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粉利 張桂俠
·護理研究·
優(yōu)質護理模式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情緒患者心功能、運動耐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張粉利 張桂俠
目的觀察優(yōu)質護理模式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抑郁情緒患者心功能、運動耐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將116例老年CHF合并抑郁情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8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優(yōu)質護理模式干預,2組均干預12周;觀察2組治療前后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心功能NYHA分級、6 min步行試驗距離(6MWT)、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量表(MLHFQ)評分變化情況。結果2組治療后的HAMD評分具有降低,觀察組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的抑郁的治療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2組治療后心功能NYHA分級均較治療前降低,觀察組的治療后心功能分級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2組治療后6MWT距離、LVEF、MLHFQ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觀察組上述指標的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優(yōu)質護理模式能夠顯著緩解老年CHF合并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緒,并改善心功能及增強運動耐力,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優(yōu)質護理模式;慢性心力衰竭;抑郁情緒;心功能;生活質量
近些年,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的加快,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發(fā)病率在老年人群中呈現(xiàn)逐年增加的趨勢,相關研究顯示抑郁情緒亦隨著CHF發(fā)病率的增高而出現(xiàn)高發(fā)現(xiàn)象,有37%~45%CHF患者可發(fā)生此類不良情緒[1]。有研究證實,抑郁能夠促進患者心功能惡化,降低日常運動耐量,影響治療療效,能夠顯著增加患者的不良預后的風險[2]。關于此類患者的干預治療臨床中主要采用西醫(yī)藥物如抗抑郁藥以及各類心血管活性藥物等,但部分患者的抑郁情緒、心功能及預后的改善情況仍不甚滿意[3]。鑒于以上原因,本研究旨在通過應用優(yōu)質護理模式干預老年CHF合并抑郁情緒患者,觀察該干預措施對患者抑郁情緒、運動耐力、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CHF合并抑郁情緒患者116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年齡≥60歲,CHF診斷符合《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2012)》[4],心功能屬Ⅱ~Ⅳ級(NYHA)[4]。(2)抑郁診斷符合ICD-10中抑郁癥的診斷標準[5],患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6](HAMD, 24項版)評分為8~35分;(3)納入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能獨立完成調查問卷并配合檢查。排除標準: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腦血管疾病、接受心臟移植、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者、惡性腫瘤、血液系統(tǒng)及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感染性疾病、伴有聽說讀寫能力障礙無法和醫(yī)師溝通者、智力、認知及意識缺陷,既往有精神病史。將116例老年CHF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8例。2組在年齡、性別比、病程、合并基礎病、吸煙、飲酒、基礎病、教育程度等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一般臨床資料的比較 n=58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藥物治療+常規(guī)護理,常規(guī)藥物治療包括給予利尿劑、地高辛強心、硝酸酯類藥物擴管、β-受體阻滯劑或ACEI/ARB等治療。常規(guī)護理包括常規(guī)健康宣教、向低鹽低脂飲食,密切監(jiān)測血壓血脂血糖等,觀察病情變化,給予用藥護理、飲食指導以及生活基礎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及抑郁情緒給予優(yōu)質護理模式干預,主要內容包括:(1) 加強護患溝通:患者入院后應當向本人及家屬講解普及心衰治療相關知識及防治措施,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與患者及家屬進行無障礙的交流溝通,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的治療信心。(2) 康復治療:每天監(jiān)測患者干體重以及尿量,做好出入量記錄,適當限時(制)患者入量,每日入量控制在2 500~3 000 ml,待患者病情穩(wěn)定(無胸悶、氣喘、端坐呼吸、水腫消退)后囑患者下床適當活動,主要以慢走為主,20~30 min/次,早晚各1次,避免劇烈活動。(3)心理治療: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盡可能的采用鼓勵性的話語及肢體語言和患者及家屬溝通交流,確?;颊邩淞⒆孕判募搬尫啪裥睦韷毫?。此外,采用音樂療法給予干預,按照患者喜好,選擇合適的音樂題材,幫助患者選擇合適的舒適體位,引導其欣賞音樂,盡量心情,音樂療法為5次/周,30~60 min/次,1次/d。定期召開家屬及患者的座談會,交流治療心得,講解住院患者成功康復的典型范例,以消除患者悲觀失望的情緒,減輕其心理負擔,爭取患者樹立自信心。定期向患者家屬通報住院費用,詳細說明各項費用的用處,以消除醫(yī)護患之間的誤會及隔閡,確保患者及家屬安心。鼓勵病房患者之間進行交流,相互之間交談,使患者放松思想,轉移注意力,以緩解病房寂靜冷清的環(huán)境,緩解患者孤獨感。(4) 用藥指導:臨床護理工作確保嚴格按照醫(yī)囑執(zhí)行,嚴格按照用藥時間、藥物種類實施,不能隨便更改時間及藥物,并向患者細心解釋藥物的用途及療效,以及按時服藥的重要性,增強患者用藥依從性。對于藥物副作用,應當及時觀察并做好記錄,及時匯報醫(yī)師做好調整用藥的準備。
1.3 觀察指標 (1)觀察2組患者干預前后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的變化情況,并記錄抑郁情緒干預的療效,療效分為4級:痊愈:HAMD評分較治療前降低≥75%;顯著進步:HAMD評分較治療前降低50%~74%;進步:HAMD評分較治療前降低≥25%~49%;無效:HAMD評分較治療前降低<25%。治療的總有效率=(痊愈+ 顯著進步+進步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記錄治療前后的心功能NYHA分級情況[4]。(3) 治療前后采用6 min步行試驗[7](6MWT)評估患者的運動耐量,囑患者在平直的路面上盡可能快地行走,進而記錄患者6 min內行走的距離。(4) 采用心臟超聲檢查記錄2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5) 生活質量的評定利用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問卷表[8](MLHFQ)實施,該量表評分包括21項,每個選項對應的得分范圍為0~5分(沒有~很明顯),滿分為105分,患者量表得分越高則表示生活質量越差。
2.1 2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 評分的比較 2組治療后的HAMD評分具有降低,觀察組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的抑郁的治療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 評分的比較 n=58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NYHA分級比較 2組治療后心功能NYHA分級均較治療前降低,觀察組的治療后心功能分級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NYHA分級比較 n=58,例(%)
