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
摘 要: 在翻譯過程中,譯文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譯者能否成功擺脫原文的影響,即“翻譯中的干擾”,包括詞匯干擾、句法干擾、語序干擾、標點符號干擾等。參加研究生考試的考生可以有意識地排除干擾,提高譯文的可接受性。
關鍵詞: 英語長句漢譯 干擾 考研試題
對于許多參加考研的考生而言,英語長句漢譯是頗為棘手的題目,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得分較低。究其原因可能人各有不同,但有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是考生對翻譯中的干擾(interference in translation)不敏感。所謂“翻譯中的干擾”,是指一種語言系統(tǒng)(language system)侵入另外一種語言系統(tǒng),實際就是原文對譯文的影響[1]。譯者如果不能擺脫原文的束縛,就不可能保證譯文的質量。英國著名翻譯理論家紐馬克(Peter Newmark)甚至認為,干擾對于譯者,就如同其對于語言學習者一樣始終是最糟糕的問題,“對干擾敏感與否是衡量優(yōu)秀譯者的試金石”。紐氏在著作《翻譯問題探討》中列舉了原文在九個方面可能對譯文產生干擾。我們結合研考生的英譯漢實踐,在此舉例分析其中的詞匯干擾、句法干擾和語序干擾以饗考生。另外,雖然紐馬克并未提到標點符號在翻譯中的干擾作用,但考慮到英漢兩種語言的部分標點符號確乎存在功能上的差異,因此我們認為標點符號也有可能成為一個干擾項。
一、詞匯干擾
例1:The gardens of the homeless, which are in effect homeless gardens, introduce form into an urban environment where it either didnt exist or was not discernible as such.(2013年考研試題)
原譯:這種無家可歸者的花園實質上是無定所的花園,它們把“形式”引入城市環(huán)境,而城市環(huán)境中原本要么沒有這種“形式”,要么沒有把它當成“形式”看待。
分析:譯文讀起來費解,因為讀者可能一下子不能領會“無定所的花園”到底是一種什么樣子的花園,還有城市環(huán)境的“形式”到底指什么。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是譯者混淆了詞的最常見義項(primary meaning)和語境義項(contextual meaning)。本句中的homeless指人時,意為“無家可歸者”,意思很妥帖,但當它修飾gardens時就不能理解為“(居)無定所”,因為說“居無定所的花園”顯然是不合邏輯的。其實,homeless gardens在語境中應指“無家可歸者心目中的花園”,它們并不特指哪一處的花園。再說“形式”,通常情況下,“form”都會譯為“形式”,譯者很顯然也受了干擾,拿過來就用,然而,提到“形式”,總是讓人想到“內容”(matter,content),那么,讀者就不免糾結:城市環(huán)境還有“形式”與“內容”之分嗎?細讀原文,這里的form似可譯作“外貌,外表,輪廓”等,意思是這些花園對于城市環(huán)境而言,好比是它的外貌一樣重要,這些花園原本是沒有的,只是被人們建造出來的。
重譯:這種無家可歸者的花園實質上是無家可歸者心目中的花園,它們賦予了一個城市環(huán)境的“外貌”,這種外貌原本要么不存在,要么并沒當成“外貌”來看待。
翻譯中的詞匯干擾有時還會表現(xiàn)在原文詞匯的詞類對譯文的干擾,試看下例。
例2:It may be said that the measure of the worth of any social institution is its effect in enlarging and improving experience, but this effect is not a part of its original motive. (2009年考研試題)
原譯:雖然可以說,任何社會機構的價值的衡量在于它在豐富和完善人生經驗方面所起的作用,但是這種作用不是它原本動機的一部分。
譯文不太通順,主要是受到measure詞類的影響,本該譯作動詞的卻亦步亦趨地譯作名詞,使得譯文冗長且生硬。其實,在翻譯實踐中,為使譯文更“達”、更“雅”,甚至更“信”,詞類轉換通常是一個很重要的翻譯技巧,比如名詞和動詞之間的轉換、介詞和動詞之間的轉換等。倘若不顧具體語境,偏要拘泥于原文詞匯的詞類生搬硬套,就會損害譯文的可接受性。
重譯:社會機構在豐富和完善人生經驗方面所起的作用可以說是衡量其價值的標準,然而這種作用并不是它的最初目的。
二、句法干擾
