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影 子
天下美食TIANXIA MEISHI
土爐烤月餅
——土到家
文圖/影 子
形殊寒具制,名從食單核。巧出餅師心,貌得嬋娟月。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xì)面塵,點綴胭脂跡。戚里相饋遺,節(jié)物無容忽。
----清 袁景瀾《詠月餅》
中秋節(jié),每家每戶都會在餐桌上放上各種月餅。現(xiàn)在的月餅餡料五花八門,包裝復(fù)雜高檔,價錢也貴得離譜。
原本親情團圓的月餅,漸漸品嘗不到淳樸的幸福味道??赡氵€記得兒時用火爐慢烤而成的土月餅,金黃色的外表,上浮樸拙的圖樣,吃起來卻是入口香甜,層層酥香,原生態(tài)的美味綿久留長。
我多方尋訪,終于打聽到位于太行山深處的盂縣小崔家莊村,僅有的幾家莊戶人,還會使用舊式土爐,并每年都會做些“ 自家味道” 的月餅。
太行山的秋季真是一個喜人的季節(jié),從盂縣縣城出發(fā),向西行五十多公里,終于尋到了大山深處的小崔家莊,這是一個隱在深山幾乎與世隔絕的小村,頗具滄桑感,但我們一行人還繼續(xù)往山里走,顛簸一陣后,終于又到了一個更小的自然村,因村口有座小閣,閣里曾塑羅漢,村名就叫羅漢堂,這里能看到的,也就是幾戶人家,然而一入村,一股甜甜的香味撲鼻而來。
隨行的主任扯著嗓子喊起來,馬上就得到村民們的回應(yīng)。循著喊聲,尋著香味,我們一行來到了一座簡陋的老院子里,古樸的莊戶人家靜謐而鮮活,三家五個人為了做月餅早已忙活開了。原來,小村里打月餅都是鄰里街坊聚集在一起,每年的農(nóng)歷八月初,鄰居們就開始商量什么時候開始打,在誰家打,并分好次序?,F(xiàn)在在村里居住的三家人自然就結(jié)成了互助組,今天是打月餅的日子,各家自帶東西一早就過來了。
今年60歲的牛文明,一看就是作月餅的大師傅,最考驗功力和經(jīng)驗的當(dāng)然是餡料的配制和月餅皮的制作了,餡兒料已經(jīng)做好,盛在一個大盆,我能分辨出的就有花生仁、瓜子仁、芝麻、紅糖、葡萄干,牛師傅說,月餅原料的搭配和比例很講究,他有自己的秘方,一斤面搭配多少雞蛋、油、紅糖及餡料,都有自己的計算方法。因為要打第二家的月餅,做皮兒的面要重新和,牛師傅認(rèn)真地用秤一項項稱重量,他的口中念念有詞,十斤面要配三斤油三斤水,這樣烤出來的月餅最酥,同時每斤面需要八兩餡,總共能打出來六、七十個月餅。原料準(zhǔn)備停當(dāng)了,牛師傅麻利地將略加溫的食油和溫開水澆在稱好的面粉上,雙手順時針上下急速將面攪成糊狀,飄逸的手法如同武功里邊的“負(fù)陰抱陽”,揉面過程更加神奇,掌型如花,掌姿虛幻,細(xì)看發(fā)現(xiàn)左手一直在上,右手在下,搓中帶揉,不一會就面柔如水、面光如鏡,手光、面光、盆光“三光”立體鮮活地呈現(xiàn)出來。牛師傅一串動作一氣呵成,看看自己的作品,他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和面要一次性和好,中間不能再加面和水,這可不是一會半會能抬會的(土話:學(xué)會的),我雖然做了這么多年,每回都不敢大意?!?/p>
從左到右:月餅皮、包餡料、打月餅、土爐月餅香
面醒好了,餡料也備好了,接下來就輪到巧手的媳婦們上場,她們揪一塊黃油面,在案板上揉圓壓扁,捏成中間厚、四周薄的窩狀同時加餡,將包好餡料的面團塞進木頭模具里,再用力往案臺一拍,“啪”的一聲響,圓形帶花邊、印有漂亮圖案的月餅應(yīng)聲而落。有首兒歌唱的是“八月十五月兒圓呀 爺爺為我打月餅呀”,“打月餅”的說法估計就源于拍打的這個好看的動作吧。她們用的月餅?zāi)>咭埠苡刑厣?,老模具是棗木制成,長柄因年代久遠(yuǎn),已磨得光滑溜圓,中間的圖案有字有畫,“五仁”兩字刻劃有力,花開四季圖案則喜慶祥和,像是在中秋月圓之時,寄托人月兩全的美好祝愿。
