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吉鴻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抓住取材、立意、構思、起草、加工等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边@可以看作是習作工程之“五部曲”,五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據筆者觀察、了解,在小學生習作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習作的“取材、立意、起草、加工”相對較為重視,會做一番精心指導和反復強調,而對于“構思”環(huán)節(jié)往往倒是輕描淡寫,交由學生自行處理。大概是教師覺得這可能涉及習作個性化的問題,而不得加以人為干涉吧。如此一來,“構思”環(huán)節(jié)悄然“缺位”。多數小學生習作時,沒有進行整體、系列、細致的“構思”,甚至缺失了“構思”意識,習作僅是憑感覺進行,寫到哪里算哪里,想到什么寫什么,隨意性較強。筆者以為,這是導致小學生習作品質提升不上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構思”一詞,《現代漢語詞典》里這樣解釋,“寫文章或制作藝術品時運用心思”。寫作過程中的“構思”環(huán)節(jié),涵蓋了諸多方面的內容,如表達順序、用字煉詞、材料安排、開頭結尾、過渡銜接等。而這些,尚都屬于“部分、零星的構思”。筆者本文談及的“構思”,著重在于“文章整體結構或者框架上的思考”,即文章的“表達地圖”。
文章好比建筑,建筑美在結構、造型。單以“塔”為例,埃菲爾鐵塔、上海東方明珠塔、廣州塔等,哪一個不是以結構、造型聞名、取勝?同樣,經典文學作品吸引讀者的魅力之一,是它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是它別出心裁、瑰麗多姿的整體結構安排。
說得平實一點兒,習作好比造房子。造房子,要設計,要畫好圖紙。等設計圖紙定稿之后,建筑工人再“按圖造房”。在房子沒有造好之前,建筑者已經“胸有成房”了。而事實上,小學生習作時沒有很好地做到這一步。這是當下束縛小學生習作水平提升的瓶頸所在。通??吹降亩鄶敌W生所寫文章結構都是較為粗糙、簡陋的“三段論”(即一篇文章基本上以三個自然段為主),多數時候,同題文章結構雷同。同一學生寫不同內容的習作,結構往往都趨于同一。一言蔽之,“整體構思”沒有被教師在習作指導中加以重視,導致無法在學生習作過程中得以落實、體現。
據此,筆者想從以下幾方面闡述自己的一管之見:
一、追根溯源,成因分析
面對問題,尋求歸因。在筆者看來,造成小學生習作過程中“整體構思”沒有獲得重視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時間因素。小學習作教學有專門的“習作課”,教師當堂講,學生當堂練。寫一篇習作最多給予學生兩堂課時間。學生往往在教師講解之后,相互討論之后,提起筆就寫,下課鈴響就交。沒有當堂完成的,則帶回家接著寫。這樣的習作方式,是“快速作文”,好比“吃快餐”,由不得學生做精心準備和思考。學生要思考的,往往是作前的審題、立意、選材環(huán)節(jié)。而作中,大多時候近似于“腳踩西瓜皮”,寫到哪兒算哪兒。哪里還談得上在下筆之前,對要完成的習作有一個整體框架的建構和思考呢?
2.教師因素。在多數教師看來,小學生習作最大的問題是“沒話可寫”,或者是“不會選材、立意”之類的。而絕少考慮到讓學生把習作的“整體框架”搭好?;蛟S,有教師壓根兒就沒有思考過學生習作“整體構思”這一問題。他們考慮的只是“細節(jié)打造”,而沒有“通盤謀劃”。他們可能覺得,小學生習作不是文學創(chuàng)作,不需要宏觀規(guī)劃,只要微觀計劃即可。所以,多數時候,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習作指導時,總是不厭其煩地就某一習作技術、技巧講解、分析,要求學生在習作中加以習得運用。
這就好比畫師教弟子畫畫時,只教細枝末節(jié)的技術,而忽略了“整體構圖”這一極其重要的繪畫策略學習。教師只教習作的“戰(zhàn)術”,而不教習作的“戰(zhàn)略”,從而導致學生習作只是處于“小作文”的膚淺層次。
這就如同前文提及的,造房子是不設計圖紙的,只要在造的過程中,隨心所欲地造出房子就行。這怎么可能造出結構好看的房子來呢?須知房子的好看與否首先在于結構,而不在于“室內裝飾”。在這一步上,教師的指導僭越了。他們一味地要求學生習作時要用上“好詞好句”。這不正好比一幢房子結構不好,再怎么裝修,再高檔的裝修,也好不到哪里去嗎?王榮生先生說:“中小學有‘當堂習作,但所謂當堂習作,只是給學生習作的時間罷了,具體的習作過程教師很少顧及,更缺乏有效指導。”其中就缺乏了非常重要的“文章整體構思、規(guī)劃”的意識喚醒和方法引領。
3.學生自我因素。因為時間,因為教師,也因為小學生自身的經驗和習作能力、水平的原因,他們根本不可能自覺、自主地擁有“習作整體構思意識”。即使有些極為優(yōu)秀的學生可能會在習作前“打腹稿”,但不大可能會對自己即將寫的文章做一個全面、完整、細致的結構安排上的思考。即使有所謂的“結構考慮”,也終究會停留在“先寫起因,接著寫經過,最后寫結果”,或者“先總起,再從幾方面分述,最后總結”等。這樣的“構思”是膚淺的。久而久之,會讓學生在寫文章時不自覺地形成“窠臼”,受其控制,跳不出來。
二、寫中指導,教給方法
“過程與方法”是三維目標之一,兩者放在一起,就是在指示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要滲透方法的指導。習作教學同樣如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在“構思”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方法指導。除了指導學生做好選材、立意之外,更要切實指導學生做好文章的“整體構思”。
