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玨涵
(湖南信息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00)
最原始的藝術美
黃玨涵
(湖南信息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00)
最原始的藝術美是普遍性和具體性的結合,直接起源于人的思想,人的感受,情緒等等,但是又不是一種后天掌握的技巧,而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美的具體化表現(xiàn)。本文分為兩個部分進行說明:第一部分是黑格爾在摹仿說中所舉的例子;第二部分是羅蘭·巴特提出的關于從何從新定義藝術美,如何去用最原始的方式去感受。最后是對上面論文的總結。
原始;藝術美
在說最原始的藝術美之前,還是想談談我對于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理解。因為最原始的藝術美一定是屬于藝術美的范疇,要和自然美區(qū)分開。藝術美首先必須是一個自由,無限的整體,不受其他事物的關系限制,把對象看成是一個獨立自在的整體。在黑格爾看來大多數(shù)藝術的美都是有目的性的美,例如:美得建筑是對外在無相自然的加工;美的繪畫是把孤立自然事物到心靈最高品質(zhì)的過度;美的音樂是化空間為主觀性的孤立的點。這些都與絕對必然的自然美不同,自然美沒有目的性,例如:鳥的羽毛無人看見也還是五光十色,最誘人的香味和最茂密的森林都悄然的來悄然的去,這一切都獨立自足的存在著。我認為的最原始的藝術美也是有目的性的,是一種類似神活動的方式或者是看做人最本質(zhì)心靈的產(chǎn)物。
黑格爾把美的世界分為兩個極端:1,無心靈的客觀性,神所創(chuàng)作的單純的目的環(huán)境,沒有心靈性的目的和內(nèi)容;2,內(nèi)在的認識到神圣性,即神所轉化的各種特殊主體存在,個別主體的感覺,情緒和心靈。也就是說對于黑格爾而言,人是一個獨立自在的整體,可以像孤島一樣不受其他事物的限制,但是又不是類似自然一樣獨立自足,它需要的是有目的的外現(xiàn)。例如人的尊嚴,從藝術美角度來說是一種獨立自主的狀態(tài),因為尊嚴與生俱來的。當藝術美表現(xiàn)出神圣性的時候,宗教的信仰就會出現(xiàn),從而證明尊嚴是無法被任何人或者事物踐踏的,即時在生命微弱的時候也只是不得已而暫時閉眼。這是一種:“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的高潔;是一種:“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骨氣。這種高潔和骨氣的尊嚴是介于科學概念和現(xiàn)實生活之間(這種狀態(tài)黑格爾稱之為藝術狀態(tài))。
黑格爾在藝術美的目的中第一個就是模仿說。認為藝術美可以利用自然美,把自然的一切美作為藝術美的原型。但是,藝術家需要做的絕不是一種摹仿,黑格爾在藝術的目的中否定了摹仿自然說。但是里面有一個例子,是哲姆士·布魯斯到阿比西尼游歷的時候,拿一幅畫的魚給土耳其人看,土耳其人問道:“到了最后審判的日子,如果這條魚站起來控訴你,說:“你替我造了尸體,卻沒有給我一個活的靈魂”。那時你準備怎么替自己辯護呢?”因為摹仿造就了物質(zhì)的本身,完全按照本來的面貌進行復寫。這種土耳其人的問題就是一種最原始的藝術美——神給予的靈魂,一種擁有神圣性的靈魂。但是只因為作畫人只是在于是否正確的摹仿,美的對象和內(nèi)容被看成毫不重要的了。而神給予的靈魂就是一種對象和內(nèi)容——尊嚴。摹仿只能是一種技巧,無論是繪畫中的空間,還是音樂中聽到的孤立的點,摹仿只能是從外在的角度進行表現(xiàn),類似技巧或者是科學(具有普遍性)。而尊嚴在藝術中是從具體感性的形象,顯現(xiàn)出普遍的真實性,理性與感性的矛盾統(tǒng)一。創(chuàng)造的魚的尸體并沒有讓它的生命擁有與生俱來的尊嚴,是一種“更高實體性的目的說”,黑格爾說:“當情欲愈專注,愈狹隘,愈占領著整個的人,它也就愈粗野蠻橫,使得當事人失去控制,沒有能力把有普遍人性的自己和這種強烈的情欲分開?!边@屬于藝術上的尊嚴,不同于自然的野性。藝術的尊嚴可以被看作是道德上的進益,但是道德又是后天在社會中形成的,按喬姆斯基的生成語言學理論,那人的道德其實是先天所具有的模式,這種先天性的尊嚴使得自己是具有普遍人性的人。這種最原始的藝術美在一定程度是制約人的情欲和粗野。但是單單從人的尊嚴作為最原始的藝術美,就還缺乏了藝術美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它只是作為了抽象的議論和干燥的幻想,沒有具體的藝術形象。所以下面想具體解釋說明這種最原始的藝術美如何從抽象到具體,從普遍到特殊的個體藝術。
最原始的藝術美具體化到每一個所創(chuàng)作出來的藝術美,把普遍性具體到音樂,文學中去。但是并不是具體到音樂多么的美,例如愉悅的,可怕的。是一種音樂人創(chuàng)造時候的最基本的肢體語言。羅蘭·巴特在《聲音的紋理》中批評模式化,
他說,你可以用“捉”來形容琴板上來回穿梭的手指,它可以是帶感情或者是不帶感情的動作。而不是一些大師上技藝上的登峰造極,是一種被純凈化的表現(xiàn)形式,是一種純粹的不關于技藝的一種藝術美。藝術美不是形容詞可以作為解釋的,是一種提供別人所理解的內(nèi)容,藝術上的稍縱即逝的幻想。黑格爾說:“藝術作品之所以成為藝術作品的感性形象就要變成一種附贅懸瘤,明明白白擺在那里當作單純的外殼和外形。”藝術作品中單純的外殼和形象在音樂中所表現(xiàn)的就是歌唱家的喉嚨,鋼琴家的手指,不僅僅是和康德一樣,把主觀思維與客觀事物之間的對應以及意志的抽象普遍性與意志的感性的特殊性之間的對立看做固定不變的。所有的藝術作品可以通過作品,用最原始的藝術家的肢體語言去看待。就如雕刻家的臂膀,并不是一種普遍性的雕刻藝術,是雕刻家屬于心靈領域的,同時卻又不停留在有限心靈的知識和行動上的最原始的藝術美。
最原始的藝術美在于它思想,在于那種“游刃有余”,“心游萬仞”的思考方式。達到藝術上的一種無限性。例如人最本真的尊嚴,對于不同的人表現(xiàn)出來的外現(xiàn)是不同的。有的是:“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氣魄;有的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氣概。但是在這個領域中,最原始的藝術美只有尊嚴,尊嚴是一種普遍性的法則,但是具體化后又會有不同的特殊性。還有就是藝術在具體作品中,不一定要用音樂的聲音去看待藝術美,當然聲音作為藝術領域中孤立的點,是一種浪漫型藝術,是一種心靈外現(xiàn)的特殊化表現(xiàn),但是還有一種普遍的原始藝術就是藝術家從心靈傳達出來的先決要素,就是歌唱家的喉嚨,畫家的畫筆等等,這些有普遍性卻又有特殊性的心靈藝術。
[1] [德]黑格爾,美學,M,商務印書館,2015,12.
[2] [法]羅蘭·巴特,聲音的紋理,M,
黃玨涵(1991.2-),女,漢族,湖南人,助理工藝美術師,湖南信息學院,研究方向:數(shù)字媒體藝術。
J01
A
1672-5832(2017)08-01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