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明
摘要:作品是陸文夫在藝術(shù)上求真求美的碩果。他對兩次酒宴的精彩描繪,又使人領(lǐng)略了食之美、美食文化之類,也反映了由“溫飽”進入“美食”的時代轉(zhuǎn)變。并以一部“吃史”,揭示了中華飲食文化的特點。
關(guān)鍵詞:飲食;文化;差異;時代;蘇州
美食,人皆喜歡,但要成為美食家,卻是難上青天。早在五十年代,陸文夫就跟隨周瘦鵑等人,常常去品嘗蘇州的美食。周瘦鵑精于美食,對許多名菜的來龍去脈都能說個究竟。漸漸地,陸文夫也嫻熟于胸。在宴會上,他能把每道菜的來龍去脈說得頭頭是道。久而久之,陸文夫的美食家之名也便傳揚開來。
《美食家》的創(chuàng)作,可以說是動用了陸文夫在蘇州三十多年的生活積累,是他在藝術(shù)上求真求美的碩果。豐富的民俗知識,一支生花妙筆,使得小說展現(xiàn)了一個別具藝術(shù)魅力的美食世界。在這個美食世界中,生動真實地再現(xiàn)了飯店傳統(tǒng)的經(jīng)營方式,栩栩如生地表現(xiàn)了吃客的寄生生涯,而對于蘇州美食的三大體系如數(shù)家珍般的介紹,對兩次酒宴的精采描繪,又使人領(lǐng)略了食之美、美食文化之類?!睹朗臣摇穼γ朗车拇罅棵枋霰旧砭褪菍Τ缘奈幕囊环N保存,把吃的文化保存在文學(xué)作品之中。
《美食家》被譽為一頓不可多得的豐盛的“文學(xué)美餐”。小說著力描寫了兩個人物——作為“我”的高小庭和“美食家”朱自治。作者“從宏觀著眼,從微觀落筆”,從一個特殊角度解剖了將近半個世紀來的社會生活,描繪了以蘇州園林為背景,以蘇州的美食為點綴的多姿多彩的生活畫面,創(chuàng)造了諸如“美食家”朱自治、名菜館經(jīng)理高小庭這些在新文學(xué)畫廊里罕見的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就讓我們一起隨同陸文夫去品嘗這絕美的饕餮盛宴。
好的飲食講求“色、香、味、形、意”。
色,是食品的外在形式。食品憑借基本的五原色:黑、白、紅、黃、藍,調(diào)出五彩的佳肴,進而引起人們的食欲。中國飲食歷來講求色調(diào)和諧賞心悅目。
繼色之后在味之前,人的嗅覺便發(fā)揮了作用。話說香飄萬里,聞香而來,進而齒頰留香。在嗅覺的刺激下人們能辨別出好壞好惡,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多年之后某種特定的香氣依然能引起一段美好的回憶。
味,是飲食審美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可口、好吃都是人們在飲食中對味的追求。中國食品文化歷來講求“五味調(diào)和”。味的好壞直接影響了人們對食物的判斷。因而味是食品的中心,食品的靈魂。
形,是與色相配合體現(xiàn)食品外在美的形式。中華飲食的形之美放到餐桌上,不僅是拼盤之美,更有刀工之細,雕切之精,面點之形。冷盤有冷盤的經(jīng)典,熱炒有熱炒的絕妙。
意,是指飲食的文化意蘊。其中包括食品名稱的含義,制作的特色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例如:蘇東坡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但人們大都只知道他是詩書畫三絕,對于他美食方面的成就,了解的人并不多。蘇東坡具有高度的飲食文化修養(yǎng),盡管是一些很普通平常的飲食,他也能從中獲得極大的飲食審美樂趣。一首《豬肉頌》的詩:“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訂兩碗,飲得自家君莫管?!背浞直憩F(xiàn)出他美食創(chuàng)造享受的愉悅。他另一首詩“欲令詩語妙,無厭空且靜,咸酸雜眾好,中有至味永”。則是從吃的“咸酸雜眾”,體會到詩詞的“至味永”,升華出一種“無厭空且靜”的禪意。蘇東坡同時還是一位少有的美食烹調(diào)高手,他親手創(chuàng)制的美味佳肴,史料記載有六七十種之多。其中東坡肘子、東坡肉等,流傳至今還是膾炙人口的名菜。又如鲃肺湯,那是用魚的肺做的。鰓肺湯所以出名,那是因為國民黨的元老于右任到木瀆的石家飯店吃了一頓,吃后寫了一首詩,詩中有一句,叫“多謝石家鲃肺湯”,從此石家飯店出了名,鲃肺湯也有了名氣。有些名菜一半兒是靠怪,一半兒是靠吹。 許多菜以菜名的“奇”來暗示原料。如:“母子相會”即黃豆炒豆芽;“絕代雙驕”即青辣椒炒紅辣椒;“波黑戰(zhàn)爭”即菠菜炒黑木耳;“火山飛雪”即涼拌西紅柿上面撒上白糖;“悄悄話”即豬口條和豬耳朵。
