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淼 劉永歆 苗國強 徐 冰
某油船電力負荷計算問題分析
杜 淼 劉永歆 苗國強 徐 冰
某油船船東試航時手動開啟了主空壓機以及大部分的廚房設備,此時發(fā)電機的單機負荷率為87%。該船東認為發(fā)電機的容量偏小,并懷疑船廠的負荷計算存在問題。結合其他項目的經(jīng)驗進行理論計算,對船東進行合理解釋,用理論結合實際說服船東不需增加發(fā)電機的容量,從而為船廠節(jié)約建造成本,也為船東節(jié)省運營成本。
三類負載法;負荷計算;間斷負荷系數(shù)
某油船共配備三臺發(fā)電機,每臺輸出功率為780千瓦。根據(jù)建造說明書的要求,在正常航行的工況下,1臺發(fā)電機即可滿足航行期間的容量要求(由于發(fā)電機的增機負荷率是90%,所以負荷的總量不能大于單機的780×90%=702千瓦)。船東非常關心發(fā)電機的負荷問題,在首制船試航期間,船東在船舶無人機艙試驗狀態(tài)時(即無人機艙試驗的設備全開啟的狀態(tài)),又手動開啟了主空壓機以及大部分的廚房設備,此時,一臺發(fā)電機的容量約為680千瓦。考慮到未開啟的廚房設備(可傾斜煎鍋和蒸鍋共22千瓦)和焚燒爐(20千瓦左右),船東認為發(fā)電機的容量選小了,并對本船的負荷計算提出了質疑,認為負荷計算中很多設備的負荷系數(shù)比另一大型油船選得小。本船的負荷計算的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計算的結果
首先,船廠的電力負荷計算方法采用的是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船舶設計實用手冊》(以下簡稱《手冊》)里的三類負載法。
三類負載法,顧名思義,即把負荷分為三類:第一類負載——連續(xù)使用的負載;第二類負載——短時或重復短時使用的負載;第三類負載——偶爾短時使用的負載,以及按操作規(guī)程規(guī)定可以在電站尖峰負載時間外使用的負載。
在實際的計算中,將各個負載劃分為以上三類,采用不同的負載系數(shù),同時還要乘以不同的同時系數(shù)。[1]具體公式如下:
其中:Pe為電動機額定功率;η為電動機額定效率;K1為負載系數(shù);K2為同時系數(shù)。
船廠的負荷計算即是基于以上的方法,其負荷系數(shù)、同時系數(shù)的選取是結合其他多個實船經(jīng)驗并參照《手冊》的數(shù)據(jù)。
根據(jù)《手冊》,負荷系數(shù)根據(jù)負載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別,例如泵類通常在0.75~0.9,風機類在0.6~0.9,本項目的設備的負荷系數(shù)也在這個范圍之內(nèi),大多數(shù)取0.7和0.75。
《手冊》中還建議,同時系數(shù)對第一類負載可按照0.8~1選取,第二類負載按照0.3~0.5選取,第三類負載通??梢院雎圆挥?。在本項目的負荷計算中,第一類負載通常取0.9~1,第二類負載通常取0.4。[2]
綜上,本項目中系數(shù)的選取符合相關的設計要求。
負載計算的部分內(nèi)容參見表2所示。
表2 部分負載計算
(1)至于船東認為負荷系數(shù)選得比另一載荷量約為本船兩倍的大型油船的負荷系數(shù)小這一情況,很重要的原因是本船的設備電機選得較大(本型船的一些設備的容量甚至等于或大于大型油船設備的容量,如燃油凈油機和低溫淡水泵),而實際的功率消耗比較小,所以,設備實際的負荷系數(shù)較低。本船與另一大型油船的部分設備電機容量的對比如表3所示。
表3 負荷比較
(2)關于船東提出航行時開啟主空壓機,同時開啟所有的廚房設備及焚燒爐的要求,船廠認為船東要求的這種狀態(tài)太極端,船上幾乎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首先主空壓機主要為主機及發(fā)電機提供啟動用的壓縮空氣,航行期間,主機及發(fā)電機均已啟動,幾乎不會啟動主空壓機,只有在空氣瓶的壓縮空氣泄漏較多的情況下才偶爾啟動。即使非常偶然的情況下啟動了空壓機,也應該按照第二類負載考慮,即同時系數(shù)為0.4。
主空壓機實際消耗功率Ps=Pe/η×K1×K2= 52/93.7%×0.75×0.4=16.6 kW。
廚房設備只在做飯期間工作,也不會出現(xiàn)所有的廚房設備都開啟的情況,因為通常船上的大廚只有一人,不可能對所有的廚房設備同時操作。而且廚房設備屬于第二類負載,同時系數(shù)取0.4。
廚房設備實際消耗功率Ps=Pe/η×K1×0.4=22/93.7×0.75×0.4=7 kW。
焚燒爐也是油渣積累到一定程度才開啟(人工可控,沒必要非在負荷大時同時開,從而人為加大發(fā)電機功率)。焚燒爐應該介于第二類和第三類負載之間,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如果考慮,其實際消耗功率Ps=Pe/η×K1×K2=20/91.5%×0.75×0.4= 6.5 kW。
根據(jù)上述計算,即使把廚房設備和焚燒爐的負載加進試航期間的發(fā)電機功率中,發(fā)電機的實際功率為680 kW+7 kW+6.5 kW=693.5 kW(空壓機在試航期間已經(jīng)開啟,不需要計算),也小于單臺發(fā)電機的起機負荷功率(780 kW×0.9=702 kW),這還是在考慮焚燒爐為第二類負載的情況下。
經(jīng)過對船東合理解釋,并在負荷計算中修改了這些設備的計算,船東最終接受了我們的意見。如果按照船東的要求,增加發(fā)電機的容量,那么在各個工況實際的油耗及各種消耗均會增加,也增加了船東的運營成本。
針對某油船在試航期間船東提出發(fā)電機負荷緊張的問題,給出了合理的解釋,并進行了適當?shù)挠嬎阈拚?,消除了船東的憂慮,也為船東節(jié)省了開支,同時也為同類問題的解決提供借鑒。
[1]張朝暉.海洋石油工程設計指南[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 2006.
[2]中國船舶工業(yè)集團公司.船舶設計實用手冊:電氣分冊[M]. 3版.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13.
10.16176/j.cnki.21-1284.2017.08.008
杜淼(1976—),男,大連船舶重工集團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主任設計師)。
劉永歆(1977—),男,大連船舶重工集團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苗國強(1977—),男,大連船舶重工集團設計研究院,助理工程師。
徐冰(1980—),男,大連船舶重工集團設計研究院,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