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明,喻衛(wèi)國,崔振強(qiáng),鄭文幗,趙勇,江建國
(1.湖北省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總站,湖北 武漢 430079; 2.國家林業(yè)局森林病蟲害防治總站,遼寧 沈陽 110034; 3.棗陽市林業(yè)局,湖北 棗陽 441200; 4.宜昌市夷陵區(qū)森林植物檢疫站,湖北 宜昌 443100; 5.湖北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湖北 武漢 430200)
新餌劑林間誘殺黑翅土白蟻應(yīng)用技術(shù)研究
王少明1,喻衛(wèi)國1,崔振強(qiáng)2,鄭文幗3,趙勇4,江建國5
(1.湖北省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總站,湖北 武漢 430079; 2.國家林業(yè)局森林病蟲害防治總站,遼寧 沈陽 110034; 3.棗陽市林業(yè)局,湖北 棗陽 441200; 4.宜昌市夷陵區(qū)森林植物檢疫站,湖北 宜昌 443100; 5.湖北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湖北 武漢 430200)
采用新餌劑林間誘殺技術(shù)在湖北省黃岡、襄陽、恩施、荊門等地,于黑翅土白蟻Odototermesformosanus(Shiraki)活動旺盛期進(jìn)行誘殺防治。5月中旬—6月下旬工蟻出巢取食為害時進(jìn)行第1次誘殺,防治效果可達(dá)80%,10月上旬—11月中旬第2次誘殺,防治效果達(dá)到98%以上。黑翅土白蟻對不同寄主樹種的為害由重到輕依次為香樟,馬尾松,杉木,槲櫟,女貞,檫木,楓香。新餌劑在不同寄主樹種上連續(xù)2次誘殺黑翅土白蟻,誘殺效果差異不顯著。
新餌劑;黑翅土白蟻;誘殺
我國是白蟻為害較重的國家,白蟻分布范圍達(dá)到陸地面積的40%。20世紀(jì)初,國內(nèi)已開展白蟻防治,到六七十年代,白蟻防治研究得到較快發(fā)展,相繼研發(fā)出藥液滅殺、粉劑滅殺、餌劑誘殺、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熏蒸、灌漿等防治技術(shù)。餌劑誘殺在二十世紀(jì)六十年代使用砒霜,后來采用滅蟻靈,這些高毒高殘留餌劑淘汰后,逐步由昆蟲生長調(diào)節(jié)劑類(氟啶脲、氟鈴脲、雙三氟蟲脲)、代謝抑制劑類(氟蟲胺、伏蟻腙)、新型雜環(huán)類(氟蟲腈、蟲螨腈、氯蟲苯甲酰胺)等替代,特別是氟鈴脲、三氟蟲脲等,可以滅殺整個蟻群[1],此外還有中草藥餌劑[2]滅殺白蟻的報道。
新餌劑林間誘殺白蟻是湖北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研發(fā)的一種林間白蟻防治新技術(shù)。將引誘劑加幾丁質(zhì)合成抑制劑氟鈴脲在林間釋放,引誘工蟻采食帶回蟻巢,由于白蟻的交哺習(xí)性,使引誘劑在蟻巢內(nèi)擴(kuò)散,進(jìn)而使白蟻種群逐漸消亡。氟鈴脲是幾丁質(zhì)合成抑制劑,對昆蟲脂肪體、咽側(cè)體等腺體具有損傷破壞作用,抑制白蟻表皮的幾丁質(zhì)合成,妨礙白蟻順利蛻皮而致其死亡[3]。黑翅土白蟻為土棲社會性昆蟲,具有群集和交哺的習(xí)性。在蟻群活動旺盛期將LLDPE白蟻誘殺袋纏系在寄主樹干上,引誘工蟻取食帶回蟻巢喂食若蟻、蟻王和蟻后,通過白蟻間的交哺行為達(dá)到在白蟻種群內(nèi)傳播、擴(kuò)散,當(dāng)蟻巢白蟻因蛻皮發(fā)生困難,且死亡達(dá)到一定程度時,整個白蟻巢群將難以維持而死亡,因而能有效地殺滅白蟻群體[4]。
