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靈,袁 哲
(河南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列寧是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的創(chuàng)立者,也是維護中央權威的推動者。列寧維護中央權威的思想建立在俄國文化傳統(tǒng)之上,結合俄國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時代需要,通過一定的制度化建設維護了黨、黨中央、黨的領袖所構成的中央權威。
一個國家的政治形式和特征,往往受到該國自然環(huán)境以及由此形成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的影響。俄國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村社制度和東正教信仰的長期存在,使俄國社會文化中生長出崇拜權威的心理和傳統(tǒng),構成列寧維護中央權威思想的文化基礎。
早在公元8世紀,俄羅斯民族在其生產生活中就逐漸形成了以地域關系為基礎的村社(即米爾)。村社的產生與俄羅斯人生存、生產的環(huán)境密不可分,俄羅斯平原是俄羅斯人生存、繁衍和生產的主要地域,俄羅斯平原地域遼闊但緯度較高,平原的北部深入北極圈,直到北緯70度附近,南部抵達北緯45度,較高的緯度使俄羅斯人從事農業(yè)生產的時間較短并且集中,低下的生產力和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促使俄羅斯人在有限的農事時節(jié)互助協(xié)作,共同生產和生活,進而促使生產生活資源共同占有、平均分配使用的村社制形成。也由于這種特定的地理環(huán)境和生產特點,村社雖然形成于父系氏族晚期,但這種生產組織形式并沒有隨著生產力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氏族公社的逐步解體而消失,反而在俄國漫長的社會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從一種農民自治機構,演變?yōu)橐环N社會制度,一直發(fā)揮著社會調節(jié)器的作用。封建社會晚期,村社制度和領地制度牢固結合,地主保留了農民自治形式的村社并把之作為統(tǒng)治農民的組織,對地主來說的領地,就是對農民而言的村社,村社沒有法人權利,不能獨自與外面的個人、村社或國家機關進行聯(lián)系,而只能通過地主的領地辦公室或持有委托書才可以。村社內部,農民們平等參與公社事物和使用土地,人們的生老病死都在村社內部進行,婚喪嫁娶都需經過村社同意,人們把村社看作同舟共濟的集體,這種生產生活方式促進了農民的集體意識,也加強了農民的依附心理。對農民而言,村社就是他們的一切,他們“緊抱著村社不放,甚至不敢想象沒有村社自己能否生存”[1],農民們感嘆“誰能大過米爾?別與米爾爭吵!”[2]“米爾就是偉人,米爾就是偉業(yè)”[2],農民把米爾看成是至高無上和萬能的,農民崇拜米爾或村社,進而崇拜領主和沙皇,直至崇拜上帝。
俄羅斯民族在宗教信仰上經歷了多神教到一神教的轉變。早期的俄羅斯民族信仰的是多神教,在他們的頭腦中萬物皆神、萬物有靈,但原始的多神教不利于國家的統(tǒng)一和穩(wěn)定,也不利于貴族階級的統(tǒng)治。隨著封建生產關系和生產方式的發(fā)展,封建統(tǒng)治階級希望通過統(tǒng)一的宗教信仰來鞏固王權和統(tǒng)一國家,并在公元988年,在基輔羅斯的弗拉基米爾大公和拜占庭帝國的安娜公主成親之后,開始在俄羅斯民族中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推廣希臘正教,之后稱為東正教,東正教自此成為俄羅斯的國教。東正教對俄羅斯人的精神生活有著強烈的影響。別爾嘉耶夫說:“俄羅斯民族——就其類型和其精神結構而言是一個信仰宗教的民族。宗教的困擾是不信教的人所固有的。俄羅斯的無神論、虛無主義、唯物主義都帶有宗教色彩。出身于平民和勞動階層的俄羅斯人甚至在他們脫離了東正教的時候也在繼續(xù)尋找上帝和上帝的真理,探索生命的意義……就連那些不僅沒有東正教信仰而且開始迫害東正教會的人,在內心深處也保留著東正教所形成的痕跡”[3]東正教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宗教崇拜,并以基督崇拜、圣母崇拜和圣像崇拜為信仰精髓。東正教不僅在教義上崇拜基督,而且整個社會生活都離不開基督,并通過承認基督二性論(既具神性又具人性),拉近了人與神的距離,使信徒產生極強的親切感。圣母祟拜在東正教中也很突出,圣母不僅是上帝成人(“道成肉身”)的工具,而且是上帝成人的積極條件。圣母是耶穌降生之前的人類保護者,后來雖然升天,但仍為人類之母,所以教會和教徒都向她祈禱,求其幫助和庇護。圣像崇拜則是廣大教徒對宗教虔誠信仰的具象載體,圣像使得抽象的神變得具體可感,神的形象化給信徒提供了與神相交的中介。
總之,農村村社的生活方式與基督教精神相結合,使東正教在廣大農村有著巨大的影響。農民彼此之間“人人為大家”,“親如兄弟”,同情他人的不幸和貧困,互相關心和幫助;同時又向往著上帝的“父親般的關懷”,認為世上的惡交不是由神造成的,而是人違反神意的結果。因此,人類社會向善的過程,應該表現為人與上帝合作的過程,而不是排斥上帝的過程。受東正教影響的俄羅斯進步人士改造社會的思想也因此往往充滿神圣感與正義精神,并容易在民眾之中獲得權威認同。列寧維護中央權威思想正是在這樣的俄國傳統(tǒng)文化背景下產生的。
