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鑫+岳凱華
熊棕的長篇小說《逆光中的六月》講述的是一個小鎮(zhèn)上高三學生的故事,小說在結構上采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手法,用平行的手法來講述三位主人公——姜明、黃梁和張可喜的故事。姜明、黃梁和張可喜都是二中高三178班的學生,小說中的故事從高三報名那天開始。姜明的父親因不滿學校多收費而與柳校長發(fā)生爭執(zhí),從而讓柳校長對姜明存有心結;姜明被柳校長催促理發(fā),他一氣之下剃了光頭,更加激怒了校長,卻因“剃光頭”事件獲得班花向輝的好感,也因此被向輝的愛慕者馬繼承記恨刁難。另外,姜明對轉學生夏佳欣純純的喜歡也構成姜明故事的一個重要部分。另一位主人公黃梁學習成績優(yōu)秀,喜歡打籃球、拉二胡,有一位學美術的女朋友胡曉萍。胡曉萍去省城參加藝考培訓,黃梁因為父親拒絕同意他參加藝考培訓而不能同行,兩人分隔兩地,只能通過網絡溝通,卻不料胡曉萍喜歡上了別人,黃梁因此非常傷心,成績下滑厲害,與老師家長也矛盾不斷。黃梁因為二胡與蔡主任發(fā)生了激烈的正面沖突,因父親在教室打了他耳光而差點跳樓,所幸被姜明救下。最后黃梁在朋友們的幫助下走出了失戀的陰霾,理解了父親,與父親和解。三位主人公中間最為忠厚老實的張可喜則經歷了巨大的人生變故。張可喜父母感情不和,分居兩地,父親在鎮(zhèn)上開三輪車,母親在家中務農。父親在鎮(zhèn)上與溫柔的菊秋姨相好,于是向張可喜母親提出離婚,母親自殺身亡,父親為躲避張可喜舅舅的怒火而南下打工,張可喜以自己稚嫩的肩膀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小說中主要寫到了兩個家庭——黃梁與張可喜的家庭,這兩個家庭在社會上具有典型性。黃梁的家庭是人們常說的“半邊戶”,黃梁的父親在小鎮(zhèn)上的初中當老師,母親在家中務農,父親常常需要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時間回家做農事。這樣的家庭在經濟上是拮據(jù)的,因此我們才能看到小說中黃梁的父母親希望母親能接替老炊事員的工作,也能拿一份工資。這樣的家庭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農村是極為常見的,黃梁家的狀況也就代表了那個時代這一特殊的社會群體的狀況:經濟上拮據(jù),社會地位上有自身的尷尬之處,因此將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對孩子要求較高。正因為這樣,才有了黃梁父親氣憤至極當眾羞辱兒子的一幕出現(xiàn)。張可喜的家庭是地道的農民家庭,張可喜的母親性格強勢愛罵人,與張可喜的父親并不和睦,張可喜的父親有外遇,提出離婚,母親喝農藥身亡,張可喜父親無奈逃離家鄉(xiāng)。這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家庭的悲劇,造成悲劇的因素可能有經濟的壓力、文化的低下、環(huán)境的影響及性格的必然等等。這個家庭的經歷,在廣闊的農村眾多的家庭中都或多或少地能找出相似之處。從這兩個典型的家庭中,讀者能看到很多真實的社會現(xiàn)象,能看到真實的人性,能感受到生活的艱難與人生的無奈。另外,小說中涉及到學校亂收費、農村家家戶戶“買碼”、鎮(zhèn)衛(wèi)生院院長出現(xiàn)經濟問題、學校拖欠私人老板錢款等諸多問題,都是我們平日可見可感的鮮明又深刻的社會問題。
因此,小說《逆光中的六月》極具現(xiàn)實主義色彩,仿佛就是現(xiàn)實生活的搬演,然而它又不是簡單的生活再現(xiàn)。在小說中,字里行間融入了作者理性的思考,隱含著作者人文主義的關懷。小說中的故事就是我們曾經經歷的生活,小說中的人物就是曾經的我們。對小說中的故事最為熟悉的人可能要數(shù)在農村或縣城中學上高中的八〇后。作為一名八〇后,在小說的故事中,我看到了我自己,看到了我曾經的同學、曾經的老師,回憶起了我們曾經的青蔥歲月。因為抵制“男生必須留板寸”的校規(guī)而去剃了光頭,從而成為學校的“明星”;喜歡一個女孩子而天天守在電腦前等待對方QQ頭像亮起;與老師因某事而產生激烈的正面沖突;被父親在教室當眾羞辱一氣之下跳樓……小說中的諸多情節(jié),就是我們曾經經歷過的最真實的青春。
