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凌云
無人知曉這座山的來歷,只有山上滄桑古樹的年輪,一絲不茍地記載往日的云煙。
清風拂來,殘花遍地,從地下踏著泥濘,去探尋這深山老林,荒寂的山上,早已雜草叢生,荊棘似無忌憚地生長,與野花、松柏雜亂地纏在一起,散出獨特的氣味。
攀至山腰,回頭展望,來路已不似初時那般荒寂,幾個巖石鑲在薄薄的土層中,為整片綠色憑增了一片白亮。
再向上走,路愈崎嶇,樹木也愈加稀少,偶爾幾只飛鳥劃過天空,傳來的“咕咕”聲亦是清晰,不禁想“一粒沙里見世界,一朵花里見天國,手掌里盛住無限,一剎那便是永劫”這樣通透的字句,也只有在如此寂靜的山林,才能悟通吧!
山頂總是人們向往的地方,何人不想嘗試“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周邊的石頭已遍布視野,碎石凌亂的灑著,巨石橫貫其中,幾根雜草倔強地在石縫中生存。仰頭已無他物,除了一望無際的碧空,朵朵飄蕩的白云。低頭俯瞰,那是一片壯闊,與上來時的情景大不相同,樹木似被規(guī)整過一般,疏密相間的排列著,雜石點綴其中,更顯和諧,一株株花草緊挨著,在微風吹拂下編織著段段錦繡……
“雨巷長,夜未央,青石板,油紙傘。烏篷船,忘歸鄉(xiāng),江南水鄉(xiāng)長。”是一幅恬靜的畫卷,但一眼望去,便看盡閑看花開,靜待花落的閑適,殊不知粗俗、凌亂下的蒼茫的山林下,更有一層絕妙的美景去探尋深山吧!那兒的頂峰是世間最美的風景。
(參考教材:魯教版第二冊 “山水神韻”單元)
(指導教師:柳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