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朝是花鳥畫發(fā)展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花鳥畫的繪畫題材包括各種類型的花鳥魚蟲、飛禽走獸。由于花鳥畫畫家對景物的感受不同、對畫面的把握和控制不同,因此題材的選擇與構(gòu)圖也不相同。對于花鳥畫的入門學習可從宋代花鳥畫發(fā)展頂峰學起,學習傳統(tǒng)繪畫技法必須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首先就應當從選景和構(gòu)圖著手。
關(guān)鍵詞:宋代;花鳥畫;選景;構(gòu)圖
我國花鳥繪畫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的彩陶作品和戰(zhàn)國帛畫上就初見端倪,其中可見描繪栩栩如生的花鳥魚蟲等形象,在中晚唐時期花鳥畫正式成科,也出現(xiàn)了許多優(yōu)秀的花鳥畫家,但此時花鳥畫發(fā)展尚屬探索萌芽階段尚未成熟。到了五代時期出現(xiàn)了兩位杰出的花鳥畫家,西蜀的黃筌和南唐的徐熙,有云“黃筌富貴,徐熙野逸”說的就是這兩位畫家。黃筌是宮廷畫家,所畫之物大都是珍禽異獸、奇花怪石,畫風精致、設(shè)色艷麗。而徐熙善畫竹汀野畫、水鳥淵魚,風格野逸瀟灑,頗具個人特色。在此兩人的基礎(chǔ)上,花鳥畫技法有了長足的發(fā)展,為后期花鳥畫的成熟起到了鋪墊作用。進入宋代,花鳥畫進一步走向成熟達到最高峰,出現(xiàn)了一批有代表的優(yōu)秀畫家和作品,比如:趙佶、崔白、蘇軾、梁楷、趙孟頫等等。在北宋后期,宋徽宗趙佶對繪畫的迷戀建制了完善的畫院體系。在其大力倡導下,花鳥畫以院體為主流向工整細膩的工筆繪畫風格發(fā)展,最終達到頂峰。
花鳥畫是中國繪畫體系的一大分支,花鳥畫的題材主要以動物、植物、花卉形象為主要題材,畫家選取景物描寫,合理編排畫面、用設(shè)色烘托畫面氛圍,表達物象意趣并寄情于景、托物言志表達真情實感,以期達到情景交融、物人合一的高超境界。
一、宋代花鳥畫的選材
五代繪畫達到了中古繪畫的新高度,對繪畫自唐發(fā)展到宋起著橋梁的重要作用。宋代結(jié)束了多年的軍閥割據(jù)的混亂局面,在政治趨于穩(wěn)定、經(jīng)濟逐漸復蘇、文化融合的大環(huán)境中,宋民間繪畫的活動也逐漸增多活躍。在宮廷里,皇家設(shè)立了規(guī)模龐大的翰林書畫院,特別在北宋徽宗時期,得到了極大的重視有力更長足的發(fā)展。五代花鳥的極大成就和發(fā)展為宋代花鳥畫的發(fā)展準備了充分的條件,隨著北宋黃氏畫派左右著畫壇,所以北宋前期的花鳥畫在選題和風格上與五代西蜀的畫風是接近的。到了北宋開始出現(xiàn)逐漸的變化,也催生了一系列影響后世的畫家,趙昌、崔白等等。其中繪畫題材和作品在《宣和畫譜》中記載了許多,當時宮廷收藏北宋三十人的花鳥作品,達兩千件以上,所畫題材有各類花木雜繪如桃花、牡丹、梅花、月季、菊花、辛夷、海棠、荷花、山茶、木瓜等達二百余種類之多。宋代花鳥畫的選題,不單是為了賞心悅目,還是有一定寓意?!缎彤嬜V》在花鳥畫敘論中寫的非常明確,比如說“花之于牡丹、芍藥,禽之于鸞鳳、孔翠,必使之富貴;而松竹梅菊、毆鷺雁鶩,必見之幽閑,至于鶴立軒昂,鷹隼之搏擊,楊柳梧桐之扶疏風流,喬松古柏之歲寒磊落,展張于圖繪,有以興起人之意者,率能奪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臨覽物之有得也”。因此所畫蒼松、寒梅、雪竹、亦或白鶴、鷗鷺,都不可能離開作者的意識和審美,而每種選題也有一定含蓄的意義表達,比如:牡丹富貴、梅蘭竹菊比高潔清雅、雉雞比吉祥鳥,花鳥畫所表達的階級性更顯晦澀而隱秘,可見畫家們所選的畫花鳥題材皆是對思想境界和情感的表達。