2013年3月—2015年11月,在黃岡市紅安縣、荊門市國營彭場林場、襄陽市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恩施州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地,應(yīng)用新餌劑在林間對為害馬尾松Pinus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香樟Cinnamomumcamphora、檫木Sassafrastzumu、楓香Liquidambarformosana、槲櫟Quercusaliena、櫻花Cerasussp.、女貞Ligustrumlucidum.等樹種的黑翅土白蟻Odototermesformosanus(Shiraki)進(jìn)行誘殺防治。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分設(shè)在黃岡市紅安縣、荊門市國營彭場林場、襄陽市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恩施州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
黃岡市紅安縣高橋鎮(zhèn)富家寨村和鄧家灣村(E114°31′~114°34′,N31°7′~31°11′),地形為丘陵,林分組成以馬尾松和杉木為主,散生樹種有香樟、檫木、楓香、槲櫟等;
荊門市國營彭場林場彭場分場和肖巷分場(E112°4′~112°14′,N30°35′~30°42′),地形為丘陵崗地,主要樹種有馬尾松、濕地松P.elliottii、火炬松P.taeda、加勒比松P.caribaea、香樟、杉木、金合歡Acaciafarnesiana、銀杏Ginkgobiloba、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廣玉蘭MagnoliaGrandiflora、女貞等;
襄陽市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E112°26′~112°28′,N31°51′~31°53′),主要樹種有馬尾松、川柏Cupressusfunebris、濕地松、火炬松、杉木、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等;
恩施州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E109°29′~109°31′,N 30°17′~30°18′),主要樹種有馬尾松、香樟、杉木、檫木、楓香、槲櫟、山礬Symplocossumuntia等。
1.2 樣地設(shè)置 2013年5月—2015年11月,按照每10 hm2林地設(shè)置1塊樣地,每塊樣地40 m×50 m的標(biāo)準(zhǔn),共設(shè)置樣地62塊。其中:紅安縣富家寨10塊,鄧家灣9塊;彭場林場彭場分場10塊,肖巷分場7塊;襄陽市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10塊;恩施州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16塊。
1.3 餌劑制作 餌劑原料及其制作比例(重量百分比)為:松鋸末23.0,杉鋸末18.0,櫟類鋸末20.0,甘蔗渣10.0,玉米粉12.0,糯米粉12.0,增效劑2.3,防腐劑0.25,95%氟鈴脲TF 0.025,N,N—二甲基乙酰胺0.125,水2.3[5]。
按下列步驟制作餌劑:
(1)將95%氟鈴脲TF溶解在N,N—二甲基乙酰胺中,制成二甲基乙酰胺氟鈴脲藥液;將增效劑、防腐劑溶解在水中,制成增效防腐液;再將上述二液混合制成混合液。
(2)將甘蔗渣粉碎與松鋸末、杉鋸末、櫟類鋸末、玉米粉、糯米粉摻混,攪拌過篩(100~150目),晾干(含水率10%~12%),再添加混合液充分?jǐn)嚢杈鶆?,制成林木白蟻誘殺餌劑。
(3)將白蟻誘殺劑灌裝到直徑為4 cm的條狀LLDPE(Linear Low-Density Polyethy-lene,線型低密度聚乙烯塑料)袋中制成白蟻誘殺袋,白蟻誘殺袋的長度視樹干直徑大小而定。
