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迪金森對“死亡”的詩學闡釋

2017-11-17 05:32:09汪玉枝
外國語文 2017年5期
關(guān)鍵詞:死亡詩學詩人

汪玉枝

(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上海 200241)

論迪金森對“死亡”的詩學闡釋

汪玉枝

(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上海 200241)

對艾米莉·迪金森詩歌深入細致的研究顯示,“死亡”在迪金森的筆下具有深刻的詩學內(nèi)涵和美學意義。本文從狄金森“死亡”詩歌的詩學淵源及多元詩學維度出發(fā),探討詩人對“死亡”的詩學闡釋,論證詩人獨特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死亡詩學。

迪金森;死亡;詩學闡釋

0 引言

艾米莉·迪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是美國19世紀的天才詩人。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她擅長選擇被人不經(jīng)意間忽略的小事、小景、小情作為詩歌素材,在冥想和頓悟中傳遞詩歌魅力,深沉婉約,形成了自己的詩學風格。迪金森為世人留下了1 800多首詩歌,其中包含大量關(guān)于死亡的思考和書寫,死亡成為迪金森詩歌藝術(shù)的重要主題。在這些詩中,她從多維度、多方位解讀死亡,描繪了死神降臨的情形和死后的神秘體驗,充滿了對現(xiàn)世的思考及對生命本質(zhì)的探究。迪金森的死亡詩歌雖廣為人知,但多數(shù)研究側(cè)重于詩人具有隱居性質(zhì)的創(chuàng)作背景,注重描述現(xiàn)象本身,而少有從詩學的角度論證狄金森的生死觀、哲學觀和美學觀,論證其詩歌中“死亡”的多重內(nèi)涵和廣闊外延。

1 “死亡”的詩學淵源

死亡情結(jié)是迪金森一生揮之不去的幽影,既折磨她又激勵著她,探究從生走向死的神秘體驗,成為她從詩學維度闡釋死亡的動因。迪金森的“死亡”詩首先與她的認知視角密不可分。迪金森身世顯赫,祖父是一位杰出的大律師、社會名流、阿默斯特學校和阿默斯特學院的創(chuàng)立者;父親是成功的律師和阿默斯特學院的財務(wù)主管,馬薩諸塞州議會議員、國會議員;兄長是阿默斯特社交界舉足輕重的人物,家中常常高朋滿座。她本人也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雖然迪金森出生于名門望族,但她始終快樂。身體欠佳、與清規(guī)戒律和濃厚宗教傳統(tǒng)的對立、與父母的無法溝通、尤其是對上帝的懷疑使她不斷地質(zhì)問自己軀體與靈魂的歸宿,人死后到底去了哪里?如果上帝無所不能,那么人世間緣何有這么多的災難,而且人人都會走向死亡?宗教中描繪的天堂果真存在嗎?因此,她的死亡主題首先與宗教信仰問題有關(guān)。生活在19世紀這個充滿宗教色彩的時代,迪金森卻不屬于任何一個宗教組織,依據(jù)超驗主義的直覺體驗,“她探究人類精神的不安,常常懷疑上帝的存在和仁慈,認為原始的自然就是她的宗教”(王逢振,2007:149)。迪金森決意不上教堂,她的宗教里根本不存在教堂,因為她本人的理念直接與上帝的“教誨”格格不入,甚至大膽駁斥以拯救靈魂和罰人下地獄為基本點的神學。在《我從來沒見過荒原》中詩人寫道:“我從未同上帝談話,我從沒訪問過天堂?!?黃杲炘,2002:134)言語中流露出對上帝的質(zhì)疑、對天堂的懷疑,她還因自己愛情的悲劇而幽默地指控了上帝:“上帝真是個嫉妒的上帝/他見我們不愛跟他一起/而寧愿兩人自己游戲/他就忍不下這口氣?!?王逢振,2007:96)盡管迪金森尖銳地批評宗教,但是她卻因此而更加痛苦,因為不信而倍覺失去,一個沒有信仰和思想寄托的懷疑者內(nèi)心的困惑可想而知,死亡自然就成為縈繞心頭揮之不去的念頭。

