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凈
人民網(wǎng)近日三批以今日頭條為代表的算法推薦資訊服務,認為存在價值觀缺失、制造信息繭房、競爭手段無底線三大問題。
從媒體角度,此問題并不新鮮。
自從媒體誕生以來,就存在一個古老命題,讀者需要什么?媒體應該為讀者提供什么?當讀者需要超出法律和倫理的范疇,媒體是否應受到一定的約束?
從商業(yè)媒體的角度,讀者需要什么,媒體就提供什么,似乎天經(jīng)地義。但媒體作為具有一定公共屬性的機構,還被賦予教化引導公眾、塑造良好公眾品味的期望。
因此,即便是商業(yè)媒體,也與一般的商業(yè)機構有所不同,無形中受到更多的關注與約束。
西方新聞史上,黃色新聞一度泛濫成災,毫無底線地滿足人們生理需求的做法,受到公眾譴責,于是社會責任論產(chǎn)生,認為媒體應當對社會負有責任。
在前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媒體通過把關人,即編輯記者,由上而下地形成一種負責機制,通過人工過濾篩選,把媒體認為重要的信息傳達給公眾,告之真相、塑造公眾認知。
進入網(wǎng)絡時代,傳播方式與以往有很大不同,過去是媒體主導,現(xiàn)在變成用戶主導,把關人消失。用戶不再被動地接受媒體傳達的信息,而是自己在網(wǎng)上尋找感興趣的,最初是通過門戶網(wǎng)站,接著是搜索引擎,后來有社交朋友圈。由于網(wǎng)絡空間足夠大,因此人們的需要可以從多方面得到滿足。
關于人的需求,學界多年來做了多種研究,這是社會心理學的一個古老課題,舉一個大家熟知的理論,就是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他將人類需求從低到高分為五種: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需求。人類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不是一成不變的,需求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
而且人們的需求既有潛在的,也有公開顯露的,有今天的需求,也有未來的需求,有這方面的需求,也有那方面的需求,不是絕對量化和固定的。
機器算法,號稱可以做到“千人千面”,提供用戶最想看的內容。
但當算法不掌握一個人的基本信息,如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工作性質、興趣愛好等情況時,一般默認的人類需求是最低需要,即生理需求,隨著用戶行為留下的數(shù)字痕跡越多,機器記錄痕跡,通過算法調整推送信息。
算法是機器運算的結果,看上去精準,但機器記錄的信息,是一個人在某個時間看到某條信息,是人們在那一瞬間的需要,并不代表全部需要,也不代表以后需要,或者能夠引起他潛在的需要。
此外,人們的很多需要,自己可能意識不到,需要引發(fā)。比如一個進城務工的單身青年,可能會對性的內容感興趣,但這并不代表他對其他信息不感興趣,比如城市生活、工作機會、學習機會、家鄉(xiāng)變化等。
從此角度看,依靠算法推薦的信息平臺雖然是為滿足用戶需要,但如果單純地使用算法推薦,把個人需求簡單化、個別化、瞬間化,一霎那看到的一條信息變成全部的需要,而且不斷重復疊加,最終結果可能變成愚蠢的算法。
人類是世界上最豐富的物種,每個人都有靈性、有意識、有感情,而且這些都在不斷地變化,這是機器無論如何也不能識別的。在人工智能甚囂塵上的時代,不能迷信各種機器算法,人的問題,最終還要由人自己解決。
人類傳播的歷史上,傳者與受者始終是一對互動的對立統(tǒng)一矛盾體。受者不是被動、簡單、輕易地就會被影響。有一種觀點認為,算法推薦會導致用戶走向極端,這是沒有科學依據(jù)的,只是一種主觀看法。
事實上,算法推薦通常是根據(jù)關鍵詞和題材品類推送,并不是根據(jù)觀點推送,算法對觀點是正面還是反面,是支持還是反對不容易做判斷,因此推送給用戶的信息可以包含多方面的觀點,既可以看到這種意見,也可能看到另一種意見,這樣不僅不會造成極化現(xiàn)象,反而可能淡化極化現(xiàn)象。
網(wǎng)絡為人類提供極大的信息傳播空間,用戶可以選擇的渠道非常之多,“信息繭房”對于擅用網(wǎng)絡的人來說,就是一個偽命題,對于不擅用網(wǎng)絡的人,是一個真命題,對于這類人群來說,提高他們的媒介素養(yǎng)是一項社會性任務。
人民網(wǎng)發(fā)問后,今日頭條迅速關閉上百個低俗的自媒體賬號,說明以今日頭條所掌握的技術,這些賬號是可以被發(fā)現(xiàn)并做出相應處理的。
問題是,這部分賬號的確滿足一部分人的需求,而有需求的人數(shù)量相當大,低俗內容游走于法律和道德倫理的邊緣,而道德倫理又沒有強制性的約束力,風聲緊了,收斂一下;輿論寬松了,又出現(xiàn)。
傳播是傳者和受者的互動,互動按照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來說,就構成一對矛盾,傳者有傳者的使命,受者有受者的需求,兩者怎樣統(tǒng)一起來,就是傳播運動的過程,而這一對矛盾也是傳播主要要解決的矛盾。如何平衡雙方利益,是永遠不會過時的話題。
(作者為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編輯:王敬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