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曉艷
摘要:在現在的職業(yè)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學中,很多老師忽視了人文精神對學生的重要性,造成了職業(yè)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學效率不高,學生在步入社會的時候對社會缺乏責任感,心里承受能力脆弱。所以,在職業(yè)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學中,老師應該轉變自己的教學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從職業(yè)高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實現教學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職業(yè)高中;思想政治;人文精神
在職業(yè)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職高的思想政治課程不僅要學習馬克思主義,思想道德,思想政治教育,還要注意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本文從提高老師的自身修養(yǎng)和提高學生能力兩個大方面來進行論述。提出了在職業(yè)高中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的有效策略,為職業(yè)高中的老師的教學提供借鑒。
一、提高職高思想政治老師的自身修養(yǎng)
職業(yè)高中的老師不應該只傳授給學生簡單的思想政治知識,還應該把人文精神滲透給學生。職業(yè)高中的思想政治老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人文精神的傳授需要老師具備正確的教學觀念的同時還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職業(yè)高中的思想政治老師應該以學生為核心,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因為學生成長在一個開放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下,在這個環(huán)境下每個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不一樣,所以老師應該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觀點;老師在為學生講解知識的時候,自己的人生,思想觀念也會影響到學生,因此老師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有利的影響。老師如果希望自己的學生有能力,老師本身就要先具備才有說服力。老師想讓學生有創(chuàng)新精神,那么老師在教學中就要不斷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所以,思想政治的老師必須要提高個人的人文精神,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
在職高的思想政治教學中,老師要創(chuàng)立公平的師生關系,這樣可以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老師可以更容易的掌握學生的意愿和想法。在老師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嚴禁打罵學生,在學生犯錯誤的時候,老師可以通過與學生的溝通,明白學生為什么會犯錯誤,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老師要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在生活中的心理和情緒的變化。創(chuàng)造公平民主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課堂上可以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對學生實行人性化教育才能使教學水平得到提高。
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結合職業(yè)高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比如老師可以采用觀看影片,舉辦座談會來對所學的思想政治內容進行強化。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把理論知識和實踐充分結合起來,這樣可以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老師講解知識和生活中的實例相結合,可以在滿足學生好奇心的同時向學生們傳授理論知識,這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有利于增強教學效果。
二、提高職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1、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職業(yè)高中的思想政治老師在進行人文教育的時候,要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老師可以把僵化死板的內容轉變成生動的內容來進行教學,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感悟起來也更加容易。傳統(tǒng)的教學忽視了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造成有的學生雖然學習成績優(yōu)秀,但是缺乏責任感,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老師所教授的內容脫離了學生的實際,教育也就失去了價值。對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深入了解,老師可以組織各種活動來進行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樣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
2、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學校應該為老師提供合適的教學環(huán)境,老師在職業(yè)高中的教學中,要轉變教學觀念,用自己的人格感化學生,從而使學生樹立高尚的思想品德。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科學發(fā)展觀。老師應該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政治觀念。
3、改變考核機制對學生的影響。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老師評價一個學生的好壞往往是以成績來體現的。成績只能表現出學生對理論知識的了解,并不能真正把握學生的實際能力。為了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老師在評價學生的方面,不應該只有學習成績的好壞,更應該加入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核。老師在設計題目的時候,可以增加開放式題目的設計,開放性題目的設計可以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在評價方面,老師應該采用制定合理科學的考核方式,可以采用老師評價與學生評價這兩個評價的方式,這樣可以給學生進行自我反思的機會。對學生考核的時候要重視考試的過程,不能把成績作為評定學生的標準。老師要了解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可以達到提高學生思想政治修養(yǎng)的目的。
4、實踐與理論的統(tǒng)一。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把實踐融入到教學理論中去。比如在思想政治的學習中,可以聯系近期的時事政治,通過向同學分析一些時事熱點來激發(fā)學生們的愛國情緒,可以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為社會主義的發(fā)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在社會實踐中學習思想道德,可以讓接觸到更真實的社會,學生在實踐生活中可以更清楚的認識自我。有利于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會鍛煉與別人合作的能力,學會與別人交往,與別人相處,從而可以使學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
在職業(yè)高中的思想政治課堂上,只有提高老師的綜合素質,使老師不斷地積累學習經驗,才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加有效的實施人文教育。老師可以利用學生間互動的機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思想政治的教育中來,進一步提高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思想政治的教學中融入人文關懷,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參考文獻
[1] 張艷玲.高中思想政治課人文精神培養(yǎng)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4.
[2] 高俊.職高思想政治教師應注重教學中的人文關懷[J].考試周刊,2012,93:119.
[3] 遲慧.高中政治教學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J].學周刊,2014,28: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