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蕾
世間萬物皆具有美,人們?nèi)鄙俚牟粌H僅是一雙發(fā)掘美的眼睛,更缺少一種體驗美的心境。高中音樂鑒賞的本質(zhì)內(nèi)容就是音樂的美育,音樂鑒賞能夠讓學生在美的旋律中逐漸提高審美水平,讓學生能夠感受到音樂所具有的獨特的美,加深學生對音樂課內(nèi)在知識的了解,以此來有效促進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提高高中美育的教學質(zhì)量。
一、明確美育中音樂鑒賞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新課程改革的推行,素質(zhì)教育被廣泛關注,美育更是教育的重點關注對象,作為美育中有著重要地位的音樂鑒賞,漸漸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對學生進行美育就是要通過課程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而在高中音樂鑒賞課中,通過對不同音樂的鑒賞來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進而達到美育的教學目標。因此,如何提高音樂鑒賞課教學質(zhì)量至關重要,要想提高教學質(zhì)量首先要讓學生明確音樂鑒賞在美育中的重要性,讓他們明白音樂鑒賞不僅僅是一種通過聽覺進行感知而傳播的藝術形式,更是具有多種價值和功能,比如能夠陶冶情操、使人身心愉悅、增強人格魅力和啟迪人的心智等。讓高中生明確了音樂鑒賞價值之后才能夠端正學習態(tài)度,才能提高音樂鑒賞課的教學質(zhì)量。
二、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我認為對于一切情況,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边@句格言充分體現(xiàn)了興趣在學習中的重要性。音樂是一個美妙的殿堂,但是這所殿堂始終是一個抽象的存在,要想激發(fā)學生對音樂鑒賞課的學習興趣,就要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讓學生能夠從具體的音樂情境入手,感受抽象音樂所要抒發(fā)的意境,激發(fā)他們的探索欲望,喚起他們的想象力。以音樂鑒賞第十七單元第三十三節(jié)《流行風》為例,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先播放一首由張含韻演唱的《酸酸甜甜就是我》,通俗易懂的流行歌曲,讓學生處于音樂情境之中,讓他們能夠從文化教育中走出,教師提問學生:這首歌曲的曲名是什么?又是誰演唱的?學生會回答道:張含韻的《酸酸甜甜就是我》,學生給出正確答案后,教師要肯定他們的表現(xiàn),接著提問學生:為什么喜歡通俗歌曲?學生:悅耳易唱。教師在學生問題回答完畢后進行總結和歸納,并且引出所要學習的課《流行風》。在新課之前播放與欣賞內(nèi)容相關的流行歌曲,既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音樂情境,又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導入新課。
三、擴展對音樂旋律的體驗與感知范圍
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對音樂鑒賞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而旋律是體現(xiàn)音樂的最好方式,高中生在進行音樂鑒賞課的學習過程對音樂的品質(zhì)進行鑒賞最直觀的判斷方式就是看其旋律的好壞。教師在進行音樂鑒賞課的教學過程中要擴展學生對音樂旋律的體驗與感知的范圍,不要讓學生依照教師的教學步驟走,要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中心位置。
以人教版第一單元《學會聆聽》為例,在進行教學之前,可以播放《草原放牧》,讓學生細細聆聽,然后體會其中的旋律,有的學生能夠跟上音樂的旋律,有的學生能夠跟著哼唱,有的學生能夠通過歌曲旋律猜出所放的歌曲是哪部音樂作品,教師在歌曲播放完畢后要進行提問:你們知道剛才播放的歌曲是什么嗎?有的學生可能一時無法想起,有的學生可能是第一次聽到,留給他們思考的時間,讓他們將音樂旋律在腦海中快速回憶一遍,尋找其所對應的音樂作品。教師還可以播放《第六悲愴交響曲》,讓學生跟著它的旋律進行自由欣賞,教師要循序漸進訓練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在聆聽音樂作品結束后,教師要結合音樂作品的節(jié)奏、力度、速度和旋律對課堂進行講解,講解之后再進行歌曲回放,以此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體驗音樂旋律,擴展他們對音樂旋律的體驗和感知范圍,體會不同音樂形式所展示的不同美感。
四、多媒體技術輔助,活躍課堂氛圍
如今已經(jīng)進入了多媒體技術時代,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將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既能夠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層次,又能夠活躍課堂學習氛圍。以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為例,在進行教學之前,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梁山伯與祝英臺的電影、電視視頻,加深學生對音樂創(chuàng)作背景的了解,教師在進行《梁山伯與祝英臺》音樂作品播放之前,在播放視頻之時對學生講述這部音樂作品所要傳達的意境是什么,這部作品描述了梁祝二人真摯的愛情,對封建禮教進行了憤怒的控訴和鞭笞,反映了人民群眾對反封建思想感情和對這一愛情悲劇的深切憐憫。學生在視頻的渲染和教師的講解下,對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創(chuàng)作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便于他們對音樂作品情感產(chǎn)生共鳴。同時教師通過多媒體可以將電視、電影視頻與小提琴協(xié)奏曲進行結合,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協(xié)奏曲的演奏進展,同時刺激學生的視覺與聽覺,以此來提高他們的音樂鑒賞能力。
高中階段對學生的音樂鑒賞教育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對美的感知能力,因此,在進行音樂鑒賞課的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音樂知識基礎使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從而完成美育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侯春梅.高中學生美育教育運用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課程,2015(4).
[2]邱三奇.分析高中音樂鑒賞課對學生美育教育重要性[J].才智,2013(14).
[3]劉東強.淺談高中音樂鑒賞課如何提高學生美育教育效果[J].教師,2014(19).
[4]高明.視聽媒介運用對高中生美育教育提高再思考[J].吉林教育,2014(28).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