二、為何孝、如何行孝
北京某中學的抽樣調查顯示:有多半的學生并不記得自己父母的生日,就更沒有對父母的生日祝福。有很多清少年學生,還沒有等到父母年齡大了就開始嫌棄父母,行為語言都很不禮貌?!艾樼鹜跏稀弊谧逋跫彝?,中國散文學會會員、臨沂市孝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王先生以小說的形式,著作《孝悌格天》,傳承和弘揚臨沂孝文化。這本書已被我院圖書館收藏。我們學院每年的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暨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都要邀請王老先生親臨我院,宣講孝文化。
孝道是衡量道德素養(yǎng)的“標尺”,一個人有了孝心,才可能把愛自己的父母延伸到愛別人的父母,愛自己的家庭延伸到愛別人的家庭。進而實現對社會,對人民,對祖國的大愛,從而擔負起家庭和社會的雙重責任?!靶ⅲ税傩兄?,眾善之初也?!毙⒉环帜挲g,不分高低貴賤,是每一個人都必須履行的。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要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促進家庭和諧,促進社會和諧。今年5月,我們學院第七屆科技文化體育藝術節(jié)中特舉辦“家書抵萬金”征文大賽。寥寥數千字,筆筆見真情。同學們的傳情尺素,如綿綿涓流,滋養(yǎng)著大家的心靈,匯聚成激勵進步的強大能量。其中,商貿物流學院的張曉璇同學的“給父母的一封信”獲得山東省征文大賽三等獎,受到師生好評。
三、孝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傳統(tǒng)的“二十四孝”成為了人們精神的引導,但有的卻不具備行動意義。新“二十四孝”對精華給與保留,去其糟粕,以一種更親民的方式推崇著“百善孝為先,孝為百行首”。
那么,今天我們?yōu)槭裁匆岢藗儽M孝呢?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就是有所缺失。親子之情依然是原來的親子之情,但是道德界限卻不是那么清晰了?,F在的大學生絕大多數都是外地人,他們遠離父母求學,以后還要工作,怎么盡孝呢?人倫之情都在,但是大家怎么選擇都有迷惑。新“24孝”給了我們可以參考的行為標準??赡苡腥速|疑,爸媽都是地道的農民,根本就不會上網,難道我非要教他上網嗎?遠離家鄉(xiāng),不能?;丶医o他們做飯。這就是不孝嗎?我們說的孝是論心不論跡。我們可以把新“24孝”劃分兩大類,一類是“外安其身”,對父母的物質生活要足夠的關心。比如在生活上給她們的生活費,平常給他們多做幾頓可口的飯菜,帶他們外出感受下大千世界的美好。讓父母在物質生活上無所顧忌,做到衣食無憂,這就是“外安其身”,也符合孔子“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的理想。第二類,是“內安其心”。很多子女在外安其身這方面做的都不錯,可是老人總覺得自己年齡大了、離開工作崗位了、思想觀念跟不上了,落伍、不中用了。所以孝敬最重要的是給老人足夠的尊重,這比衣食無憂更重要。
因此,對待老人,讓我們從點滴做起,喚起你的孝心。因為父母為我們傾注了畢生的心血和精力。山感恩地,方其成高俊;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鳥,方成其壯闊;世間萬物莫不存感恩于心。只有孝順父母,家庭和睦,那國家人民才能安康。孝悌格天,致知力行。一個孝敬父母的人,一定是一個愛國的人,三觀極高的人。
總之,孝文化不僅僅是一種觀念,還是一種行為。孝文化是耳濡目染的。今天,我們一方面繼承和弘揚傳統(tǒng)孝文化的精華內容,另一方面則應從時代發(fā)展與和諧社會的需要出發(fā),賦予孝道倫理以時代精神和新的內容,使之與時代精神相契合。
參考文獻:
[1]諸子集成·續(xù)編十·臣規(guī)[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孝經注疏·卷3·三才章[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3]張岱年,方克立.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4]張紫晨.中國民俗與民俗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作者簡介:
皮曉燕(1965.10—),女,山東臨沂人,山東省臨沂職業(yè)學院,副教授,文學學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