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文主
詩意梧州
鐘文主
梧州,一座2200歲的城,好山,好水,好風物,一個詩意的存在。
遇見梧州,宛如驚艷時光的美麗邂逅,令人怦然心動,令人沉醉若夢。
一座古城,兩千年的歲月,兩千年的風霜,歲月流逝,世事滄桑,依舊散發(fā)著人生若只如初見的動人,她是活在時光深處的美麗。
遇見梧州,便遇見了歷史,遇見了詩意。
白鶴觀
晨光稀微,天色淡淡,潯江與桂江,靜靜流淌。
江上,白霧繚繞,兩江纏繞的鶴崗,似飄浮于霧中,山色空濛,樓閣隱約,影影綽綽,霧里如仙山玉宇般神秘而迷離。
于這樣的早晨,攀登鶴崗,是個不錯的選擇。在薄霧中行走,未幾,即到達江岸一側的白鶴觀,其掩映在綠樹之間,靜伏于鶴崗一隅。我自路邊臺階拾級而上,牌坊式的白鶴觀門樓,在霧靄中莊重屹立,清冷肅穆,隱隱似有仙氣襲人。
門樓內,是一處灰墻綠瓦宮闕,只見方門上書“白鶴觀”三大字,大門左右分別嵌聯:“白云浮萬古,鶴觀奉三清”,字為繁體燙金,剛健穩(wěn)重,左右兩廊柱上亦有對聯:“帝位乎坎濟乎離功參造化,天生于一成于六澤被人民”,深藍繁體字,雋永清秀。門、柱對聯,意境古樸高遠,寓意積極向上,令這千年道觀陡然增色。
山因觀而名,觀因山而靈。這靜立鴛鴦江畔,有著千古歲月、百代情懷、美麗傳說的道觀,無疑讓鶴崗這座依山傍水的水都名山,有溫度有深度而魅力無限。
其時,朝陽剛巧自火山冉冉升起,晨暉映照古觀,浮金泛彩,溫暖而安祥,彌漫著道濟蒼生的光芒。
沐浴初陽,繞道觀右側,我順著一條迂回小徑蜿蜒而上,曲徑兩旁,香樟、古榕、相思等佳木間雜共榮,蓊蓊郁郁,散發(fā)著特有的清香。眾樹身首相牽,密密匝匝,只在葉隙間露出點點高遠天空,有陽光透過枝葉,灑落一地細碎金黃,時有鳥鳴蟲吟,清爽、靜謐,將城市的喧鬧與繁雜分隔為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家園的美好不過如此。
正思慮間,我舉首前瞻,鶴崗樓赫然在望,但見此樓浮于綠云中,雄踞鶴崗之巔,丹墻黛瓦,巍峨聳立,堂堂皇皇,霞光輝映,熠熠奪目似凌虛欲升。
登樓極目,一輪紅日,懸掛火山允升塔上空,金光萬道,普照大地,江霧盡散,流光溢彩,天地澄澈明凈。環(huán)顧鶴崗,沐霞光,納清風,滿目蒼翠,盡在氤氳之中。
