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文明古國,非常重視教育,作為一個教育者,弘揚民族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是義不容詞的義務(wù),教育好孩子是父母和老師的任務(wù),教育好壞直接影響孩子一輩子的事,一個家庭的事,一個國家的事。沒有目的、沒有計劃的教育最終以失敗居多,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遵循一定的教育規(guī)律是教育者應(yīng)具有的基本能力。
一、家長應(yīng)當作好子女的表率
如果忽視家庭教育,只望著學教育和社會教育孩子,那是很錯誤的,在多少德才謙備的學生身上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出自于家教嚴、家風正、父母道德品質(zhì)好、文化層次高的家庭,而無德無才的差生與家庭有直接關(guān)系。因此,家長當好子女的表率很重要,父母是子女的首任:啟蒙老師,是子女最初的接觸者、崇拜者。嬰幼兒時間是人生中模仿力和感化力最旺盛的階段,家長的言行舉止無不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家長少一些過失,孩子就多一點健康成長,有的家長言行上不檢點,在孩子面前口出粗野狂言,做事無道德可言,如此施教于子女,后果自然令人擔憂。還有那些只重視金錢而忽略子女教育的家長應(yīng)徹底轉(zhuǎn)變觀念,把追求物質(zhì)財富轉(zhuǎn)變?yōu)榫窀挥?,變愛錢財為愛人才,為了子女的未來、為了家庭的興旺,努力把時間和精力用在教育子女上,不管擁有多少家財,對于孩子應(yīng)從小培養(yǎng)他們獨立自強的能力,不能讓他們養(yǎng)成嬌生慣養(yǎng),任意揮霍的生活習慣。
二、教育要趁早,過時不候
由于對孩子的愛(也可以歸結(jié)為溺愛),在孩子可以很容易引導時,沒有及時糾正一些不良做法而行成不良習慣,當然,子女的行為要讓其自由發(fā)展,對于一些事物讓其自已去認識感知,做出自己的判斷理解,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家長及時作出指導,那些是對那些是錯要及時指點出來,讓孩子有所以,不要以為小小孩子做不出什么重的壞事情,而讓一點點的過失得以放縱,孩子的執(zhí)拗也認為是天真可以理解,一味原諒不去糾正,開成習慣卻成為一件關(guān)系重大的事情。他們長大以后,種種惡劣的習慣跟隨而來,糾正起來就很難了。這就已經(jīng)晚了,所以教育要趁早,過時不候。
三、家教重在培養(yǎng)習慣
教育孩子的重要任務(wù)就是培養(yǎng)好習慣。拿希爾說:“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事實表明,習慣左右了成敗,習慣改變?nèi)说囊簧?。一名話,成也習慣,敗也習慣。”所以習慣的培訓特別重要。
3-12歲是人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孩子學會學習,學會生活主要就在這期間培養(yǎng),有的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注意各方面習慣的培養(yǎng),12歲之后才培養(yǎng)或才糾正就為時已晚。
如何培訓孩子的好習慣,關(guān)鍵在于了解孩子,任何教育都應(yīng)以了解孩子為前提。作為父母,要善于跟孩子溝通,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如果孩子做出你不滿意,難以理解,不能做的事時,不是質(zhì)問或訓斥,要能平心靜氣也跟孩子溝通分析原因,幫助孩子思考。形成一個做事前三思而行的習慣。
四、不放縱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不具備一些基本的禮儀和約束力,無法受到歡迎,一些價值觀和素養(yǎng)是人類共同的,把放縱當自由,把任性當個性,這在哪里都不是素質(zhì)教育。
有的家長,開口就說:我家這孩子就這樣,就那樣,隨其任性,有的甚至可以說有助不良習慣的形成。更有甚者,因為愛孩子,把孩子的任性或不良習慣當笑料,說來說去,孩子以為自己本事大,讓大家“笑”得起來。無意中強化不良習慣的形成,這些觀象對孩子都是有害無益,所以,愛孩子,不能放縱孩子。凡是不良現(xiàn)象即時糾正才有利于孩子良好習慣的形成。
五、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以前人們認為獨生子女因為接受的愛多,幫助代替多而獨立性差。現(xiàn)在的家庭已經(jīng)轉(zhuǎn)變做法,在培養(yǎng)獨立性方面注重起來了,其中,本人就是一個從孩子小就非常注重其獨立性培養(yǎng)的家長,這方面自己和孩子都收益不少。
(一)要讓孩子獨立思考獨立做事
讓孩子做好思考,作出選擇要做的事情。家長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一做力所能及的事,為孩子提供一些更多嘗試,探示的機會,家長作一些評價、指導、鼓勵。
在女兒3-6歲上幼兒園期間的周末,總是會問她:這星期你想怎么過,有的時間她想一想自己說出許多想做的事,有的時候她也想不出來要去做什么才快樂,在這時,不斷為她提供一些想法讓她選擇,她會不斷分析、想象,到底自己選擇做什么,總是讓她充分想,選擇幫助她分析分析,作出計劃,加以實施,經(jīng)常這樣做,慢慢就形成每到周末并做計劃的習慣,一般都是她做主。
到了上小學讓她自己計劃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記得一年級時,數(shù)學老師要求學生做一套數(shù)學卡片,沒等得及幫她做她就自己做起來,就讓她帶自己做的去學校,結(jié)果做得邊沿剪不整齊,數(shù)字寫得歪歪斜斜,第二天,數(shù)學老師看見忍不住地笑了。問她:你媽媽沒時間幫你做嗎?她理直氣壯地說:不是,是我想自己做。數(shù)學老師也是個睿智的老師,并問還有誰是自己做的?沒有。老師說:陳晨真能干,是自己做。給了她一個大大的鼓勵。從此,她更有信心了,不少事情都是自己完成。
六、培養(yǎng)孩子學會擔當
什么是擔當?要讓孩子知道,人在社會、家庭中都應(yīng)該承擔該承擔的責任,承受該承受的苦和累。
(一)承擔該承擔的責任
不要以孩子小,不懂事為開脫的理由而讓孩子不承擔責任。涉及原則性的錯誤輕描淡寫,一笑而過,一定要讓孩子吸取教訓,并承擔相應(yīng)的責任,培養(yǎng)孩子敢于擔當?shù)呢熑胃校荒馨沿熑螝w咎于他人或客觀原因。
(二)承受該承受的苦和累
在生活中,家長也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承擔一些苦和累,不要把孩子成長中苦和累的擔子都往自己肩上擔??嘁幌?、累一下可以磨煉一個人堅強的性格,增強面對困難的堅定信念。家長過分擔當,孩子得不要鍛煉,所以要培養(yǎng)孩子學會擔當。
總之,做好孩子的表率,從小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及時糾正指導不良行為,讓孩子具有一定的獨立能力,遵循孩子成長的規(guī)律,抓住重點很關(guān)鍵,只有教育好孩子才有望振興家庭、振興民族,家庭幸福、民族幸福。
作者簡介:耿宗仙(1968.9-),女,1988年畢業(yè)于云南省昆明市幼兒師范學校,1992年畢業(yè)于云南省教育學院中文系,長期在幼兒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