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奕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相對于部分青春電影熱衷于表現(xiàn)懷舊、叛逆和迷惘主題而言,由香港導演黃修平執(zhí)導的《狂舞派》(2013)卻顯得頗為另類。電影敘事文本的定位十分明確,即充滿青春氣息的勵志故事,電影也因此獲得了較好的輿論評價。盡管在《狂舞派》中,青少年成長的疼痛也會有所涉及,但整部電影的基調(diào)卻始終是保持昂揚向上的。電影的青春主題,主要集中在成長、夢想與情感三個方面。
人的青少年階段是一個整體上向上發(fā)展的階段,絕大多數(shù)的青少年都將自己的青春時光花費在學習、運動乃至工作等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事情上。從人的內(nèi)部心理世界來說,青少年的自尊心、好勝心等是十分強烈的,正在邁向成人世界的他們渴望獲得同齡人和成人的認可,這種認可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要靠個人的奮斗來換取的,但并不是每一個人的渴求都能得到滿足;而從人所處的外部世界來說,由于青春期的成長是沒有經(jīng)驗和預(yù)言可言的,因此成長也勢必不是一帆風順的,人和人之間往往會爆發(fā)沖突,因此,內(nèi)外兩重沖突就構(gòu)成了戲劇所需要的矛盾,成長主題也因此在青春電影中屢見不鮮。
《狂舞派》被定義為青春電影而非與同樣表現(xiàn)青少年練習舞蹈的《歌舞青春》(HighSchoolMusical,2006)一樣的歌舞片,很大程度上便是在于“太極”概念的介入(柒良等的太極動作對BomBa舞蹈的作用與《舞力對決2》中拉丁舞融入街舞的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太極依然是作為一個獨立于舞蹈之外的技藝出現(xiàn)在電影中的)。在電影中,阿花在晚上練舞的時候意外地認識了正在練習云手的柒良,一開始她對柒良并沒有產(chǎn)生好感,尤其是圍繞著柒良有許多諸如“混社團(黑社會)”的傳說,然而在賭氣離開BomBa后,阿花與柒良一起學習了各種太極中的技巧,甚至為社區(qū)的大爺大媽們表演原本在她看來十分無聊的太極扇。柒良及其帶領(lǐng)的校外組織“太極同盟”在電影中是與舞蹈距離較遠的,但是成長主題卻在他們身上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柒良給阿花表演魔術(shù),說自己最崇拜的人一個是張三豐,一個是邁克爾·杰克遜,帶著一群穿著環(huán)、染了發(fā)的“問題少年”給老人跳舞、發(fā)餅干等,面對他人的嘲笑也從不生氣。然而,正是這個溫和善良的人曾經(jīng)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問題少年”,太極同盟里其他成員幾乎都是曾經(jīng)誤入歧途,滿身是斗毆時留下的刀疤,在少管所和柒良認識的人。
阿花萬萬沒有想到,柒良曾經(jīng)被關(guān)在少管所中,并且成為每天和其他人打架,讓管教也無可奈何的“刺兒頭”。然而一切都在太極出現(xiàn)后改變。新來的警官問柒良擅長什么,柒良說“砍人哪”,新警官則不動聲色地說自己擅長太極,要柒良拿著刀砍他,結(jié)果警官輕輕松松地將柒良打倒在地,丟下一句“明天早起和我學太極”后揚長而去??上攵?,是太極徹底改變了柒良的性格和命運,將他變成了一個溫順純良且充滿幽默感、樂于助人的人,在領(lǐng)悟到了太極柔能克剛的精神之后,他又用太極去感化更多曾經(jīng)和他一樣墮落的青少年。相對于阿花從“豆腐花”到舞林高手的成長而言,柒良的成長無疑是更令人感到震撼的。除此之外,阿花本人的成長也是體現(xiàn)在舞蹈之外的。原本的阿花并不會處理舞蹈之外的人際關(guān)系,曾經(jīng)在中學時作為主持人破壞了麗貝卡精心準備了幾天的舞蹈《阿里山的姑娘》,當她在臺上開玩笑說“阿里山的姐夫在哪里”時,麗貝卡卻在后臺哭泣。而當進入大學,遇到挫折之后,阿花終于學會了對他人的尊重。
