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璇++葉年森
摘 要:故事敘述型微課以講授知識點為最終目的,將知識點與故事情節(jié)相結合,順應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講解知識點,配合相應的畫面與聲音,制作成微課視頻。文中分析了故事敘述型微課的來源、作用,并以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為例,詳細闡述了設計與制作的過程。
關鍵詞:故事敘述型;微課;小學數(shù)學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7)22-0030-03
一、引言
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戴維·彭羅斯在2008年秋首次提出“微課程”的概念。一開始微課是將課堂的知識精煉,提取核心,并且設置配套課后任務,以便監(jiān)測學生的學習完成度。隨著微課的逐漸發(fā)展,微課的形式變得更加豐富,微課的對象變得不再單一。
在我國,各個教育領域都在積極開展微課資源的建設,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的景象。微課的內容與形式更具多樣化了。微課的類型可大致分為課前復習類、新課導入類、知識理解類、練習鞏固類、小結拓展類。除此之外,還有其它與教育教學相關的類型,如:說課類、班會課類、實踐課類、活動類等。隨著微課的發(fā)展,相應的平臺也更加豐富與完善。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雖然目前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微課作品很多,應用的效果并不好。原因是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說教類的微課無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熱情。
將“故事教學法”融合到微課的設計與制作中是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因為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學生都希望可以用更加輕松有趣的方式學習知識。以小學一年級的數(shù)學為例,根據小學生學習的特點采用故事敘述的方式將相對枯燥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中的小故事相結合,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制作出來的微課稱為“故事敘述型微課”。
二、“故事敘述型微課”的來源與作用
1.故事教學法與故事敘述型微課
“故事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用講故事的形式進行教學,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中外教育名家、思想家,諸如柏拉圖、蘇格拉底、孔子等等,都熱衷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達到教育目的。利用故事的形式可以讓學生自發(fā)地帶入思考,從而不同程度地理解老師想要表達的內容,以及獲得相應的感悟與知識。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我們的教育手段以及教育方式也在不斷地發(fā)展,不斷地更新?lián)Q代。在這樣一個現(xiàn)代化背景下,微課應運而生,而后,逐漸演變出各種各樣的形式,故事敘述型微課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由“故事教學法”發(fā)展而來的。故事敘述型微課以講授知識點為最終目的,將知識點與故事情節(jié)相結合,順應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講解知識點,配合相應的畫面與聲音,制作成微課視頻。
2.故事敘述型微課的作用
(1)在課堂中的輔助教學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還沒有一個很強的學習意識,比較缺乏主動學習的動力。因此,對于老師來說,怎樣讓學生主動聽課、主動學習,是一個急需破解的難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高學習這項活動的趣味性,讓他們發(fā)現(xiàn)學習不是一項被動、無聊的活動,學習也可以很有趣。
在課堂中使用故事敘述類型的微課,可以豐富課堂教學手段,快速引起學生注意,并且引導他們思考微課中提到的知識點。一方面,在學生還沒有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時候,作為一個過渡,讓老師可以輕松引入課堂內容,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減輕教師與學生的教與學的負擔。
另一方面,在一節(jié)課的中、后時段,學生經過較長時間集中的學習之后,可能會產生疲憊感與厭倦感,學習效率會直線下降,如果采用播放微課的方式,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策略,故事敘述型微課可以讓學生在較為放松的情況下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2)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
除了在課堂上觀看微課,學生還可以在課外自主去觀看,學習相關知識點。故事敘述型微課,不但有連貫的故事情節(jié),還有豐富多彩的畫面設計,容易激發(fā)學習者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作為一個學習者,會更加傾向于選擇這種類型的微課。
三、“故事敘述型微課”的應用
1.趣味性與知識性的融合,玩中學
學習可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只要所學的內容使人感興趣,并且用了正確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故事敘述型微課提供了趣味性與連貫性。故事,是這類型微課的一個亮點,但最終目的不是講故事,而是講知識點,故事只是為這些知識點提供了一個背景,增加趣味性。要怎么同時兼顧兩者,以微課《1到5的認識》為例子:微課以小明的一天作為線索,把1、2、3、4、5穿插在故事中,用有趣的方式,讓學生一邊看,一邊學,一邊記憶這些數(shù)字分別是怎樣使用與表達的。用貼合小學生形象的小明以及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及經歷,讓學生產生親近感。這就將抽象的數(shù)字轉換為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事物,化抽象為具象,比較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同時,也讓他們養(yǎng)成一個意識,就是生活中處處都藏著小知識,并不一定只能在課堂和書本上學習到。
2.畫面與聯(lián)想,加深記憶
