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宏
摘要:教育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在不斷改革著,而教學的有效性是教育改革的基礎和歸宿。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籃球是一項最基本的教材,能比較全面的鍛煉學生各方面的素質。本文根據(jù)新課標下的體育課要求和小學有效教學的內涵,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對小學體育籃球有效教學的一些見解和思路。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籃球;有效教學
新課標下,要求體育教學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能讓學生長知識、強身健體,從小培養(yǎng)他們堅強的意志品質和適應社會的能力,養(yǎng)成終身鍛煉體育的意識,豐富體育的文化知識內涵?;@球運動剛好是一項比較有文化底蘊的活動,它運動的場地、器材比較簡單,容易開展,比較不會受很多客觀因素的影響,是一項能比較全面鍛煉小學生良好素質的活動。所以在學校體育里,如何更有效的對學生進行籃球教學,發(fā)展學生的全面素質,成為了體育老師有待于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一、體育有效教學的內涵
體育有效教學是指體育教師遵循體育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體育教學效果,從而實現(xiàn)特定的體育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體育教育價值需求。
二、小學體育籃球有效教學的思路
(一)改變小學生對籃球運動對象的觀念,實現(xiàn)更多人的參與
籃球運動是一項趣味性比較高,熱鬧氛圍比較高漲的集體項目。而在傳統(tǒng)籃球活動中,籃球運動一般被認為是男孩子的運動,甚至是籃球運動技能較好的男孩子的運動。造成了很多女孩子和一些籃球運動技能比較差的男孩子不敢參與此項活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籃球運動的開展和普及。所以在小學體育的籃球教學中,我們要不斷的激發(fā)學生想學、好學的欲望,讓他們體驗到籃球運動帶來的快樂和成功,確身感受到了籃球運動是一項全民都可以參與的活動。例如,我在給三年級學生上第一堂籃球課中,我并沒有一下子給他們灌輸技術動作的知識,而是讓學生圍繞著籃球,然后根據(jù)他們的運動欲望給學生進行分組玩籃球,結果有的學生喜歡玩?zhèn)髑虮荣悾械南矚g玩搶球比賽,有的喜歡玩地滾球,有的喜歡玩對抗賽等,一節(jié)課下來,全班的學生都能參與并積極的投入到自己喜歡的活動中,在滿足了自己運動欲望的同時也體驗到了籃球運動的快樂和成功,很大程度上吸引了他們對籃球運動的興趣,我也趁學生們對籃球運動產生濃厚興趣之時對他們進行了引導,“同學們,其實,籃球運動是一項不分性別的活動,更不是只屬于籃球運動技術好的人才可以參與,它的玩法很多,是一項人人都可以鍛煉的活動,而且在活動中它還可以給大家?guī)砗芏囝A想不到的快樂”。漸漸的,學生就對籃球運動對象的觀念產生了改變,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到了籃球活動中來。
(二)改變套路式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和趣味性
以往的小學籃球體育教學基本是同一模式:講解——示范——練習——糾錯,嚴重制約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新課程的理念下,我們可運用教學方式的游戲化和生活化、社會化的教學思路來對小學生進行籃球運動的教學。
例如,我在給三年級學生上的一堂《籃球的行進間運球》的過程中,我是通過行進間運球接力游戲進行教學的,并設置了這樣的教學情境:2008年5月12日,我國的四川汶川發(fā)生了8級的大地震,此時災區(qū)的人們很需要我們外界的人伸出友愛的雙手支援他們。每位學生當是支援災區(qū)的愛心人士,籃球當是要送往災區(qū)的糧食,行進間運球的過程當是輸送糧食的過程,在輸送糧食的過程中,我還強調了要是籃球脫手一次就當是浪費了一袋糧食,以此的引導學生后,全班的學生幾乎都呈現(xiàn)出了最積極、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熱情十分高漲,教學效果顯著,不僅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而且還很好的教育了學生要珍惜糧食,要有一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愛心。
