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利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丁作奠定基礎(ch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培養(yǎng)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才會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好奇感與探究欲,才會在語文課堂上如癡如醉,甘之如飴。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趣味教學;語文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推廣,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也一度很精彩,也曾讓我們以為小學語文的春天來了。那些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充滿精彩的課堂教學也成了很多老師一度追求的教學方式。然而,幾年過去了,當我們再回首看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時,不禁讓我們汗顏,不變的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單調(diào)和枯燥,小學生的語文素質(zhì)也并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因此,如果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來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教學效果.就是我們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難題。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guān)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惫P者從這句話中感悟到,增加我們小學語文教學的趣味性。拉近語文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應該是提高我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途徑之一。
一、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全面展現(xiàn)自我
新課標強調(diào):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巧設(shè)問題,引導學生,點撥學生的思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如在教學《老樹的故事》一課時,揭示課題后,我先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文,把找到的問題答案用直線劃出,不明白的地方用問號標出。自學時要求學生做到邊讀邊想邊動手。通過這樣動手、動口、動腦訓練學生,能促使他們在最大限度里發(fā)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因此,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二、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新課改明確指出.我們的課堂教學不應只以教會學生一定的知識為目的,我們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來學習;課堂教學不是老師如何來教學,而是學生如何學習的過程。就像古人所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跟知識相比較而言.教會學生必要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他們終身學習的理念更加重要。新課改背景下我們的學習應該是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是輔助學生學習的角色。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才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來,幫助學生對知識更好地理解。因此,在我們的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單一模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要激發(fā)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能夠在學習的時候主動來獲取知識,這樣也就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的結(jié)構(gòu),提高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1.相信學生,讓學生做課堂教學的主人按照新課改所倡導的,我們應當相信我們的學生,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來進行知識的探究和學習。筆者以為,在每堂課結(jié)束的前一刻鐘,可以讓學生來做課堂的主人,時間不宜過長,要避免本末倒置的情況發(fā)生,雖然新課改說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人,但是小學生的自制力還不強,需要我們加以適當?shù)囊龑Р趴梢浴?/p>
2.分組討論,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在學生做課堂教學主人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幫他們進行分組教學,讓學生們在分組學習的時候能夠互相討論,講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分享彼此的智慧。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而且讓小學生有了自主討論和探究的時間,對于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重視誘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指對新異事物進行探索的一種心理傾向。學生的好奇有與生俱來的一面,一經(jīng)誘導,便會轉(zhuǎn)化為成就動機。所以教學活動中的新異因素總會引起他們的注意,進而接近并去了解“這是什么”和嘗試解決“為什么”。誘發(fā)學生好奇心的策略主要有:
1.形成教學互動“互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直接交往,相互影響和相互促動,從而改變教師單方面的活動為師生反映的積極性。這是新課改背景下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2.鼓勵個性發(fā)展新課改理念提出,要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鼓勵學生自由地、創(chuàng)造性地、個性化地解讀文本,引導學生盡可能地提出自己的個人理解,富有獨特、個體性地來把握這個世界的真諦和意義,這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重要策略。
3.引導情感遷移積極性情感是人的智力活動的催化劑。教學中可有目的地將課文中某種思想感情遷移到學生的學習與思考中。
四、運用豐富生動的語言,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簡而言之就是語言文字,語文教師規(guī)范優(yōu)美、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語言在具體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著名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所說:“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fā)出知識的溪流?!币蚨鴱哪撤N意義上說,語文課堂教學藝術(shù)就是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藝術(shù)。語文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要使自己的課堂語言盡量做到高低起伏,長短相間,快慢適宜,隨著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實際的需要時輕時重,時緩時急,抑揚頓挫,聲情并茂,和諧動聽。有時要做到形象生動、饒有情趣,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枯燥為風趣,使學生聽起來舒服悅耳,精神飽滿,興趣盎然。有些時候,教師還要在課堂上根據(jù)學生的情緒反應、心理狀態(tài),隨機應變地穿插一些零碎卻生動幽默的插話。這種“碎語”往往可以調(diào)節(jié)教學節(jié)奏,輕松課堂氣氛,也利于集中學生注意力和加強對知識的理解。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里,對于學生的學習,我們應該更多地去關(guān)注一下如何挖掘教學的趣味資源,只有深挖教材,我們的教學才能從根本上走進學生的生命領(lǐng)域,走進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中來。要想讓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充滿趣味性,我們就必須時刻保持前進的步伐,不斷改革舊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彰顯小學語文教學這門美麗的藝術(shù)。
參考文獻:
[1]陳愛娟.小學語文趣味課堂的創(chuàng)設(shè)策略[J].林區(qū)教學,2014,(09)
[2]劉曉軍.關(guān)于“小學語文趣味教學”的思考[J].小學語文教學,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