以上諸要素在美食家朱自治指導(dǎo)的這一桌盛宴中,可謂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不僅如此,在桌酒宴上,朱自治等眾美食家也為我們展現(xiàn)了飯桌上的酒文化。
酒是全人類的飲料。不過,與西方民族最早以葡萄為原料釀酒不同,中國人最早是以谷物為原料釀酒的。中國谷物酒的釀造大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已經(jīng)出現(xiàn),至商代,由于發(fā)現(xiàn)了曲分離技術(shù),不僅使酒的質(zhì)量有所提高,也使酒的釀造得到進一步的普及。甲骨卜辭中有許多用酒來祭祀的記載,從古史中可知當時上層貴族飲酒的風氣已經(jīng)很盛,很多人甚至認為這是造成商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飲酒亦有飲酒的習(xí)俗。在酒席座次上,東向座為上座。輩分低的人不能坐于上席。開宴之時在席的所有客人要共同舉杯。席間無論敬酒者還是被敬酒者都喝雙數(shù)的杯數(shù),不逢單。一般為晚輩敬長輩酒,下級敬上級酒。席終時亦需再共同舉杯飲下最后一杯,俗稱“滿堂紅”。
正如不同的酒對應(yīng)的時間、場合不同,不同的酒需要不同的杯子與之相配。這一點《美食家》中最后那餐盛宴中有很好的體現(xiàn)。開宴之初,一套高腳玻璃杯配上葡萄酒,既可見“葡萄美酒夜光杯”之美,又不至“舌辣口麻嘗不出味”。席中轉(zhuǎn)場時“朱自治又拿出一套宜興的紫砂杯,杯形如桃,把手如枝葉,頗有民族風味。酒也換了,小壇裝的紹興加飯,陳年花雕。下半場的情緒可能更加高漲,所以那酒的度數(shù)也得略有升高。黃酒性情溫和,也不會叫人口麻舌辣?!弊詈?,畢席之前才上高度酒。只可惜在這桌“鴻門宴”未盡之時,主客高經(jīng)理就已經(jīng)溜之大吉。
中華飲食的顛峰之作莫過于滿漢全席。滿漢全席是滿漢相融和的政治產(chǎn)物。滿漢全席規(guī)定大小菜肴共108件,其中南菜54件,北菜54件。面點大小花色品種44道,一席使用面粉45斤。由于菜品種豐富多樣,一餐不能盡食,所以要分多次進食。有分全日進行的,即分午餐、晚餐、夜餐三餐吃。也有分兩個晚上進餐的。還有分三天三次吃完的。滿漢全席規(guī)??涨?,程序繁雜。
滿漢全席開宴前桌子上已經(jīng)擺好了四生果、四京果、四香果。開宴后,先上冷葷繼以熱葷,然后上大菜。隨后是第二道雙拼、熱葷。之后是第三道,第四道。第五道為飯菜、粥、湯等。至此才吃完。
朱自治的最后一次宴請雖然與滿漢全席沒法比,但在普通百姓看來已是極盡奢靡了。
陸文夫大寫特寫孔碧霞操辦的兩次酒宴,是因為其中的文化因素:“他們開創(chuàng)了蘇州菜的一個體系,這體系是高度的物質(zhì)文明和文化素養(yǎng)的結(jié)晶,它把蘇州名菜的豐富內(nèi)容用一種極其淡雅的形式加以表現(xiàn),在極盡雕琢之后使其反乎自然。吃之所以被稱作藝術(shù),恐怕就是指這一體系而言的?!?,由于各地區(qū)的情況不同,人們的口味也有差別,加工制作的方法也不盡相同,自然也就形成了各種不同的菜系。一般可以分為:蘇菜、魯菜、粵菜、川菜四大菜系。也可分為蘇菜、魯菜、粵菜、川菜、湘菜、閩菜、徽菜、浙菜八大菜系。不同菜系的形成是中華飲食成熟的重要標志。
朱自治等眾多美食家專是品嘗蘇菜的。蘇菜包括淮揚菜、金陵菜、蘇錫菜和徐海菜四種風味。朱自治長年居住在蘇州,對蘇州及其附近的菜頗有研究。這蘇州名菜差不多讓朱自治嘗了個遍:西瓜雞、三套鴨、松鼠桂魚、蜜汁火腿、“天下第一菜”都不在話下。再加上孔碧霞的那雙巧手,光用聽就已能讓人垂涎三尺。
各菜系形成之后卻并未定型,而是在不斷的變化發(fā)展中。廚師可依據(jù)不同季節(jié),不同場合,用餐人身份的不同需要加以調(diào)整。此外,廚師還可以依據(jù)自己經(jīng)驗情緒的變化,做出各種新花樣。這就不得不提到朱自治的南瓜盅了。困難年代,他認為西瓜盅,就是那用“四斤左右的西瓜一只,切蓋,雕去內(nèi)瓤,留肉約半寸許,皮外飾以花紋,備用。再以嫩雞一只,在氣鍋中蒸透,放進西瓜中,合蓋,再入蒸籠回蒸片刻,即可取食。食時以鮮荷葉一張襯于瓜底,碧綠清涼,增加興味”的東西“瓜甜雞咸,二者不配,取其清涼之色而已?!庇谑撬麆?chuàng)造出一只南瓜盅。“把上等的八寶飯放在南瓜里回蒸,那南瓜清香糯甜,和八寶飯渾然一體,何況那南瓜比西瓜更有田園風味!” 又如朱自治想出把炒好的蝦仁放入番茄中,使蝦仁于鮮美之中略帶番茄的清香和酸味。