迪金森創(chuàng)作“死亡”詩歌的另一緣由在于她的情人、友人的相繼離世。迪金森雖終生未嫁,但她很珍惜友誼和愛情。在生命的后一階段,她很少走出閨門與人社交,但卻通過信件、詩歌等方法一直維系著同友人與情人的交流,并且經(jīng)歷了親朋好友接二連三的去世,由于當時醫(yī)學科學的限制、生活條件的艱苦,死亡率很高。但死亡這一自然現(xiàn)象對她沖擊很大,也影響了她的生死觀。從她的信函中,我們大致可知她的“初戀情人”牛頓對當時豆蔻年華的她影響至深且感情最為純潔久遠。他倆經(jīng)常親密地在一起切磋詩藝,那是迪金森最快樂的時光。雖然愛情的蓓蕾在少女懵懵懂懂中依然模糊,但這樣的純情陪伴了詩人的一生。牛頓的早亡令迪金森肝腸寸斷,她不無悲切地寫道:“死者對我很親。我想了解他是否安詳?shù)厮ァ?Johnson,2000:112)向往愛情而終不能擁有;擁有愛情卻意外夭折,其中的無奈與失落可想而知。因此,牛頓的死不僅使她傷心而且使她從此對死亡糾纏不清,結(jié)下了難以擺脫的情結(jié),并深切地感受到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逝者經(jīng)過墳墓得以解脫,他們活在活著的人心里,就沒有死去,只有生者還得悲楚、孤寂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她曾這樣描述自己的感受:“我覺得思想里有條裂口/仿佛我的大腦已經(jīng)劈開/我設(shè)法把它對上——嚴絲合縫/但就是合不起來?!?蒲隆,2010:29)失去情人的切膚之痛令詩人永生難忘并將現(xiàn)世的生死升華為詩歌藝術(shù)的恒久,承載對亡友的思念與寄托。

此外,詩人自己瀕臨精神崩潰邊緣的生活體驗也成為其“死亡”詩的源頭。迪金森雖然創(chuàng)作多產(chǎn),去世前發(fā)表的詩作寥寥。她寫詩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出版或博取功名,她甚至留下遺囑,要銷毀她所有的遺作。而她寫詩,則更像是一種自我抒發(fā)和精神治療,治愈自己的精神疾病。對迪金森的生平考察表明,迪金森聰慧敏感,內(nèi)向多情。她對美的追求使她幾乎一生都以白衣相伴,裊裊婷婷;她對真的向往使她始終傾聽自己的心聲,不愿移情別戀;她對善的崇尚使她寧可潔身自好,也不愿破壞別人的家庭和幸福,終老為君,視塵世為過客,以墳墓為歸途,讓靈魂憧憬死后的重逢與愛情。因此,她難免經(jīng)歷絕望與蒼涼。1862年4月,迪金森寫道:“自去年9月起——我感到一種恐懼——我不能對任何人說,于是我就唱歌,正像那個經(jīng)過墳場的孩子——因為我害怕?!?Johnson,1986:261)迪金森所謂的“害怕”就是深恐自己會控制不住飛揚的思緒,會發(fā)瘋。她游走在精神崩潰的邊緣,自然會時不時想到死亡,想到自己最后的歸宿,想到死亡終會掩蓋她的精神疾病使她得以解脫,因此“死亡”不斷呈現(xiàn)在她的詩作里,而詩人通過寫作完成自我救贖和解脫。

可見,迪金森在對生活的體驗和思考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生死觀。對于死亡,迪金森認為,那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結(jié)局,人生于塵土必然回歸塵土。她的家離墳場很近,肅穆悲哀的送葬隊伍成為她心中揮之不去的幽影。詩人認為死亡是所有人最后的歸宿,所謂靈魂升天、軀體輪回都是人類空幻的想象而已,這一超越其時代的獨特的生死觀使得她最偉大的抒情詩大部分都是以死亡為主題,并將死亡加以擬人化:或為一個君主,或為一名貴族,或為一個和藹可親卻又難以抗拒的戀人?;诓煌脑妼W源頭和生命體驗,迪金森在詩中流露的心境卻大為不同:有時憂郁,有時亢奮;有時憂傷,有時愉悅;有時沉重,有時陶醉,匯集了理智與感性的糾結(jié),最終促成了她對死亡密不可分的糾結(jié)一生的詩歌創(chuàng)作。或寄托情思,追憶亡友,或自我抒發(fā)治愈精神創(chuàng)傷,實現(xiàn)自我救贖,從而將對死亡的理解、剖析和抒發(fā)內(nèi)化進自己的詩學理念,在詩歌創(chuàng)作的層面上進一步進行多維度的藝術(shù)闡釋。