右前方,潯江浩浩東去。正前方,桂江碧綠如練,舟楫點點,溫柔而安靜,與鶴崗與河東老城纏綿,潯桂兩江交匯,一碧一黃,深情相擁,驚世駭俗,難怪宋代蘇大學士亦驚嘆此景世上無雙。古老而又年輕的河東城區(qū),樓宇鱗次櫛比,風景如畫,煥發(fā)出勃勃生機。遠方的白云山,宛若一幅巨型的翠色屏障,護衛(wèi)著河東老城,與鶴崗遙相呼應,詮釋著天地之大美。
鶴崗樓的背后,是外墻淺黃的英國領事署舊址,舊址周圍綠樹簇擁,前側立著一塊“還我河山”石碑,正氣凜然。舊址與石碑,寂寂無言,見證著梧州過往的屈辱與悲憤,也見證著梧州人民反帝愛國的蕩氣回腸。
正沉醉間,不遠處的戲臺有粵韻清音裊裊穿林隨風飄來,那是早起的人們在練聲呢,聲音清冽激越優(yōu)美,細聽是《荔枝頌》唱詞,一派祥和喜悅,正是今日國泰民安之真實寫照。
日光煦暖,天地清明。迤邐于鶴崗,我感受著梧州今日的繁榮與富強,如果南漢那位欲學不成、驅趕白鶴的太守劉曜活至今日,不知作何感嘆。
鶴崗,一脈小山,千年積淀,見證了滄桑而又美麗的山城水都的昨天和今天,還將深情地注視并祝福她美好的明天。
我眺望遠方,恍惚間,似看到一隊白鶴,從天際款款飛來,帶著遠古的傳說,也帶著吉祥與美好,深情問候這一方神奇的土地。
清爽的晚風,從白云山方向吹來,拂過西江上這個叫雞籠洲的江心小島,伴隨黃昏的降臨,涼意與蒼茫便在心中慢慢升騰。
天近薄暮,島上寂寥無人,清靜得只有風掠過草木、掠過碣石和亭子的聲音,偶爾還可聽到遠方江上的一兩聲悠遠汽笛的嘶鳴,更顯這個孤獨小島的寂靜幽邃。
人們說雞籠洲又叫系龍洲,站在高處看,東低西高,一峰聳立,狹長起伏的小島,還真似一條浮游于江中的巨龍。這龍,在波瀾不驚、逝水東流的漫漫歲月中,沉浮了幾度春秋?沒人知曉。
在巨龍身上行走,我輕放了腳步,惟恐踩疼了這靜靜蟄伏于碧波之中的龐然大物,也源于內心對古老優(yōu)美傳說的虔誠。那仙人,那裝著兩只寶鴨的籠子,那為民治水、誤吞寶珠,變成了一條被囚禁于孤島的青龍的年輕人慶隆,歷經歲月的淬火,依舊神奇而又鮮活。
小島之上,芳草萋萋,在風中極盡柔軟,如氈如毯,晚意近,涼風襲,枯草黃,恍惚間竟有一份塞外風情。撲棱棱,一只鳥兒在草叢中驚起,竄向天空,往白云山方向飛去,在空中劃過一道稍瞬即逝的痕跡。
那伏于草間灰褐色的大小碣石,在背光的陰影中,嶙峋崢嶸,如龜如兔如犬首,如開天辟地的遺落,或奇形怪狀得什么都不是,就是一堆默然無語的石頭,泛著冷冷的青光,竟有上古歲月滄桑的味道。一只張牙舞爪的螳螂,揮舞兩把大砍刀,殺氣騰騰,自石上攀爬。
哪一塊石頭,曾系過那位隨父南逃,狼狽不堪的南明永歷皇帝朱由榔的御舟?哪一塊石頭,曾留下過讓兩千年封建帝制灰飛煙滅,為改造舊中國殫精竭慮的孫中山的足跡?
