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軍
非純的文學:莎士比亞的美學理念與文學精神
李建軍
按照一種被普遍認可的區(qū)劃,人類高級形態(tài)的精神活動,可以分為三大類:一類是哲學的求真,一類是倫理學的求善,一類是藝術哲學的求美。這種劃分雖然有助于人們認識不同學科的特點,以及研究的特殊領域,但是,對包括文學在內的藝術活動來講,如果將它教條化和絕對化,就有可能導致認識和實踐上的偏失。因為,作家是以情、知、意三種主體因素共同介入的方式感受生活,是以整體性的方式來把握生活,而作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最終成果,文學作品的內容世界,更是一個包含著道德意味、認知內容和審美體驗在內的復雜的多元構成。就像漢密爾頓在談到希臘藝術時所說的那樣:“美和理性在其中同時顯現(xiàn)。他們發(fā)現(xiàn)精神的結論和理性的結論并不是互相沖突的。理性和感情不是對立的。詩的真理和科學的真理都是真理?!?/p>
事實上,不只藝術和文學,幾乎一切人類的智性的活動,都與人的精神生活密切相關,都要發(fā)揮將人們的生活向上升華的作用,就像愛因斯坦在《道德衰敗》中所說的那樣:“一切宗教、藝術和科學都是同一株樹的各個分枝。所有這些志向都是為著使人類的生活趨于高尚,把它從單純的生理上的生存的境界提高,并且把個人導向自由?!迸c那些過分強調藝術的特殊性的理論相比,愛因斯坦的思想無疑更具真理性,因而也更為重要。
是的,近代以來,文學理論和實踐上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主張文學的純化,即追求“純詩”“純文學”和“純藝術”,反對詩歌和藝術在倫理方面的介入,將“善”與“真”當作文學實現(xiàn)其純化價值的累贅和障礙,認為要求文學和藝術承擔“教育”的責任是“反詩”和“反藝術”的。這種貌似清高脫俗的文學主張,究其實,不過是一種短視而偏頗的文學理念。
所謂“純藝術”和“純文學”,本質上是一種狹隘的形式主義文學觀和庸俗的個人主義文學觀,就像梁實秋在《文學的嚴重性》中所指出的那樣:作為一種缺乏嚴肅性的文學主張,它“有技巧而無思想,注意技巧而不著重思想”;它全然沒有搞明白,“有史以來,凡是健全的文學家沒有不把人生與藝術聯(lián)絡在一起的,只有墮落派的頹廢文人才創(chuàng)出那‘為藝術的藝術’的謬說!”在《文學的美》一文中,梁實秋進一步論述了文學價值構成的整體性特點:“批評家而(如)忽略美學與心理學誠然是很大的遺憾,但是若忽略了理解人生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理論學、政治學、社會學、經(jīng)濟學以及歷史的智識,那當是更大的缺憾!”在《文學講話》中,他將善置于首要的位置:“如果以真、善、美為文學的最高境界,文學當是最注重‘善’。在西洋文學思想的傳統(tǒng)里,文學一直是被認為‘嚴重的’……但是到了十九世紀浪漫主義的末流,……卻矯枉過正的揭橥了‘為藝術而藝術’的主張,以為藝術與實際人生無關,應以‘美’為指歸。”梁實秋的美學理念和藝術觀,具有開闊的文化視野和成熟的人文精神,遠比那些偏執(zhí)一隅之見的見解要高明。