學生每天要學習與記憶的內容很多,時間長了可能會造成記憶的混亂。故事敘述型微課以講述故事為線索,配合畫面與聲音,方便學生記憶,其中涉及到圖像記憶法與聯(lián)想記憶法。這兩種記憶方式比起單純的死記硬背,不但可以減輕學生記憶的負擔,還可以有效地延長記憶時間。以微課《6到10的認識》為例子:以小明同學擺弄硬幣作為故事背景,引入知識點,講述中,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將數(shù)與形相結合,對應數(shù)量的硬幣正好可以擺出對應的數(shù)字圖案。同時,聯(lián)想、類比這些數(shù)字分別與什么相似加深記憶,避免了與其他數(shù)字記混。
3.設置場景,引導思考
故事場景的設計可以是很靈活的,我們可以根據想講解的知識點安排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同樣,我們也可以在情節(jié)中設置一些問題,引導他們主動思考,而不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點的灌輸。以微課《1到5的加減》為例子:一天,小刺猬路過一顆蘋果樹的時候,看到樹上的蘋果又大又漂亮,但是他可不會爬樹呀。于是它去找了爬樹高手小猴子。小猴子答應了他,但是要求摘到的蘋果要兩個人分。endprint
在設計故事的時候,設置合理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跟上微課的進度。隨著視頻的展開,學生的腦海中已經有一個初步印象和思路,然后,微課中再進行詳細講解。這時候的任務不是教會他們怎么算5減去4等于多少,而是要初步引入減法算式的概念,這個問題的設置,實際上就是為知識點的講解做一個很好的鋪墊并提供一個切入口。
4. “教書”與“育人”相結合
教育包含了“教書”與“育人”。教書容易,育人難。教育一個人成為一個好人,沒有辦法一蹴而就,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要適當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故事敘述型微課,在講述故事與講解知識點的同時,可以利用故事的特點來幫助學生確定正確的人生觀,是非觀。下面,以微課《6到10的加減》為例:這個微課主要是講述6到10 的加減運算。故事背景設置是小方得到自己最喜歡的草莓,卻愿意跟朋友分享,而且在分享的過程中允許有小私心,但也盡量做到不偏不倚。故事的最后是小方找到了最佳分配的方法,最后三個人都很高興。這也告訴小朋友們,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道理,分享是一種美德。
四、“故事敘述型微課”設計與制作的過程
1.確定制作內容
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適合制作成故事敘述型微課的。經過研究,發(fā)現(xiàn)小學一年級的數(shù)學內容比較適合。因為雖然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的微課數(shù)量不少,但是故事敘述型的微課卻不多,而針對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還處在一個幼兒園到小學的一個轉化過程,相比起其他類型的微課,故事敘述型的微課會更加符合他們的學習心理。
但是,我們也注意到,數(shù)學是理科類科目,要制作成故事敘述型微課比起一般的文科科目要有難度,因此,應該盡量選擇比較簡單的知識點,否則,知識點本身就很復雜,再加上故事背景,會導致微課時間過長,這樣就失去了微課時間短的特性,而且,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時間過長他們也不會有耐心看下去。
2.研究微課學習者,設計教學過程
治病要對癥下藥,教育也要因材施教。這一系列微課的學習對象為小學一年級學生,要先分析他們的學習特點,并且根據他們的學習特點進行教學設計。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因此制作微課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時間的控制。以《認識物體與圖形》為例:
3.設計微課腳本
微課腳本設計,也就是故事腳本設計,決定了整個微課將要如何制作,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
4.收集素材,配音,拍攝
步驟一:收集素材。將每個微課中需要用到的素材進行分類,然后進行收集,加工。
步驟二:配音包括解說與配樂。根據故事腳本進行音頻錄制與剪輯,可以將配樂與解說音頻剪輯合成一個文件,也可以分別裁剪成兩個文件,最后與視頻一起合成。
步驟三:拍攝場景。
根據設計好的腳本將素材按場景分類,然后按場景錄制成小視頻。錄制的條件要求并不高,只需要有一個平臺,有足夠的打光設備,也可以選擇在光線充足的場地進行錄制。錄制視頻的工具很多,可以用專業(yè)的攝影機,也可以用普通的帶攝像功能的數(shù)碼相機,甚至可以用手機錄制,但是要注意,錄制時應注意視頻的清晰度問題,因為視頻在各種剪輯軟件中經過傳入與導出之后,清晰度會有所下降,所以原始視頻應盡量高清錄制。最后,將視頻片段導入電腦,準備剪輯。
5.后期制作,出成品
后期制作就是將所有的半成品進行剪輯,最終合成一個完整的微課作品的過程。常用的視頻剪輯軟件有CamtasiaStudio以及繪聲繪影等。
五、制作過程中遇到的難點與解決方法
1.怎樣編故事
基于教學方案的前提下,怎樣將知識點編進故事里,編寫出合理的故事情節(jié)是一個問題。
解決方法:發(fā)散思維,從身邊小事入手,尋找切入點。比如,用硬幣來數(shù)數(shù)這一點就是在擺弄硬幣的時候想到,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利用身邊的事物。
2.素材
素材并不算太難找,比較難的是要確保素材的統(tǒng)一性與匹配性。整個微課的畫面風格要統(tǒng)一,人物與場景前后要保持一致。人物的動作、姿態(tài)要與解說相匹配,不能出現(xiàn)強烈的違和感。
解決方法:盡量找統(tǒng)一系列的素材,實在找不到就找相近的,或者自己制作。
3.靜止時間過長
由于制作方式的原因,素材是不會自己動的,當一個場景的解說太長時,就會出現(xiàn)畫面長時間靜止不動這個問題,這樣會影響整體效果,使觀看體驗大打折扣。
解決方法:移動場景中可以移動的素材,比如,人物的位置、朝向,云朵的位置等等,營造一種生動的畫面感。
4.剪輯
在整個制作過程中最為波折的莫過于剪輯這一個環(huán)節(jié)了。由于版權及操作系統(tǒng)位數(shù)的問題,經常出現(xiàn)軟件安裝不成功的錯誤。
解決方法:盡量選擇一臺性能較好的電腦,可以的話安裝在電腦C盤。
六、結束語
故事敘述型微課目前還處于一個比較不成熟的階段,很多問題需要我們去探討發(fā)現(xiàn)。本文所提到的一些設計方法與制作方法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待發(fā)掘、待使用的技術手段。教育界一直提倡的寓教于樂的教育模式,故事敘述型微課就是其中的一種方式,希望在更加深入研究、了解之后,能夠真正將這類型微課發(fā)展起來,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04):36-42.
[2]許可.我國中小學微課發(fā)展現(xiàn)狀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4.
[3]劉國鳳.淺議小學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7,(02):41-42.
[4]王祥金,馮智慧.故事敘述型微課的設計與應用[J].數(shù)字教育,2016,(02):60-67.(編輯:郭桂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