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彬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無論哪種版本,寫人類和記事類文章都是比較多見的。原先我們教學此類文章時,往往混為一談,認為寫人不離事,寫事不離人,沒必要分得那么清楚。即使在教學中有所關注,也是蜻蜓點水,本質上沒有什么區(qū)別。寫人類和記事類文章同屬敘事性作品,但是兩者的側重點還是有所不同,因此,教學時我們應采取不同的策略。
一、弄清文體區(qū)別,聚焦表達側重
寫人文章以人為寫作對象,以表現人物品質特點為目的。記事文章則是以事件為描寫對象,以揭示事件的本質及其對人、對社會所具有的意義為目的。簡單地說,如果文章的中心思想著重表現主人公的思想品德,則可以說是以寫人為主的作品;如果文章的中心思想著重表現事件的社會意義,則可以說是以記事為主的作品。因此,雖然說寫人類和記事類文章文體相同,但它們也有很多不同之處。工作室成立以來,我們提出并一直踐行自己的教學主張,即“關注文體,聚焦表達”。因而,研究寫人類和記事類這些敘事性作品各自關注的是什么,表達的重點是什么,文章是如何表達的,是我們課堂教學研究的重點。如何教好這類文章呢?首先,我們要進行比較,找到寫人類和記事類文體的不同之處,這樣我們才能把握教材的核心教學價值。
1.標題有所不同
區(qū)別寫人和記事這兩類文章,有時可以從題目上直接找特征。一般來說,以人物名字命題的文章大多是寫人的文章,如《諾貝爾》《錢學森》《詹天佑》《海倫·凱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等;也有用與人物密切相關的事物來命題的,如《理想的風箏》《番茄太陽》等,這些題目涉及的事物與人物品質密切相關,所以也是寫人的。而記事類文章的題目往往以事情、活動的名稱及意義來命題,如《天火之謎》《大江保衛(wèi)戰(zhàn)》《開天辟地》等。
2.寫作目的不同
寫人的文章以表現人物的某種品質特點為目的,寫事的文章以揭示事件的本質特征和對社會具有的普遍意義為目的。如《諾貝爾》是一篇寫人文章,課文主要贊頌了諾貝爾熱愛科學、熱愛人類、無私奉獻的精神?!洞蠼Pl(wèi)戰(zhàn)》是一篇記事文章,謳歌了人民子弟兵保衛(wèi)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3.表達的側重點不同
寫人的文章以人為寫作對象,以寫人物的外貌、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活動為重點;記事的文章以事為寫作對象,以寫事情的經過為重點?!吨Z貝爾》以寫諾貝爾為重點,著重描寫了諾貝爾在研制炸藥時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因此,塑造人物形象、凸顯人物品質是本文表達的重點。《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是一篇記事文章,全文則以保衛(wèi)大堤這件事為敘述重點,具體介紹了保大堤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也就是說,寫清事情的過程是本文表達的重點。由于各自的側重點不同,寫人的文章給人的印象最深的是人物本身;記事的文章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事件本身。也正因為如此,寫人文章的記事應該服從于寫人的需要,記事文章的寫人應該服從于記事的需要。
4.關注的人和事不同
雖然寫人、記事類文章都有人和事,但我們仔細比較不難發(fā)現,這兩類文章關注的人和事是有明顯區(qū)別的。
兩類文章中雖然都有人物,但記事類文章著重強調事件的六要素,人物則是淡化的。如《大江保衛(wèi)戰(zhàn)》這類記事的文章,文章中出現的人物是“保大堤”時的“一群人”“一個人”,人物都是為構造“保大堤”“救群眾”情節(jié)而設置的,是虛擬的;而寫人類文章《理想的風箏》《諾貝爾》等則是刻畫了一個真實、鮮活的
人物。
我們再看兩類文章中的事件。仍以《大江保衛(wèi)戰(zhàn)》為例,課文描述的事件,六要素齊全,有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事件情節(jié)本身也是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的,同時事情發(fā)展順序明顯,具有完整性。而《理想的風箏》這篇寫人類敘事性作品,文中雖然也有“笑談腿疾”“寫板書”“放風箏”三件事,但這三件事都不具備寫事類文章的六要素。雖然三件事寫了劉老師工作、生活兩個方面,然而三件事又是相對獨立的。同時,也沒有曲折的情節(jié)。劉老師是個殘疾人,作者卻偏偏抓住了動作的細節(jié)描寫,真可謂匠心獨運。因而,寫人類文章選取的事件講究典型性,對選材特別講究,教學時,我們應著力引導學生發(fā)現。
