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潔
摘要:隨著三峽地區(qū)考古發(fā)掘的深入,三峽地區(qū)明代墓葬資料越來越豐富,本文通過研究三峽地區(qū)的明代墓葬的防腐措施,分析其防腐技術特點,豐富對三峽地區(qū)明代墓葬的研究內(nèi)容。
關鍵詞:三峽地區(qū);明代墓葬;防腐措施
【中圖分類號】K878.8
一、三峽地區(qū)明代墓葬防腐情況
三峽地區(qū)地處長江兩岸,氣候潮濕,降水量豐富,土壤質(zhì)地大多粘硬,因此出現(xiàn)了對墓葬和尸體的防腐處理。這種技術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漸由簡單地放置防潮物發(fā)展到使用混合物封閉墓室,這種技術的成熟應與物質(zhì)技術條件的進步由很大關系。
明代時期,三峽地區(qū)的喪葬習俗在很多方面都在不斷演變。墓地從平坦的臺地上,此后逐漸向坡地移動,同時,墓地本身也在悄然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墓地數(shù)量增多,規(guī)模變小。墓葬形制本身也在不斷演變,長方形券頂磚室墓的特征是墓室平面呈長方形,左、右、后、三面均用直磚縱砌,少數(shù)用三直一平砌法,上砌券頂。大約追溯到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地,就開始流行了一種用白色或灰色的粘土填涂棺槨的周圍,從而保護尸體和隨葬品腐蝕的方法。磚室墓是由漢代中期木槨墓發(fā)展來,到漢代晚期開始流行,墓葬空間的加大,使墓室內(nèi)產(chǎn)生更多的的空氣、光線、水分這些不利因素,更易于腐蝕墓里的葬具和隨葬品。磚室墓更經(jīng)濟適用,容易長期保存,故此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隨著人們在前人的方法上對墓葬防腐問題作了更近一步的改進,明代以來在原來原有的構筑上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更好地運用防潮濕材料填充棺槨與墓壁之間的空隙,更好的增加了墓室的整體密封性。特別用在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和磚室墓上多采用這種形式。涂家壩就是用石灰涂抹券頂,并用打碎的瓦片夾縫,再用石灰勾縫。墓室秭歸獅子包墓室和墓壁鋪磚,把剩余地面用沙漿填實,秭歸廟坪墓室頂部用灰黃色花土填實。巴東官田廟M4和奉節(jié)永安鎮(zhèn)電廠北山M240在墓室和券頂用石灰勾縫。奉節(jié)擂鼓臺M33、M40棺木與墓底、墓壁間灌有大量白灰,并有許多木炭。這樣使墓室密封性更好,加強堅固的性能,從而保證墓室內(nèi)尸體和隨葬品的防腐措施更好的發(fā)揮。
二、防腐措施分析
重慶地區(qū)防腐密封材料主要有青膏泥、白膏泥、木炭、石灰、松香等。三峽地區(qū)使用的防腐材料最多是石灰。早在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地,就流行用一種白色或灰色的粘土填涂在棺槨的周圍,以保護尸體和隨葬品不朽的做法。都采用土坑豎穴墓,并在木槨的上下四周填塞夯筑大量的木炭和白膏泥,形成具有極好密封性能的墓室。漢代以后,磚室墓開始流行,墓室的空間加大,密封性能大為減弱,光線、空氣和水分都更易于葬具的腐蝕 和破壞,且磚室墓易于崩塌和毀壞,這些都加大了對棺槨和尸體保護的難度。人們在前人的基礎上對這一方法作了改進,主要表現(xiàn)在縮小墓室空間、用防潮濕性更好的材料填充棺槨間及棺槨與墓壁間的空隙等。
而到了明代,南方地區(qū)的墓葬空間已普遍較小,多采用簡單的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和磚室墓的形式。同時,開始出現(xiàn)用大量防潮材料填棺槨之間、槨與墓壁之間余留的空隙,以此增強墓室的整體密封性。最普遍流行 的是在這些空隙間填塞松香、石灰或糯米石灰漿,也有填塞石膏、細砂、木炭。