例3:Since our chief business with them is to enable them to share in a common life we cannot help considering whether or not we are forming the powers which will secure this ability. (2009年考研試題)
原譯:由于我們對年輕人所做的首要工作在于使他們在生活中相融,因此我們不禁要考慮自己是否在形成讓他們獲得這種能力的力量。
分析:這是一個主從復合句,主句包括一個whether or not引導的賓語從句和which引導的定語從句,稍顯復雜了些。原譯在處理主句時,受到原文句法結構的干擾,把定語從句直接譯成“力量”的修飾語,以致譯文讀起來不通順。考慮到漢語的表達習慣,不妨采用分譯,縮短句子長度,以使意思層次更清晰。
重譯:由于我們對年輕人所做的首要工作在于使他們能夠在生活中彼此相融,因此我們不禁要考慮自己是否具有這種力量,以確保他們獲得這種能力。
三、語序干擾
例4:In Europe, where forestry is ecologically more advanced, the non-commercial tree species are recognized as members of the native forest community, to be preserved as such, within reason. (2010年考研試題)endprint
原譯:在林業(yè)生態(tài)更為發(fā)達的歐洲,沒有商業(yè)價值的樹種被當作當?shù)厣秩郝涞某蓡T保護起來,這一點是合情合理的。
分析:原譯受了原文語序的干擾,采用順譯。雖然讀起來比較流暢,意思似乎也還明了,但語氣上偏重評價,終究和上下文有些出入。然而作者在語境中提到歐洲,實為客觀陳述,敘述者并不想介入過多的主觀色彩,把within reason置于句尾至多是一種補充強調,強調preserved這個動詞,雖然也有一絲淡淡的肯定,但絕不是原譯那種“煞有介事”的評價。
重譯:在林業(yè)生態(tài)更為發(fā)達的歐洲,沒有商業(yè)價值的樹種被視作當?shù)厣秩郝涞某蓡T受到合理的保護。
四、標點符號的干擾
例4:Allens contribution was to take an assumption we all share — that because we are not robots we therefore control our thoughts — and reveal its erroneous nature. (2011年考研試題)
原譯:艾倫的貢獻在于他拿出了一個公認的假設——我們不是機器人,因此可以自控思想——并指出其謬誤的實質。
原句用兩個破折號引入一個插入語,譯者直接將其對譯為漢語,這在語法上似乎也能行得通,并不存在明顯的瑕疵,但在漢語中仍屬罕見,漢語中常見的是用一個(而不是兩個)破折號引出解釋說明的部分,如:“今天,他終于又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xiāng)——延安?!毕噍^而言,在英語中,行文時將插入說明的部分鑲嵌在破折號之間,卻是很常見的。這表明破折號在兩種語言中的語法功能并不能完全重合,拿此句來說,就不宜直譯,而應該擺脫原文標點符號的干擾,在不損害原文意思及風格的前提下,完全遵照漢語的表達習慣,將插入語譯成修飾語,置于assumption之前,句子會通順易懂很多。
重譯:艾倫的貢獻在于,他提出了“因為我們不是機器人,所以可以自控思想”這一世人公認的假設,并指出了其謬誤的實質。
通過以上數(shù)例,我們可以較為清楚地意識到翻譯中的干擾確乎無處不在,稍不留神就會造成譯文佶屈聱牙,甚至理解偏差,從而使譯文質量大打折扣。就研考生而言,要在較短時間內提高翻譯質量,首先要樹立排除干擾的意識,時刻不忘翻譯的本質是兩種符號系統(tǒng)之間的轉換,所以翻譯不可能完全逐字譯(word-for-word translation),必要時要在不影響原文意思和行文風格的前提下對詞義、詞類、句法、語序、標點符號等做一些調整,以使譯文更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更地道。其次,排除干擾還需要掌握一些翻譯技巧。有時候,譯者頭腦里雖然有了排除干擾的意識,對兩種語言的異同很敏感,但由于相關技巧的闕如,往往枉自費力,甚至會適得其反。
注:本文引用“原譯”部分取自曾鳴等編寫的《歷年考研英語真題解析及復習思路》,部分取自筆者學生的習作;“重譯”均系筆者所譯。
參考文獻:
[1]方夢之.譯學詞典[K].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16.
[2]Peter Newma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123-124.
[3]曾鳴.歷年考研英語真題解析及復習思路[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375-4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