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 要] 語音自我概念是學習者對自身語音水平的感知和評價。其水平的高、低可以促進或抑制語言學習。研究者以高職高專學生為受試發(fā)現(xiàn)受試的語音自我概念水平偏低,加強語音教學雖然能提高他們的語音自我概念水平,但效果不明顯。
[關 鍵 詞] 外語;語音;語音自我概念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1-0175-01
一、引言
我國的英語教育飽受外界詬病。其原因之一就是經(jīng)過小學、中學和大學十幾年的學習,竟然學成了“啞巴英語”?!皢 钡脑蛑饕腥齻€:(1)所學內容嚴重脫離實際。(2)學習者的發(fā)音不標準。(3)學習者的自我概念水平較低。自我概念是個體對自身的認識和感知以及個體對自己在他人心目當中的地位的主觀評價、認識和感受。
二、研究概述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受試者為141名護理專業(yè)學生。其中,對照組43名,實驗組98名。他們的外語均為英語。受試者在進入大學之前已學習英語9年,但英語高考成績并不理想,總分150分,受試者的成績最低分60分,最高分110分,多數(shù)受試者的成績分布在70~80分之間。
(二)調查工具
調查采用了英語自我概念量表中的發(fā)音自我概念分量表。該量表是6個等級的李克特量表,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值為1到6。該量表共有8個題項,其中有5個肯定措辭的,3個否定措辭的。對否定措辭的題項進行反向賦值,即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值為6到1。
三、研究過程及結果
(一)研究過程
1.問卷調查。在大一新生入校后、開始上課之前,研究者向實驗組受試者發(fā)放并回收調查問卷。
2.制定并實施語音教學計劃。教學計劃的制定者和實施者是研究者本人。語音教學內容由基本音素的讀音、朗讀技巧、語調和篇章模仿4部分組成。語音教學時間為38學時,分別為基本因素的讀音16學時、朗讀技巧8學時、語調8學時、篇章模仿6學時。
3.問卷調查。在教學結束后向對照組和實驗組發(fā)放并回收調查問卷。
4.數(shù)據(jù)處理。研究用SPSS統(tǒng)計軟件對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
(二)研究結果
語音自我概念分量表中8道小題總分為48分,從受試的均值(實驗前M=27.7,實驗后M=29.2)來看,受試的語音自我概念水平整體偏低。從獨立樣本t檢驗的結果來看,P>0.05,語音教學對提高受試自我概念水平的影響不顯著。
通過比較表1和表3的均值可以看出,即使不進行專門的語音學習,受試者的語音水平也會有所提高。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英語語音自我概念水平?jīng)]有顯著差異(P>0.05)。
因此,兩次獨立樣本t檢驗的結果告訴我們,高職高專學習者的英語語音自我概念水平整體偏低,加強語音教學雖然可以提高學習者的語音自我概念水平,但效果并不明顯。
四、結論
高職生的入學英語成績普遍較低,他們的英語語音自我概念水平也比較低,加強語音教學并不能顯著提高他們的英語語
音自我概念水平。聯(lián)系受試者參加托業(yè)橋考試的過關率25%~30%來看,該研究結果從反面印證了英語語音自我概念假設。加強語音教學并不能改變學生的語音自我概念,那么加強閱讀、寫作、聽力或翻譯教學是否能改變學習者的語音自我概念水平呢?受試者的語音自我概念水平是否能反映他們真實的語音面貌?有必要針對這些問題開展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王初明.自我概念與外語語音學習假設[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1).
[2]王初明,周保國.中國學生英語學習自我概念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