2 “死亡”的詩學維度

迪金森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對死亡的詩學意象、哲學內(nèi)涵和美學意義進行了多維度的解讀,形成了獨特的死亡詩學。首先,死亡在迪金森的詩歌中呈現(xiàn)出五彩繽紛的意象,具有深刻的哲學意義。例如,《因我不能為死神停留》這首詩是從多個角度精辟論斷死亡之經(jīng)典:

因我不能為死神停留——

死神好意地將我等候——

馬車上坐著只有我們倆——

此外永生也同行。

(郭嘉,2009:244)

詩人是在告訴我們?nèi)松锹L的旅行,我們并非孤獨而來,獨自而去,有一位紳士早就在恭候我們了,他就叫“死神”。詩人從這個角度知會我們:無論人活多久,與死神同行是最后的必然。在第二節(jié)中詩人被死神“彬彬有禮”的誠意所打動,高高興興地登上了死神為她準備的馬車,從死不足悲因而不妨欣然接受的角度闡述了自己對死的釋然:

一路走去,我們經(jīng)過了學校,孩子們正

課間嬉戲玩得歡

我們經(jīng)過金光閃閃的稻田

經(jīng)過那緩緩下落的夕陽。

(郭嘉,2009:244)

學校、田野、夕陽分別代表著人生之旅的三個主要階段:天真爛漫的童年、辛苦耕作的青壯年和遲暮的晚年。由此,從生與死必經(jīng)的三個過程的角度解讀了死亡的主題。在詩歌的最后一節(jié),詩人輕松地寫道:

我們在一所房前停下、

房子猶如凸起之地面——

屋頂幾乎無法看見

屋檐埋于地下面

此程已是數(shù)百載

感覺不到一日光景

我當初猜想馬車頭

奔的方向是永遠。

(郭嘉,2009:244)

“房子”其實就是墳墓,可詩人卻興致盎然地將之描繪了一番。住進了這所房子就意味著與死神打成一片,共同走向永恒。對此,詩人并不害怕,更不覺得孤獨,她新奇、放松、欣欣然。由此,詩人又透過解脫和輕松的角度解讀了死亡,從而最終揭示了該詩的主題:死亡并不可怕,既然它一定會到來,那就用淡定從容的姿態(tài)應對它,從而超越死亡而賦予生命更多的自由與生機。

死是人世間的常景,是人類社會唯一平等的事情,無論是乞丐還是國王,在死的面前無一絲一毫的區(qū)別。因此,迪金森描寫死亡不同凡響,與流行的感傷濫調(diào)大異其趣,這突出表現(xiàn)在詩作中美麗、圣潔的載體“天使”的頻繁出現(xiàn)?!毒椭渲榈癯傻拇缶票芬辉娡癸@天使給予她心靈的慰藉:

就著珍珠雕成的大酒杯

我品嘗未釀過的酒,

并不是法蘭克福的葡萄

都能把這種酒釀出。!

……

直到天使們揮起雪帽子,

而圣徒們奔向窗戶,

要看來自曼薩尼利亞的

這一個小小的酒徒。(黃杲炘,2002:128-129)

在迪金森的時代,一個名門望族的大小姐像酒鬼一樣地豪飲,是令人大跌眼鏡的,但詩中所謂的小小的酒徒顯然是在無望中“醉生夢死”,也游走在瀕臨死亡的邊緣:彌留之際,她看見天使們揮起帽子歡迎她;圣徒們涌向窗戶迎接她,她的生命已步入盡頭,但她并不害怕,因為那戴著雪白帽子的天使可以一路做伴,該是多么令人愉悅的時光。