2.3 2組患者治療前后6MWT距離、心功能、MLHFQ 評分的比較 2組治療后6MWT距離、LVEF、MLHFQ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觀察組上述指標的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老年CHF患者除表現(xiàn)為心功能不全相關的一些(系)列癥狀外,隨著年齡及病程的增加,還常伴有諸多負面情緒如抑郁、焦慮、恐懼等,其中以抑郁較為常見[2]。目前CHF患者發(fā)生抑郁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與患者心功能不全引起患者機體生理功能損害,社會活動及勞動力受限,進而導致的患者心理應激有關[9]。心功能惡化與抑郁之間互為因果,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huán),促進患者運動耐力降低,增加患者致殘及致死率,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10]。目前關于此類疾病患者干預治療臨床中主要采用西醫(yī)藥物如抗抑郁藥以及各類心血管活性藥物等,但部分患者的抑郁情緒、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改善情況仍不甚滿意。針對以上原因,臨床中在常規(guī)藥療治療的基礎上,采用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起到重要的輔助效益,且使患者取得事半功倍的療效。
表4 2組患者治療前后6MWT距離、心功能、MLHFQ 評分的比較
“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主要內容為“以患者為中心”, 全面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強化基礎護理,豐富護理專業(yè)內涵,進而提升整體的護理服務標準[11]。既往的報道顯示,優(yōu)質護理模式干預在各類心腦血管疾病伴發(fā)抑郁或焦慮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該護理模式能夠緩解患者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促進患者病情康復,縮短住院時間,并減少再入院發(fā)生率[12]。本研究中優(yōu)質護理模式措施中通過個體化護理(加強護患溝通,康復治療,用藥指導等)+心理護理等干預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加強護患溝通能夠消除患者及家屬的心理疑慮,打消誤解,為患者患者營造良好的住院心理環(huán)境。用藥指導能夠確?;颊叩挠盟幇踩约疤岣咧委熞缽男?。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減輕的心理應激反應,緩解不良情緒,進而對改善心功能及運動耐量起到良好效果。結合心理干預中的音樂療法能夠使得患者釋放精神心理壓力,調節(jié)患者自助神經功能,抑制交感神經活性,進而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既往有報道顯示,通過音樂療法能夠顯著降低難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SDS及SAS評分,并降低患者血漿BNP幅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13]。干預措施中采用定期召開家屬及患者的座談會,樹立住院患者成功康復的典型范例,則能夠消除患者悲觀失望的情緒,減輕其心理負擔,對患者的抑郁情緒及病情康復亦有一定幫助。此外,鼓勵病房患者之間進行交流,相互之間交談,使患者放松思想,轉移注意力,則能夠顯著緩解患者孤獨感,降低患者發(fā)生抑郁的發(fā)生風險[14]。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治療后的HAMD評分具有降低,觀察組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治療后的抑郁的治療療效高于對照組,2組治療后心功能NYHA分級均較治療前降低,觀察組的治療后心功能分級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2組治療后6MWT距離、LVEF、MLHFQ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觀察組上述指標的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這些結果提示了優(yōu)質護理模式能夠顯著緩解老年CHF合并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緒,并改善心功能及增強運動耐力,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 曹明節(jié),劉淑萍,梁燕儀.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焦慮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2,15:257-259.
2 徐素丹,盧永昕,蘇冠華.抑郁障礙對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患者sST2、NT-pro BNP和Ghrelin水平及預后的影響.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23:285-291.
3 田甜,魏金玲.強化性護理對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護理行為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1691-1693.
4 McMurray JJ,Adamopoulos S,Anker SD,et al.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2012:The Task For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2012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Heart FailureAssociation (HFA) of the ESC.Eur Heart J,2012,33:1787-1847.
5 陳彥方.關于《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 的幾個問題.中華精神科雜志,2001,34:131-133.
6 張明園主編.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第1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21-127.
7 Pollentier B,Irons SL,Benedetto CM,et al.Examination of the six minute walk test to determine functional capacity in people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a systematic review.Cardiopulm Phys Ther J,2010,21:13-21.
8 李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彈性對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中國護理管理,2016,19:307-310.
9 楊瑾嘯,孫翠峰,古麗扎爾·買買提明.伴有抑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經功能的改變.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14,33:255-257.
10 李靖,楊承健.心理疏導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慮抑郁患者的影響.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8:828-830.
11 石果,羅鳳.創(chuàng)建優(yōu)質護理服務病房的探索實踐及效果.重慶醫(yī)學,2012,41:2339-4230.
12 王旭.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心腦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1:148.
13 周靜,徐靜,唐碧.心理護理與音樂療法對難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身心的影響.中華全科醫(yī)學,2015,29:1185-1187.
14 林艷艷,曹光海,趙潔.山東省老年人抑郁癥狀、孤獨感與社會支持特點.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43:7200-7202.
10.3969/j.issn.1002-7386.2017.18.041
710068 西安市,陜西省人民醫(yī)院
張桂俠,710068 西安市,陜西省人民醫(yī)院;
E-mail:zhangguixia327@126.com
R 473.5
A
1002-7386(2017)18-2868-03
201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