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愛華
摘要:教育賦予我們更多的責任,我們不能只是一個問題的處理者,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們去做,我們更應該是一個思想的引導者!
關鍵詞:學生;問題;處理
我的一個同事,做了多年班主任,學校領導多次在大會小會上表揚他,表揚他的工作態(tài)度和工作的積極性。我時常自嘆不如,有人給他寫過幾句打油詩:“五更起,三更眠,一把戒尺放手邊;大事累,小事忙,腰兒彎得像插秧!”你的身邊是否有這樣的班主任?
在我身邊經常聽到同事說:“唉,班上又出問題了!”于是又開始忙了,按下這頭,那頭起來了;男同學的問題處理好了,女同學那邊又出問題了;上節(jié)課剛剛“搞定”作業(yè)的問題,這節(jié)課又在找某學生談上課紀律的問題;才把某個孩子從網吧里“揪”出來,另一個孩子又翻墻外出了……可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曾經有一個班主任跟我抱怨說:“為什么現(xiàn)在的孩子總是容易出問題呢?我一天到晚都在處理孩子們出現(xiàn)的問題!現(xiàn)在孩子的教育是越來越難做了,班主任,真不是人做的!”我倒是挺認同他的后一句話:“現(xiàn)在的孩子是越來越難教了!”
孩子容易出問題,作為班主任,這些問題我們都要面對,所以我們的身邊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的處理者”,天天都在為問題而忙碌。有的因為孩子累計重復多次地出現(xiàn)同樣的問題而煩躁不安,甚至態(tài)度粗暴,打罵學生;有的因為茫然不知所措而天天被學生牽著鼻子走,工作處處被動;更有甚者,因為常時間地處在擔心孩子出問題的緊張情緒下,以至于身心疲憊,影響工作的熱情,甚至發(fā)出“班主任,不是人做的”之類的感慨而放棄班主任工作……
其實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結論自然也就不同,我們何不換一種角度來看待我們所遇到的問題呢?我要說的是:預防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問題。
首先,預學生,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和情緒波動;預班級,對整個班集體,要做長遠規(guī)劃;預突發(fā)事件,把平時可能出現(xiàn)的突發(fā)事件都準備好應對措施;預知識底蘊,要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補充自己的感悟,和學生一起學習,共同成長。我們不難理解萬老師的意思:“凡事預為先!”我個人一直很受萬老師的影響,只是個人覺得他還沒有指出“預”的另外幾個方面:
一、預年齡。作為學生,其年齡特點與他所會出現(xiàn)的問題是有一定的聯(lián)系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意識到在孩子這個年齡可能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問題,提前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小學低年級與高年級不同,初一和初二的孩子與初三又不同,高中孩子更會不同。不同年齡的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是不同的,自然預防和處理問題的方式也不盡相同。
二、預思想。隨著孩子的成長,其內心世界里的人生觀、世界觀會逐步成熟,隨之而來的也會是各種不健康思想的萌芽,尤其是近年來社會不健康思想的泛濫,班主任必須要有所準備,提前對孩子各方面的思想進行引導,提高孩子的是非辨別能力,不要以為孩子不懂就不講,孩子沒聽說就不說,避免因為好奇而誤入歧途。
當然,預防并不能阻止所有問題的出現(xiàn),但不預防只會出現(xiàn)更多的問題。做好“預”的工作,需要我們對工作的細心和認真的態(tài)度,需要足夠了解孩子的心里動向,需要更多對工作的研究和思考。
那么當問題出現(xiàn)了,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別無它途,勇敢面對,積極面對。請你告訴你自己:“有問題發(fā)生了?很好,我又多了一個教育孩子的機會,”而不是煩躁不安和疲于應對,更要注意如下兩點:
一、不要失去理智而簡單粗暴。失去理智會讓你不能耐心分析孩子發(fā)生錯誤的原因,更不會愿意去尋找問題發(fā)生過程中的正能量;而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有如“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你會上癮而失去對教育的思考和研究,更會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讓其失去自省的能力!
二、不要失去耐心而急于求成。問題出現(xiàn)后的立竿見影是非常少見的,要有允許學生重復某種錯誤的耐心,更不要急于想讓孩子的某個問題馬上得到解決。打個不太恰當?shù)谋确剑t(yī)生在面對病人時也會常說:“先吃這種藥試一下”“再觀察一下看看”,急切的心理不是教育應該有的心理,更會讓孩子對自己脆弱的自我成長動力產生懷疑,給他貼上“沒有毅力”、“不知反省”、“頑固不化”等標簽。
怎么解決問題呢?請再次告訴自己:“有問題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怎樣解決好問題,并爭取不再讓同樣的問題發(fā)生!”請記住如下幾個原則:
一、學會先詢問孩子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為什么會上課講話?可能他是書忘記帶了或者要借學習用具;為什么他要抄作業(yè)?也許是他不會做又或者是作業(yè)太多;為什么會忘記搞衛(wèi)生?可能他正忙著做作業(yè);為什么會“早戀”?莫非孩子從小缺乏父愛或者母愛,他要的只是一個朋友;為什么他會打架?似乎是對方故意欺負他??????學會耐心詢問能迅速建立起孩子跟你之間的信任,能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二、學會跟蹤孩子出現(xiàn)問題后的表現(xiàn)?!笆虑樘幚硗炅?,我的一項工作又完成了!”這種思想是極端錯誤的。如果有所改觀,要隨時予以表揚,不斷推動和強化他的自我反省的意識;沒有改觀,請千萬不要等著下一次錯誤的發(fā)生后再去處理,沒有誰規(guī)定了只有出了問題以后我們才能找孩子聊聊,不是嗎?
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并不只是一個問題,而是一個教育的契機,只要我們利用的好,處理得當,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幫助。那么當孩子沒有出問題怎么辦?也許你會覺得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奇怪,我想要說的是:那就創(chuàng)造點小問題吧!
僅舉一例,或許你會有所啟發(fā):我們有的班主任生怕孩子出問題,天天全程跟蹤,全程陪護。班級紀律很好不是?有沒有嘗試過,當你離開時,你的孩子還會守紀律嗎?所以,適當?shù)胤欧攀职?。也許會出點小問題,你又多了一個提高孩子們自覺性的好機會!
播種思想、預于未然、防微杜漸、呵護相伴?;蛟S,換一種思路會更好!所以,當你為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焦頭爛額、疲于奔命時,請反思一下自己。教育賦予我們更多的責任,我們不能只是一個問題的處理者,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們去做,我們更應該是一個思想的引導者!
在教育孩子的過長中我收獲了許多,明白了許多,讓我們和孩子都在問題中不斷成長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