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越
摘 要:小學數學課堂,應該以生為本,以學為中心。就“認識更大的數”而言,應該少一些亦步亦趨,多一些就地取材;少一點單項灌注,多一些動手探索;少一些按部就班,多一些拓展創(chuàng)造。數學教師應該讓孩子們的自主探索成為數學課堂中的常態(tài),讓“生生互動”充盈在教學的每一個細微處,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以生為本;動手探索;拓展創(chuàng)造
小學數學課堂,應該以生為本,以學為中心。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數學“認識更大的數”正是凸顯“以人為本”理念的典范教材。從基于“身邊資源”到基于“動手探索”,到最后的基于“拓展創(chuàng)造”,都應實現從“教”到“學”的主體性地位的根本轉變,都應該讓“以生為本”成為數學課堂的常態(tài),以此引領孩子們在數學的密林中漸行漸深。
一、少一些亦步亦趨,多一些就地取材
不可否認,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基于此,應該把“身邊的數學用于生活”。[1]就“認識更大的數”而言,教材中安排了“人口普查”的一些數據,“國土面積”中的一些數據,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的教學也應該亦步亦趨。竊以為,教師應該“就地取材”,關注身邊的現實和身邊的數學,在學生“看得見”或“觸手可及”的地方建構知識,發(fā)現“大數”的影子和更多奧秘。
1.我們教室中的書柜中有多少本書?每一本書大概有多少頁呢?合起來有多少頁呢?
2.學校圖書室約有圖書85369冊,假如一本書有200頁,那么一共有多少頁呢?
3.這些數跟我們以前學過的數比較起來太大了,大家會讀嗎?會寫嗎?那么,想不想跟老師一道來認識和研究這樣的大數?
讓孩子們自己交流,自己嘗試發(fā)現,自己捕捉到“大數”就在我們的教室,就在學校的圖書館,就在我們觸手可及的現實生活中,就在我們司空見慣的眼皮底下,這樣一種務實的態(tài)度。而這樣的“務實”,對于當下一些古板抄襲的課堂是一種有力的回應;而對于學生而言,則是一種切合實際的新的體驗,并在這種體驗中學得有滋有味,有情有義。
二、少一點單項灌注,多一些動手探索
好的數學課堂,應該少一點單項灌注,多一些動手探索。就“認識更大的數”而言,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究竟是多少?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類似的知識僅憑教師的單項灌注是不夠,教師必須引領學生在具體操作中動手探索,才能讓所學所得長久地貯存在孩子們的記憶庫中。
比如,可以利用手中的“計數器”這一“神器”,自己探索一下,在計數器上撥一下珠子,或者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操作一下,最后選一個代表匯報。
以下是一段教學設計:
師:老師在這撥下一個珠子,表示多少?(一千萬)你是怎么知道的?撥下九個珠子是多少?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億”,你能用一個更簡便的方法在計數器上表示出10個一萬嗎?
生:用一個珠子代表10個珠子。
師:這一珠子在哪個地方?表示多少?
生:在萬位的前一位,這一個珠子代表的是一個十萬。(隨著學生的回答,課件演示其過程。)
師:同學們真不簡單,又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的計數單位。(課件的計數器上出現十萬)從這個撥珠過程你能看出萬和十萬之間有什么關系?
生:10個一萬是十萬;萬和十萬之間的進率是10。
師:你能在你的計數器上找到十萬的位置嗎?找到后寫在計數器上。
師:請你在計數器上撥出一個十萬。
可以發(fā)現,通過計數器上進行動手操作,遠遠比讓學生回答“10個2是20,10個20是200,100個20是2000,1000個20是20000”等等的口頭練習要強得多。的確,與其讓學生不斷地口頭回答右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不如讓孩子們從動手操作中真正理解”每一個計數單位都是由10個與它相鄰的低一級的計數單位組成的”,從“計數器”上親眼目睹“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的變化過程。是呀,用腦子想和動手操作就是不一樣,親自操作并目睹“知識發(fā)生的過程”,恰恰是學生學習更加需要的境界。
三、少一些按部就班,多一些拓展創(chuàng)造
誠然,孩子們的操作探索不可或缺,但教學中的拓展創(chuàng)造同樣不可或缺。唯有進一步整合和拓展,“才能釋放出更多的教育空間,才能在更大程度上給課堂松綁,賦予課堂更多的活力?!盵2]
1.讓孩子們合作編兒歌:“兩數比大小,先把位數看;位數多得大,位數少得??;位數相同時,就……高位大的( ),高位小的( )。高位相同時,依次( )……”
2.故意出幾個中間有0或末尾有0的多位數,讓孩子們讀讀,查查,議議。
3.去搜集一下世界上有哪些國家人口超過了1億人,并把收集的數據正確地讀寫出來,并且確定要寫的數有幾個數級,同時作出標志。
總之,小學數學應讓“生生互動”充盈在教學的每一個細微處,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作為數學老師,如何讓所學所得深深地貯存在孩子們的記憶庫中,或在孩子們頭腦中留下深深的劃痕,這才是更值得教師悉心關注和研究的,才是更值得教師下大工夫加以解決的。
參考文獻:
[1]傅道春.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1.
[2]陳俊一,程曉云.課堂:竇桂梅的教育根據地[J]教師月刊,2015,(2):22.