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紅
【摘要】 目的:觀察運用綜合呼吸道護理干預重癥顱腦外傷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將筆者所在醫(yī)院腦外科2013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6例重癥顱腦外傷患者,按照雙盲法進行分配,將46例重癥顱腦外傷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23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進行干預治療,觀察組患者施行綜合呼吸道護理,比較兩組重癥顱腦外傷患者經(jīng)兩種護理方式后的搶救成功率、患者死亡率及患者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搶救成功率(100%)高于對照組(78.2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死亡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經(jīng)護理后患者滿意度為95.65%,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為65.2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呼吸道護理能有效提升重癥顱腦外傷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及患者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廣泛運用。
【關鍵詞】 綜合呼吸道護理; 重癥顱腦外傷; 患者滿意度; 臨床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9.06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29-0123-02
顱腦外傷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外傷,多為暴力因素所致[1]。因患者的頭部受到劇烈的撞擊或暴力擊打,損傷到了顱內的中樞神經(jīng)及呼吸系統(tǒng),會造成呼吸困難,給重癥顱腦外傷的患者帶來極大痛苦,中樞神經(jīng)受損患者會出現(xiàn)意識混亂的臨床癥狀,重癥顱腦外傷的病死率極高,屬于危重型疾病[2]。若重癥顱腦外傷患者出現(xiàn)嘔吐、頭暈的臨床癥狀護理人員需要警惕,患者很可能出現(xiàn)顱內血腫。因此對重癥顱腦外傷患者應采取更為科學的護理手段,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同時提升治療效果與患者滿意度。為了本次臨床觀察的順利進行,筆者所在醫(yī)院腦外科特將2013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重癥顱腦外傷患者進行分組觀察,并取得了較高的治療效果,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腦外科2013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6例重癥顱腦外科患者,按照雙盲法的分配方式進行分組,每組患者23例,觀察組患者施行綜合呼吸道護理干預治療,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齡40~85歲,平均(57.9±4.7)歲,受傷時間0.5~6.5 h,平均(2.3±0.3)h;致病原因:交通事故10例,
高處墜傷5例,工傷事故3例,失足摔傷3例,其他原因
2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治療,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齡39~85.5歲,平均(56.9±3.9)歲,受傷時間1~6 h,平均(2.7±0.5)h;致病原因:交通事故10例,高處墜傷3例,工傷事故4例,失足摔傷3例,其他原因3例。兩組患者的性別、數(shù)量、致傷原因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患者經(jīng)CT診斷為重癥顱腦外傷。(2)在筆者所在醫(yī)院持續(xù)治療。(3)在護理前患者簽署知情協(xié)議。排除標準:(1)不認可護理方案。(2)有其他嚴重的外傷。(3)年齡≥86歲。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23例重癥顱腦外科損傷患者施行常規(guī)護理:患者氣道滴藥加霧化進行治療,護理人員給予對照組患者氨溴索(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313314),劑量:30 mg,生理鹽水20 ml+糜蛋白酶4000 U+慶大霉素8萬U,施行霧化治療,2次/d;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常規(guī)的營養(yǎng)支持,在飲食方面給予患者易消化、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并嚴密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對患者的鼻腔、口腔、耳道的分泌物及時進行清理、并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觀察組23例患者施行綜合呼吸道護理干預治療,在對照組的霧化治療基礎上,加用人工鼻(保濕器),護理人員應將患者調整至平臥位,將患者頭偏向一側,檢查患者咽部是否有分泌物,并及時進行處理,保證患者呼吸通暢。如果患者的面頰受傷,要對患者的口腔進行檢查,將口腔中的血塊進行清理,避免造成吸入感染。護理人員在插管與拔管時動作要輕柔、準確,插管的深度要始終,最大程度減少患者的痛苦,在患者使用呼吸機進行治療前,護理人員需要將氧氣進行濕化處理,將患者吸入氧氣的溫度控制在32 ℃左右,對于需要機械吸痰治療的患者,在患者治療前要給予患者純氧吸入,在吸痰的過程中,要注意力度與頻率,對于痰量較大的患者,可持續(xù)吸痰15 s后,進行休息,在操作時動作盡量輕柔。