三分制作七分烤,最后的烤才最關(guān)鍵,該“火頭軍”崔吉和大顯身手了,他的陣地——自制土爐,是我見過的烤爐中最原始古樸與簡陋的一個,叫爐都有點夸張,其實就是幾塊石頭上放了個深口的鐵鏊子,上面再蓋個淺口的鐵鏊子,兩層鏊子上、下都是慢慢燃燒的粗大柏樹根,而操縱上面當(dāng)作蓋的鐵鏊子開合的,是崔師傅手上的兩根長長的火柱,他用火柱頭的鐵鉤子麻利地鉤住鐵鏊兩邊的把手,連同上面的柏樹根就移開了位置,牛師傅把扣好的月餅一個個擺在深口鐵鏊上,崔師傅立刻蓋上鐵蓋,開始使勁的煽火,木炭樣的柏樹根不一會就燒紅了,隨之飄出一股清香特異的柏油味。紅紅的火光映得他臉頰更紅,煙火嗆得眼淚都要出來了,崔師傅卻打趣地說起了俚語:“誰不燒柏油,誰不熬眼。”原來,過去生活艱難沒有油點燈,百姓們就在柏樹里找油,所以從中總結(jié)出了俗語,意思就是誰不勞動,誰不辛苦,當(dāng)然也就沒有勞動所得了。崔師傅回憶去年這個時候,在山里尋到的一根柏樹根油很大,烤制過程中柏油滴得到處都是,烤出來的月餅也異常好吃,除了月餅香,還有股柏油香,這也成了崔師傅好長時間很得意的一件事情。
大火烤了五分鐘,崔師傅打開蓋子,逐一翻了一下月餅,蓋上蓋子繼續(xù)用小火再烤五分鐘。崔師傅說,用土灶烤月餅好吃,但容易烤過頭。燒土灶不像用電爐子,溫度可以隨意設(shè),全憑經(jīng)驗:什么時候可以進爐子,火夠不夠旺,要不要填火,這些都是關(guān)鍵,萬一出一個岔子,一爐月餅就全烤壞了。說話工夫,月餅出爐了,金黃的月餅整齊地排列在鏊子上,橙黃色的表皮散發(fā)出陣陣香味,看著黃橙橙、香噴噴的月餅,讓人禁不住流起了口水,因為剛剛烤制好的月餅燙手且較為軟和,容易被壓碎,所以需要置放幾分鐘,可我已經(jīng)耐不住月餅香的誘惑,趁熱掰開一個月餅開始品嘗,沒等咽下第一口,稱贊聲已經(jīng)掛在了嘴邊。沒有華麗的包裝,制作時可能還會帶有一點點炭火的燒焦味,但這是最傳統(tǒng)的手工月餅,最淳樸的味道,最自然的外表,就像好人家的閨女,質(zhì)樸、明艷、實在。
這看似簡單的打月餅,如果掌握不好火候分寸,根本出不來口感。牛文明師傅有個二叔叫牛有通,因識得幾個字,又心靈手巧,見多識廣,村里的月餅配方與烤制技巧就是他通過長期實踐總結(jié)出來的。前些年村里的常住人口有一百多人,每逢中秋節(jié)都是讓牛二叔打月餅,這是牛二叔最累的時候,從早上天一明開始,一直要忙到深夜,但也是牛二叔最高興的時候。有一年,牛二叔鄰居的一戶人家不知何故沒有來打月餅,牛二叔心里就老不高興,覺得看不起他的手藝,丟人了,后來那家和街坊悄悄說,并非不想打月餅,只是經(jīng)濟困難沒有備好餡料,不好意思去打,牛二叔知道原委后,自己補夠餡料把月餅打了,倔老頭就是這樣,他拿手的事兒,不管是寫對聯(lián),還是打月餅,還是各種紅白喜事,讓他貼錢貼物貼勞力都可以,但不用他絕對不行。
現(xiàn)在牛師傅得了二叔的真?zhèn)?,可以說是小村打月餅的行家里手了,剛開始學(xué)著打月餅時,他和好的面不知是面粉還是油出了問題,打出來的月餅又磁又硬、鼓鼓騰騰的,被人們笑稱為 “正面看象饃饃,背面看象包子,拿起來掂一掂像塊石頭,扔出去能打死一條狗”。但在那個年代,能自家拿上面粉、黃油、芝麻、糖打月餅的人家并不多,所以,笑歸笑,這能打死狗的月餅人們還是很愿意吃。牛二叔去世后,牛師傅就徹底接過班,約定俗成地張羅起了村里月餅的事兒,可惜的是,村里人口越來越少,也就他們這些留守的老人,還在用這種土爐烤月餅,“自家地里的棗、花生做餡子,賣的月餅?zāi)谋鹊蒙??就像咱山西人愛吃的面,手工搟面,肯定比機器面好吃?!笔前?,如今的月餅品種琳瑯滿目,花樣繁多,可鄉(xiāng)土人家這種自建土爐、自做餡料,自烤自燒以及自家人其樂融融自做月餅的情景卻越來越少,真希望這種舊式土爐做出的“自家味道”的月餅?zāi)苡肋h(yuǎn)飄香太行。
美食地:山西盂縣梁家寨鄉(xiāng)小崔家莊村
行車信息:自駕從盂縣出發(fā),沿石陽線行駛47公里,轉(zhuǎn)閆賈線7公里可到達。
住宿:梁家寨鄉(xiāng)村有鄉(xiāng)村旅館,附近還有大 溫泉度假村(寺平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