雅克·巴爾贊注意到了追求“純粹”的藝術家的狹隘性和極端性,并且進行了尖銳的批評:“審美人士對一切東西都虎視眈眈,類似于在他之前出現(xiàn)的政治人士、宗教人士、經(jīng)濟人士。所以,人們必須擺脫他。以上種種角色全是帝國主義式人物,希望整個宇宙像一條穿過他們的單一小孔的鐵絲?!@樣的藝術家永遠是平庸的,粗俗的,對其環(huán)境采取視而不見的態(tài)度。在過去這半個世紀中,藝術已經(jīng)使實際的人失去其本來的品質?!笔聦嵣?,到了“現(xiàn)代主義”階段,文學上的“分離主義”傾向,顯得更加嚴重,以至于丹尼爾·貝爾稱之為一場“動亂”:“現(xiàn)代主義擾亂了文化的一統(tǒng)天下。動亂來自三個方面:對藝術與道德分治的堅持,對創(chuàng)新和實驗的推崇,以及把自我(熱衷于原創(chuàng)和獨特性的自我)奉為鑒定文化的準繩?!爆F(xiàn)代主義文化“強調反認知和反智模式,它們都渴望回到表現(xiàn)最初的本能”。
作為一種“主宰性的價值觀”,“現(xiàn)代主義”的這種“擴大藝術的自治、反對道德約束”的“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已使文化日趨粗鄙無聊”。在他看來,現(xiàn)代主義的文學和藝術,要接受“限制”,要承認“有限性”:“現(xiàn)代人的傲慢就表現(xiàn)在拒不承認有限性,堅持不斷地擴張,現(xiàn)代世界也就為自己規(guī)定了一種永遠超越的命運——超越道德,超越悲劇,超越文化。”貝爾所批評的現(xiàn)代主義,以一種激進主義的“先鋒”姿態(tài),顛覆固有的文化秩序和文學價值觀,嚴重地撕裂了古典文學所提供的“真善美”三位一體的偉大經(jīng)驗。
美國政治學家阿蘭·布魯姆是一個對文學和藝術有著很高鑒賞力的學者。他從政治學的角度,發(fā)現(xiàn)了現(xiàn)代藝術和文學在觀念上存在的嚴重問題:“自浪漫主義運動以來,人們對詩的本質的理解產(chǎn)生了變化。詩是大自然之鏡,詩歌意在教化,這些觀念被視為對藝術圣殿的玷污。人們相信詩沒有意圖,而史詩和戲劇是獨特的,不應當由市民社會或宗教標準來評判。這個世界存在許多重大的問題,使行動中的人類心潮澎湃,如果僅僅把莎士比亞戲劇當作文學作品,它們將與這些重大的問題失去聯(lián)系?!笔聦嵣?,詩與“教化”并不是不兼容的對立關系。文學的意義和價值,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于作者有什么樣的“意圖”,就決定于這樣的“意圖”與人們的生活有多大的關聯(lián)性。
所以,阿蘭·布魯姆就強調文學與生活和意義世界的關聯(lián),強調詩人必須關心那些重大的問題:“詩人面臨雙重任務——了解他試圖表現(xiàn)的對象,同時了解他與之對話的觀眾。他必須把握真正永恒的人類問題,否則作品將渺小而易逝。他談論的事物與觀眾最關注的話題必須有所呼應,否則作品不過是展示了嫻熟的技巧。面對偉大的書,一個人意識不到技巧甚至藝術家的存在,他只會感受到手段與目的的完美契合,詞語之美不過是事物之美的反映,詩人沉浸在事物之中,那才是真正的美的唯一來源?!闭伪旧砭褪且环N特殊的情感體驗,就是值得詩人關注和表現(xiàn)的生活內容。正因為這樣,布魯姆才說,“政治與詩在當代的對立是我們時代的產(chǎn)物,它促使我們想到另一種哲學——敏感地談論人類事物的哲學,和另一種詩——結合激情之魅與智性之力的詩。”最理想的文學,是真善與美融為一體的文學——哲學之思和倫理之意,應該具有詩性之美,詩意之美應該包含著求真和求善的熱忱。文學的創(chuàng)造活動,應該是統(tǒng)一和完整的,而不應該是分裂和殘缺的。