1.4 林間餌劑投放 于黑翅土白蟻活動旺盛期,在樣地纏繞白蟻誘殺袋進(jìn)行誘殺防治,其中,荊門市國營彭場林場于2013年5月中旬—6月下旬、10月上旬—11月中旬、2014年5月中旬—6月下旬連續(xù)防治3次;紅安縣于2013年5中旬—6月下旬和10月上旬—11月中旬連續(xù)防治2次;襄陽市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恩施州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分別于2014年5月中旬—6月下旬防治1次。
誘殺袋懸掛方法:將LLDPE白蟻誘殺袋帶孔的一側(cè)貼向樹干,纏系在有泥被或泥線(白蟻忌光,喜隱蔽生活,上樹為害前先用泥土修筑蟻道。單條蟻道稱泥線,多條蟻道稱泥被)的樹干上,纏系高度離地面80~120 cm,之后再纏繞1~2層寬15 cm透明膠帶防雨防潮。
1.5 防治效果調(diào)查 餌劑投放前,按樣地調(diào)查寄主數(shù)量(不分樹種,有泥被或泥線的植株),統(tǒng)計白蟻為害株數(shù),計算白蟻為害株率。對于樣地中馬尾松、香樟、杉木、槲櫟、女貞、檫木、楓香等超過30株的樹種,分別按寄主樹種統(tǒng)計白蟻為害株數(shù),計算白蟻為害株率。
餌劑投放90 d后,調(diào)查白蟻為害減退株數(shù)(泥被或泥線減少植株),計算白蟻為害減退率,根據(jù)防治區(qū)與對照區(qū)的為害減退率差異值計算誘殺效果,利用DPS軟件進(jìn)行Duncan新復(fù)極差法統(tǒng)計分析。
為害減退率(%)=
誘殺效果(%)=
2.1 不同試驗地的餌劑誘殺效果 不同試驗地及各試驗地不同餌劑投放次數(shù)的黑翅土白蟻平均為害株率見表1。
表1 各試驗地新餌劑不同投放次數(shù)下的平均為害株數(shù)及平均為害株率
由表1,計算出各試驗地及各試驗地不同餌劑投放次數(shù)下,新餌劑對黑翅土白蟻的平均誘殺效果,并對誘殺效果進(jìn)行顯著性檢驗,見表2。
表2 新餌劑林間誘殺黑翅土白蟻平均誘殺效果
由表2可以得出:餌劑誘殺1次時,除富家寨外,鄧家灣、彭場林場、肖巷分場、鹿門寺森林公園和鳳凰山森林公園各不同誘殺點平均誘殺效果均無顯著性差異,平均誘殺效果在79.51%~88.58%之間。
餌劑誘殺2次時,富家寨、鄧家灣、彭場林場和肖巷分場平均誘殺效果無顯著性差異,平均誘殺效果在96.34%~99.77%之間。
各試驗地不同誘殺次數(shù)的平均誘殺效果顯著性檢驗結(jié)果為:不同誘殺次數(shù)的誘殺效果不同,誘殺2次以上與誘殺1次平均誘殺效果有顯著或極顯著差異,而誘殺2次和誘殺3次平均誘殺效果差異不顯著,均在98%以上。
2.2 不同寄主樹種上新餌劑對黑翅土白蟻的誘殺效果
2.2.1 不同寄主樹種的黑翅土白蟻為害情況調(diào)查 2013年5~6月,于餌劑投放前對各試驗地黑翅土白蟻為害不同寄主樹種的情況進(jìn)行調(diào)查,并對不同寄主樹種的平均為害株率進(jìn)行顯著性檢驗,結(jié)果見表3。
表3 各試驗地不同寄主樹種的白蟻為害株率比較
黑翅土白蟻對不同寄主的為害由重到輕依次為:香樟,馬尾松,杉木,槲櫟,女貞,檫木,楓香;女貞、檫木、楓香間無顯著差異。
2.2.2 不同寄主樹種上黑翅土白蟻的誘殺效果比較 餌劑投放1次后,各試驗地不同寄主樹種上的黑翅土白蟻誘殺效果及顯著性檢驗結(jié)果見表4。
表4 1次防治對不同樹種白蟻誘殺效果比較
表4結(jié)果表明:餌劑投放1次,對女貞、檫木、楓香上的黑翅土白蟻誘殺效果較好,達(dá)91.04%~100.00%,對香樟、馬尾松、杉木、槲櫟的白蟻誘殺效果達(dá)84.63%~91.28%,差異顯著。而女貞、檫木、楓香間和香樟、馬尾松、杉木、槲櫟間白蟻誘殺效果無顯著差異。
餌劑投放2次,紅安縣和彭場林場不同寄主樹種的黑翅土白蟻誘殺效果及顯著性檢驗結(jié)果見表5。
表5 2次防治對不同樹種白蟻誘殺效果及顯著性檢驗
表5結(jié)果表明,連續(xù)2次防治,其效果均達(dá)到98%以上,且不同樹種間白蟻誘殺效果無顯著差異,說明新餌劑對為害不同寄主樹種的白蟻均有效。