1.4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經(jīng)不同的護理方法干預治療后的搶救成功率、病死率及患者滿意度?;颊邼M意度:由筆者所在醫(yī)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護理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責任心、治療效果、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操作熟練度,滿分100分,分數(shù)≥85分為滿意,分數(shù)<85分為不滿意,患者滿意度=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3],本調查問卷共發(fā)放46份,收回46份,回收率為100%。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
觀察組患者經(jīng)綜合呼吸道護理后,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搶救成功率及死亡率
觀察組搶救成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死亡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交通事故是造成重型顱腦外傷的主要致傷原因,因交通意外致傷的患者病情較為嚴重,不及時進行有效治療會直接導致患者死亡[4-8]。因暴力因素或墜傷,患者的呼吸系統(tǒng)及中樞神經(jīng)都會受到嚴重影響,有些患者會出現(xiàn)神志不清、呼吸困難,提升重型顱腦外傷患者的護理質量能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幾率,由本次臨床觀察結果顯示:觀察組搶救成功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死亡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合呼吸道護理是一種較為細致的護理方式,適用于各種呼吸體統(tǒng)的疾病,如:支氣管哮喘、肺梗塞、上支氣管炎、下支氣管炎等病癥[9-12]。綜合呼吸道護理較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口腔分泌物的處理更為細致,對患者插拔管工作要求更為嚴格,要求護理人員準確度及熟練度。綜合呼吸道護理能最大限度保證患者的呼吸通暢,減少患者痛苦的同時,提升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施行綜合呼吸道護理干預治療后,患者滿意例數(shù)為22例,患者滿意度高達95.6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65.2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合呼吸道護理的優(yōu)勢在于:對不同程度呼吸道堵塞的患者,進行相應的處理。采用吸痰、吸氧、濕化氧氣等方式,提高患者的血氧飽和度,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搶救時間,這點對于危重病癥患者極為重要。
綜上所述,綜合呼吸道護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滿意度,保證患者的呼吸通暢,為患者爭取了寶貴的搶救時間,從根本上減少患者的病死率,值得在臨床上廣泛運用。
參考文獻
[1]李晨迪.為重癥顱腦外傷患者施行綜合呼吸道護理的臨床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4):73-74.
[2]朱芳,李國富,張春陽,等.重癥顱腦外傷患者呼吸道護理的實施意義研究[J].大家健康旬刊,2016,8(1):11-13.
[3]朱家善,李顯軍,王俊義,等.呼吸道護理干預在重癥顱腦外傷28例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6,25(5):153.
[4]伍慶英.重癥顱腦外傷患者呼吸道護理管理措施[J].醫(yī)學信息,2016,29(2):96-97.
[5]李婧,謝振浩,楊偉,等.重癥顱腦外傷患者的呼吸道護理要點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5,9(10):231-232.
[6]王靜,張觀云,信陽陽,等.重型顱腦外傷患者氣管切開的護理[J].醫(yī)藥前沿,2016,6(22):271-272.
[7]謝璇,徐冉丹,鄭潤,等.重型顱腦外傷實施優(yōu)質護理的臨床分析[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5,22(12):1677-1678.
[8]龍秀菊,張翠華.重癥監(jiān)護室顱腦外傷患者醫(yī)院感染的循證護理分析[EB/OL].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6,16(60):296-297.
[9]雷桂梅,王曉飛,黃新英,等.強化綜合護理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呼吸道護理的效果研究[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5,18(6):110-112.
[10]季麗紅.淺談早期的氣管切開術及護理干預在顱腦外傷與腦出血患者臨床救治中的價值[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4):118-119.
[11]董艷芳.對重癥顱腦外傷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6,14(7):61-62.
[12]杭歡歡.對重癥顱腦外傷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6):116-117.
(收稿日期:2017-06-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