其次,死亡在迪金森的詩歌中充滿了神秘的原始美,常常會令人產(chǎn)生超越生死的向往。追求美,尤其是追求詩歌的藝術(shù)之美是迪金森終生奮斗的目標,在生命的每一步歷程中,她都在一點一點地向這一目標靠近。20世紀90年代,布盧姆在《西方正典》中說:“除了莎士比亞之外,迪金森比自從但丁以來的其他任何西方詩人更具認識上的原始性?!?朱剛,2004:195)這里所謂的認識上的原始性表現(xiàn)在迪金森對死亡開闊的視角令她的感受呈現(xiàn)獨特的色彩。在迪金森的時代,少有詩人如此大肆闡釋死亡,更無人能在對死亡的刻畫中展示清新、抒情的格調(diào)、豐富的哲理和詩學美感。迪金森對死亡近乎美麗動人的刻畫和頌揚,以及有關(guān)死亡詩美的精彩呈現(xiàn)突出表現(xiàn)在詩歌《請允許我成為你的夏季》:

請允許我成為你的夏季,

當夏季的光陰已然逝去!

請允許我成為你的音樂,

當夜鶯與金鶯收斂了歌喉!”

(徐翰林,2006:172)

迪金森擅長構(gòu)建生動的意象。在這一節(jié)詩中,夏季就是最動人的意象,讓詩人熾烈的愛情得以具體化。與夏季相關(guān)聯(lián)的音樂、夜鶯和金鶯是從這一意象衍生出來的意象群,表達了詩人對情人的奉獻一往情深。她可以化作夏季給予愛人百花的燦爛;化作音樂帶給情人如夜鶯般媚人的歌唱??傊?,為了這份愛,她可以奉獻一切。接著,詩人寫道:

請允許我為你綻放,

我將穿過墓地四處播撒我的花朵!

請把我采擷吧——銀蓮花——

你的花朵——將為你盛開,直至永遠!

(徐翰林,2006:172)

第二節(jié)的單一意象是“墓地”,即死亡,這才是詩人所極力要表達的,銀蓮花——你的花,是由墳墓衍生過來的,即詩人死后的化身,于是死亡不再令人悲哀,而是對愛情更真摯的傾訴與深化:雖然我即將死去,被葬在墓地,但我也要化作那美麗的銀蓮花,為你盛開,一生一世守護著你。死亡也由此在詩人的筆下美得令人震顫,她不是愛情的終止、生命的隕落,而是走向新生與永恒。

此外,在詩性美的基礎(chǔ)之上,死亡在迪金森的詩歌中呈現(xiàn)出又一維度——真。《我為美而死——然而》是一首短小、簡潔而動人的詩歌。迪金森在此,將美與真的詩性內(nèi)涵刻畫得深刻雋永:

我為美而死——然而

很難適應這座墳墓

一個為真獻身的人,

這時躺在我的鄰屋。

(蒲隆,2010:193)

此節(jié)中,詩人明白無誤的告訴世人,他是為美而走向死亡的,因為才離開人世,所以還無所適從,但幸運的是,他遇上了一個好鄰人——一個為真而死的人,兩人迅速成為一對親密的兄弟。接著,詩人又寫道:

于是像親人夜里相逢——

我們隔墻侃侃而談——

直到青苔蔓延到唇季——

并把我們的姓名——遮掩。

(蒲隆,2010:193)

詩人相信,美與真本為一家,是親如手足的兄弟,美與真水乳交融。二人隔開墻壁傾訴衷腸,直到萬物不斷蓬勃生長,直到人們不再記得他們的名字,直到他們走向永恒。本詩中,迪金森從透露死的秘密的角度闡釋了她的明晰的思想:為美而死;為真而死,只有這樣才能在死后得到安息和永生,所以崇高的人們視死如歸。