二、探尋寫人類和記事類課文的教學策略
教學課文,我們應關注年段特點,要關注方法的提煉,應注意篇與篇之間的聯系,發(fā)現同類文體的異同。教師要注意幫助學生建立同類文體的學習方法,領悟課文的表達奧秘。
1.寫人類課文,應當聚焦核心“人”
對以寫人為主的課文的解讀,我們應當從“中心”入手。這類課文一般由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三個要素組成。那么,對這類課文的解讀就要抓住核心,從文中人物入手。人物分析可以從人物的形象著手,最終把握人物的性格、思想、情感。通常,塑造人物形象運用最多的手法是描寫,而描寫又可分正面和側面描寫兩種。正面描寫包括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即細節(jié)描寫),側面描寫包括以他人的言行來反映主人公的內心活動和思想變化(即側面烘托)。
(1)正面描寫。就拿《天游峰的掃路人》一文來說,怎樣引導學生把握人物形象呢?文中從外貌、動作、神態(tài)、語言等方面對老人進行了描寫,但通過比較,我們不難發(fā)現,語言描寫才是重點,對刻畫人物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掃上山,傍晚掃下山,掃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彼f得輕輕松松,自在悠閑。
老人搖搖頭,伸出了七個指頭,然后悠然地說:“按說,我早該退休了??晌覍嵲陔x不開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種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氣,而且還有花鳥做伴,我能舍得走嗎?”
“30年后,我照樣請您喝茶!”說罷,老人朗聲大笑。
教學這三段語言描寫時,首先要整體把握,比較教學。可以先讓學生在文中迅速找到并圈畫出這三段話。其次,要引導學生好好朗讀。讀出人物語言的表層意思:面對工作的自在悠閑,面對生活的樂觀豁達;讀出每句結尾標點的不同,體會不同的情感,尤其是其中的反問句;讀出語言的節(jié)奏,比如第一句話的長短句要讀出輕松、自在悠閑,第二句的并列結構傳遞出神仙般的悠然境界。當然,還有最后一句的自信、超然;讀出話語背后的深層意思:工作的艱辛以及生活的清苦。由此,可以聚焦表達,總結提升。作者為了表達的需要,精心安排三次語言描寫,分別從不同層面層層推進,使人物形象立體豐滿。endprint
文中除三處語言描寫之外,還有兩處精彩的外貌描寫。第一處是“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雙棕色的運動鞋,正用一把竹掃帚清掃著路面”;第二處是“瘦削的臉,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雙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這兩段描寫,同樣也能讓我們感受到老人生活的清苦、工作的艱辛,教學中也不容忽視。
(2)側面描寫。為了烘托出老人工作的艱辛、樂觀豁達、自信開朗,文中還有環(huán)境描寫。如,“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險峰。九百多級石梯,像一根銀絲從空中拋下來,在云霧中飄飄悠悠,仿佛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薄靶β曮@動了竹叢里的一對宿鳥,它們撲棱棱地飛了起來,又悄悄地落回原處?!庇稳恕拔摇钡谋憩F:“那天,我終于順著這根銀絲上了峰頂,心里好不得意。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氣?!边@些環(huán)境描寫以及游人的表現也對刻畫掃路人的形象起到了側面烘托的作用。
在表達上,作者正是將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有機結合,才塑造出一位有血有肉,樂觀面對生活的老人。
