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青秀
自由、自化、自得
——“面積的認識”化錯教學及思考
◇譚青秀
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書中稱小學階段是浪漫期,浪漫期是自由的,學生對事物的判斷理解都是感性的,千奇百怪的想法總是伴隨著“理所應當”的錯誤。而面對這些,尊重、欣賞、求化,就會讓學習中生發(fā)出很多浪漫的故事。我在教學“認識面積”時就演繹了一段這樣的故事。
認識面積時,在知道面積的概念后,有一個量長方形面積的環(huán)節(jié),想讓學生在這個活動中感受到大長度是用小長度來量的,大面積是要用小面積來量的。以前教學時都會提供很多同樣大小的小正方形,因為有了素材上的暗示,在量長方形面積時,學生都能想到用小正方形鋪滿長方形,然后數(shù)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教學時非常順利,卻忽視了面積單位在學生心中的萌芽。學生會自然想到用小正方形嗎?學生真正自由的想法又是什么呢?
這次執(zhí)教時,我結(jié)合為每組提供的大小相同的長方形,提出問題:“要想知道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有多大,怎么辦?”
“用尺子量!”
學生的第一反應是用手中的尺子去量面積,而且對自己的提議還信心滿滿,估計他們是根據(jù)學習長度時的經(jīng)驗,才有了這種看似錯誤的想法。于是,他們對齊0刻度、讀數(shù)、記錄、計算、得出結(jié)果。
一陣忙亂過后,班里出現(xiàn)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有的學生高高舉起手想要分享,有的學生卻一臉茫然。我讓舉手的小組來到講臺上,講述他們測量的過程和結(jié)果,講著講著,操作的學生停了下來:“好像不對!我們測量長和寬,然后計算出來的是長方形的周長,不是面積?!迸_下的學生也頻頻點頭,還自言自語:“就是啊,我覺得沒法量啊。”“面積是里面的大小?!?/p>
我拿起學生手中的尺子:“你們的感覺真好,用尺子一條邊上的刻度量的是長方形長和寬的長度,用尺子哪能量面積呢?”
學生又開始擺弄手中的尺子,一把尺子,兩把尺子……他們在合作中找到了答案: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大約是六把尺子。烏云散去,一張張小臉兒上也都洋溢著得意的笑容。
我及時引導他們回過頭來思考:你們用尺子的哪兒去量長方形的?
學生異口同聲:“面。”
“的確,測量長度我們用小長度,測量面積我們用小面積?!?/p>
……
整個教學過程,學生憑借自己的已有經(jīng)驗提出問題,借助尺子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又發(fā)現(xiàn)新問題,絞盡腦汁地尋找辦法,最后實現(xiàn)了用手中的尺子量出長方形的面積,找到了一個“數(shù)”來刻畫面積。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獲得的不僅是知道什么是面積以及面積要用面來量,而且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發(fā)現(xiàn)新問題、尋找新方法,一點點地化去錯誤接近成功。
學生經(jīng)歷一波三折,一度陷入困惑,而最終又由差錯走向了正確,這個過程正像師父華應龍所說的化錯的最高境界是——自化。學生在嘗試自己的想法時自信成竹在胸,在解釋自己的做法時又含糊其辭,當聽到老師的提示時又欣喜若狂!學生經(jīng)歷了這些此起彼伏的心理變化,學習能不是一件“浪漫”的事嗎?
(作者單位: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永定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