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英
【摘 要】朗讀是一門藝術,它可以增強小學生對語文的理解,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語感,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思維,是小學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本文就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朗讀指導教學談了幾點粗淺的看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指導;朗讀沖動;朗讀材料
朗讀是一項把文字轉(zhuǎn)化成聲音、把無聲轉(zhuǎn)化為有聲、把文字內(nèi)斂的表達方式轉(zhuǎn)化為聲情并茂的聲音表達方式的再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這一活動對于每一位小學生來說都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它是學生從聽覺上感受文章內(nèi)涵與詩歌情感的重要方式,是逐漸形成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而在小學語文的朗讀教學中,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應該做些什么,才能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學生提高朗讀能力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引發(fā)學生的朗讀沖動
朗讀是需要朗讀者全身心投入的一項藝術活動,不帶情感的讀不是朗讀,或者說,是沒有靈魂的、如行尸走肉般的朗讀。真正的朗讀要求朗讀者首先要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強烈意愿,要有強烈的想讀、希望讀的沖動。當我們在課堂中指導小學生朗讀時,應該注意對學生朗讀興趣的激發(fā),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等方式,引發(fā)學生的朗讀沖動。在實際教學情況中,我通常利用小學生好奇且好動的性格特點,設計一些引發(fā)學生好奇心的情景,從而提高朗讀指導教學的效率。例如,當我在指導學生朗讀《鳥的天堂》這一課時,在上課剛開始的時候,我告訴同學們,今天我們將要上《鳥的天堂》這一課,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鳥的天堂”里,我們卻發(fā)現(xiàn)不了一只鳥,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如果小朋友們想要知道答案的話,那么我們就齊聲朗讀一遍課文,來一探究竟吧!當我以這樣的導語進行開場的時候,就充分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這時,學生們都早已躍躍欲試啦,想要盡快地朗讀課文找到問題的答案。此外,還可以通過“表演讀”的方式,引發(fā)學生的朗讀沖動。由于小學生正處于一個爭強好勝、愛表現(xiàn)自己的階段,“表演讀”的方式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還可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膽量與表現(xiàn)力。
二、巧選朗讀材料,將時間用在值得之處
雖說小學課文相對來說并不是很長,但是如果要求學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鐘的課堂上朗讀全文,太過博而不精,浪費時間,且沒有針對性了。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在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時候,應該學會巧選朗讀材料,從每篇課文中節(jié)選出有價值的、具有朗讀意義的段落,指導學生精讀。例如,同樣在《鳥的天堂》一課當中,我會著重選擇文章的第8、10、11段給學生展開朗讀指導。全文最具表現(xiàn)力的地方就屬這三段,在第八段中,作者運用了聯(lián)想的修辭手法,深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大榕樹的一副生機勃勃的景象。尤其是在第八段的末句“這美麗的南國的樹!”,更加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大榕樹的深深熱愛之情。在第十段和第十一段中,作者通過對鳥的聲音、鳥的蹤影等的描繪,沒有用一個對龐大數(shù)量的描繪詞,卻描寫出了在鳥的天堂,有數(shù)不清的鳥兒。這幾段的描寫都十分富有情感,感情流露真誠,情感跌宕起伏,適合朗讀。因此,我選取這幾段作為朗讀材料,充分利用了課堂上的每一分鐘,進行朗讀指導。
三、細品每詞每句,體會關鍵字詞的精妙
朗讀的藝術之處在于,我們需要注意朗讀過程中的輕重緩急,注意每一個精妙的關鍵重讀之處,體會作者書寫文章所飽含的情感。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教給學生抓住關鍵詞的技巧,滲透朗讀情感,例如,在詩句“煙花三月下?lián)P州”中,“下”字就有著無法言說的精妙之處。倘若詩人將“下”字改成“去”、“到”、“往”等字,就頓時使詩句大失色彩了。當學生讀到“下”字時,老師應該指導學生在此處稍作停頓和重讀,體現(xiàn)詩句的精彩絕倫。老師還可以給學生出示從黃鶴樓到揚州的路途,學生們不難發(fā)現(xiàn),人們想要到到達目的地,需要順著長江乘船順流而下,因此詩句用“下”字,深動形象地還原了場景。由于是順勢之意,那么學生就應循詩歌情感,將“下”字朗讀得明快不拖沓,而“揚州”二字則可尾音稍稍上揚,表達向往之情。
四、引發(fā)學生想象,再現(xiàn)所繪情景于心中
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指導除了上述的幾種方法之外,老師還可以引發(fā)學生展開聯(lián)想,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所描繪的畫面?!肮路h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二句,刻畫的景色十分壯觀而又耐人尋味。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著詩人在黃鶴樓送別友人,只見友人的船只漸行漸遠,最后消失在了海天一線處,詩人卻仍久久佇立,不再見友人的身影,能看見的,只有那滾滾的長江之水向東邊流去……同時老師還可加以音樂輔助情感的表現(xiàn),更加有助于讓學生通過腦海想象和聲波的波瀾,有感情地進行朗讀,讀出詩句的無限不舍之情,讀出詩人的無盡落寞之意。
語文是中國民族璀璨文學的結(jié)晶,是中華古今淵遠文化的縮影。通過朗讀能夠更形象、更深切地感受到語文的魅力與博大精深。因此,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是我們每一位小學語文老師所義不容辭的任務!
參考文獻:
[1]景艷梅.《談談閱讀教學的朗讀訓練》.《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6年5期.
[2]包中敏.《還語文課堂一片瑯瑯書聲——小學語文朗讀指導策略淺探》.《科學咨詢》,2015年28期.
[3]申新波.《淺談小學閱讀教學》.《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3年1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