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牧林
《清明上河圖》三大疑團
文 牧林
張擇端的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在學術界,關于這幅畫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對于《清明上河圖》的認識遠遠沒有結束,還有很多謎團圍繞著這張傳世名畫。
后人最初所知張擇端的生平,來源于畫卷卷尾金朝監(jiān)管御府書畫的朝臣張著所題寫的八十五字跋,說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人,自幼讀書,游學于京師,后來學習繪畫,他擅長畫界畫,尤其是畫舟車、橋梁、城廓和街肆等,自成一家。
然而,這么一件輝煌巨作,卻沒有被收錄到宋徽宗時期由官方主持編撰的宮廷所藏繪畫作品的著錄著作——《宣和畫譜》中。由此許多學者判斷張擇端為南宋或者是金人,《清明上河圖》成畫晚于宣和時期。但是,史料記載宋徽宗是這幅畫的第一位收藏者,并為畫作題名蓋有雙龍小印。按理說,一幅連皇帝都十分珍愛的畫作,其作者也會同樣受到皇帝的寵愛。令人費解的是,張擇端卻游弋在北宋的史料記載之外,讓他更顯神秘,更為傳奇。
《清明上河圖》在金朝就已經被“爭相收藏”,歷代的“山寨版”不在少數(shù)。最早有明確記載的,就是畫卷后面楊準跋文中提到的裝裱師傅以仿本偷梁換柱。元代時,這幅畫被放在秘書監(jiān)內,一位裝裱師傅用臨摹本替換出真跡,將《清明上河圖》盜出宮外。又經兩人轉手,落入客居北京的江西人楊準手中。楊準得畫后借故還鄉(xiāng),重新裝裱此畫,并且在畫后續(xù)寫跋文,記載了得畫的經過。
到了明代,《清明上河圖》有近200年的時間在民間收藏,人們對這幅名作有所耳聞又難得一見,所以揣測模仿的就更多了。清朝雍正年間,和碩寶親王弘歷(即后來的乾隆皇帝)曾經得到過與《清明上河圖》原作接近的仿品。他覺得那幅畫雖然很大氣,但前后銜接不太順暢,而且細部動態(tài)上也有些美中不足。于是他組織5位畫家,對畫作進行了臨摹創(chuàng)新。這幅畫現(xiàn)在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稱為“清院本”。
后來,嘉慶皇帝獲得了張擇端珍本的 《清明上河圖》,嘉慶請來太上皇乾隆一起鑒定,認為這才是真跡。他們正在給宮廷保存歷代書畫編輯目錄,取名《石渠寶笈》,于是就在張擇端真跡畫卷的開頭蓋上“石渠寶笈”和“寶笈三編”兩個印章,算是給了真跡一個正式的名分。所以今天故宮博物院所藏的《清明上河圖》又稱為“石渠寶笈三編本”,被專家們認定為張擇端原作。
目前,研究《清明上河圖》的專家學者通過對“清明”的考證提出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清明”乃“清明節(jié)之意”;第二種觀點則認為“清明”特指開封城內“清明坊”;第三種觀點認為“清明”暗含“清明盛世”之意。
持“清明節(jié)”觀點的,有已故文史專家鄭振鐸先生和書畫鑒定專家徐邦達先生等。持“清明坊”觀點的,是已故河南開封中學的孔憲易先生。1981年,孔憲易先生在《美術》雜志上發(fā)表了《清明上河圖——質疑》的文章。他通過對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飾等考證研究,認為畫的是秋景,清明是指“清明坊”。
持“清明盛世”觀點的,有著名鑒定專家史樹青先生及河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周寶珠先生。后者用幾十年的時間對《清明上河圖》進行細致的考證,認為北宋長期實施“偃武修文”的國策,國家經濟趨于繁榮,出現(xiàn)了唐朝之后的又一個太平盛世?!肚迕魃虾訄D》中展現(xiàn)出的磅礴氣勢和繁盛景象,最能代表“偃武修文”的治國思想。
關于“上河”的含義,有人認為是指河的上游,有人認為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人認為是上墳之意,還有人認為是趕集上街之意。但至目前均無定論。
責編/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