在阿蘭·布魯姆心目中,莎士比亞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偉大作家。作為第一流的詩人,也是第一流的政治學家和倫理學家。他將政治體驗和道德體驗當作戲劇寫作的重要的主題內容。正因為這樣,政治哲學就是進入莎士比亞作品的一個入口,也是闡釋莎士比亞作品的重要角度:“簡而言之,莎士比亞是一位卓越的政治作家。這種觀點大大不同于地下的信仰或偏見,因為不論政治哲學還是心理學都被理解為詩的對立面,某種程度而言,研習這兩門學問只會使人錯失詩歌的真諦?!鶕?jù)現(xiàn)代觀念,詩超越了對政治基本的公共的關注,藝術家更像是反政治的波希米亞人,而不是彬彬有禮的政客。一旦有人從政治角度詮釋詩歌,他要么被懷疑把詩當作意識形態(tài)的武器,要么被懷疑試圖進口外來學說——比如馬克思和弗洛伊德——于是莎士比亞被當作他們無意識的先驅。當這一切發(fā)生時,被遺忘的恰恰是戲劇本身?!蔽膶W所面對的世界是一個整體。這個世界是由很多東西構成的。拿掉其中的任何一個部分,都將影響文學的完整性和生命力。作家應該以開放的心態(tài)和開闊的視野面對這個完整的世界。
總之,真善美是一個水乳交融、血肉相連的有機整體,是很難被簡單地切割開來的。文學從來就不是純粹“求美”的審美現(xiàn)象,而是廣泛涉及人類生活的極其豐富的文化現(xiàn)象和精神現(xiàn)象。真正偉大的作家,都是那種完整而深刻地了解和敘述人類生活的作家,而不是那種在狹隘的一隅,滿足于擺弄形式主義或趣味主義小玩意的作家。在對文學的理解和態(tài)度上,他們屬于健全意義上的功利主義者:“與唯美主義不同,功利主義具有外向的、開放的傾向,往往站在社會的立場,把文學當做具有強大社會影響力的精神現(xiàn)象,因而強調作家的責任感,強調文學的倫理精神和道德關懷,傾向于限制作家的個人主義傾向,批判文學上的縱欲主義、拜金主義等一切反文化的文學現(xiàn)象。從氣質類型來看,態(tài)度積極、富有力量感的人,很容易成為文學上的功利主義者?!?/p>
莎士比亞無疑就屬于這種健全意義上的功利主義作家。他把文學看作一種追求美的藝術現(xiàn)象,也把它看作求真的認知現(xiàn)象和求善的倫理現(xiàn)象。在《雅典的泰門》中,一位詩人告訴一起聊天的商人和寶石匠說:
詩句當為美善而歌頌,
倘因貪利而贊美丑惡,
就會降低風雅的聲價。
在劇中的這位詩人看來,詩歌是靈感的自然激發(fā),就像樹脂從樹干上分泌出來一樣自然。他所傳遞的,其實就是莎士比亞的聲音和理念。在《十四行詩》的第一○五首詩中,莎士比亞更加昭彰而深刻地闡釋了他的詩學思想:
不要把我的愛叫作偶像崇拜,
也不要把我的愛人當偶像看,
既然所有我的歌和我的贊美
都獻給一個、為一個,永無變換。
我的愛今天仁慈,明天也仁慈,
有著驚人的美德,永遠不變心,
所以我的詩也一樣堅貞不渝,
全省掉差異,只敘述一件事情。
“美、善和真”,就是我全部的題材,
“美、善和真”,用不同的詞句表現(xiàn);
我的創(chuàng)造就在這變化上演才,
三題一體,它的境界可真無限。
過去“美、善和真”常常分道揚鑣,
到今天才在一個人身上協(xié)調。
莎士比亞的“三位一體”文學理念,包含著一個真正偉大作家成熟的人生經(jīng)驗和文學經(jīng)驗。就像夏洛克沒有辦法按照鮑西婭的要求,割下一磅不帶血的肉一樣,一個真正以人生經(jīng)驗為內容的作家,也沒有辦法寫出一部不含道德內容和認知內容的作品。美學上的健康與倫理學上的健康有著內在的同構性,也就是說,它們本質上是一致的。倫理精神和道德情感完全病態(tài),但卻能夠在美感上吸引和征服所有讀者的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發(fā)生的。
在莎士比亞的美學理念中,美應該是內外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如果僅有形式上的美,那么,它的力量和生命,就是有限的。在《十四行詩》的第五十四首詩中,他通過對野薔薇與玫瑰的比較,說明了這一點:
哦,美看起來要更美得多少倍,
若再有真加給它溫馨的裝潢!
