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弘
◎王梅弘
“伢”在河津方言中使用頻率很高,用法靈活,不僅有多元的語法功能,更有多樣的語用效果。語法上:(1)在句法結構上,由“伢”構成的同位短語可以在句中作主語、賓語、定語;(2)“伢”后可跟“都”“嘰”“底”來表復數;(3)伢”與指示代詞“兀外”“哪一”連用表強調;(4)河津方言中“伢”與“他”的對立。語用上:(1)強調說話人的主觀感受;(2)作為一個話題的開始,發(fā)表議論或表示詢問。
“伢”的句法功能
河津方言中的“伢”經常與后面的名詞性成分構成同位短語,可在句子中作主語、賓語、定語。
1.作主語
(1)“伢”父母本來就不是很同意,他也不說努力一點。
(2)“伢”小李昨天新買了一部手機。
2.作賓語
(3)走的時候不要忘了給“伢”領導說一下。
(4)不管怎么樣,你都不應該打“伢”孩子。
3.作定語
(5)這是“伢”小紅哥給我的。
(6)“伢”小李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
以上例子中“伢”分別在句子中作主語、賓語、定語,使用范圍很廣。例(5)在河津話中理解為為“伢”“小紅”的哥哥,“伢”與“小紅”作哥哥的定語,而不是“伢”與“小紅哥”構成同位語。
“伢”后可跟“都”“嘰”“底”
1.河津方言中的“伢”后可跟“都”“嘰”“底”來表示語義上的復數,形成“伢都”“伢嘰”“伢底”的形式,其中“伢都”的使用頻率高于其他兩個,例:
(7)“伢都”都是三個娃,負擔重,咱不一樣。(8)讓“伢底”先走,咱再等等再走。(9)“伢嘰”剛剛還在商量說要逛街去。史秀菊在《河津方言研究》中提到:復數詞尾“嘰”在河津方言中有三種讀法,分別分布在不同的方言小片,縣城周圍讀“嘰[]”,北坡下化讀“都[]”,汾南讀“底[]”[]。在河津汾南話中,這三種讀音都存在,并且都可以跟在“伢”之后表復數,具體語義隨語境而定。例(7)中的“伢都”指的是“別人們的家里”,與自己的家形成對比。例(8)“伢底”是指把我們排除在外的其他人。例(9)的“伢嘰”是指除了說話雙方以外眾多的第三者。
2.在《現代漢語八百詞》(呂叔湘,1980)中,“伢”的解釋為:“人家,代詞。在對“人家”的分類解釋的第三條中提到:“人家”可以用來稱說話人自己,等于‘我’,稍有不滿情緒。而河津話中“人家”不表自稱,而用“伢都”來表示自稱,用于與比較親近的人的對話當中,如:孩子與父母之間,情侶之間,朋友之間,且多用于年輕人,往往帶有撒嬌,不情愿,嗔怪的意味。
(10)“伢都”不想吃,你非要讓“伢都”吃。
(11)“伢都”錯了,還不行嗎?
(12)你光讓“伢都”干活,不讓“伢都”休息。
(13)“伢”不吃,你非要讓“伢”吃。
例(10)中的出現的2個“伢”都均指說話人自己,表示對對方的關心及約束有些許的不情愿。例(11)中的“伢都”,說話者以一種認錯的姿態(tài)出現,放低了身份,帶有一種自嘲和撒嬌。例(12)中的“伢都”在話語中抱怨的情緒,比第一人稱代詞“我”語氣要委婉許多。將例(10)與例(13)作對比,更能體現出河津方言中“伢都”和“伢”的區(qū)別,語境相同,例(10)指說話人自己,例(13)指言語雙方都知道的第三者,而在普通話當中,例(10)與例(13)在語義上并無區(qū)別。
“伢”與指示代詞“兀外”“哪一”的連用
河津話中,伢”經常后跟指示代詞“兀外”“哪一”。其中,河津話中的指示代詞是三分的,主要為近指,中指,遠指,單音節(jié)形式分別為這[]、兀[]、奈[nai]?!柏!钡幕疽魹閇],作指示代詞時讀作[],應是與量詞“外”的合音,合音理據為:兀[]+外[]=[]?!柏M狻痹诤咏蛟捴薪洺Ec“伢”連用,置于“伢”之后。疑問代詞“哪”可表任指,即所指范圍無一例外,具有周遍意義,放在“伢”之后表示除了陳述對象意外的所有人。例:
(14)“伢”“兀外”要的人倒是挺多的,就是咱干不了“伢”“兀外”活。