列寧維護中央權威的思想既立足于俄國的文化傳統(tǒng),又植根于俄國特定的時代背景。就俄國當時的時代背景而言,一是封建專制的俄國社會缺乏民主,二是俄國革命和建設的艱巨性迫切需要一個權威的強有力的政黨領導,來推進俄國的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走向勝利。
沙皇專制統(tǒng)治在俄國持續(xù)了幾百年,專制制度和思想根深蒂固,國內缺乏民主的土壤。盡管自1700年彼得大帝改革開始,俄國統(tǒng)治者即自上而下推動資本主義在俄國的發(fā)展,但這種從外部“移植”而來的資本主義,更多停留在經濟領域,僅僅作為維護和加強沙皇專制統(tǒng)治的外部手段,封建制度和專制國家仍然鞏固存在。沙皇專制的嚴酷舉世聞名,對任何危及專制統(tǒng)治的人都會進行無法無天的拷打、監(jiān)禁、迫害和流放。俄國的警察制度高度完備,自上而下鋪開的監(jiān)視控制網籠罩全國,隨時準備懲治每一個敢于抗命的人。在俄國,工人的罷工、集會、結社都是非法的,隨時會遭到鎮(zhèn)壓,爭取政治自由和對沙皇的批評都被視為犯罪,受到的制裁從交警察局監(jiān)視、逮捕,到流放、驅逐出境不等。[4]由于參加民意黨的哥哥被判處死刑,青年時代的列寧被剝奪了進入彼得堡大學的資格,考入喀山大學之后,由于參加學生運動被勒令退學并遭流放。1898年3月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之后不久其中央委員會也遭到警察鎮(zhèn)壓。俄國專制政府的控制嚴格而殘酷,并且無處不在,在這種嚴酷環(huán)境下,需要權威性的政黨通過嚴密的組織和嚴格的紀律推動革命發(fā)展。
對于俄國社會的革命性傾向,恩格斯曾分析認為,俄國因為要在幾十年的時間里走完西歐資本主義國家?guī)讉€世紀走完的路程,“這種經濟變革引起的動蕩比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強烈”[5],農民的境遇更為惡劣,“俄國農民則是一下子就掉進了大工業(yè)的激烈漩渦,如果說工廠手工業(yè)是用燧發(fā)槍打農民,那么大工業(yè)則是用連發(fā)槍打他們”[6]。“正當個體農民要立定腳跟的時候,卻有人把他腳下的土地挖掉。”[6]沙皇制度和新生的資產階級“合謀要殺死給他們下金蛋的母雞”,農民 “被置于活不成也死不了的境地”[6]。列寧則評價一戰(zhàn)前的俄國為“萬惡的奴隸時代又回來了”[7],而且是一種用“文明”外殼包裹著的奴隸制度,“他們用種種詭計、用文明的成就和進步成果來掠奪農民,農民餓得全身浮腫,他們吃不到面包,而以野草、泥塊充饑,得了壞血病,在病痛的折磨中奄奄待斃,而以尼古拉二世為首的俄國地主和俄國資本家撈到的錢財以千萬計,兩個首都的娛樂場所的老板說,他們的生意好久沒有這么興隆了,在大都市里,好久沒有出現象現在這樣的窮奢極侈的生活了”[7],并由此判斷俄國群眾的革命攻擊力量將異常強大,而且會使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革命和農民反對地主的革命結合起來進行。但是,關于俄國革命的發(fā)展道路和前景如何,恩格斯和列寧都認識到,俄國革命的開始將比較容易,但由于俄國的落后,革命的推進和社會主義建設進程將比較困難?!芭c各先進國家相比,俄國人開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是比較容易的,但是把它繼續(xù)到獲得最終勝利,即完全組織起社會主義社會,就比較困難了”[8]。比如19世紀后期,俄國在社會發(fā)展方向上具有通過反對封建主義進一步發(fā)展為資本主義和在西方先進理念影響下反對資本主義走向社會主義兩種傾向。十月革命前的俄國立憲民主黨就是代表資產階級利益并傾向資本主義發(fā)展方向的政黨,社會革命黨是代表小資產階級利益的政黨,布爾什維克則代表無產階級利益并傾向社會主義發(fā)展方向的政黨,孟什維克則是秉承自然演進論的社會主義政黨。每個政黨都對俄國社會發(fā)展提出了自己的規(guī)劃并付諸實踐行動,但只有布爾什維克在先進理念影響下,把俄國社會發(fā)展和俄國具體國情相結合并采取正確的革命策略,推動了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發(fā)展。這個過程中,列寧領導布爾什維克針對錯誤黨派的錯誤言行進行了不斷斗爭,既有1903年與孟什維克的分裂,也有《四月提綱》中提出“一切政權歸蘇維?!钡奶栒?;既有解散立憲會議的堅定,也有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推動和新經濟政策的實施。而所有的這些革命和建設活動,都與堅定和具有權威的政黨領導分不開。正如列寧早在1906 年《卡·考茨基的小冊子〈俄國革命的動力和前途〉的俄譯本序言》中強調: “工人階級為了在全世界進行艱巨而頑強的斗爭以取得徹底解放,是需要權威的。”[9]