玫瑰花很美,但我們覺得它更美,
因為它吐出一縷甜蜜的芳香。
野薔薇的姿色也是同樣旖旎,
比起玫瑰的芳馥四溢的姣顏,
同掛在樹上,同樣會搔首弄姿,
當夏天呼息使它的嫩蕊輕展:
但它們唯一的美德只在色相,
開時無人眷戀,萎謝也無人理;
寂寞地死去。香的玫瑰卻兩樣;
她那溫馨的死可以釀成香液:
你也如此,美麗而可愛的青春,
當韶華雕謝,詩提取你的純精。
由于野玫瑰只有“色相”之美,所以,就無法真正贏得人們的關注和欣賞,而玫瑰卻有更內在的價值,有可供人們提取的“純精”,所以,它就讓人覺得“更美”和更“可愛”。在原詩里,不同形式的“溫馨”(sweet)總共出現(xiàn)了四次,“芳馨”(sweet odour)和 “純精”(sweetest odours)各出現(xiàn)了一次,“氣息”(tincture)出現(xiàn)了一次,而這幾個詞都是與玫瑰的精神性的內在品質,密切關聯(lián)在一起。顯然,這些內在的品質有著利人的性質,有著“善”的德性。莎士比亞的這首詩,是關于愛情的贊美詩,也是關于“真善美”的哲理詩。
莎士比亞無疑就是人類文學花園中的美麗而芬芳的玫瑰。在他看來,文學也應該有玫瑰的品質。他自己的偉大和影響力,一方面,固然來自于他的文學才華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但是,也同時來自于這種精神上的“芳馨”,來自于他認知上的深刻和道德上的健康。英國二十世紀的莎士比亞研究專家斯圖厄特在《莎士比亞的人物和他們的道德觀》(1949)一文中說:“維多利亞時代的人很喜歡向我們保證,莎士比亞在道德方面是十分健康的。毫無疑義,他們是正確的。……我們應當?shù)玫降慕Y論是:莎士比亞是徹底健康的。有些劇本令人感到暗影重重。但其空氣是清新的,土壤是肥美的,其豐足景象(和喬叟的詩一樣)顯然是上帝那里才有的。”具體而深入的閱讀,使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莎士比亞自己清醒地意識到了求善對于自己的戲劇寫作的意義,所以,他從來不單為了滿足“純藝術性的需要”而寫作,正像斯圖厄特所指出的那樣:“在某種意義上,他無時無刻不在處理道德問題。在所有的戲劇中沒有一段話,沒有一首歌不接觸到倫理的情緒。他總在處理道德,但他向來不是一個道學家。他不為我們解決道德問題,然而在他離開我們這些有道德感的生物時,我們比未見到他的時候更有警惕性了?!眰惱韽娀栏?。偉大的道德本身就含有美的意味。一切真正有力量的美,都會帶給我們道德上的愉快感受和積極體驗。
毫無疑問,莎士比亞將人類生活看作一個相互關聯(lián)的整體。他內心從未產(chǎn)生過為了顯示“文學”的價值而割裂這種整體性的企圖。在他看來,人和社會的主要問題,很大程度上,就是道德問題和政治問題。哈茲里特在評論《一報還一報》的時候,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在任何一出戲中莎士比亞幾乎從來不壓低自己‘響亮的道德議論’,它或者出現(xiàn)在激情的間隙,或者與剛強有力的性格沖動混為一體。”莎士比亞也曾在《哈姆雷特》的第三幕第二場,借人物之口,表達過這樣的思想:“自有戲劇以來,它的目的始終是反映自然,顯示善惡的本來面目,給它的時代看一看它自己演變發(fā)展的模型?!鄙勘葋喴詷O大的熱情關注人物所面臨的道德困境,也試圖在特定的道德沖突和道德氛圍里來展開敘事。
在他的觀念里,美是無法脫離善和真的,否則,它就是蒼白和脆弱的?!兜谑埂分械陌矕|尼奧說:
可是唉!這個天神一樣的人,原來卻是個邪魔外道!西巴斯辛,你未免太羞辱了你這副好相貌了。
心上的瑕疵是真的垢污;
無情的人才是殘廢之徒。
善即是美;但美麗的奸惡,
是魔鬼雕就文彩的空櫝。
劇中人物所表達的美學觀,也可以看作莎士比亞自己的美學思想和價值理念。美的形式,應該與美的內涵相統(tǒng)一;美的“相貌”,應該與有情的心靈相匹配。否則,那“美麗”就有可能是“奸惡”的,是徒有其表的“空櫝”。
倫理上的善是莎士比亞所有作品的精神光輝,也是他的作品之所以打動和吸引讀者的一股內在力量。阿蘭·布魯姆說:“莎士比亞仍然可以作為我們的教育資源,提供人類美德和高貴人生的必要課程?!笔堑模谒淖髌分?,善的旗幟一直飄揚在精神的天空?!锻崴股倘恕分械孽U西婭說:“慈悲不是出于勉強,它是像甘霖一樣從天上降下塵世;它不但給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樣給幸福于施與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無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顯出一個帝王的高貴:御杖不過象征著俗世的威權,使人民對于君上的尊嚴凜然生畏;慈悲的力量卻高出于權力之上,它深藏在帝王的內心,是一種屬于上帝的德性,執(zhí)法的人倘能把慈悲調劑著公道,人間的權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沒有差別。所以,猶太人,雖然你所要求的是公道,可是請你想一想,要是真的按照公道執(zhí)行起賞罰來,誰也沒有死后得救的希望;我們既然祈禱著上帝的慈悲,就應該按照祈禱的指點,自己做一些慈悲的事?!鄙勘葋喗枳约鹤髌分凶顑?yōu)雅和智慧的人物之口,表達了自己的道德情感和倫理思想,顯示出高貴而偉大的境界,充滿了高尚而慈悲的善意。