朱自治的那一套食客理論,無論高小庭對其態(tài)度如何,都有其一定的合理之處。而高小庭對于飲食的不同態(tài)度亦有其可鑒之處。
美食是人民創(chuàng)造的文化,人民需要美食,就應(yīng)該讓美食為人民服務(wù)。這就是《美食家》的靈魂,是作者從大量的生活現(xiàn)象中概括出來的深邃而又精辟的哲理,是作者獨特的人生見解,是作者對生活的新發(fā)現(xiàn)。陸文夫把“吃”作為人生的重要課題去探求,進行了歷史的哲學(xué)的思考,獲得了高度的歷史意識和哲學(xué)意識:“魯迅翻開封建社會史之后發(fā)現(xiàn)了兩個字:‘吃人。我看看人類生活史之后也發(fā)現(xiàn)了兩個字:‘吃飯?!薄拔覀冊诨旧辖鉀Q了‘吃人的問題之后,沒有把‘吃飯問題提到首位,還是緊緊的圍繞著‘吃人打主意;甚至把并非吃人、而是救人的人當作是走資派和各種分子來斗?!薄俺燥堉噪y,還在于它會水漲船高,永無止境的向前發(fā)展,溫飽僅僅是個開頭。人對食物的味覺、視覺、觸覺、營養(yǎng)以及心理作用等等是個難以對付的魔鬼?!边@些意識已經(jīng)遠遠超越了“民以食為天”的古訓(xùn),成為陸文夫創(chuàng)作《美食家》的思想基礎(chǔ)。
《美食家》寫得深,深在它是一部生活的歷史,追尋在吃飯問題上曾經(jīng)有過的歷史失誤,反映開始面對吃飯問題的顯示狀況,透露出由“溫飽”進入“美食”的時代將會到來的信息。五十年代“飯店革命”帶來的禍患,六十年代的“瓜菜代”和高級菜,六、七十年代“橫掃一切”的“文化大革命”,八十年代興旺發(fā)達中的吃喝之風,均被囊括進去,甚至追溯到美食被寄生者、吃客朱自治之流壟斷的年代,聯(lián)系到千百年來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美食文化的歷史。以一部“吃史”,濃縮了如此深廣的歷史內(nèi)容,不能不令人嘆服。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飲食所蘊涵的文化就已夠讓人驚嘆的了。一本《美食家》只是從文學(xué)的角度點出了美食中文化的一部分。若要了解中華飲食的文化精髓還需要更多的潛心學(xué)習(xí)和研究。
參考文獻:
[1]吳泰昌.讀《美食家》[M].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7年4月第一版:288-230.
[2]黃毓璜.現(xiàn)實主義探求的可喜收獲——讀《美食家》《圍墻》《萬元戶》[M].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7年4月第一版:231-239.
[3]范培松.陸文夫傳[M].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7年4月第一版:316-331.
[4]艾煊.“陸蘇州”[M].艾煊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7年4月第一版:1-9.
[5]徐采石,金燕玉.一部生活的歷史——《美食家》[M].四川文藝出版社,1988年6月第一版:177-186.
[6]徐采石 金燕玉.“復(fù)活”于文壇[M].四川文藝出版社,1988年6月第一版:36-38.
[7]何鎮(zhèn)邦.陸文夫論[M].作家出版社《當代作家論》第一卷.1986年3月第一版:217-240.
[8]徐興海.中國食品文化論稿[M].貴州人民出版社,2005:46-75,132-137.
[9]鄭勇.裝在胃里的文化[J].博覽群書,2004年12月:20.
[10]蔡鴻生.中國民俗中的獅子[W].2005年4月27日TOM資料庫http://www.sopai.org/
[11]張西延.和諧——中國茶文化不朽的靈魂[W].新浪網(wǎng)2004年7月16日http://tea.zjol.com.cn/system/2004/07/ 16/ 000009324.shtml.
(作者單位:江蘇財經(jīng)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
北方文學(xué)·上旬2017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