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興
(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上海 210203)
上海市高中體育專項化課程研究
——以游泳校本課程為例
施振興
(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上海 210203)
在上海市實施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改革的背景下,結合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6個100%(100%學生學會游泳)育人模式開展高中游泳專項化校本課程,結合教學實際,探討目前高中游泳教學存在的問題,并且結合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資源及高中專項化項目的要求,提出了改進策略,讓100%的學生學會游泳,強健學生的體魄,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掌握游泳這一終身體育技能,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
游泳;體育教學;專項化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發(fā)〔2007〕7號)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切實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實施學生健康促進工程的通知》(滬委發(fā)〔2011〕15號)有關要求,2012年上海市率先啟動了高中體育專項化課程改革。經(jīng)過2年多的實踐,已經(jīng)取得一定的成效,并得到師生的廣泛認可。2002年,二附中搬遷至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qū),學校設施設備堪稱一流,并有一個長25m、寬16m的室內(nèi)游泳池。為了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學資源,學校把游泳作為一門校本課程加以開發(fā)。2004年,學校又根據(jù)中小學生溺水身亡比例為意外死亡之最的客觀實際,把游泳作為二附中學生的必修課,要求100%的學生掌握這項終身受益的生存技能。學校實行每學年2周期的游泳訓練,即每年5月和9月的體育課實施分層次分區(qū)域的游泳教學,依據(jù)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不同基礎,實施不同的教學計劃。目前,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高一的學生游泳達標率約90%,高二學生的達標率超過97%,高三年級力爭達到100%。
根據(jù)《體育與健身》課程標準的精神,我校提出6個100%中——健康成長、和諧發(fā)展、塑造學生擁有健康體魄、頑強意志、自強不息戰(zhàn)勝困難的精神品質及積極貫徹和落實學生終生體育鍛煉意識的育人理念,將游泳運動作為必修課引入體育課堂中,不僅形成有特色的體育教學和多元化的體育教育資源,同時也豐富了學生體育活動的內(nèi)容。游泳運動不僅是一項體育技能,更是一種人與自然斗爭的生存技能。通過游泳教學,可以有效提高人體內(nèi)臟機能、功能,特別是心肺功能,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能促進學生的身體全面發(fā)展,增強體質,培養(yǎng)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堅韌不拔、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及樂于助人的品德。在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觀念指導下,通過系統(tǒng)、科學、全面的教學活動,使二附中學生人人都學會游泳、愛好游泳,通過游泳運動為契機,全面落實學校素質教育宗旨,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和形成有特色體育鍛煉項目的卓越學校。
通過游泳課的學習,了解游泳安全知識,使初學者基本熟悉水性,初步掌握蛙泳的基本技術;使基本掌握蛙泳技術者通過反復練習來鞏固和提高蛙泳水平,在游泳中學會自我保護;使有一定基礎者通過教學提高游泳能力,學會新的泳姿(爬泳)和技術動作(出發(fā)、轉身、水中救護),初步掌握自救和配合他人救助的方法等。(圖1)
依據(jù)本課程要達到的目標,又充分考慮到個體差異,各學年5月~6月、9月~10月進行為期4周的游泳課教學。高一年級學生以熟悉水性、初步掌握蛙泳技術及基本常識為基礎內(nèi)容,部分學生以鞏固提高基本知識為基礎內(nèi)容;高二年級學生以鞏固蛙泳技術動作為主,并初步掌握第二泳姿(爬泳)技術為拓展內(nèi)容。高三年級學生則以提高游泳能力及研究內(nèi)容為主。(圖2)
安全游泳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溺水的預防與救護常識、常規(guī)教育(游泳常識、游泳須知、課堂常規(guī)),見表1。
二附中擁有長25m、寬16m室內(nèi)溫水游泳池,培養(yǎng)了數(shù)名游泳救生員和熟知游泳訓練的體育教師,為開設校游泳課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條件。游泳課必須通過前期的身體檢查。證實身體健康、無傳染病、無慢性病等疾病者可獲得體檢合格證,并進行課程學習。因傷病或不能參與游泳課程的學生,需有醫(yī)院病情證明,作相應處理。因不宜參加游泳的疾病,以耐力跑替代,學業(yè)按學生健康標準評價;因傷病暫時不能下水學習的學生,復原后按學習程度繼續(xù)加以練習直至完成游泳必修課業(yè)。
圖2 各學段學習內(nèi)容設置表
學業(yè)評價是根據(jù)課程目標和課程標準,對課程實施結果的客觀評價。既反應學生的學習效果,也評價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同時亦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本課程采用定量評價的方法,設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個評價等級,學生可自愿申報等級進行考核。
表1 技能訓練部分(含課時分配)
在整個課程的開設過程中,自始至終必須把學生的安全放在首位,包括場地設備的安全,防護器材設備的添置到位,救生人員的崗位職責到位等,以及多方位的視像監(jiān)測器,課程的安全教育必須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是實行安全教學的關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安全教育必須警鐘長鳴,每次教學、每張教案中安全措施都必須有所體現(xiàn),包括教學中組織的嚴密性,點名制度的嚴格性和多次分組點名制度等,必須將安全措施落到實處,并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安全意識。
教師應不斷加強自身業(yè)務水平,真正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學生安全第一原則,不斷提升專業(yè)化能力,定期召開例會討論,小結教學過程中的情況,杜絕一切易發(fā)事故的隱患;定期上崗培訓、定期進行設備、設施的安全檢查與維護保養(yǎng),是安全進行教學的人力物力保證。
制訂違紀、違規(guī)的懲罰制度,實行游泳體檢合格檢查制,凡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如高血壓病、貧血、心臟病等,神經(jīng)性疾病,如顛癇等,一律不允許參加游泳學習,這是安全開展游泳課的制度保障。
進行學生社會公德、人品素質教育(嚴禁泳池內(nèi)大小便、吐痰等)。水質員認真負責工作保持優(yōu)質的水質、水溫并悉心維護,防止人為因素造成疾病的發(fā)生,保證安全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讓所有參加者明確并做到一切行動聽指揮,課中嚴明的組織紀律是保證安全的必備條件。例如,課中離池、課中身體不適等情況出現(xiàn),同學之間應相互關心,相互督促,及時向教師進行反映,與教師保持緊密的聯(lián)系。
根據(jù)學生游泳水平分3組,分別由3位教師在規(guī)定區(qū)域內(nèi)負責教學。具體為初學者在淺水區(qū)域中進行教學(水深在1.20~1.30m),鞏固熟練組在中水區(qū)域中進行教學(水深在1.30~1.50m),要求用臥姿勉強橫渡游泳池者,拓展提高組在深水區(qū)域中進行教學(水深在1.5~1.8m),要求能連續(xù)不斷用臥姿游泳5min以上者。
[1]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游泳運動[M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2]葉松梅.高中游泳教學模式初探[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7(12).
[3]李建梅.趣味教學在高中游泳課中的應用研究[J ].課程程:中學,2013(8).
[4]左宇飛.淺談游泳教學的特點與教學過程[J ].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8).
[5]李世宏.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及面臨的問題與實施策略[J ].體育學刊,2016(1).
G807.3
A
1674-151X(2017)17-120-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7.065
投稿日期:2017-07-19
施振興(1958—),中學一級,本科。研究方向:學校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