(三)改變師的強制教、生的被動學,實現(xiàn)師生關系的平等和諧
在傳統(tǒng)籃球教學中,課堂上老師指定教什么籃球內容,學生就學什么;老師指定做什么籃球技術動作,學生就怎么做,課堂上學生的一言一行幾乎都是在老師的指揮下進行的,失去了很多自主發(fā)揮以及和老師進行交流的空間,甚至有時候學生哪里表現(xiàn)不夠好,都會受到老師嚴厲的批評。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老師產生了畏懼的心里,造成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過于被動和沒勁,使之老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費勁,教與學的效果都不明顯。要想進一步提高小學籃球教學效果,我覺得老師要能夠改變過去那師生間指揮與被指揮的角色關系,用友好朋友似的角色走進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讓他們覺得老師是一個可親可近的大朋友,是一個有話可以舉手發(fā)言,有問題可以舉手提問的老師。
我在執(zhí)教三年級的籃球教學中,都一直以一個大朋友的角色融入到學生的學習中,帶著微笑的笑容,伴著生活化、口語化的語言跟學生們一起溝通、交流、學習著,在他們表現(xiàn)好的時候我經常會豎起大拇指或撫摸他們的頭或跟他們握手等方式來表揚他們、肯定他們。在他們表現(xiàn)欠缺的時候,我沒進行直接性的批評,會用親切的語言,信任的目光鼓勵他們,去幫助他們找出癥結所在,增強他們完成的動作的信心。當他們完成動作有進步進(即使是很小很小的)都要及時在全班學生面前表揚,哪怕是點點頭,學生的精神上都會感到滿足,提高了學習籃球的積極性,增強了信心。在分散練習或游戲的時候,我也很經常參與到學生們的活動中,讓他們更進一步的喜歡上了老師,喜歡上了籃球課,在自然狀態(tài)中確身感受到了師生間關系的平等友好與溫馨。當然,師生之間關系的融洽并不意味著不要上課的嚴肅性,二者是統(tǒng)一的,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的。高度的組織紀律性是組織教學的前提,而學生喜歡老師又能聽從老師引導是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因素。
(四)改變單一的評價方式,實現(xiàn)多元化評價
在小學籃球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學習籃球作出客觀的衡量和價值判斷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可以提供教與學的反饋信息,以便及時地調整和改進教與學,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所以多元化的評價顯現(xiàn)得十分的重要,單一化的評價并不能全面、客觀的評價出所有學生的表現(xiàn)。所以我在籃球教學過程中,會對不同學生的不同表現(xiàn)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對籃球技能學得好的同學給予肯定,對那些運動技能相對比較薄弱但課堂表現(xiàn)積極良好的學生,我同樣都會給他們積極的評價,給予他們鼓勵和信心。我在課堂中最常用的評價方法有:語言評價(表揚的語言)、行為評價(微笑、撫摸、握手等)、物質評價(小紅旗、小星星等)。同時還讓學生相互評價。
(五)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緊跟新課改步伐,實現(xiàn)自己業(yè)務水平的不斷提高
籃球運動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項技術動作比較多、技術動作比較細膩的運動,要想讓學生在籃球運動中能更好的鍛煉和表現(xiàn),就要求教師在提高自己專業(yè)知識的同時要不斷的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提高自身創(chuàng)新意識,多觀察和了解學生的身、心理變化,在實踐教學中不斷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不斷的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和反思,提高課堂的應變能力,促進自身業(yè)務水平的發(fā)展。
在新課程下,小學體育籃球教學與其它教材教學一樣,必須注重教學的有效性,體育教師應該努力貫徹好新課程的教育精神,不斷的突破自己,用最簡潔、有效的教學方式,引領學生最大興趣的參與籃球運動,在運動中不斷的鍛煉身心的健康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實現(xiàn)素質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