電影被普遍認為是在銀幕上對現(xiàn)實世界進行改造,給觀眾造“夢”的一種媒介,而青春電影所要表達的則是“青春夢”。當電影中的主人公萌生理想,并實現(xiàn)理想,為了理想而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有所付出與犧牲的時候,觀眾是很容易產(chǎn)生對電影的認同感的,即將他人的青春時代視為自己的青春時代,將他人的青春世界視為自己的青春世界。
夢想也是《狂舞派》中的重要青春主題之一。電影中的舞蹈實際上是“夢想”的具象化,而阿花想用舞蹈來擺脫自己“豆腐花”的身份,BomBa的成員想奪取“舞林大會”冠軍這一目標則是主人公探尋舞蹈藝術(shù)這一行為的進一步具體化。但是《狂舞派》和美國同類題材電影《舞出我人生》(StepUp,2006)、《舞力對決2》(StreetDance2,2012)之間還是存在巨大差別的,那就是電影賦予了“反派”更為重要的正面意義,淡化了競爭主題。正如柒良所一直強調(diào)的“以和為貴”一樣,電影中的競爭主題是讓位于夢想主題的。盡管BomBa和Rooftoppers之間的對決成為電影的敘事主干,觀眾也很自然地在一開始將Rooftoppers視為主人公的對立面。但是作為一部勵志型的青春電影,《狂舞派》中實際上并不存在反派人物。Rooftoppers的全體成員、太極社的全體成員、阿花本人以及麗貝卡本人都是擁有夢想的人?!安灰靶ξ覀兊膲簟焙汀盀榱藟粝?,你能夠有多拼”是電影中的兩句關(guān)鍵詞。
電影在一開始就交代了Rooftoppers的隊長Storm the mind養(yǎng)傷歸來的情形,Rooftoppers隊員們以華麗的舞蹈迎接了他,在他養(yǎng)傷期間,隊員們又新創(chuàng)了很多舞蹈招式,而隊長本人也在隊員們的驚嘆聲中做了幾個漂亮的動作來表示自己傷已經(jīng)養(yǎng)好了。之后Rooftoppers幾乎都是以BomBa的敵人的面目出現(xiàn)的,兩隊之間出現(xiàn)了兩次斗舞,這兩次斗舞似乎只是為了突出阿花對于BomBa的重要性,BomBa的隊員們意識到失去了阿花他們將不是Rooftoppers的對手。然而在阿花右腿骨折后,Rooftoppers的成員們卻看似不懷好意地攔住了坐輪椅的阿花。就在觀眾以為對方要尋釁時,Storm對阿花說的卻是“不要嘲笑我們青春的傷口”,他問阿花為了舞蹈能有多拼。阿花哭著說自己刷牙、洗臉、盛豆腐時想跳舞,做夢也是想跳舞,每天一睜眼想的都是跳舞,然而現(xiàn)在到了比賽的關(guān)鍵時刻她卻斷了一條腿。Storm則脫下了自己右腿的假肢,并和大家一起圍著阿花跳起了精彩的舞蹈。他告訴阿花,自己腿上長了腫瘤,如果要保住腿的話,就將終生不能跳舞,為了跳舞他選擇了截肢。此時前面埋下的“養(yǎng)傷”伏筆才得到揭示。截肢后繼續(xù)跳舞是Storm自己證明“為了夢想你能夠有多拼”的方式,正是Rooftoppers的這一次鼓勵,讓阿花徹底從骨折的自憐自傷中走出來,開始設(shè)計起拄拐杖跳舞的動作并拼命練習。
而與之類似的還有同樣作為主人公對立面的麗貝卡。阿花萬萬沒有想到,嘲笑她、搶走她喜歡的迪夫的麗貝卡實際上卻是她當年嘲笑捉弄的對象,而后來麗貝卡放棄了舞團參加了選美,在所有人都期待麗貝卡展現(xiàn)他們想要的曼妙身材時,麗貝卡卻說她只是想再跳一次當年的《阿里山的姑娘》,這就是她參加選美的目的,她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也希望曾經(jīng)一起跳舞的同學們不要放棄。
可以說,在《狂舞派》中,主人公所保持的夢想和實現(xiàn)夢想的激情,為了追夢而展現(xiàn)出來的朝氣和活力,都是較能獲得觀眾認同的。它能“以鮮活的人物形象、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將人類存在中的困境、生存境遇演繹給觀眾看,使審美客體能從中得到啟發(fā)和感悟,從而完善自我”,其勵志性是毋庸置疑的。