關于權威,恩格斯在 1872 年《論權威》一文中有過精辟的闡述: “這里所說的權威,是指把別人的意志強加于我們; 另一方面,權威又是以服從為前提的。”[10]“我們看到,一方面是一定的權威,不管它是怎樣形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從,這兩者都是我們不得不接受的”[11]。強制性和服從性的權威之所以需要,恩格斯指出: “能最清楚地說明需要權威,而且是需要專斷的權威的,要算是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急關頭,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絕對服從一個人的意志。”[11]即危機關頭,必須要凝神聚氣、思想一致、行動統(tǒng)一才能化解困境,而其中能夠正確判斷形勢和人民需求與利益的杰出人物,往往成為權威性代表人物,正如馬克思在《1848 年至 1850 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中所論述,“每一個社會時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物,它就要把他們創(chuàng)造出來”[12]。俄國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列寧通過建立新型無產階級政黨、完善的黨的組織機構、反對派別主義和尾巴主義,從制度建設上確保了黨、黨中央、黨的領袖所構成的中央權威,推動了俄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順利發(fā)展。
列寧確立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使無產階級政黨成為俄國社會發(fā)展核心。1901年秋至1902年2月的《怎么辦》中,列寧提出要把黨建成職業(yè)革命家組織,并以高度的組織性、嚴密的紀律性作為建黨的保障。職業(yè)革命家組織就是以革命活動為職業(yè)的人組成的統(tǒng)一集中的革命政黨,這個組織能夠“使政治斗爭具有力量、具有穩(wěn)定性和繼承性”[13],“給我們一個革命家組織,我們就能把俄國翻轉過來”[14]。黨的有力量“必須以集中化為前提”[15],通過建立集中制,以樹立黨的權威。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二大上,列寧就強調黨員必須加入黨的一個組織,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地方服從中央、下級服從上級、少數服從多數原則的落實,才能保證黨的有力量。在《進一步,退兩步》中,列寧進一步提出黨只有按照集中制原則建立,才是“真正鋼鐵般的組織”。1905年后,隨著俄國政治形勢變化,列寧把黨的“集中制”原則改為“民主集中制”,但“集中制”始終是建黨原則的核心。如1920 年 7 月,列寧在《加入共產國際條件》的第 13 條再次闡述這一原則,強調“加入共產國際的黨,應該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建立起來的。在目前激烈的國內戰(zhàn)爭時代,共產黨只有按照高度集中的方式組織起來,在黨內實行近似軍事紀律那樣的鐵的紀律,黨的中央機關成為擁有廣泛的權力、得到黨員普遍信任的權威性機構”[16]。通過建立民主集中制的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的方法,列寧把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打造成了總攬全局和推動俄國社會發(fā)展的核心和權威。
列寧推動建立黨的各級領導組織,反對派別主義,確立了黨中央在黨內各級組織中的權威地位。俄國共產黨是由黨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組成的統(tǒng)一整體,其中,黨的中央領導組織是黨的最高組織。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上,就確立了黨的代表大會是黨的最高權力組織,黨的代表大會產生的黨的中央委員會、中央機關報編輯部和黨總委員會是黨的最高領導組織,中央委員會是實際行動領導組織,“中央委員會統(tǒng)一和指導黨的全部實踐活動,管理黨的中央會計處以及全黨的一切技術性機構。中央委員會處理黨的各個組織和各個機構之間以及各組織各機構內部的爭端?!盵18]中央機關報編輯部是思想領導組織。列寧還提議在中央委員會之上設立黨總委員會,用以解決中央委員會與中央機關報編輯部之間的爭論與意見分歧。1919年12月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會又明確規(guī)定中央委員會設立政治局、組織局和書記處,政治局在中央全會閉會其間領導黨的工作,組織局選拔和配備干部,書記處作為中央委員會的領導機關。
在黨的各級領導組織逐步完善的基礎之上,1920年末,針對蘇維埃政權開展經濟建設中產生的意見分歧和黨內派別活動,列寧一方面肯定了一些派別的合理建議,一方面認為派別活動會分散黨的注意力,削弱黨的權威,指出:“任何派別活動都是有害的,都是不能容許的……派別活動事實上也必然會削弱齊心協(xié)力的工作”[19],我們要“取締一切派別活動以求得最大程度的統(tǒng)一”[20]。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過《關于黨的統(tǒng)一》的決議,提出立即解散一切派別集團和禁止任何派別活動的意見,強調黨的組織和全體黨員要自覺按照黨的規(guī)定辦事,做到全黨服從中央,有令則行,有禁則止,執(zhí)行黨中央的決議。黨中央作為黨內各級組織的權威通過制度樹立起來。
