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利
摘要:對外漢語初級階段的口語教學在整個口語教學階段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引起了更多研究者的重視。如何實現(xiàn)初級階段漢語口語教學目標,是亟待思考的問題。本文試結合《你吃什么》的教學設計以及課堂實踐,試著探討初級階段口語教學應遵循的教學原則。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 口語教學 初級階段 原則
中圖分類號:H19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9-0144-02
從對外漢語教學的實際來看,漢語口語初級階段是整個教學的起始階段,此階段的學習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起著極為重要的鋪墊作用。然而,“萬事開頭難”。當漢語學習者初次接觸到漢語這種新的語言時,他們還沒有掌握普通話的語音,不會使用漢語拼音;也未掌握漢語的語法結構;詞匯量較少,聽說讀寫能力較差或發(fā)展不平衡。所以,想要很好地實現(xiàn)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的目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此,我們有必要認真探討初級階段口語教學的基本原則,從而在這些基本原則的指導下,很好地完成口語教學的目標。接下來,筆者以《你吃什么》[《漢語口語速成入門篇(上)》馬箭飛主編,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第十一版]為例,試著探討初級階段口語教學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初級階段口語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1.適度性原則
在本教材的前言中,編者根據(jù)學生聽說能力的高低、句型和詞匯量的多少,將本教材分為“入門篇、基礎篇、提高篇、中級篇、高級篇”,每一種教材所學習的詞匯等級和語法內(nèi)容、所涉及的交際項目也不相同。這就提醒我們,在進行口語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水平,對學生進行適度的輸入。筆者認為,適度輸入分為兩個方面:輸入內(nèi)容的難度要適中,輸入內(nèi)容的多少要適量。
在設計《你吃什么》的教案時,一定要考慮學生是初級階段的起始階段。所以,教學難度不能太大,教學內(nèi)容不能復雜,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可以運用適量的英語進行教學??紤]到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儲備量,我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所涉及的吃的內(nèi)容是以下六項:漢堡包、牛排、面包、包子、面條、餃子。前三項內(nèi)容是世界人民都知道的食物,后三項內(nèi)容則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食物。 如果六項食物全部選擇具有中國特色的,比如麻婆豆腐,宮保雞丁,這些食物不僅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接受起來量也有些大。不適宜一股腦地介紹給學生。另外我在進行食物介紹的時候,只將食物名稱介紹給他們,沒有過多介紹中國食物所承載的文化因素:比如為什么中國人愛吃面食啊?餃子的來歷是什么啊?
2.實用性原則
我們知道,漢語口語課的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交際能力,通過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和言語材料進行真實的語言表達。并且,留學生在進行口語學習的時候,最關心的是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而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所以,在進行口語教學特別是初級階段口語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堅持貫徹實用性原則。
首先,教材編寫需要堅持實用性原則。河南理工大的留學生所使用的馬箭飛主編的口語教材,很好地遵循了實用性原則。每篇課文的話題都是和留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的。你如“你好嗎?”“你吃什么?”“你喝什么?”“這個東西多少錢?”“圖書館在哪里?”等等,學習了這些內(nèi)容之后,學生馬上就可以在生活中運用,而不至于讓口語學習成為屠龍之術。不過,筆者認為這本書的最后一課《郵局怎么走》有點兒違背實用性原則。這本教材編寫于1998年,當時的生活中少了郵局是非常不方便的。但是,現(xiàn)在人們?nèi)ム]局的幾率特別低,郵局是人們生活中可有可無的一個地方,所以,筆者認為,不如把這篇課文刪掉,換成《王府井商場怎么走》或者《萬達廣場怎么走》之類的課文。
其次,教師教學的時候要堅持實用性原則。在進行《你吃什么》的設計時,除了我在上文所提到的六種食物之外,我還將學校食堂學生評價比較高的幾個窗口的食物拍下來,告訴他們這些食物的名稱,比如蘭州拉面,比如重慶小面等等,告訴學生這些食物的中文名稱是什么,方便他們以后去餐廳吃飯的時候可以直接將自己想吃的食物說出來,而不是指著食物說“我要吃這個”“我要吃那個”。在第四課《多少錢》的講授時,我更是遵循實用性的原則。例如,“你要換多少錢?”學生回答:“我要換100美元?!蔽腋嬖V學生,生活中大多數(shù)的時候我們并不這樣說,而是用省略的形式。因為銀行工作人員已經(jīng)知道你要換錢,所以他會直接問“換多少?”,你只需要直接回答數(shù)字“一百美元”就可以了。簡潔明了,方便易用!