1787年,迪金森在給霍蘭德夫人(Mrs Holland)的信中寫道:“我以為每一個意識都有其深沉之處,在那里我們無法自救——也無人與我們同行——它以終有一死的狀態(tài)向我們展現(xiàn),它是死亡的冒險?!?Dickinson, 1958:555)在她看來,死亡不可避免,我們的人生每一分、每一秒無不在向死亡邁進,因此在我們的意識深處死亡始終潛伏于此。面對死亡,我們只能獨自領(lǐng)受且無法自救,“終有一死的狀態(tài)向我們展現(xiàn)”,是冒險也好,是體驗也罷,在通往死亡的旅程中最終的結(jié)局都是不歸路。但死神并不可怕,他引導人們擺脫世俗的羈絆,從今生的短暫走向未來的永恒。迪金森的死亡詩歌讓我們看到,死亡是永生的開始,死亦是生。哲學家蘇格拉底曾斷言:“哲學就是學習死亡。”(郭嘉,2009:246)哲學研究的終極目標就是生死。這也對應了迪金森關(guān)于人的價值觀:人的價值其實就是死的價值,是經(jīng)由死亡走向永生的價值,從而將死亡的深刻意蘊上升到了哲學的層面進行解讀,賦予它更高的研究地位。像傳說中的梁祝化作蝴蝶一樣,詩人也穿越墳墓得以新生,化作清新迷人的銀蓮花,把愛灑向戀人,把美播撒在人間。生和死是誰也無法決定的,唯有享受其間的那一段時光,死亡的黑暗背景方能襯托出生命的光華。面對死亡,我們不會因此而感到不安,猶如莊子所言:“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陳躍紅,2005:307)即生是死的繼續(xù),死是生的開始;生生死死,本質(zhì)相同。死亡五彩繽紛,充滿了詩性的美與真,這是迪金森死亡詩歌的詩學維度,充滿了哲學思考、藝術(shù)審美和詩學體驗。

3 結(jié)語

綜上所述,迪金森對死亡的闡釋是多維度多方位的,是其詩學觀詩性的解讀。死亡與永生是詩歌不朽的主題。對于迪金森而言,死亡不僅是一個詩歌話題,更是她生死觀、哲學觀、美學觀的集中體現(xiàn),死亡也因此而成為迪金森詩歌創(chuàng)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其詩學理念的載體。對死亡多維度的闡釋、對死亡刻骨銘心的記憶、對死亡刻畫所呈現(xiàn)的詩美使得她的詩歌委婉、抒情、富含豐富的哲理,也達到了高超的藝術(shù)境界。叔本華曾說過這樣的話:“人生在本質(zhì)上是一個形態(tài)繁多的痛苦,現(xiàn)實世界就是一個地獄?!?叔本華,1982:420)雖然生前默默無聞、遭受著孤寂、疾病和精神瀕臨崩潰的折磨,但迪金森依然表現(xiàn)出一個偉大詩人的才情和對生死的豁達領(lǐng)悟,頑強地以其個體的存在與抗爭凸顯人類對個體生命的超越,引領(lǐng)讀者邁向由死亡所構(gòu)建的詩學的崇高。時至今日,迪金森獨特的詩學理念讓她的詩句大放異彩。她不僅是英語國家的主要作家,而且已躋身于整個西方的經(jīng)典作家行列??ń?Kazin)在《美國行進》(1984)中稱她為“新英格蘭第一位現(xiàn)代作家”(Kazin, 1984:7)。威廉斯也曾贊美惠特曼與迪金森:“迄今為止在詩歌這個人跡罕至的精神領(lǐng)域里,他(她)倆代表了19世紀美國心靈拓荒最高的才智?!?Williams, 1972:907)

Dickinson, Emily.1958.TheLettersofEmilyDickinson[G]. Ed. Thomas H. Johnson and Theodom V. W. Ward. Cambridge: The Belknap of Haward UP.

Dickinson, Emily. 2000.SelectedLettersofEmilyDickinson[G]. Johnson,Thomas H. ed. Cambridge; The Belknap P of Harvard UP.

Kazin, Alfred. 1984.AnAmericanProcession[M]. New York:Knopf.

Williams, Stanley T. 1972. Experiments in Poetry: Sidney Lanier and Emily Dickinson[G]∥ Robert E. Spiller, et al.LiteraryHistoryoftheUnitedStates.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郭嘉.2009. 英美詩歌精品賞析 [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黃杲炘.2002. 美國抒情詩選[G].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叔本華.1982.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M].白沖石,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

王逢振.2007. 美國文學大花園 [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徐翰林.2006. 最美的詩歌[M].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朱剛.2004. 新編美國文學史:第2冊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10. 艾米莉·迪金森詩歌與書信選集[M].蒲隆,譯.南京:譯林出版社.

OnDickinson’sPoeticsInterpretationof“Death”

WANGYuzhi

Profound and meticulous research on Emily Dickinson’s poetry indicates that “death”, as the common theme of her poetic creation, is deep in poetic connotation and far-reaching in aesthetic meaning. This essay starts from the poetics origin and multi-dimension of poetics in Dickinson’s “death” poetry, probes the poet’s poetic interpretation of “death”, and proves her peculiar creative conception of death poetics.

