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堅
摘 要:我國目前的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側重點放在了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上,但卻忽視了基礎訓練對體育運動的重要作用。本文從闡釋小學體育教學中強化基礎訓練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了針對小學體育教學而言的強化基礎訓練的措施,并介紹了相關的實踐案例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強化基礎訓練;措施
一、 前言
小學的體育課程一直是小學校園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類運動項目的學習,在培養(yǎng)小學生的興趣愛好的同時也為其身體素質的提升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在我國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普遍注重的就是對于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怎樣能夠提升小學生對體育課堂的熱情是教師們考慮的重點,但是對于基礎性的訓練內容并不重視?;A訓練是各項運動項目有效進行的前提和基礎,強化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基礎訓練內容,應該成為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點。
二、 小學體育教學中強化基礎訓練的必要性
(一) 基礎訓練難度更適應小學體育教學特點
對于任何一項體育運動來說,都沒有短期就能夠速成的訓練過程,都是需要在日積月累的基礎訓練的前提下再進行逐步的提升訓練。對于小學的體育教學來說,其根本目的并不是要將小學生都培養(yǎng)成技能超群的運動健將,更多的是在培養(yǎng)小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開發(fā)其自身的運動潛能,并且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層次較低,身體各方面的素質還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所以對于小學生體育教學活動來說,原則之一就是要將運動的強度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A性訓練的難度相對較低,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夠完成,這與小學體育教學的難度要求是相適應的。
(二) 基礎訓練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對于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基礎性訓練來說,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強化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為下一步提升性的體育教學奠定基礎,所以一般的基礎訓練內容較為簡單,安全性也相對較高。對小學生這一特殊年齡階段的孩子來說,他們渴望掌握各類體育運動的技術要領,也渴望快速成為該項運動的突出表現者。而對于體育教師來說,對小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教學首先考慮的就是安全性,如果跳過基礎訓練直接進行難度較大的技術性訓練的話,極其容易使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受傷。從這一角度來看,基礎訓練具有十分重要的安全價值。
(三) 基礎訓練能夠為其他運動項目奠定基礎
之所以稱為基礎訓練,就是因為它是一種基礎性準備的存在,有了基礎準備才能夠進行各項運動項目的訓練與學習。如果缺少了基礎訓練的環(huán)節(jié),那么即使學會了各項運動的技術性技巧,也難以將其有效利用。小學生正處于對世界不斷探索求知的高峰時期,所以他們在體育課堂中所表現出來就是對于各種體育項目的巨大熱情,他們對于各項運動項目的探索與學習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積極性。在小學生看來,掌握一項運動項目就是要掌握這項運動的技術特征,這其實就忽視了基礎訓練的重要性。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們認識到基礎訓練才是學習各項運動的第一步,是各項運動的必要前提與基礎。
三、 小學體育教學中強化基礎訓練的措施及實踐
(一) 小學體育教師加強對基礎訓練的重視
當前我國的許多小學體育教師并沒有意識到基礎訓練的重要性,在進行小學活動時,往往是忽略了基礎訓練而直接進行運動技巧的學習,這就使得小學生缺少運動的基礎準備,對于運動技巧的學習也必然是一知半解、難以掌握。強化小學體育教學的基礎準備,首先就要從體育教師的思想意識出發(fā)。學校應該對體育教師進行思想層面的引導,對教學內容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定,可以對其進行定期的培訓,使其認識到基礎訓練的重要性,從而提高教師對基礎訓練的重視程度,將其作為體育運動的首要內容來進行,只有在基礎扎實的前提下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的提升性學習。
(二) 注重對于基礎訓練的細節(jié)指導
基礎訓練的內容雖然較為簡單,但是要想實現基礎訓練的作用,就要保證基礎訓練各種動作細節(jié)的規(guī)范性。這就要求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對基礎訓練的細節(jié)進行講解與指導,教師首先應向同學們講解動作的要領,并且進行動作示范,然后讓學生進行實際體驗,教師在這個過程當中進行逐一糾正,保證學生基礎訓練動作的準確性,也保證了基礎訓練的實踐價值。
(三) 著力培養(yǎng)專業(yè)水平較高的教師隊伍
我國小學的體育教師隊伍存在著一定的不專業(yè)性,一些小學的體育教師并不是體育相關專業(yè)的,學校為了節(jié)省教師資源就安排其他科目的教師進行體育教學工作,這就難以保證體育教學的有效性與規(guī)范性。學校應聘用專業(yè)的體育學科教師來進行體育教學,并且要對體育教師進行定期的專業(yè)培訓,使其明確小學體育教學的核心內容與根本目的,制定更為完善的教學計劃,從而提升體育教學的水平。
(四) 我國小學體育教學中強化基礎訓練的實踐
我國的許多小學對于體育教學中基礎訓練的強化十分重視,積極落實體育教學改革的實踐,并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如唐山市的一所農村小學從開設體育課開始,就將基礎訓練確定為重點教學內容,雖然農村學校的教學場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這并不影響基礎訓練的進行,學生的身體素質普遍良好。秦巴山區(qū)小學也對基礎訓練十分重視,該校的體育課堂有一項從未改變的規(guī)定,那就是每節(jié)體育課都必須首先進行20分鐘的跑步運動,以慢跑為主,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加強運動過程中對于呼吸等的基礎性的調節(jié)訓練。還有河南省的內黃縣小學,該小學并沒有開設過多的足球、籃球等專業(yè)課程,而更多的是健美操、搏擊操的課程,相較于存在一定技術水平要求的體育項目,該校更加注重的是對于身體力量的基礎性訓練,而健美操等運動恰好符合這一要求。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強化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基礎訓練內容,有利于提升小學體育教學的安全性,更加適應小學體育教學的強度要求,并且能夠為學生進行其他運動項目奠定必要的準備基礎。
參考文獻:
[1]史敏.湖南省農村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資源開發(fā)現狀與對策研究[J].才智,2016,04(25):144-145.
[2]馮蕾.基于創(chuàng)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06(01):93-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