小說對十分接近于生活的故事娓娓道來,刻畫出一群性格鮮活、血肉豐滿的人物。同為高三學生的主人公姜明、黃梁、張可喜,各自卻具有獨特的性格,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姜明一心想成為一名偵探,做事沖動,被柳校長催促剪頭發(fā),他一氣之下剃了個光頭。在感情上姜明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年,他喜歡上夏佳欣,設法拿到夏佳欣的QQ號,在夏佳欣可能上網的時間段守在電腦前等待對方QQ頭像亮起。姜明也是一位非常有義氣的孩子,馬繼承因為向輝對姜明的示好,曾經刁難過姜明,但是在馬繼承殉職后,姜明卻自覺以“徒弟”的身份去見馬繼承最后一面。黃梁在小說中最亮眼的部分應該是“二胡”事件,蔡主任要沒收黃梁的二胡,黃梁拼命護住二胡,在爭奪中二胡被蔡主任毀壞,黃梁便執(zhí)拗地一直跟著蔡主任。所有的人都不理解黃梁的倔強,而黃梁的一句“那是我拉了十年的二胡”與“他眼里滾落的大滴大滴的淚珠”,讓人們感受到了這個倔強孩子內心的善良與他重感情的性格。張可喜是三個孩子中最讓人心疼的一個,他身世可憐,而又極為懂事,過早地承受了生活的艱辛與磨難。他在父母不幸的婚姻中承受著本不應屬于他的壓力,同情著父親,又不忍看到母親痛苦。
此外,柳校長、馬繼承也是小說中刻畫得極為傳神的人物。柳校長是小說中十分重要的一個人物,他的出場貫穿著整部小說。他一出場就與學生家長發(fā)生爭吵,訓斥家長吝嗇為子女交學費,“就像割了他一塊肉似的,疼得牙根都癢了”;他的口中習慣說出刻薄尖酸的話,他稱剃光頭的姜明為“勞改犯”,他貶損馬繼承為“草包一個”;他與理發(fā)店老板娘似乎有著曖昧的關系??傊iL是一個極度自我、不允許自身威權受到任何侵犯的施令者,但是,讀者對他卻討厭不起來。可能在每一位讀者記憶中,都有這樣一位看似威嚴、缺乏友善卻讓人難以忘記的校長吧。馬繼承在文中出場并不多,但總能讓人對他印象深刻。馬繼承是通過黃梁之口間接出場的,他是愛好籃球的學弟們崇拜的“傳奇”,而他真正的出場是作為穿著制服的警察,與漂亮女生向輝談情說愛被柳校長撞見,之后與柳校長進行了一番言語較量。馬繼承做著警察的工作,身上卻時時透著一些痞氣,他與高中女生向輝談戀愛,與校長爭辯,為難姜明……可是,他對自己的工作是熱愛的,是盡職的,他在打擊“買碼”活動時,表明“這次不把那些禍害老百姓的家伙抓住,我們決不收兵”,最后,他在追捕“買碼”活動收單人的過程中以身殉職了。在馬繼承身上,總產生一種喜劇效果,最后他的死亡也并不讓人感到多么悲傷,而感覺這是他開的一個玩笑,仿佛這位痞痞的年輕小警察還會站在大家面前。
這部小說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最重要的還是小說中的情感真實動人。情感是永恒的,是具有普世性的。小說中涉及了人的各類情感,如同窗之情、父子之情、夫妻感情以及少男少女之間懵懂的愛情等等。小說濃墨重彩描寫了三位主人公之間深厚的友情。三個青春期的男孩子關心著彼此的學習、感情、家庭,呵護著彼此珍貴的夢想。在其中某一人遭遇困境時,如在黃梁失戀時,被父親當眾打罵后,在姜明被冤枉帶去派出所后,在張可喜母親去世后,另外兩個一定是親密陪伴,耐心開導,與他一同走出困境。作者還重點著墨寫了張可喜和黃梁與他們父親之間的感情。青春期的男孩子與父親之間有著濃厚而又微妙的感情。小說中張可喜面對父母不幸的婚姻,內心處于極度矛盾中,他不希望母親痛苦,但又同情父親,他頂撞父親又心疼父親,想要離開父親又在心理上依賴著父親,這種復雜的感情,作者在作品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細細品來,震撼人心。黃梁與父親的關系可能符合更多青春期少年的情況,父親對兒子寄托著希望,而父親不懂得如何表達愛,父親與兒子內心渴望彼此靠近,但現(xiàn)實中卻變得疏遠,這可能是很多父子必然經歷的階段吧。當有一天,出現(xiàn)一個契機,如小說中黃梁聽見父親在病床上對姜明說“上次要不是你把黃梁抱住,你說,我現(xiàn)在還會在這里嗎?”,他終于懂得了父親的心,感受到了父親的愛?!赌婀庵械牧隆穼⑦@些感情表達得真實自然,使讀者在字里行間感受到默默溫情。
在小說的最后,這群少年還是懵懵懂懂的,夢想依舊是模模糊糊的,然而在他們遭遇殘酷的現(xiàn)實后,疼痛讓他們向著逆光中的六月更加堅定地前行! 而讀者,在這故事里,在這圖景中,與這群少年一起哭、一起笑,再見了一回自己曾經的青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