列寧反對尾巴主義,設立檢查和監(jiān)察機構,打造和維護黨內領袖權威。在1902年的《怎么辦》中,針對俄國黨內崇尚工人運動自發(fā)性,反對黨的領導的尾巴主義,列寧強調領袖在革命中的重要性:“假如沒有‘十來個’富有天才……經過考驗、受過專業(yè)訓練和長期教育并且彼此配合得很好的領袖,無論哪個階級都無法進行堅持不懈的斗爭”[21],因為領袖是革命階級的權威和代表,“在歷史上,任何一個階級,如果不推舉出自己的善于組織運動和領導運動的政治領袖和先進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統(tǒng)治地位”[22]。這些領袖人物往往是在革命運動中涌現出來的少數優(yōu)秀分子,“至于他們是從學生中還是從工人中培養(yǎng)出來的,反正都一樣”[22]。而德才兼?zhèn)鋺撌沁@些領袖人物必備的品質特性,不具備這些品質就不能夠擔任這種角色。為此,列寧在他晚年的政治遺囑《給代表大會的信》中,針對黨內高層領導的品質和特性,向中央提出了領導人崗位變動的建議,如針對斯大林性格太過粗暴,當上總書記掌握了無限權力后難以謹慎使用權力這一情況,建議把斯大林從總書記的位置上調開,而由一個各方面與斯大林一樣,但比斯大林更耐心、更忠順、更和藹、更關心同志、更少任性的人擔任總書記。對于托洛茨基列寧則一方面肯定了他出眾的才華,一方面指出他性格中的缺陷:“不僅具有卓越的才能,也許他還是現在中央中最能干的人,但是他過于自負,過分熱衷于事情的純粹行政方面”。列寧還對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和皮達可夫的“個人特性”進行了簡要的評價和改正建議。為確保領袖人物的德才兼?zhèn)浜拖冗M性,列寧推動建立強有力的檢查和監(jiān)督機構。1917年8月俄國共產黨第六次代表大會首次提出建立中央檢查委員會;1919年3月黨的第八次代表大會,第一次聽取了檢查委員會的報告,并選出了中央檢查委員會;1921年12月召開的黨的第十一次代表會議規(guī)定了中央檢查委員會的職責之一就是檢查黨委會處理問題是否有效和得當。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會起,設立了黨的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職責為監(jiān)督黨內派別活動和反腐敗等。列寧指出:“有一定的人數必須出席政治局每次會議的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的委員們,應該形成一個緊密的集體,這個集體應該‘不顧情面’,應該注意不讓任何人的威信,不管是總書記,還是某個其他中央委員的威信,來妨礙他們提出質詢,檢查文件,以至做到絕對了解情況并使各項事物嚴格按照規(guī)定辦事。”[23]列寧通過制度建設保證黨內領袖的先進性并推進了黨內領袖權威的確立。
[1] [蘇]米羅諾夫.歷史學家和社會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8. 64.
[2][蘇]B·達利.俄羅斯民間諺語(第1卷) [M].莫斯科,1984.315.
[3][俄]別爾嘉耶夫.俄羅斯思想[M].雷永生,邱守娟譯.三聯(lián)書店,1995.245-246.
[4][俄]A·沃夫奇克.革命前時期沙皇政府的工人政策,1895—1904 [M].莫斯科:里沃夫大學出版社,1964.262.
[5]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24-725.
[6]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01-302.
[7] 列寧.列寧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16.
[8] 列寧.列寧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93-294.
[9] 列寧.列寧全集(第 1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25.
[10]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4.
[11]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6.
[12]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6.
[13]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02.
[14] 列寧.列寧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86.
[15] 列寧.列寧全集(第 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21.
[16] 列寧.列寧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9.
[17] 列寧.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4.
[18] 列寧.列寧全集(第 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38.
[19] 列寧.列寧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8.
[20] 列寧.列寧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3.
[21] 列寧.列寧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1.
[22] 列寧.列寧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6.
[23] 列寧.列寧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