通過3年在湖北省紅安縣(鄂東)、襄陽市(鄂北)、恩施州(鄂西)、荊門市(鄂中)等不同地區(qū)對林間餌劑誘殺白蟻新技術(shù)的應(yīng)用,結(jié)果表明林間白蟻最佳防治時間為每年的5月中旬~6月下旬和10月上旬~11月中旬。在5中旬~6月下旬工蟻出巢取食為害高峰期進(jìn)行第1次誘殺防治,誘殺效果為80%左右,繼續(xù)在10月上旬~11月中旬第2 次取食為害高峰期進(jìn)行第2次誘殺防治,誘殺效果可達(dá)到98%以上。
餌劑投放2次與投放1次的誘殺效果差異顯著,而與投放3次的誘殺效果差異不顯著。因此,只需每年5月中旬~6月下旬和10月上旬~11月中旬投放2次餌劑進(jìn)行誘殺即可。黑翅土白蟻對不同樹種的為害差異顯著,表現(xiàn)為香樟gt;馬尾松gt;杉木gt;槲櫟gt;女貞gt;檫木gt;楓香。新餌劑林間投放1次誘殺白蟻效果在女貞、檫木、楓香與香樟、馬尾松、杉木、槲櫟間存在顯著差異,而投放2次誘殺效果差異不顯著,說明新餌劑適用于白蟻為害的所有主要寄主樹種。
[1] 林愛壽,馮亮和,陳靜,等. 氟啶脲餌劑滅殺白蟻效果測定[J].中國森林病蟲,2011,30( 4):34- 36.
[2] 林樹青.中草藥誘餌劑滅治白蟻的研究[J]. 白蟻科技,1993,10( 1):11- 17.
[3] 孫鵬東,雷朝亮,黃求應(yīng),等.黑翅土白蟻頭部轉(zhuǎn)錄組庫測序及生物信息學(xué)分析[J].華中昆蟲研究,2014,12(10):260.
[4] 劉炳榮,鐘俊鴻.幾丁質(zhì)合成抑制劑在白蟻防治中的研究進(jìn)展[J].昆蟲天敵,2006,28(4):180-187.
[5] 江建國,張文穎,曾文豪,等.天然餌料引誘黑翅土白蟻野外試驗[J].中國森林病蟲,2011,30(1):33-34.
(責(zé)任編輯 李計順)
ApplicationofnewantbaitintrappingOdototermesformosanusinforest/
WANG Shaoming,et al.
(Hubei forest pest control and quarentine station,Wuhan 430079,China)
The baits were applied during the peak activity period ofOdototermesformosanus.When the baits were firstly applied from mid-May to late-June when worker ants feed host trees,the control efficacy to the ants was about 80%,and when secondly applied during early Oct.to mid-Nov.,the efficacy reached more than 98%.The damage degrees of different host trees byO.Formosanus.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The control efficacy of the baits for 2 times for different host tree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new bait;control;Odototermesformosanus
2016-04-05;
2016-08-02
2014年中央財政林業(yè)科技示范推廣項目,([2014]HBTG01號)
王少明(1963—),男,湖北天門人,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保護(hù)管理和研究工作
江建國(1955—),教授,E-mail:472589994@qq.com。
S763.33
A
1671-0886(2017)01-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