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新梅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重中之重的教學任務。隨著小學生識字量的增大,應該適當使用創(chuàng)新識字教學方法。通過循環(huán)記憶法、游戲比賽法和日常觀察法等幾種方法對創(chuàng)新識字教學方法進行例談。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創(chuàng)新;方法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識字教學絕對算得上是重中之重的教學任務了。限于小學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難于持久的年齡特點,不少語文教師使用了相對靈活的識字教學方法。比如說,實物教學法啦,字圖結(jié)合法啦、情境教學法啦……為了保證小學生對文字識得快、識得牢,小學語文教師甚至都用上了歸類教學法。對此,我們不得不贊嘆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敬業(yè)精神。但現(xiàn)實卻是,把這幾種教學方法翻來覆去地使用,卻會發(fā)現(xiàn)這些方法有時好用,有時卻是不好用。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隨著小學生識字量的增大,在學習過程中,小學生也會碰到越來越多的文字,這些文字的難度也會相應的越來越大。特別是小學生學到的文字有可能會在他們的腦子里“打架”,甚至是亂成一鍋粥。這個時候,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如果只是局限于使用常規(guī)的識字教學方法就不夠了。因此,創(chuàng)新的識字教學方法也就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性了。那么,小學低年級都可以使用哪些創(chuàng)新識字教學方法呢?
一、 循環(huán)記憶法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新事物持有一定的新鮮感,好奇心普遍較強,對新知識的接收能力也較迅速,這些都是低年級學生的優(yōu)點;但是這些學生也有著注意力不持久,識字時遺忘速度快的不足。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充分掌握學習者的心理發(fā)展狀況,盡可能地做到揚長避短,進行有針對性且巧妙的教學設(shè)計。通常而言,在這種情況下采取循環(huán)往復的方法是再好不過的。古人有云“好書不厭百回讀”就是這個道理。尤其是針對小學生這個年齡階段的流體智力還是非常強的特點。再綜合考慮小學生的自覺性還不夠強,教師就可以在教學時尋找方法來幫助他們循環(huán)記憶。對于新學的生字,教師可以讓其增加出現(xiàn)在學生眼前的次數(shù),然后進行再次識記。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將生字藏在句子中,引導學生隨文識字,進行反復的循環(huán)鞏固;特別是在每次教學新的生字時,溫習之前學過的生字,做到“溫故而知新”。在這個過程中,語文教師還可以給學生留有制作生字卡片的作業(yè),促進他們的日積月累,并不斷地拿卡片去復習學過的生字。隨著學生制作的卡片越來越多,他們學會的生字也越來越多,教師也要多加表揚和鼓勵學生,讓學生擁有成就感,以此激勵自己繼續(xù)堅持下去。
在小學生識字的過程中,遺忘是不可怕的。畢竟,沒有哪一個人能夠避得開遺忘的魔咒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做的是引導學生巧妙記憶,反復記憶,和遺忘規(guī)律作斗爭。要有不怕學生記不住,就怕因為沒有重復記憶、循環(huán)鞏固而造成記住之后又忘記的信心和決心。相信只要經(jīng)常循環(huán)訓練,小學生一定就能達到更好的記憶效果。
二、 游戲比賽法
眾所周知,愛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在小學識字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并合理運用小孩子的天性,使得識字教學方法能夠很好地適應他們的天性。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學生畢竟年齡還小,他們最喜歡的還是喜歡玩游戲。在教學時,小學語文教師如果能夠成功地引導學生在游戲中學習,那么,識字教學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們可以引導小學生在日常的游戲中進行“開火車”,“詞語接龍”“山頂奪旗”“猜字謎”等這些簡單有益的活動;或者是將漢字的各個部分拆開做成小卡片,組織他們進行拼字游戲;也可以進行為生字的影子找到主人的游戲等等。
在游戲的過程中,如果小學語文教師還能把學生分成各個小組,引導組織他們以小組為單位比賽的話,就可以促進學生的積極性,與此同時還可借此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對學生的影響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弊的??傊?,通過實踐不難發(fā)現(xiàn),通過游戲比賽法進行小學生識字教學是行之有效的,值得小學語文教師去借鑒、使用。
三、 日常觀察法
從“大語文觀”的角度來說,語文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生活中處處有語文。進一步而言,生活其實就是語文的內(nèi)容,而語文也反過來成為生活的工具。所以,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割裂語文與生活的關(guān)系的做法絕對是不可取的,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堅決摒棄這種違背教育規(guī)律的做法。相反的是,要堅定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生活中去識字的信念。組織、引導學生在廣闊的生活背景中去識字。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其實是存在著許多活生生的漢字學習的機會,這些范例都是鮮活的,第一手的,更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也更能促進他們的學以致用,達到學得快、記得牢的效果的。比如說隨處可見的墻上標語、宣傳語、廣告語以及各種商店的招牌,包括學生在看電視看動畫片時,都是學習識字的好契機。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不斷引導學生課后對日常生活的細致觀察,逐漸養(yǎng)成“見到字就認,遇到不認識的字就主動問”的好習慣。
當然了,在日常生活中,有時也存在著不少的錯別字,包括那些文法使用不規(guī)范的地方,這些東西都極有可能會誤導識字基礎(chǔ)還不牢靠的小學生,小學語文教師要注意引導小學生進行正確的甄別和改正,養(yǎng)成正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良好習慣。為了進一步培養(yǎng)小學生對語言文字正確使用的良好習慣,我們還可以組織他們定期對社會上出現(xiàn)的對語言文字的錯誤使用進行搜集、整理,并組織他們進行交流,有效地拓展學習的空間。
參考文獻:
[1]石戰(zhàn)曉.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課程境遇,基礎(chǔ)教育.2008年.
[2]寇明玉.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興趣和方法,考試周刊.2013年.
[3]張永鋒.針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的研究,讀與寫.2014年.
[4]黃靜.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研究,考試周刊.2015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