南方明代墓葬的防腐防潮技術至少在南宋時期就已出現(xiàn)。在南宋時期,就有使用防腐、防潮措施對墓室或棺槨進行處理的技術,朱熹將其稱為“作灰隔”,并對其作了詳細的解釋:“穿壙既畢,先布炭末于壙底筑實,厚二寸,然后布石灰、細沙、黃土拌勻者于其上?;胰?,二者各一可也。筑實厚二、三寸,別用薄板為灰隔,如槨之狀。內(nèi)以瀝青涂之,厚三寸許,中取容棺。墻高于棺四寸許,置于灰上,乃于四旁旋下。四物亦以薄板隔之,炭末居外,三物居內(nèi),如底之厚。筑之既實,則旋抽其板,近上復下炭灰等而筑之,及墻之平而止。蓋既不用槨,則無以容瀝青,故此為制。又炭御木根,辟水蟻,石灰得沙而實,得土而粘,歲久結為金石,螻蟻盜賊皆不能進也”?!八^“灰隔”又稱為“灰槨”它是用‘三合土(通常用石灰、沙 子、 黃土三種成分混合而成)或者石灰糯米汁澆漿灌注而成,覆蓋包裹整個棺槨和墓壙,形成堅固嚴密的保護層。”,在墓葬構筑加強更大的改進?;粑≌J為,由于南方潮濕的地理環(huán)境,作為建筑技術的澆漿密封技術早已存在,成為封固墓技術層面的緣起,而其流行則得益于宋代二程、司馬光、朱熹等人的大力主張。涂家壩M3在兩壁多1層,用沙子、黃土、石灰渣汁澆漿灌注而成,厚0.30m,覆蓋包裹整個棺槨和墓壙,形成堅固嚴密的保護層,主要目的在不僅加強墓室的密封性能,阻礙外界物理、化學等因素的形成,更好的保護墓室內(nèi)的尸體和隨葬品,經(jīng)濟適用,而且也更好的保護墓葬結構更堅固。
墓室內(nèi)尸體的保護,巫山地區(qū)由于氣候潮濕,又在長江兩岸,故而木棺因腐蝕嚴重而僅剩少許朽木及木灰,僅存鐵質(zhì)棺釘及板灰。涂家壩采用木棺棺盛尸,
且多用鐵質(zhì)棺釘拼合棺木。墓壁間灌有大量白灰。因此,盡管棺木已腐朽殆盡,但石灰卻模印出其較準確的形狀和尺寸。前人對于識別選擇優(yōu)質(zhì)木材作為棺木,的確十分講究。宋儒朱熹認為:“擇木為棺,油杉為上,柏次之,土杉為下 ”。晉人郭璞在《爾雅》注中曾經(jīng)指出:“杉似松‘生江南,可以為船及棺材,作柱埋之不腐”,說明選擇具有防腐性能的杉木為棺,確有所依。明人陳龍正也認為:“木唯杉最善,不蛀不朽,又無燥性”,適宜用作棺木。明代的官方喪葬制度規(guī)定,“官民喪葬,棺掉之制,品官用油杉朱漆、梓用土杉,士庶喪,棺用堅木,油杉為上,柏次之,土杉、松又次之”,基本上是或多或少采用朱熹思想的強烈影響,推行到全國各地。
總之,根據(jù)以上分析,巫山地區(qū)氣候潮濕的原因,在墓葬的防腐材料,墓室內(nèi)防潮,尸體的保護等方面,在前人的經(jīng)驗中又進一步改革,總結出一些簡單經(jīng)濟實用的方法。主要在朱熹精神強烈影響下,整個社會對墓葬防腐技術的重視,普通人的生命得到了社會的尊重和保護。特別是灰隔這種先進技術,堅固墓葬結構,同時輔助以其它各種防腐措施,形成這個階段的特點。
參考文獻:
1.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考古學》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卷 [M].第一版.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
2. 宜昌博物館,秭歸縣屈原紀念館,秭歸獅子包明墓清理簡報[G].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文物局著.湖北庫區(qū)考古報告集·第一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年.
3. 湖北省文物事業(yè)管理局,湖北省三峽工程移民局.秭歸廟坪[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年.
4. 吳松弟.北方移民與南宋社會變遷[M].第一版.臺灣:文津出版社.1993年.
5. 霍巍.關于宋元明墓葬中尸體防腐的幾個問題[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4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