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桂芳
(西華縣人民醫(yī)院 外一科 河南 周口 466600)
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胡桂芳
(西華縣人民醫(yī)院 外一科 河南 周口 466600)
目的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于西華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6例腦卒中患者,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每組43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接受早期康復護理,比較兩組認知功能恢復情況、生活質量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認知功能、生活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腦卒中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可促進患者認知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提高,且護理滿意度高。
腦卒中;早期康復護理;認知功能;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
腦卒中是臨床常見腦血管疾病,多發(fā)于中老年群體,主要表現為意識障礙、惡心、嘔吐、運功功能障礙及感覺障礙等[1]。近年來,隨臨床醫(yī)學深入研究及醫(yī)學水平的提高,腦卒中病死率顯著降低,但患者在腦卒中后常伴有認知功能障礙、偏癱等后遺癥,對其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強化卒中后功能康復訓練,對改善患者認知功能、運動功能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選取西華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6例腦卒中患者,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具體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于西華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6例腦卒中患者,所有患者知曉本研究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根據隨機數表法隨分為兩組,每組43例。觀察組男25例,女18例;年齡57~74歲,平均(66.58±3.74)歲;腦梗死22例,腦出血21例;發(fā)病至入院時間為5 h~4 d,平均(1.67±0.35)d。對照組男24例,女19例;年齡58~75歲,平均(66.86±3.92)歲;腦梗死23例,腦出血20例;發(fā)病至入院時間為3 h~4 d,平均(1.63±0.25)d。兩組性別、年齡、發(fā)病類型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 給予降顱內壓、控制血糖、血壓、營養(yǎng)腦細胞等常規(guī)治療,根據醫(yī)囑開展常規(guī)護理措施。
1.2.2觀察組 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進行早期康復護理:①心理康復,與患者建立有效溝通機制,取得患者信任,幫助患者緩解并消除心理障礙與顧慮,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念;②認知康復,通過聊天、放音樂、讀書、辨識物體等訓練刺激患者恢復環(huán)境辨認能力及軀體感覺功能,加強對注意力、記憶力以及思維能力的訓練;③康復鍛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康復鍛煉計劃,指導患者進行肢體擺放、體位轉換,早期進行關節(jié)被動訓練,后期待病情穩(wěn)定,指導其開始進行床椅轉換練習及站立平衡、行走等訓練;④日?;顒樱M行語言、吞咽練習,針對性的加強患者日?;顒佑柧?,如指導其刷牙、洗臉、穿衣、大小便等。1.3觀察指標采用簡易智能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2]評估兩組干預前后認知功能,采用腦卒中專用生活質量量表(SS-QOL)[3]評估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采用西華縣人民醫(yī)院自制問卷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共20項,每項1~5分,分為滿意(≥65分)和不滿意(<65分)。
2.1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評分干預前,兩組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各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護理滿意度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100.00%(43/43),對照組為83.72%(36/4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599,P<0.05)。
腦卒中多發(fā)生急性腦血管意外,具有較高病死率及致殘率。近年來,隨著中國老齡化進程加劇,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的改變,腦卒中發(fā)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對中老年群體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腦卒中病死率雖隨醫(yī)療技術的提高而有所降低,但腦卒中后遺留的偏癱、認知功能障礙等仍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
表1 兩組干預前后MMSE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臨床資料表明,早期康復功能訓練有利于促進患者各項功能恢復,可最大程度減輕患者病殘程度、降低后遺癥發(fā)生率,而忽略早期康復訓練,可能導致卒中后永久性殘疾的發(fā)生[4-5]。本研究圍繞早期康復功能訓練對患者實施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認知功能、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對腦卒中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提高。該護理計劃中,加強心理康復,有效消除影響治療的關鍵不良因素,使患者對戰(zhàn)勝疾病充滿信心,有利于康復訓練依從性的改善與提高。通過思維功能、注意力、記憶力等方面的康復護理,發(fā)揮腦細胞可塑性,有助于促進健側腦細胞與病灶周圍組織的代謝與重組。肢體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護理,可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生活自理能力,進而有利于患者早日回歸社會。此外,加強早期康復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與家屬對醫(yī)院護理工作的認可與支持,有利于護理滿意度的提高,進而減少護患糾紛,提高醫(yī)院整體形象。
綜上所述,對腦卒中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可促進患者認知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提高,且護理滿意度高,值得推廣。
[1] 王蘭英,滿都拉.床邊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病情恢復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5):4316-4317.
[2] 趙先偉,田慶濤,杜怡峰,等.早期康復治療對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6(7):740-742.
[3] 陳愛紅,曹利民,裴靜波.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治療依從性、神經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11(22):111-114.
[4] 王麗香,李霄.早期認知康復訓練對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效果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5):36-39.
[5] 王秋華,王麗,張國力,等.早期社區(qū)康復的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恢復的影響因素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7(3):246-249.
R 473.74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7.17.137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