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周+丁寧
【摘 要】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fā)展,如何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新興媒體工具做好輔導員工作并引導青年學生,成為擺在高校和高校輔導員面前的新課題。本文通過對各類高校學生工作中運用的各類新媒體工具的剖析,發(fā)現(xiàn)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學生工作的機遇與挑戰(zhàn),并提出了相關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高校;新媒體;學生管理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diào):“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基本不看主流媒體,大部分信息都從網(wǎng)上獲取。必須正視這個事實,加大力量投入,盡快掌握這個輿論戰(zhàn)場上的主動權,不能被邊緣化了[1]?!庇纱丝梢姡旅襟w憑借其自身的便利、快捷、個性化等特點,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的喜愛與追捧,大學生的思想、生活、學習與工作方式在新媒體的影響下逐步改變,新媒體在融入并改變大學生生活與學習的同時,也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新媒體下高校學生的特點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有較強的責任感跟使命感、有獨特的認知方式,有先入為主的思想認知,有充滿個性的多樣需求[2]。同時,獨生子女的特殊成長過程也讓他們對集體的關懷和認可有著強烈的需求。而個性突出、表現(xiàn)形式多樣、又能及時發(fā)布信息的新媒體無疑契合了當代大學生對于信息平臺的所有需求。因此,新媒體憑借其自身的便利、快捷、個性化等特點,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的喜愛與追捧,大學生的思想、生活、學習與工作方式在新媒體的影響下逐步改變。
如何應對新媒體技術給傳統(tǒng)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的挑戰(zhàn),成為擺在學生管理工作者面前的迫切問題。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而言。新媒體的興起和普及無疑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新媒體提升了信息傳輸?shù)男?;新媒體支持點對點和互動性的傳播,改善了師生溝通并創(chuàng)造了資源共享。另一方面,新媒體使學生工作者的權威受到了搖撼。我們既不能因噎廢食,完全禁止新媒體技術在校園內(nèi)的使用,又不能視若無睹,聽之任之。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新媒體技術對高校學生工作所造成的影響進行細致的分析和探討。
二、新媒體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
(一)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運用的主要新媒體平臺及其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的機遇。
近年來,微信、微博等網(wǎng)絡社交媒體在大學生中的使用已經(jīng)非常普及,為了能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工作,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拓展工作渠道,在高校學生管理中引入新媒體手段勢在必行。
(1)微信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
微信以其內(nèi)容的廣泛、傳播模式的多元與自由、交流的便利、成本費用低等優(yōu)勢迅速受到了大學生群體的歡迎。同時由于微信交流具有及時、便捷、高效、私密等特點,適合發(fā)送臨時或緊急的通知、快捷準確傳達信息、及時督促學生到位。在輔導員實際的工作中,微信的運用可以促進學生和輔導員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極大地提高工作的效率。
首先,輔導員運用微信及時發(fā)布學生工作相關信息。在常規(guī)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借助微信將各類通知、公告等實時信息以文字或者語音的方式發(fā)到相關同學的手機上,避免以往一切事情都要集中開班會或由班干部層級通知的慣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還可以利用微信,有針對性地提示相關班干部及時做好某項工作。
其次,運用微信密切師生交流,拉近師生情感。面對大量繁雜的學生工作,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往往要消耗大量的工作時間。為了更高效地完成工作,輔導員、班主任在保證必要的面對面交流的基礎上,可以通過微信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思想、學習和生活。對于特殊學生群體,通過這種比較私密的方式與他們進行一對一的交流,既維護學生自尊心,又達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這種平等、互動、溫馨的交流方式,拉近了師生的心理距離,有利于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對學生工作的開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最后,運用微信的各類功能構建安全和諧校園。輔導員通過學生的朋友圈發(fā)布的內(nèi)容,可以隨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生活與心里狀況,了解學生關注的內(nèi)容,進而篩選出需要重點關注的學生,更加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
(2)微博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微博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的平臺,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發(fā)布信息快速簡便,能夠將瞬間記錄信息并于他人分享。微博相對于微信來說更具有開放性,它更多的是面對大眾。這種手段對于大批量的學生管理任務來說也是非常值得借鑒推廣的。