在莎士比亞的作品中,就連已經(jīng)陷入絕境的李爾,也會在某些時候,表現(xiàn)出博大的善意和同情心:“請你自己進去,找一個躲身的地方吧。這暴風雨不肯讓我仔細思想種種的事情,那些事情我越想下去,越會增加我的痛苦??墒俏乙M去。(向弄人)進去,孩子,你先走。你們這些無家可歸的人——你進去吧。我要祈禱,然后我要睡一會兒。(弄人入內)衣不蔽體的不幸的人們,無論你們在什么地方,都得忍受著這樣無情的暴風雨的襲擊,你們的頭上沒有片瓦遮身,你們的腹中饑腸雷動,你們的衣服千瘡百孔,怎么抵擋得了這樣的氣候呢???!我一向太沒有想到這種事情了。安享榮華的人們啊,睜開你們的眼睛來,到外面來體味一下窮人所忍受的苦,分一些你們享用不了的福澤給他們,讓上天知道你們不是全無心肝的人吧!”這一段話,初看時很有些出人意外:昏庸老邁,怒氣沖沖,怨天尤人的李爾王,怎么會突然想到“窮人”?然而,再一深想,就覺得這是一個極為自然的心理反應:觸景生情,由己及人,往往而是,毫不奇怪。這種剎那間流露出來的真情和善意,極大地強化了《李爾王》的悲劇感,也極大地提升了這部悲劇的人文精神,甚至賦予了它以超越庸常的道德境界。
像《圣經(jīng)》的作者一樣,莎士比亞也是以宗教般神圣的態(tài)度來寫作的作家。從真善美的角度看,從對善和愛的態(tài)度看,他的作品簡直就是文學形態(tài)的《圣經(jīng)》:“莎士比亞注重的是圣經(jīng)中那個充滿‘愛’的世界的和諧完善,以及失去‘愛’以后仇恨帶來的混亂無序。于是他從中吸取了博愛、仁慈的精神理念,‘將仁慈、憐憫、和平與愛作為人性的真實寫照’,在創(chuàng)作中編織了一個個愛的夢想,使‘愛’成為一種對社會和人的終極關懷,在他的眾多角色身上閃爍出最耀眼的光芒?!彼膸缀跞繉懽鞫加兄杂X的倫理目的和偉大抱負。他將寫作看作影響和建構生活的偉大手段。他試圖在智力、道德觀念、情感方式和生活態(tài)度等方面影響自己的觀眾和讀者。他想幫助人們了解人類生活的歷史和現(xiàn)狀,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和把握生活。
莎士比亞的作品的確具有強大的道德感召力。他的敘事會極大地影響到讀者的心靈生活。一個人在閱讀了他的作品之后,會在很多方面都不同于以往,思想會變得更深刻,情感會變得更豐富和細膩。就像《莎士比亞的政治》的作者所說的那樣:“當莎士比亞被更本真地閱讀,當他最生動而廣泛地展現(xiàn)出暴君的命運、明主的性格、朋友的情誼和公民的責任時,他觸動了讀者的靈魂。讀者意識到自己對生命的理解因莎士比亞而更深刻,于是他成為不朽的領路人和同行者。他扮演著《圣經(jīng)》曾經(jīng)扮演的角色,人們通過他的眼睛觀看到更加豐富多彩的世界,這恰恰是我們已然失落的視角。只有教導人們莎士比亞真正說過什么,莎士比亞才能重新影響亟需他影響的這一代人——在最后要的問題上為我們提供深謀遠慮的意見。因此,批評的正確作用在于復興莎士比亞的教誨,并且成為他在盎格魯薩克遜世界的永久訓導的代理人?!?/p>
是的,莎士比亞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的作品的巨大而普遍的影響力,也不是因為偶然的因素才獲得的。一個沒有偉大的倫理精神的作家,一個對寫作缺乏高遠的目標追求的作家,一個僅僅出于美學目的而追求“純文學”的作家,不可能憑著純粹的意外和偶然的機遇而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他的作品也不可能在幾百年的時間里,持續(xù)對全世界的讀者產(chǎn)生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在莎士比亞的時代,人的內心世界尚未分裂。一切都是和諧的。正如阿蘭·布魯姆所說的那樣:“一個自由人,一個優(yōu)秀的公民必須在知識與激情之間擁有自然的和諧,這才是有修養(yǎng)之人的含義,但我們的時代似乎無法造就這樣的心靈。我們知道,不理解道德現(xiàn)象的政治科學是粗鄙的,而不為正義之情所激發(fā)的藝術是瑣屑的。在莎士比亞寫作的時代,這些事物尚未分崩離析,我們感到他不僅擁有明澈的思想,還擁有充沛的感情,并且它們沒有相互抵觸、彼此削弱。如果靜心聆聽莎士比亞,我們也許能夠重獲生命的完滿,也許能夠重新發(fā)現(xiàn)通往失落的和諧的道路?!?/p>
是的,莎士比亞的充滿“美”的精致形式,充滿“善”的倫理光輝,充滿“真”的認知內容的偉大經(jīng)驗,確實包含著“道路”的意義。今天和未來的文學家,倘若想有所成就,想創(chuàng)造出有價值的偉大作品,那么,他就必須像莎士比亞那樣寫作,必須將莎士比亞的完美經(jīng)驗,當作自己依循的方向和依賴的資源。
李建軍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
注釋:
①伊迪絲·漢密爾頓:《希臘精神》,葛海濱譯,華夏出版社,2008年,第28頁。
②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第三卷,許良英等編譯,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176頁。
③梁實秋:《梁實秋文集》,第1卷,鷺江出版社,2002年,第345頁。
④梁實秋:《梁實秋文集》,第1卷,鷺江出版社,2002年,第346頁。
⑤梁實秋:《梁實秋文集》,第1卷,鷺江出版社,2002年,第510頁。
⑥梁實秋:《梁實秋文集》,第1卷,鷺江出版社,2002年,第575頁。
⑦雅克·巴爾贊:《藝術的用途和濫用》,嚴忠志譯,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81-182頁。
⑧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趙一凡、蒲隆、任曉晉譯,三聯(lián)書店,1989年,第30頁。
⑨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趙一凡、蒲隆、任曉晉譯,三聯(lián)書店,1989年,第132頁。
⑩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趙一凡、蒲隆、任曉晉譯,三聯(lián)書店,1989年,第37頁。
?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趙一凡、蒲隆、任曉晉譯,三聯(lián)書店,1989年,第96頁。
?阿蘭·布魯姆、哈瑞·雅法:《莎士比亞的政治》,潘望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頁。
?阿蘭·布魯姆、哈瑞·雅法:《莎士比亞的政治》,潘望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頁。
?阿蘭·布魯姆、哈瑞·雅法:《莎士比亞的政治》,潘望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頁。
?阿蘭·布魯姆、哈瑞·雅法:《莎士比亞的政治》,潘望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頁。
?李建軍:《文學因何而偉大:論經(jīng)典的條件與大師的修養(yǎng)》,華夏出版社,2010年,第27頁。
?莎士比亞:《莎士比亞全集》,朱生豪等譯,第9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第120頁。
?莎士比亞:《莎士比亞全集》,朱生豪等譯,第11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第263頁。
?莎士比亞:《莎士比亞全集》,朱生豪等譯,第11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第212頁。
?楊周翰編選:《莎士比亞評論匯編》(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第222頁。
?楊周翰編選:《莎士比亞評論匯編》(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第221頁。
?威廉·哈茲里特:《莎士比亞戲劇中的人物》,顧鈞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257頁。
?莎士比亞:《莎士比亞全集》,朱生豪等譯,第9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第68頁。
?莎士比亞:《莎士比亞全集》,朱生豪等譯,第9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第73-74頁。
?阿蘭·布魯姆、哈瑞·雅法:《莎士比亞的政治》,潘望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頁。
?莎士比亞:《莎士比亞全集》,朱生豪等譯,第3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第76頁。
?莎士比亞:《莎士比亞全集》,朱生豪等譯,第9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第213-214頁。
?梁工主編:《莎士比亞與圣經(jīng)》,商務印書館,2006年,第736頁。
?阿蘭·布魯姆、哈瑞·雅法:《莎士比亞的政治》,潘望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3頁。
?阿蘭·布魯姆、哈瑞·雅法:《莎士比亞的政治》,潘望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