從現(xiàn)存的宋代花鳥小品畫中不難發(fā)現(xiàn),所繪畫幅大多是寫實篇章題材取景。宋代花鳥畫鮮明的寫實題材與當時的理學思想密切相關(guān),理學家邵雍曾提出“以物觀物”這種思想深刻影響著宋代花鳥畫畫家們,畫家們注重對物寫生的細微觀察以及在生活中選取可見的寫生題材,由此題材也是寫生描繪的一種手段,這樣能達到對物的觀察,把可見的對象最純粹的還原并在其中注入畫者的體會和思想。從現(xiàn)存宋代花鳥畫的作品中我們可見畫家們選材講究、繪畫寫實水平之高,如林椿《果熟來禽圖》、趙佶《瑞鶴圖》等作品。到了宋代后期,寫實繪畫手法趨于頂峰,文人畫家們開始通過繪畫墨梅、竹石、墨蘭表達文人情懷,比如蘇軾《古木竹石圖》、文同《墨竹圖》、鄭思肖《墨蘭圖》等,可以見到文人畫家們所選題材清新淡雅。通過所選題材借物抒情,寄情于景,表達自身的高雅的文人士大夫的高雅品質(zhì)。因此,不難看出宋代花鳥畫所選題材除了與當時宋代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背景有很重要的聯(lián)系之外,也與當時的社會理學思想有著密切關(guān)聯(lián)。
二、宋代花鳥畫的構(gòu)圖
在前期各代的構(gòu)圖形制的深遠影響下,宋代花鳥畫的畫幅尺寸不大但十分講究畫面起承轉(zhuǎn)合,畫面形制周密而生動。宋代花鳥畫構(gòu)圖形制有“折枝式”、“深遠縱橫折疊式”、“形制小、空式”等三個主要特點。宋代折枝式花鳥畫的特點式精致鮮明,畫幅主要有圓形、方形、扇面等形式。折枝式的構(gòu)圖方式通過一枝畫卉、一個枝干配以禽鳥蟲蝶精心布局,呈現(xiàn)的是畫面小巧精美而富有生氣的近景。另外宋畫大多形制小,常見圓形、方形且畫面留白多,這也是宋畫一大特點。由宋代小品花鳥可窺見其中奧秘,用少量的物體對畫面構(gòu)圖,反而給人以明確的主題,簡單的畫面元素更有視覺沖擊力,同時畫面通過做減法的安排,更能夠使人感到畫面清爽雅致,富有生趣。
宋代花鳥畫構(gòu)圖的一大重要特色是通過以小見大的畫面設(shè)置一葉一花一鳥一石把畫面分割明確,物象之間相互重疊的少,復雜的穿插少,但又不是隨意的切割堆放添加,而是通過簡練的物象,巧妙的分割畫面,使畫面有留白之處,畫面物象有空間喘息和自由伸展的空間,也使觀者有足夠的空間想象和填補體會。比如佚名的《鳳蝶圖》畫面簡練,一株海棠花似有微風輕撫隨意舒展,周圍蝴蝶圍繞飛舞,巧妙的物象組合使畫面生動活潑盡顯意趣。畫面運用簡潔的筆墨、適度的設(shè)色,構(gòu)圖疏密有度、張弛有力以及適當?shù)牧舭滋幚?,?gòu)成一幅有情趣的小世界。
在宋代花鳥畫作品中,我們可以窺見宋代花鳥畫題材以珍禽異獸、竹石花卉魚蟲為主,選題多寓意吉祥美好,從題材的選擇反映了這一時期的繁榮昌盛。畫家們對物象的構(gòu)圖多以清新雅致、富有趣味的方式呈現(xiàn)??梢园l(fā)現(xiàn)古代畫家對繪畫題材的選取及畫面構(gòu)圖具有一定的智慧,筆者認為對花鳥畫的研究需要長期積累深入不可著急冒進,對于宋代花鳥畫的學習必須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能夠分辨精華與糟粕有計劃的選取和吸收,刻苦努力方能習得真知。
參考文獻:
[1]《宣和畫譜》所錄宋三十位花鳥畫家,其中包括南唐的李煜、徐熙等。
[2]王伯敏:《中國繪畫史,北京,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簡介:左中玥(1989.12)女,漢族,安徽阜陽人,助教,碩士,主要從事裝飾藝術(shù)設(shè)計研究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