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軒
“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來熏風(fēng)?!边@是讀《四時讀書樂》時我記得的詩句。但我覺得用這樣文縐縐的詩句來形容我的讀書之樂總覺得不夠貼切。
小時候不會認(rèn)字,每天晚上都是媽媽繪聲繪色的講故事給我聽。《烏鴉喝水》、《狼來了》、《三只羊》等等幼兒故事,我百聽不厭。進入小學(xué)學(xué)會拼音認(rèn)字后,我便開始自己讀書。起先看的是《白雪公主》那樣的童話故事,過了段時間竟和冰心先生一樣,看起了“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國演義》。看的時候也是一知半解,也會懵懵懂懂地把“諸”讀成“者”,“曰”讀成“日”,但是因為媽媽的承諾——心儀已久的樂高玩具的誘惑,讀得勉強卻也讀得不亦樂乎。那個時候,讀書于我而言,是接近游樂園的一座歡樂橋。
可是沒想到這樣磕磕巴巴地讀著讀著卻對這本書本身感起興趣來了,那書中的趙云尤其吸引著我。每回看到趙云出場的時候,我的心就一下子興奮起來?!把景着垓T白馬,一身銀裝稱英雄,五官端正男兒色,唯我常山趙子龍?!壁w云已成了我心中的男神。
在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與偶像級人物的誘惑下,我一直從“合久必分”讀到“分久必合”了。有一次,老師在課堂上講到了“血戰(zhàn)當(dāng)陽坡”,看我對答如流,就請我當(dāng)她的助教。我卻從助教自動升級為教授,一直從撤軍到劉琮帶援軍到來開始夸夸其談。講到趙云孤身闖入曹操大營的時候,我尤其地興奮,像個說書的人那樣把黑板檫在講臺上一拍:“嘿,那便是常山趙子龍了!”而當(dāng)講到張飛以為趙云叛變氣煞之時,臺下的同學(xué)們都聽得氣憤不已。這堂課讓我在班級里的人氣指數(shù)直線上升,是閱讀讓我有了一個展示風(fēng)采的快樂舞臺。
讀完《三國演義》,我意猶未盡,又迷上了《水滸傳》。這本官逼民反的書中,花榮大鬧清風(fēng)寨令我義憤填膺,高俅的發(fā)跡令我痛恨朝廷的腐敗,宋江歸順朝廷我讓感到深深的遺憾。盡管作者對108將的態(tài)度不明,但我仍然覺得它應(yīng)列四大名著之首。讀這本書時,我經(jīng)常會冒出許多疑問,比如:宋江既然身為108將之首,對李逵的冒犯如此勃然大怒,豈不有失身份?這個情節(jié)描寫似乎不合情理。宋江出生官宦之家,他肯定悉知朝廷的腐敗和不安好心,為什么仍然接受招安?做個山大王豈不自在?這些疑問讓我一次又一次地回讀《水滸》,倒是和畢淑敏讀《人魚公主》一樣有了常讀常新的感覺。我讀懂了宋江始終關(guān)注“替天行道”,其實在他心中,“天”只是國家,不,只是朝廷。按說,以他的軍事實力,殺到開封“奪了鳥位”是有可能的,但是最終傳統(tǒng)的觀念還是約束著他,使他的“替天行道”成了“替天子行道”。這般讀中自問自答,閱讀成了我享受獨處時光的歡樂谷。
我不僅僅只對情節(jié)曲折的小說感興趣,我還喜歡讀史書。讀完《中華上下五千年》,我又讀《世界上下五千年》。從人類起源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隨便截取哪個時間點,我都可以像《百家講壇》里的老師們開講,且無需擬稿。拿破侖的故事,斯大林格勒保衛(wèi)戰(zhàn)是我最擅長的講課內(nèi)容,說起希特勒我更是有自己的見地。希特勒上臺之前,其實是一個被社會遺棄的人,他從小就被父親虐待,性格相當(dāng)?shù)墓竹薄H欢?dāng)他母親去世的時候,這么一個冷酷無情的人竟然為她哭喪。我能從他的殘暴講到他的柔情一面,能從人性的弱點講到環(huán)境對人影響。每次講起這些,我總會成為伙伴們的偶像人物。為了俘虜更多的粉絲,我將這本書看了不下20遍,真是“讀你千遍也不厭倦”。不知不覺間,閱讀已讓我擁有了一架隱形的時空穿梭機,我隨心所欲,樂而忘返。
于我而言,讀書是“既可獨樂樂,又可眾樂樂”的狂歡。
指導(dǎo)老師:蔡莉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