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引導學生養(yǎng)成作前列“習作提綱”的習慣?!傲曌魈峋V”包括文章分幾塊內容寫,分幾個步驟寫,重點是哪幾塊內容,最重要部分是哪一塊。要具體區(qū)分詳略,一一加以注明。
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細化,把重點內容加以細化,再列出層次和步驟,甚至清楚到分幾個自然段的地步。
另外,也可以畫文章結構圖。閱讀教學中經常用到的魚骨圖、思維導圖模式也可以運用到習作教學中,讓學生在下筆之前,對所寫文章就有了較為清晰的“結構圖紙”。這樣,寫作時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剛才所說到的,都屬于“結構層面”的“整體規(guī)劃”。在此基礎上,可以做“裝飾層面”的“整體規(guī)劃”。對于房屋而言,建筑有建筑的圖紙設計,裝飾也有裝飾的圖紙規(guī)劃。寫文章同樣如此。“裝飾層面”的“整體規(guī)劃”是高級要求,對小學生來說,不做要求。但對于一些在習作上較為出色的學生,不妨加以引導、點撥?;蛘?,僅是對小學生加以這一方面的意識培養(yǎng)和喚醒,不做操作要求,是切實可行的,是必需的。endprint
教師不妨這樣引導學生,在本次習作中,自己寫這篇文章時可以有意識地嘗試、呈現、展示已經習得的習作技術、技巧。比如,“修辭手法的必要運用”“主要線索的精心安排”“故事情節(jié)的一波三折”“用詞煉字的獨特巧妙”“借景抒情的含蓄表達”和“文章結尾的出人意料”等。把這些“裝飾層面的構思”在全面規(guī)劃的基礎上,加以細化。而一旦有了精細的“整體構思”之后,學生寫文章就能達到像溪水一樣淙淙流出的境界。因為,溪水是有方向的,它知道自己應該朝著哪里跑。
教師們不妨問自己,寫文章時誰會沒有絲毫的準備,沒有精細的規(guī)劃,就貿然動筆書寫呢?試問,作家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時是先有了作品的整體框架(目錄)呢?還是等到作品寫完之后,才發(fā)現、整理出自己的寫作框架呢?答案不言而喻。
有機會了解到,國外有些國家的中、小學生習作,教師給予他們整整1個月時間寫一篇文章。除了確定目標、搜集材料、實踐體驗等等,想必“整體構思”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了吧。
這都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
三、讀中引領,喚醒意識
讀寫結合,閱讀指向寫作,閱讀為寫作服務。習作的問題,有時候需要依靠閱讀來解決。學生習作“整體構思”意識的喚醒和培養(yǎng),源頭在于閱讀。這就需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對學生加強這方面的引領。
“學習語言文字運用”這一理念已經深入一線教師的心。但是,教師對于一篇文章在表達智慧上的價值,多以字、詞、句、段為主,較少涉及篇的層面。這也間接地導致了學生習作時整體的“篇”的意識缺失。
不妨舉個例子。人教版五(下)第26課《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所寫。教學時,多數教師著眼于詞語表達的分析,尤其鐘愛課文第2自然段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辨析比喻的精彩,體會把小艇比作新月、水蛇的精妙。這樣的教學當然是精彩的。
但問題是,教者還沒有發(fā)現《威尼斯小艇》一文在“整體結構”上的秘妙。馬克·吐溫在文章整體結構上的安排是別出心裁的。第1自然段總的介紹“威尼斯小艇的地位”,第2自然段開始先后從“艇——艇和人——艇、人和景”這三個方面展開講述。整個文章的結構呈“倒金字塔”形,層層疊加,真是曼妙無窮。特別是最后部分在艇、人的基礎上,作者巧妙地滲透了景的因素,用優(yōu)美的文字描寫了威尼斯“搖晃的月亮”“高大的建筑”“古老的橋梁”和“大小的船只”一起沉睡的迷人景象。
作者對于“艇——艇和人——艇、人和景”三塊內容的詳略安排是精心的。他重點寫了“艇和人”這一塊內容,在層次安排上極具精妙,詳略有別,主次有分,稍詳寫“艇和游客”,詳寫“艇和船夫”,“艇和當地人”則一筆帶過。
筆者帶領學生學習了此文后,對于文章的整體結構嘗試遷移運用,加以習得。讓學生試著寫《仙居的楊梅》《路橋的枇杷》《玉環(huán)的文旦》等文章,效果很好。學生此次習作效果明顯,主要原因之一是習作前注重了“整體構思”。
受此啟發(fā),筆者認為,閱讀教學要加強對文章“整體結構”的關注和發(fā)現,并將之教給學生,逐漸培養(yǎng)學生習作的“整體構思”意識。如《長城》的“起、承、轉、合”結構,《凡卡》的“插敘”結構,《一件運動衫》的“反復出現的出乎意料情節(jié)的安排”結構等。
這樣的閱讀教學,讓課文真正發(fā)揮了“例子”的作用,使得學生在習作時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當然,除了閱讀培養(yǎng)意識,作前注重整體規(guī)劃外,在習作的修改環(huán)節(jié)中,同樣要加強學生對習作“整體構思”的調整和完善行為的培養(yǎng)。學生動筆前有了對習作目標的完整構思,甚至列好了詳細的提綱,但往往在動筆時會背離原有思路或放棄提綱,甚至推倒重來。所以,習作的“整體構思”應該貫穿于小學生習作的整個過程。
要實現這一境界,需要時間,因為它涉及了寫作的核心層面。抓住這一核心,掌握寫作之道,學生是可以大大提升習作品質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