首先,利用微博建立信息交流、互動平臺。微博是個相對較大的平臺,它可以承載校園內(nèi)外新聞等信息,高校學生管理者可以把校園官方微博、共青團、教育戰(zhàn)線等各級各類優(yōu)秀微博設置鏈接,同時也可以將工作心得、生活故事及時記錄下來,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去查看和思考,潛移默化中提升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其次,建立學生反饋意見的微博話語平臺。高校學生是一群朝氣蓬勃,并樂于表達自我個性的群體,他們對社會、學校事務有著表達自我意見的剛性需求。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對象是學生,因而在開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時,要考慮到全體學生的整體特征和心理現(xiàn)象,要充分利用微博平臺的開放性和即時性等特點,給學生一個充分表達自我意見的平臺和機會。
(二)新媒體的應用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挑戰(zhàn)。
在看到新媒體手段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到來的諸多便利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這些現(xiàn)代手段并不是完美的,有時還存在著許多不足或遺憾,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學校的主導性和權威性受到挑戰(zhàn)。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傳統(tǒng)的模式是面對面的交流,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模式,學校、老師是整個教育活動的中心,輔導員更是權威的象征,思想言行都受著嚴格的規(guī)范約束,但是新媒體在大學生中的普遍運用,把線下與線上,現(xiàn)實與虛擬進行融合,使大學生社交圈子變得多元化。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這就弱化了輔導員、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endprint
(2)大學生價值觀引導難度加大。
新媒體平臺的虛擬性和隱蔽性有可能不能真實傳遞信息,對學生的成長以及價值觀的形成產(chǎn)生諸多影響。新媒體平臺呈現(xiàn)的多維信息,使大學生價值觀的指向難以聚焦,高校引導學生難度加大,信息過載和不健康的負面信息、圖片也可能大量進入學生的視野,造成其道德感與價值觀的沖擊。
(3)新媒體的交流方式要求輔導員工作改變傳統(tǒng)的工作模式,適應時代的變化。
新媒體代表著多樣化和極強的參與性,人人都能成為信息的傳播者,信息的交互性越來越強。在新媒體里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生活方式等諸多信息,要求輔導員也要順眼潮流跟隨學生的腳步,適應這種交流和溝通方式,提高學生的管理的效率。
三、新媒體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有效利用
新媒體的成熟與發(fā)展既有其優(yōu)勢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把握新媒體特點順應其規(guī)律和趨勢,可以把新媒體作為開展高校學生工作的戰(zhàn)略性工具。
(一)利用新媒體的優(yōu)勢,搭建網(wǎng)絡工作平臺。
網(wǎng)絡的一大特點就是為人們提供一個聚集志同道合者的平臺,這在青年人中顯得尤為突出。青年人渴望得到認可和接納,最直接便捷的辦法就是開設自組織園地。常見的學生組織有班級群、論壇,除此而外,一些大型網(wǎng)站,如“中青在線”、“中國青年網(wǎng)”等主流媒體網(wǎng)站在引導學生成長的工作中也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應注意的是,媒體平臺畢竟是虛擬的,它無法有效地讓教育工作者得到現(xiàn)實的反饋。所以,新媒體平臺的運用是對過去傳統(tǒng)學生工作的促進,而不是替代。
(二)建立網(wǎng)絡思想教育陣地,加強網(wǎng)絡思想引導。
互聯(lián)網(wǎng)的多元形式和傳播途徑,使其成為弘揚主旋律、宣傳主流文化、開展高校青年學生思想教育陣地的重要載體。借助網(wǎng)絡平臺打造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如“我的中國夢”網(wǎng)絡征文比賽、大學生微電影大賽等,為青年學生提供了一個訴諸己愿的渠道。因此,合理認識新媒體在青年思想引領中的作用,積極構筑教育引導青年的網(wǎng)上陣地,加強網(wǎng)絡思想引領,是學生工作新媒體運用的重要方面。
(三)加強對新媒體工作的管理力度。
微信、QQ群、微博等一旦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得到運用,就應當具有權威性和嚴肅性,不應像個人微信、空間、微博那樣隨意,發(fā)表消極的甚至錯誤的言論。新媒體管理不能各自為政,需要學校相關部門牽頭,從新媒體平臺建設、使用、維護到監(jiān)督,建立起一套有效地管理模式。要建立公共平臺各種信息的準入機制,對平臺上的信息內(nèi)容、形式進行把關,以保證發(fā)布信息的合理性。此外,還需要對新媒體平臺進行時間管理,在相對固定的時間內(nèi)發(fā)布信息,保障學生的作息時間。而有些信息可以放在周末時間,這樣既能減少新媒體平臺對課堂教學的負面影響,也能實現(xiàn)教育的多維滲透。
總之,新媒體對于學生工作來說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戰(zhàn)略性工具。網(wǎng)絡普及已久,運用媒體網(wǎng)絡促進學生工作已有十多年的時間,但離現(xiàn)實需要還有一定的差距,依然存在許多值得探索的空間,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統(tǒng)籌規(guī)劃、不斷推進。利用好新媒體的優(yōu)勢和特點,不斷加強新媒體的運用,必將擴大高校學生工作的影響力,推動學生工作向前發(fā)展,并對高校教育工作產(chǎn)生積極作用。
作者簡介:
靳周(1990-),男,內(nèi)蒙古赤峰人,華北電力大學可再生能源學院思政輔導員。
丁寧(1989-),女,黑龍江七臺河人,華北電力大學學生處就業(yè)指導中心干事。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