Dickinson; death; poetics interpretation

I109.9

A

1674-6414(2017)05-0031-05

2017-05-30

汪玉枝,女,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英美文學研究。

責任編校:肖誼

第三屆“中央文獻翻譯與研究論壇”參會通知

“中央文獻翻譯與研究論壇”于2015年創(chuàng)辦,連續(xù)舉辦了兩屆,已經(jīng)成為中央編譯局國家高端智庫建設(shè)打造的品牌活動。論壇旨在為中央文獻翻譯和傳播中重要問題的深入研討搭建對話平臺、為從事和關(guān)注中央文獻翻譯和傳播的同仁提供交流合作平臺,成為中央文獻翻譯和研究重要成果的發(fā)布平臺。第三屆“中央文獻翻譯與研究論壇”,將于2017年11月24日-26日在重慶圣荷酒店舉行。論壇以我國的國際傳播能力和對外話語體系建設(shè)為背景,將從政治文獻的翻譯理念、策略、流程管理和人才培養(yǎng)等多個方面,重點研討我國政治話語的對外翻譯與傳播。本屆論壇由中央編譯局中央文獻翻譯部、中央編譯局《國外理論動態(tài)》雜志社、天津外國語大學中央文獻翻譯研究基地主辦,由四川外國語大學承辦。

會議主題:開放視野下的政治文獻翻譯與傳播:理念、策略、流程與人才培養(yǎng)

具體議題:1. 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政治話語體系構(gòu)建;2. 政治文獻翻譯中的策略和方法

3. 重大會議文件翻譯的流程管理;4. 開放條件下翻譯人才的培養(yǎng);5. 政治文獻翻譯的國際經(jīng)驗;6. 中國政治話語的翻譯與傳播;7. 西方主流媒體涉華政治話語研究;8. 中國故事的創(chuàng)意傳播與對外話語創(chuàng)新;9. “一帶一路”與國家形象跨文化傳播。

會議日期:2017年11月24日-2017年11月26日;報到時間:2017年11月24日

報到地點:重慶圣荷酒店(The Lotus Hotel Chongqing)

酒店地址:重慶市沙坪壩區(qū)西永大道36號;酒店電話:(023) 65348888

會議報名:

1. 報名方式:電子郵件報名,請將填好的參會回執(zhí)和論文中英文摘要發(fā)送至:sisukeyanchu@163.com。

2. 截止時間:2017年10月15日

3. 會議費用:參會者交通、住宿費自理。

聯(lián)系人:四川外國語大學科研處謝運龍:電話:13752906799;郵箱: sisukeyanchu@163.com

中央編譯局中央文獻翻譯部孫寧:電話:15910711217;郵箱:sunningcctb@163.com

本屆高層論壇成果將結(jié)集出版,優(yōu)秀成果將推薦給《國外理論動態(tài)》發(fā)表。論壇竭誠歡迎從事和關(guān)注中央文獻翻譯與傳播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專家、學者和博士研究生與會交流。論壇主辦方將在11月1日之前寄發(fā)正式邀請函。務(wù)請有意與會者及時報名并提交回執(zhí)。

猜你喜歡
死亡詩學詩人
背詩學寫話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詩人貓
第四屆揚子江詩學獎
揚子江詩刊(2017年1期)2017-01-17 06:25:11
美劇“死亡”,真相不止一個
我經(jīng)歷了一次“死亡”
南方周末(2015-07-09)2015-07-09 18:38:31
詩人與花
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 07:40:48
兩種翻譯詩學觀的異與似
外語學刊(2012年6期)2012-01-19 13:46:54
库伦旗| 格尔木市| 赤峰市| 民勤县| 双城市| 武夷山市| 常熟市| 勐海县| 寿宁县| 澄城县| 三门县| 灌阳县| 府谷县| 崇仁县| 克东县| 岳阳县| 香格里拉县| 巴中市| 双桥区| 靖西县| 英吉沙县| 嘉善县| 鄂托克前旗| 天门市| 和顺县| 陵川县| 安图县| 顺平县| 凭祥市| 乐安县| 南投市| 石首市| 大庆市| 丹巴县| 东乡县| 庆阳市| 鄂尔多斯市| 易门县| 武功县| 博野县| 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