當然,教學寫人類課文時,我們還要更多關注表達技巧。如對比烘托。文章中的對比烘托往往更能表現人物的特點,加強文章表達藝術效果和感染力。寫人類課文的教學可以抓住烘托對比來感受人物形象,如《林沖棒打洪教頭》中洪教頭對林沖這個人物形象的烘托;可以找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如《裝滿昆蟲的衣袋》中父母對法布爾癡迷昆蟲的責罵,從側面襯托了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程度之深;可以找環(huán)境烘托,如《李時珍夜宿古寺》中破舊寺廟的描寫和文末的環(huán)境描寫也能凸顯李時珍不怕吃苦以及忘我的研究精神?!独硐氲娘L箏》一文開頭對春天柳枝、連翹花等充滿勃勃生機景物的描寫,也是在烘托劉老師頑強的生命力以及對生活的熱愛。
2.記事類課文,應當聚焦核心“事”
一般來說,記事類課文多以事件為描寫對象,這類課文寫作的主要目的是揭示事件的實質及其對人、對社會所具有的意義。所以,聚焦“事件”,解碼如何反映和折射事件本質,當是教學記事類課文的首要任務。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是篇記事類課文。課文濃墨重彩地描述了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衛(wèi)戰(zhàn)中驚心動魄的場面、錚錚鐵漢的英雄本色和感人事跡,表現了人民子弟兵同心協力、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教學這篇課文時,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整體入手,把握故事梗概。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寫了“保大堤”“救群眾”兩件事。讓學生通過比較發(fā)現,作者詳寫“保大堤”,略寫“救群眾”。在寫“保大堤”時,課文又分別寫了一群人“保大堤”和一個人“保大堤”。
(2)默讀靜想,理清文章脈絡。接下來品讀重點段落“保大堤”。寫事就有寫事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讓學生默讀這段話找出這六要素來,整體感知事件描述的具體。
(3)細心揣摩,聚焦表達技巧。首先是比較一群人“保大堤”和一個人“保大堤”在寫法上的不同之處。寫一群人“保大堤”側重動作描寫,并將人物的動作和語言、心理交織在一起,寫出了場面的驚心動魄。其中用了不少帶“一”字的詞語,讓學生圈畫出來,并好好讀讀這些詞,如“一聲令下” “一個念頭”“ 一條長龍”“ 一個個”“ 一道人墻”。這些動作、語言、心理都來自400多名官兵,說明什么?說明只有團結一致的軍隊才能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磥?,這么多帶“一”字的詞語用在這兒不是巧合,而是作者有意為之,是為了集中表現場面的驚心動魄。語言形式永遠都是為內容服務的。而寫一個人“保大堤”沒有寫具體的經過,主要抓住了人物動作進行描寫,表現了人民子弟兵錚錚鐵漢的英雄本色。這樣的描寫,既給人以整體感,又可以讓我們真切感受到每一個鮮活的英雄形象。教師這時再隨機揭示這種描寫方法叫“點面結合”。其次,還可以讓學生通過朗讀,發(fā)現整齊的句式,感嘆號的使用都是為了增強氣勢,是表達的需要。
通過對《大江保衛(wèi)戰(zhàn)》的簡單分析,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以記事為主要內容的敘事性作品是以情節(jié)為中心,人物不過是為了構造情節(jié)而設置的。這樣的人物只是為了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而存在的一種工具。所以,在教學這一類課文時,一定要牢牢抓住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并透過故事情節(jié)去探究語言文字背后的蘊含之意,體會課文是如何表達思想感情的。
教學寫人類和記事類課文,要讓學生弄清楚:寫人類文章,緊緊抓住人,圍繞中心展開教學是十分精準且有效的教學策略;記事類課文,要緊緊抓住事件,關注故事情節(jié)、故事的過程才是準確的定位。當然,教無定法,不能一言以蔽之。因為,每篇文本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教學中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比較,發(fā)現不同,采取不同的策略,然后聚焦核心,細讀文本,最終方能探尋到文本表達的奧秘。
(作者單位:江蘇句容市華陽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楊壯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