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洪治
街坊鄰里遇在一起,相互打招呼,多半都會說一句:你吃了嗎?如果與對方比較熟稔,往往還會再問一句:吃的什么飯???問話的人,其實并不真想知道你吃沒吃飯、吃的什么,更不是要請你下館子。他不過是同你打個招呼,以表示友好。這是中國百姓生活中,一種很普遍的禮節(jié)和風俗。
我由此想到,倘若有一天,鄰里間的問候語改為“你讀了嗎?”“讀的什么書?”那該是怎樣一種令人振奮的情形?。?/p>
在生產(chǎn)比較落后、經(jīng)濟生活水平比較低下的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吃飽肚子是中國百姓的第一要務?!懊褚允碁樘臁边@句古語就精辟地道出了維持自身生存是百姓生活的根本。然而,在溫飽問題解決之后,發(fā)展的問題就擺到最重要的位置上來。落后就要挨打,發(fā)展才能自強?!翱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鄙鐣l(fā)展,國家要自強??茖W技術的進步,既需要國民豐富的實踐活動,也需要國民努力的讀書,以掌握和創(chuàng)造日新月異的科學文化知識?!笆澜缱x書日”的設立就充分說明,地球人都已經(jīng)認識到了讀書的重
要性。
“書籍是人類的精神食糧。”閱讀一本好書,猶如品嘗一種美食。它既可以豐富和提升我們的素質(zhì)和精神境界,也是一種真正的享受。無論閱讀一本書,還是享用一餐美食,只有在愉悅的狀態(tài)中完成,才可能更有效地獲得營養(yǎng)。精神的需求與身體的需求,在這個問題上是完全一致的。假如你是在極不情愿的情形中,吃下了一種食物,你的肌體就很難有效吸收它的營養(yǎng)。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注重用餐時的氣氛,以保證能在愉悅的心情中吃完一頓飯。讀書與進餐,在這一點上是極其相似的。閱讀時的環(huán)境、閱讀者的心情,與閱讀的成效息息相關。所以,我們完全有必要,像選擇食物那樣去挑選讀物,像挑選就餐環(huán)境那樣去選擇閱讀的場所。
忘記了是誰說過的一句話:“你就是你吃的食物?!痹诖?,還可以加一句:“你就是你讀的書?!蹦愕捏w型暴露了你的飲食習慣;你的言談舉止和行為方式,則會泄露你的閱讀偏好。你經(jīng)常接觸哪一類人,你就會成為那類人中的一分子。同理,與你朝夕相伴的書籍在哪個層級上,你的語言習慣,乃至精神境界,也就屬于哪個層級。為了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必須講究飲食的品質(zhì);為了精神的高尚,我們必須講究精神食糧的品質(zhì)。因為,只有身心都健康的人,才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健康人。
誰不愿意做一個體格強健、精神高尚的人呢?中國百姓早就懂得,人活著不但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還應“讀天下好書,養(yǎng)人間正氣,成大寫之人”。在今天這個飛速發(fā)展的時代,熱愛閱讀,掌握新知,提升自我,與時俱進,已成為廣大讀者共同的愿望與追求。因而,為讀者提供好書的任務,就責無旁貸地落在了編輯出版工作者的肩上。
編輯工作的宗旨,就是為廣大讀者服務。那么,怎樣才能把這個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呢?我的體會是:編輯人員,作為“精神食糧”的生產(chǎn)者,既有責任把優(yōu)秀圖書送到市場,也有義務把這書的好處讓讀者知道。譬如一位盡職的面點師,無論端出來的是“烙餅”還是“面包”,你都有責任把它的營養(yǎng)與美味介紹給顧客。所以,一本圖書的出版上架,只標志著編輯工作完成了一半;還有另一半工作,是要通過撰寫和發(fā)表書評文章,讓你的產(chǎn)品進入更多讀者的視野和內(nèi)心。只有這樣,一個編輯的工作才算基本完成了。
我是一個讀者,也曾是一個編輯。因而,便從讀者和編輯兩個視角,寫了上面的文字。之所以寫這篇小文,是覺得流行已久的“讀書無禁區(qū)”“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的說法固然不錯,卻也不能因此就忽略了選擇的必要。對于每一個閱讀者而言,面對書山書海,讀什么、不讀什么,你必須作出自己的選擇。你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就要多讀一些那方面的書。我們必須像一個旅人那樣,為自己所要抵達的目的地,繪制一份詳細的路線圖;必須像一個營養(yǎng)師為自己制訂健康食譜那樣,為向精神境界的攀登,制訂一份最佳的書單??傊诤A繄D書不斷涌來的今天,你必須有自己的選擇,才不會被洶涌的書潮所淹沒;只有選對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書,你才能乘風破浪,如期抵達理想的彼岸。
多么希望有一天,“你讀了嗎?你讀的什么書?”變成街坊鄰里間的問候語啊!我想,即使暫時還不會有人這樣問你,但是,作為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我們也該每天這樣問一問自己。
(選自《新聞戰(zhàn)線》201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