時間不言,歲月無聲,石頭必定蘊藏著悠遠而蒼涼的記憶。有意思的是,這彈丸小島,居然能讓兩位歷史上的重要人物駐足。他們一個于此逃亡奔命,是為王朝的茍延殘喘;一個于此指點江山,是為傷痕累累的古老民族的奮起復興。
蒼老的細葉相思,不顧季節(jié)的更迭,依舊是一色的青綠,籠罩于小島最高處的小山峰,翠黛幽靜,精致的葉子在空中交織搖曳,鋪陳成一幅幅極雅致的圖案,葉隙漏光,如布上無數細碎的星星小花,輕靈空遠,有一種淡雅、樸素的美。
樹木虬蟠的枝丫,竭力伸向青青的水中,寬闊的水面,有風拂過,水波款款如裙擺,是一副極溫柔極嫵媚的模樣,落日溶溶,晚霞輝映,一江的浮光躍金,看得人心也跟著暖和起來。
水之湄,是一片柔軟的沙灘,金黃干凈,或許是風吹吧,形成無數的小沙丘,高低起伏,線條柔美,有層次有韻律,黃沙漫漫,恍若大漠景象。
站在小島最高處的亭子眺望,四圍皆水,脈脈自西向東,靜靜環(huán)繞小島,緩慢而優(yōu)美,兩岸青山相擁,西面橋影迷離,城里樓宇隱隱,恍如隔世仙景。
有暮歸的水鳥,自東往西,掠過水面,逆著夕陽,悠悠飛向遙遠的天際,將小島孤伶伶地撇在了身后。
暮色蒼茫,遠山縹緲,江水迷蒙?;杌枞鐗艟?,淡淡的小島,似于江上一點點漂浮起來,那一幕幕厚重的歷史,也仿佛于暮色之中,慢慢彌漫開來。
騎樓城特色小食街
我喜歡在騎樓下長長的小巷里靜靜行走,讓自己游離于現實與往事之間,讓內心涂上一抹老舊卻溫暖的顏色。
游走,自認為最好的時間,是日暮時分,黃昏四合,那窄窄的小巷子,有一種說不出的滄桑與惆悵在伸展。斜陽將騎樓柱墩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這是一條足可以見證山城水都歲月滄桑的騎樓小巷,她沒有經過后人刻意的雕琢與修飾,以一片清末民初舊風物的本來面目,告訴人們,我在,我本來就在。
輕移腳步,我將自己的心跳放慢,為的是不忍去驚擾巷子寂寥而悠長的舊夢。小巷,古舊朦朧,如家里放了不知多少年的香樟木柜,散發(fā)著經過歲月打磨后的親切味道。這古老的騎樓建筑,顯然有足夠的空間可供靈魂和思想自由馳騁。那安靜古老的門窗,斑斑苔痕,其所承載的歲月,就令人不忍觸摸。從那“某某商號”字樣還依稀可見的商鋪門額上,可以想見昔日老梧州的繁華與喧囂。我很想就這么一直慢慢地走下去,默默低首,靜靜地辨認那古舊而又破碎的往事,讓那往事如酒,如詩,如夢,陶醉著自己。
小巷深處,殘陽灑在那四方竹椅上枯坐眺望的老人身上,老人白發(fā)如霜,面容淡然,隱約可聽見柔和的絮絮叨叨,而老人那閱遍了巷子興衰成敗的雙眼,目光是那樣的安祥,那樣的閑適,那份對小巷、對家園的守望,叫人怦然心動。我就這樣悠然地走著,不知是哪一扇窗口,洋溢出悠揚的二胡聲,在二胡聲聲中,小巷也意境深遠起來,倘若微雨,雨聲滴答,有少女兜賣著細碎質樸的小花,小巷該是多么美麗。
在這樣的小巷走走停停,我總想象著戴望舒的詩意,那撐著油紙傘,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在這悠長的巷子里款款地徘徊,無論是下雨抑或是晴天,都一樣令人神往。而若干年前,小巷騎樓上的某一垛女兒墻,女兒墻后的窈窕身影,晏晏笑容,是否引來仰慕的目光,是否在這迷茫的暮色中讓人念念不忘……顯然,這一切都已不再重要。
那青磚、那窗欞、那水門、那鐵環(huán)、那灰雕……默然無語,它們身上該承載著多少關于這個山城的記憶呢,在小巷的這一頭,回望小巷的那一頭,暮靄蒼茫中,有多少故事是從這一頭帶到那一頭,又有多少故事是從那一頭帶到這一頭?低頭,是流逝的時光;抬眼,是過往的云煙,都讓人悵惘無限。
小巷清靜、溫婉,行走其間,目光可以渙散,神思可以游離,沒有人強求你必須這樣必須那樣。晚意襲來,在不經意的一瞥中,我忽然發(fā)現騎樓上小窗里的那一襲燈光竟這般溫柔,氤氳著暖意,那昏黃的燈光便如水一樣,輕輕地在我心間流淌。
我步出巷子,回望身后小巷騎樓,迷茫而凝重,前面,夜幕下的馬路,華燈璀璨,車水馬龍,小巷的清寂與馬路的繁華,分屬兩個不同的世界,巷里是往昔,巷外是今朝。
責任編輯: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