在青春電影的主題中,由于青少年正處于生理發(fā)育成熟的初期,個體的性意識逐漸覺醒,對于異性關(guān)注的渴求是幾乎每一個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而少男少女之間的情愛關(guān)系又勢必影響著非兩性的其他情感,因此情感主題對青春電影來說始終是不可或缺的。情感主題一般包括了親情、愛情和友情等,每一種都關(guān)涉著主人公理智和欲望的糾纏,都能制造出大量的戲劇矛盾。在《狂舞派》中,情感主題則主要是由愛情和友情來承擔的,阿花在結(jié)束了對迪夫的暗戀后,與柒良成為一對和諧的小情侶。
在消費語境下,對身體和情感的粗浮表現(xiàn)逐漸成為青春電影中的一個愈演愈烈的話題。國產(chǎn)青春電影往往把握住青少年正處于性啟蒙的這一時間點來對涉性情節(jié)、畫面進行泛濫的表達,如《青春盛宴》(2013)、《青春如期》(2014)等。而在《狂舞派》中,情感主題卻被以一種高度凈化的方式表現(xiàn)著,除麗貝卡外,阿花、柒良以及迪夫等人都沒有隨意地處置兩性關(guān)系。在電影中,阿花在初入大學的時候就產(chǎn)生了找一個英俊的男朋友的念頭,而舞蹈社的迪夫正好擁有英俊的外形和過人的舞技,阿花很快就陷入了對迪夫的暗戀之中,還為迪夫沖調(diào)了有心形拉花的咖啡表白,并試探迪夫?qū)愗惪ǖ母杏X。在發(fā)現(xiàn)迪夫與麗貝卡在一起后,阿花就離開了舞蹈社。值得一提的是,阿花在舞蹈社的一進一出,迪夫僅僅是一個次要原因,而主要的、本質(zhì)上的原因還是源于阿花對舞蹈狂熱的愛。正是出于對舞蹈的追求她才要進舞蹈社施展才華,也正是因為以麗貝卡為首的社員們嘲笑她的舞姿像螃蟹她才憤然退社。在離開舞蹈社后,阿花出于排遣郁悶心情的原因加入到太極社中,隨著與柒良的不斷接觸,對柒良產(chǎn)生了好感。柒良除了用各種小把戲哄阿花開心以外,還對阿花講述了自己不堪回首的過去,又用自己編的螃蟹的故事來解開阿花的心結(jié),甚至鼓勵阿花回到BomBa中。兩人之間流淌的始終是朦朧、純潔而勵志的情愫。此外,電影還借助后來話題纏身的麗貝卡對那些關(guān)注“露肉”“凸點”,以“亂搞”炒作的娛樂圈不正之風進行了抨擊。在麗貝卡被人們解讀為一個販賣身體,根據(jù)消費者的意愿來扮演一個“靚女”的時候,麗貝卡卻說希望人們看到的是她的頭腦,并解讀“靚”是在“青”春之外,還要有“見”識。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與日本青春電影的“純愛”不同,《狂舞派》中人和人之間的感情盡管同樣是單純而真實的,但并不是電影所要表現(xiàn)的重點,愛情只是主人公成長時收獲的回饋之一,只是電影所想要表達的主人公真摯的青春情懷的一個部分,愛情所帶來的浪漫和憂傷并非電影希望觀眾最關(guān)注的。在電影中,愛情成為影響情節(jié)的只有一處,即柒良在目睹了阿花在晚上和迪夫親密練舞的樣子后,出于醋意決定結(jié)束和阿花的感情,在與迪夫的推搡中由于太過熟悉太極的動作而不慎推倒了迪夫和阿花,間接導致了阿花腿的骨折,讓阿花錯過了舞林大會。但是電影并沒有讓這一愛情風波成為影響劇情主線的關(guān)鍵情節(jié),在阿花受到Storm的鼓舞之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坐著輪椅飛奔向柒良,兩人迅速言歸于好,柒良開始幫阿花排練單腿舞蹈。愛情主題始終是與舞蹈交織展開的。
綜上,《狂舞派》以它的成長、夢想和情感主題傳達出了一種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理想信念,這對于同為青少年的觀眾來說能給予一種正面的引導,使其更為明確自己應(yīng)該選擇的人生道路;對于非青少年觀眾來說,對《狂舞派》的接受也是一次心靈的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