3.趣味性原則
劉頌浩在其主編的教材《很好——初級漢語口語》的編寫說明中提到:“我們認為適度性和實用性是教材之‘錦,趣味性是教材之‘花,我們追求的是‘錦上添花?!绷魧W生學習漢語的目的雖然不盡相同,但是還是以實用性為主。但是學習時間長了,實用性所帶來的學習動機的持久性會因語言學習的枯燥性和困難性而減退,增強口語教材的趣味性可以幫助學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教師進行授課的時候也要堅持趣味性的原則。
圖片法:本冊教材中,附有大量的圖片,直觀形象,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增進學生對單詞的識記。在進行《你吃了嗎》教學設計的時候,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筆者在進行生詞講解的時候,也采用了圖片法。為了彌補教材上圖片是黑白顏色的不足,我在進行圖片選取的時候,盡量選擇那些逼真的、漂亮的圖片來對食物進行注解。我還選擇了一些動態(tài)圖,比如吃包子、喝可樂,讓學生很直觀地去理解句子的意思,可以盡量少用“eat”“drink”這樣的英語單詞。
根據(jù)教學經(jīng)驗,筆者發(fā)現(xiàn),有時候圖片法真的是“一圖解百難”,與其費盡口舌、絞盡腦汁地去解釋餃子的意思,其實不如直接上圖來得更便捷。
游戲法: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生詞,筆者把本節(jié)課的生詞全部寫成卡片,發(fā)給學生,然后看他們誰能夠又快又準地找出老師說的生詞。具體操作過程是這樣的:將表示食物的六個生詞卡片和表示飲料的四個生詞卡片發(fā)給學生,并且生詞不注音,直接寫成漢字,擺脫他們對拼音的依賴。我站在講臺上說“我想吃餃子”,第一個舉起寫有“餃子”卡片的同學就可以得一分。在進行句子訓練的時候,我讓學生搶著來說“我吃餃子”“我吃面包”“我喝牛奶”等等,看誰說得又快又好,然后增加難度“我要吃一碗餃子”“我要吃兩碗米飯”“我要喝一瓶可樂”等等。這些游戲因為有了競爭性而變得更有趣味性。學生爭先恐后地搶答,在搶答的過程中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發(fā)音,加強了他們對漢字的認識,也提高了他們學習口語的興趣,增強了口語交際的能力。
4.精講多說原則
練習是語言習得的主要途徑,因而講解和指導學生操練必須貫徹精講多練的原則。反映在口語教學中,則可概括為“精講多說”。
“精講”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內(nèi)容,即課堂上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應少而精,是經(jīng)過去粗取精的結果,而不是很多人理解的量的減少。老師要想真正做到精講,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筆者認為精講內(nèi)容的設計是真正體現(xiàn)教師的水平的。作為教師,要想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得擁有一桶水甚至一缸水,然后游刃有余地將一碗水提供給學生,而這一碗水應該是濃縮的精華。二是指方法,即教師應使用簡單可行的方法將課堂內(nèi)容講清楚、講透徹。教學方法不在多,而在恰到好處。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筆者觀摩過許多示范課,許多老師上的示范課給人一種眼花繚亂的感覺:一會兒是齊聲朗讀,一會兒是男女朗讀,一會兒是視頻,一會兒是音樂。一節(jié)課下來,給筆者的總體感覺是“搞笑而不高效”,這對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毫無益處。對外漢語的課堂教學也應該摒棄這種做法。筆者在進行《你吃什么》的設計的時候,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在進行生詞講解的時候,采用了一些直觀的手段,如圖片法,在進行練習的時候,使用了替換法和游戲法,很好地實現(xiàn)了既定的教學目標。
“多說”也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學生的“說”相對于教師的“講”,所用的時間相對較長。對于口語課上學生的“說”到底應該占多大的比重,有的學者認為是50%,有的認為是60%,還有人認為是70%。雖然數(shù)字不一樣,但是表達了一個共識:學生的口語訓練應該和教師的講解平分課堂時間,甚至所占用的課堂時間應該比教師講解所占用的時間要長。二是指“說”的內(nèi)容的全面性,即應該練的都要練到。大量、有效的練習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便于他們對所學內(nèi)容的掌握運用。我所使用的教材在設計的時候充分考慮到了練習內(nèi)容的全面性。課文中的每一段對話右邊都有一個方框,方框里的詞語可以用來替換課文對話中畫橫線的詞語,多方位、多角度地進行學習內(nèi)容的訓練。
在組織學生進行口語操練的同時,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說”應與一定的語境結合;二是“說”的目標要明確,如對詞語的使用、對語法點的運用練習等。
二、結語
關于對外漢語初級階段口語教學的基本原則,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結論。不管這些結論有多么不同,其實內(nèi)核都是從教材、教師、學生三個方面進行闡述。一切探討的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進行對外漢語初級階段的口語教學,都是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口語教學的目標。所以,作為對外漢語教師的我們,應該去探究原則背后的理論依據(jù),在教學實踐中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綜合運用并要視不同情況靈活運用這些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曹俊.淺論對外漢語的初級口語教學設計[D].陜西師范大學,2012.
[2]郭莉莎.對外漢語初級口語課的教學原則和方法[C].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論文集,2009.
[3]李靜.試論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口語教學的原則[J].時代文學,2015(12).
[4]李偉大,劉松燕.淺析對外漢語初級口語課堂教學的原則和方法[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0(4).
[5]劉頌浩.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料編選原則[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1(5).
[6]王燕華.淺談初級漢語口語課堂教學設計—以《這兒的菜真好吃》為例[D].華中師范大學,2011.
[7]左金玉.淺談趣味性原則在初級對外漢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6.
[8]吳中偉.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漢語技能教學[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