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倫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的改革,對學生的教學目標不僅僅只是建立在教材內(nèi)容的傳遞上,還需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目前,我國初中物理教學效率還有待提高,很多學生因為物理知識的抽象性和復雜性,一直無法對其本質加以掌握。但如果教師能夠將課堂進行精心的設計,并通過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鍛煉來加以強化,其能成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并能絕大程度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
【關鍵詞】初中物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新課改對我國初中物理教學有了新的要求,其中素質教育的開展是最重要的部分,其能對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造能力加以開發(fā),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分析與應用能力加以訓練,并提高學生的聯(lián)想和邏輯能力,讓學生能夠自主建立新的看法。
一、課堂教學的針對性設計
要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就必須將學生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調動起來,而通過課堂的精心設計能夠實現(xiàn)這一目的,并能讓學生轉變物理課程枯燥、抽象、難學的觀念。這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通過對教學內(nèi)容的掌握,有效結合多媒體、教案等增加課堂的活躍性,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物理教學中,比如設計一些簡單、有趣的小實驗到課堂中,并盡量選擇學生也能親自參與的內(nèi)容,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體驗和觀察,利于開發(fā)大腦思維?!按髿鈮骸笔浅踔形锢斫滩闹械闹饕R點之一,但學生無法直觀的感受到它的存在,也很難去理解其中的概念。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卡片托水實驗”來讓學生直接的觀察,首先將水加滿到玻璃杯中,并用塑料卡片蓋處杯口以后,將杯子反倒過來。同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設置問題,“杯子倒過來以后,如果我松開手,你們認為里面的水會流出來嗎?”學生由于沒有理解到大氣壓的基本理論,基本會異口同聲的進行肯定回答。在這個時候,教師可以放開手,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水并未流出,因為杯口上被塑料卡片有效的緊貼。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急于想知道真相,為什么沒有流出來,其中包含著怎么樣的物理知識。而教師則可以在此時將“大氣壓”的知識一點點引入,讓學生在經(jīng)過現(xiàn)場觀察后更加容易的理解到該知識,并加深印象。
二、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鍛煉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第二課堂的作用是功不可沒的,其不僅能夠利于學生眼界的開闊,還能通過多樣化的活動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谖锢碚n堂的局限性,其可以在課外活動時盡量的突破束縛,提供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同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心理需求 盡量保證方法的多樣化和內(nèi)容的新穎化,比如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小火箭,并以分組比賽的形式看哪個小組做的外形更好,飛的更高。還可以讓學生合起兩個半球,將其中的空氣抽出后,讓學生試著分開球。通過這種實踐的機會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能激發(fā)出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和思維潛能,讓學生在歡快的過程中親自體驗物理知識,以通過舉一反三的能力有效的應用物理知識。總之,第二課堂能夠有益的補充物理的課堂教學,教師需要多多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除了理解和掌握知識以外,還能在實際生活中真正的應用物理知識。
三、提高物理實驗的探究性
在初中物理課程中,物理實驗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內(nèi)容,通過實驗能夠有效的概括物理的概念和現(xiàn)象。同時,物理實驗不僅僅能夠讓學生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還能起到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所以,在進行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為學生提供機會,特別是一些具有探究價值的物理實驗,并讓學生能夠通過自我思考和想象去大膽探究其中的真相,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比如物理實驗“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其是初中物理實驗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實驗,學生首先需要以分組的形式測量伏安法。在完成該環(huán)節(jié)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繼續(xù)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和分析,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拓展,讓學生總結出另外一種測量的途徑。當學生有了初步計劃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思路來親自設計實驗,包括選擇的實驗器材和定制步驟,都由學生自己來完成,并做出總結。當每個小組完成了實驗設計和結論以后,教師需要對其進行一一點評,比如一些學生通過思考和討論想到了電阻測量的伏伏法,還有一些學生則考慮到了安安法來測量電阻,教師可以將其中正確的部分加以表揚,并提出需要改善的內(nèi)容。通過這種自己思考和設計,學生不僅能夠加深對物理現(xiàn)象的探究興趣,還能提高自己的設計、創(chuàng)作信心,對今后的物理學習有非常正面的影響。
四、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初中物理教學已經(jīng)逐漸改善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教師也正式從說教模式中脫離出來,學生則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學生從以往的被動學習狀態(tài)轉換了角色,實現(xiàn)了主動參與者。而基于物理知識的自身特點,很多學生對它的興趣很難一直保持,教師則可以通過教學情境的設置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能夠直觀的接收到知識。比如在學習“物理電路”時,教師可以采用設置教學情境的方式,首先讓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讓他們了解實驗的內(nèi)容、涉及的知識點,并給每個小組配備實驗的使用器材,包括開關、燈泡和電池等,以便他們熟悉實驗流程。其次,教師在講解完理論知識以后,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對電路進行設計和材料連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看到實驗的每個步驟和細節(jié),并能深化物理知識,最終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物理的創(chuàng)造興趣。
總而言之,初中物理的教學目的已經(jīng)不僅僅只是傳遞教材知識而已,而是需要通過教學課堂的精心設計、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情境的設計等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同時,教師還需要結合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實現(xiàn)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
參考文獻:
[1]阿布拉江·阿布力米提.初中物理實驗課程教學實踐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10):87-87.
[2]黃思源.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方法和創(chuàng)新能力——初中物理淺析[J].考試與評價,2016,(8):128. [3]張增彪.淺談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新課程·中旬,2015,(11):327.
[4]馮素琳.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6,(35):143-1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