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大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需要,有利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大學生要了解自己人際關系的特點,與其相結合找出一個適合自己的人際交往的路徑,從而促進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大學生 人際交往 人際關系 心理健康
大學生是社會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群體,他們承載著社會、家庭的高期望值,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主力軍。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不僅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指標,也是其今后事業(yè)發(fā)展與人生幸福的基石。
一、大學生人際關系的特點
大學生的人際關系,是由其在上學期間和周圍人之間通過密切的相處形成的關系,在內容和方式上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交往范圍、對象的廣泛性
相對于中學而言,大學生的交往對象來自全國各地(甚至國外)。隨著社會的進步,他們不再限制于校內,而是把交往范圍擴大到社會各個層面。[1]
2.交往內容的豐富性
大學生的交流內容已不單單是學習生活方面,還涉及各種自然、社會現(xiàn)象以及情感、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內容。
3.交往的開放性
當代大學生的交往不僅限于同性之間,還逐步加強了與異性之間的交流。隨著心理成熟度的提高,異性之間的友誼發(fā)展也越來越普遍了。
二、大學生人際關系中的常見問題
1.不敢交往
在人際交往中,人們都會呈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往往表現(xiàn)也是不相同的。在大學生中,一部分同學由于自卑、害羞等原因,在跟別人交往過程中會表現(xiàn)的非常緊張,或不敢直視交往的對象,或語無倫次,不能表達清自己的用意。在一些人群密集的場合或集體活動中,他們更會感到恐懼,甚至會導致社交恐懼癥。[2]
2.不愿交往
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優(yōu)秀的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有些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只是這個群體中普通的一員,尤其是與中學時期相比,自己的優(yōu)秀光環(huán)不復存在了,就認為自己不如別人,怕別人瞧不起自己。導致自己自信缺失,而不愿與人交往。日常生活中,缺失了交往的興趣和愿望。同時,對自己進行自我封閉,獨來獨往。
3.不善交往
這類同學缺少人際交往的常識,在交往的過程中有各種不成熟的表現(xiàn)。由于在中學時期,大部分人過于追逐學習成績而忽略自身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在進入大學后,很多大學生不知道該如何與他人相處、溝通和交流。有些人不注意溝通的方式,導致與人交往時出現(xiàn)誤解和矛盾。有的不注意交往的原則,把握不好交往的態(tài)度,造成對別人的傷害。比如:開玩笑不注意場合,不注意玩笑的尺度,傷害到別人的自尊心等。
4.異性交往困惑
根據(jù)生理的成熟,環(huán)境的不同,異性的交往在大學里的頻率要比中學時期高出很多。但由于缺乏正確的引導,許多大學生對異性的交往會產生較多的困惑。主要表現(xiàn)為:一些人不能區(qū)分友情和愛情,不知道自己對交往密切的異性是什么樣的情感,會把友情當做愛情,又或者相反;一些人沒有樹立起一個健康的異性交友觀,把握不好交往的尺度;有些人甚至會出現(xiàn)異性交往障礙等一系列社交障礙問題。
三、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
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也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保持良好心態(tài)的基礎。[3]進入大學之后,由于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的改變,促使大學生們需要更好、更高的人際交往能力。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他們的重要課程之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1.積極學習人際交往知識,增進個人魅力
(1)積極學習人際交往知識
學習人際交往知識可以從各個方面進行,人際交往要素包括人際認知、人際情緒、人格和交往技巧等。首先,應掌握正確的人際認知,避免人際知覺中如首因效應、刻板印象、暈輪效應、近因效應等人際認知偏差的產生,同時也要了解影響人際關系的因素(如交往目的、交往工具、交往情境);其次,還需注重培養(yǎng)良好的情緒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如何排解不良情緒和壓力的方法和渠道;另外,要注重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和提升人際交往的技巧。
(2)增進個人魅力
不同的成長和生活環(huán)境,造就不同的人格,形成不一樣的人格魅力。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全方面的,無論哪一方的欠缺都會影響人際關系。有些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存在自卑、羞怯等問題,這些都屬于個人魅力不足的表現(xiàn)。應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加強自我訓練,培養(yǎng)自己的個性,提升自己的內涵素養(yǎng)。
2.積極參加人際交往活動,增強交往體驗
(1)積極參加健康向上的、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
多與人交往,有助于增加對他人或群體的了解,有益于提升個人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水平。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集體活動,比如由學生社團或學生會組織的一些演講、聯(lián)誼、辯論會、各種晚會等。在這些活動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團體協(xié)作和集體意識,同時接觸到不同的人或群體,學習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提升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
(2)參加專業(yè)的人際交往團體輔導
大學生在遇到人際交往困惑或障礙時,也可以參加一些專業(yè)的人際交往團體輔導,通過專業(yè)心理老師的指導,更好的去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問題。比如:參加一些心理情景劇,通過角色的扮演,學會解決一些與人打交道的問題。通過心理老師的專業(yè)指導,學會一些排解不良情緒的方法。
3.善用交往技巧
(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第一次見面往往是非常重要的,會給人留下強烈的印象,并造成很長一段時間的影響。大學生應注重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日常生活中多注重自己的穿著、談吐、行為舉止、神態(tài)等。
(2)交往以對方為中心
人際交往的基本法則之一就是交往以對方為中心,也就是換位思考。在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了解交往對象的需求,遵循交往的“白金法則”——別人希望你怎樣對待他們,你就怎樣對待他們(美國,托尼·亞歷山德拉博士)。[1]經常站在對方角度看待問題,就能懂得別人的想法和行為,從而更好的與他人交流和分享情感,增進與別人的關系。
(3)真誠關心別人
大學生在人際關系方面保持真誠的交往態(tài)度是必不可少的。真誠的關心別人,可以迅速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并快速的取得別人的信任。人際關系的本質就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交流,情感聯(lián)系越多,人際關系就越親密。真誠往往能打動人心,用真誠才能換來別人的真誠交往和溝通。保持真誠的態(tài)度有助于大學生更輕松的開啟新的人際關系。
參考文獻
[1]郭玉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第1版)[M].河南: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2]郭韻敏.試論大學生和諧人際關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yè),2009.
[3]楊莉.人際交往和人際關系[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
作者簡介
萬文倩(1989——)女,漯河醫(yī)學高等??茖W校教師,主要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