網絡課堂的教學模式可以使用家長管理系統(tǒng),即學生在觀看網絡視頻中不能操作其他界面,或是長時間沒有對電腦進行操作時,實施相應的鎖屏辦法。要求學生必須通過完整的網絡課堂學習而取得相應的網絡教學學分。
(15)“伢”“哪一”都是你啊,不知道天高地厚。
“伢”與指示代詞“兀外”的連用,進一步說明了“伢”的第三人稱屬性,與“我”“我們”“咱”相對應。例(14)中的“伢”“兀外”指的是人家那個廠子,同一個句子中,“伢”“兀外”組成的短語既可以作主語,也可以作定語?!柏蟆迸c“哪一”連用表任指,通常用在否定句中,多表示批評,勸誡。
河津方言中“伢”與“他”的對立
1.在河津方言中,“伢”多數情況下可以當“他”使用,但不完全對等。最大的區(qū)別在于“伢”一般用來宣表示說話者羨慕第三人稱并敬而遠之或無法企及等意義,而他沒有這一層的用法,例:
(15)“伢”是大學生,咱連高中都沒畢業(yè)。
(16)*他是大學生,咱連高中都沒畢業(yè)。
唐正大指出“人家”使用的條件:說話者宣告與第三人稱所指相關的事件、狀態(tài)、屬性無關,具體說:第三人稱所指相關的事件、狀態(tài)、屬性是積極的,且說話者表示羨慕。在這種情況下,用“人家”指稱第三人稱[]。例(15)中的相關事件是文化水平,大學水平高于高中文化水平,同時說話是表示羨慕的,而例(16)這樣的表達在河津話中是不存在的。
2.“伢”一般用于背稱,而“他”多用于面稱,即“伢”一般不在說話現場,而“他”多在說話現場。例:
(17)他說他肚子疼,已經請過假了,不信你看。
(18)你不認識他嗎? 他這兩年在國外混,前幾天剛回來。
以上兩個例子的中的“他”一定就在說話現場。而“伢”一般不在現場,例:
(19)小紅呢?
不在。
“伢”做瑟(什么)去了?
(20)你不是去見領導了嗎?“伢”都說你啥了?這么半天。
以上這兩個“伢”都不在說話現場。
(一)“伢”與“我”“咱”經常同時出現,形成對舉,無形中進行比較,更加強調說話人的主觀感受。
“主觀性”是指語言的這樣一種特性,說話人在說出一段話的同時表明自己對這段話的立場、態(tài)度和感情,“主觀化”是指語言為表現這種主觀性而采用相應的結構形式或經歷相應的演變過程。主觀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說話人的視角(2) 說話人的情感(3)說話人的認識[]。筆者發(fā)現河津方言中中的“伢”一詞在話語交際中體現了說話人的觀察視角,包含了說話人的情感和認識。
例:
(21)“伢”你娃學習好,我“兀外”就不行。
(22)這道題是你自己做的,還是“伢都”給你做的?
例(21)中的“伢”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fā)來表達對對方孩子的羨慕,有時也是一種謙虛的說法。例(22)中的“伢都”是從聽話者的角度出發(fā)而提出的詢問,帶有中立色彩。
(二)“伢”置于句首, 作為一個話題的開始,發(fā)表議論或表示詢問,能給說話人和聽話人以緩沖的空間。例:
(23)“伢”跑步頂事(有用)哩。(24)“伢”今個(今天)這天氣真好?。?5)“伢”你屋里“兀幾外”(那幾個)現在在哪哪念哩?
(26)“伢”我都不知道這回事!
(27)“伢”他死活不會做,最后就放棄了。
(28)“伢”街上就有賣的。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伢”已經從原來的有實際的指代意義發(fā)展到相當于發(fā)語詞的話題標記,并無實際意義,經常用來開啟一段對話。以上例子去掉“伢”語句含義并不會發(fā)生改變。
(作者單位:山西大學)
時代的進步,使得人們的思想也在發(fā)生變化。新時期下的疾控中心,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對于疾控中心的發(fā)展至關重要。所以,本文就新時期下疾控中心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