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雪冰
摘要:在當前“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輔導員作為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被賦予新的歷史使命。輔導員自身的素質成為影響學生素質的重要因素,特別是輔導員的思政教育能力,直接關系到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本文通過對當前高校輔導員的工作現(xiàn)狀進行反思,進而提出豐富學習內容、完善培訓機制、充分利用溝通交流方式、健全考核測評體系的主要路徑,以提升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思政教育 工作現(xiàn)狀 能力提升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3-0094-02
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生涯中,輔導員是一個不可替代的角色。輔導員的能力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學生的能力和素質。但從當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況來看,輔導員作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其作用發(fā)揮得并不明顯。在當今“大思政”的戰(zhàn)略布局下,要對高校輔導員現(xiàn)下的思政教育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分析和反思,針對問題進行改善或提升。
一、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現(xiàn)狀
高校輔導員大多是與在校大學生年齡相近、興趣相投的年輕人,容易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有利于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以引導。然而,當前高校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工作卻存在重視不夠、開展方式不合理、教學內容更新緩慢等問題。
(一)對思政教育工作重視不夠
高校輔導員的日常工作通常面向某一專業(yè)或一個年級的學生,細碎繁雜且工作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成為被忽視的重點。但是,對于學生尤其是新生而言,大學階段正是提升思想政治素養(yǎng),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需要輔導員運用有效的方式進行輔導。目前來看,高效輔導員的工作重心、工作模式和工作態(tài)度顯然都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重視度不夠問題突出。
(二)思政教育工作開展方式不合理
高效輔導員是高校師資隊伍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高校思政課專業(yè)教師來說是有效的補充力量。然而,目前高校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進行的工作,與思政課專任教師的授課行為、授課內容等都趨于相近,存在一定的重復行為。這不僅違反了高校輔導員潛移默化影響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目的,還使得學生多次重復學習思政課內容,進而產(chǎn)生厭煩心理,影響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全面提高。
(三)思政教育內容更新緩慢
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得以提高的前提是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充分理解。雖然這些思政知識可以從思想政治課上習得,但要真正做到理解并指導實踐還需要輔導員的日常輔導。然而,輔導員的輔導往往基于現(xiàn)有的思政教材,忽視了社會的發(fā)展狀況和學生的實際需要,以至于內容更新緩慢滯后。這種情況下,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不能補充和實踐思政課的教學內容,還會影響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效果,達不到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目的。
二、高校輔導員思想教育能力提升路徑
在當前“大思政”教育格局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諸多新的挑戰(zhàn),需要高校進行全面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輔導員的思政教育能力就是改革重點之一。針對當前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的不足之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和提升。
(一)豐富學習內容
“打鐵還需自身硬”,高校輔導員若是想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首先應當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提高自身的思政教育能力,使自己成為政治素養(yǎng)過硬的高校輔導員。
首先,高校要在學校層面組織面向輔導員的政治理論學習班。通過學習黨的基本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等來提升輔導員的政治素養(yǎng)。其次,開展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主題的系列教育,緊抓最新思政教育內容的同時增強高校輔導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和理論認同。再次,開展以“中國夢”“核心價值觀”為專題的宣傳教育活動,組織輔導員學習領會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增強輔導員隊伍凝聚力的同時豐富高校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內容。另外,還要結合國內外的發(fā)展變化形勢,根據(jù)最新的發(fā)展情況,準確傳達我國各項事業(yè)的新進展和新部署,緊隨國家政策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調整。
(二)完善培訓機制
輔導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性,要緊隨國家思政教育改革的步伐,根據(jù)國家的方針政策變化和學生培養(yǎng)目標的不同,有側重地進行長期系統(tǒng)性的培訓。
首先,要開展多層次的長期培訓。應按照學校、學院的不同層次開展定期培訓,并形成長效機制,使學習成為常態(tài)。其次,要有目的地開展特色培訓。針對輔導員面對的不同學生群體具有不同思想政治教育需求進行專項培訓,如新生輔導員培訓、畢業(yè)生輔導員培訓等。其次,還要針對高校學生中可能出現(xiàn)的重大事件進行重點培訓,強化輔導員的戰(zhàn)略思維和底線思維,做到有備無患。另外,在全面推行依法治國的前提下,要通過培訓增強高效輔導員的法治觀念,增補法律知識,確保依法開展各項工作。
(三)充分利用溝通交流方式
高校輔導員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一線思想政治工作者,對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提升也最為廣泛,日常溝通的溝通和交流是其開展工作的主要方式。溝通是一門藝術,不僅僅是利用語言或文字來傳達信息,更需要一定的技巧來實現(xiàn)溝通雙方的信任、理解和認同,進而實現(xiàn)溝通的目的。
首先,高校輔導員要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溝通渠道。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微博、微信都是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的重要渠道。其次,高校輔導員要有正確的角色定位。高校輔導員對于學生來說亦師亦友,要在溝通交流過程中既促膝談心又傳達最新的思政精神,既不能一味迎合學生也不能固執(zhí)己見。再次,要根據(jù)不同學年、不同身份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溝通方式,把握溝通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有效溝通。另外,溝通交流不僅僅局限于輔導員與學生之間,同校輔導員之間、各學校輔導員也可以通過座談、經(jīng)驗交流會等形式進行溝通,促進思政教育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健全考核測評體系
健全的考核測評體系能夠促使輔導員反思思政教育工作開展情況,是對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反向考察機制,能在一定程度上敦促輔導員進一步完善思政教育工作,提升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高校輔導員考核測評體系,要以改善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為主旨,堅持目標考核與過程考核相結合,促使輔導員重視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力圖達到教育目標??己藴y評的內容要堅持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原則,即要根據(jù)學生所學專業(yè)、生源特點和國情校情設置考核測評項目。另外,雖然高校輔導員不屬于思政課專任教師,但為了鼓勵輔導員根據(jù)日常工作經(jīng)驗申請相關課題、撰寫論文,可以將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作為一項考核指標,激勵高校輔導員提
升業(yè)務能力的同時增強自身的理論水平。總體來看,考核測評指標的覆蓋范圍應當包括思政教育活動開展情況、教育目標完成情況、理論成果完成情況等。
綜上所述,對高校輔導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情況加以分析,并針對現(xiàn)實問題作出相應的工作部署,有利于完善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進一步提高高校輔導員的思政教育能力。在實際生活、教育過程中,高校輔導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排頭兵,應當在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不同年齡、不同學年的學生特點,按照豐富學習內容、完善培訓機制、充分利用溝通交流方式、健全考核測評體系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努力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每一個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讓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從而實現(xiàn)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目標。
參考文獻:
[1]堅持走自己的高等教育發(fā)展道路——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
[2]沈涵.高校輔導員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思[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7(10):163.
[3]王華光,姚海靜.論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能力的提升[J].教育與職業(yè),2016(10):66-67.
[4]楊揚,沈燎.淺談高校思政輔導員的溝通藝術[J].科教文匯,2008(8):11-13.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